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無錫是江南部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歷史悠久的文化延續了幾千年

留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過去的記憶,每個人都有懷舊情結,如果讓這些陪伴過我們的東西消失,自己的生命裡也就好像少了些什麼東西。保護非遺迫在眉睫,身為無錫人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無錫有哪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無錫留青竹刻

無錫留青竹刻由雙契軒竹刻世家傳承了120餘年,其技法在於竹刻藝人在未經颳去外皮的竹子表面寫字繪畫,然後將圖文以外的表皮剷掉,形成以竹青為凸起圖紋,竹肌為襯底的陽文雕刻,這種雕刻方法就稱為“留青”,也稱“雕皮留青”或“皮雕”。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張契之留青臺屏《牡丹圖》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喬錦洪留青臺屏《沙洲旅情》

無錫雙契軒竹刻世家第三代傳承人喬錦洪熟練掌握了留青技法中的留青浮雕。與留青淺刻相比,這種雕刻手法所塑造的作品凸起程度高厚而敦實,層次清晰分明,顯得更富有質感和立體感,作者常常適當地運用透雕、圓雕來增添畫面的景深層次和空靈感,使物象顯得凌空突起,賦予雕塑感。

無錫精微繡

刺繡是中國女性所獨有的身手,無錫又是江蘇刺繡的首要產地。錫繡早在明朝中葉就被朝廷認同,作為貢品上供。在錫繡悠長的歷史傳承中,演變出很多技法。而此刻最為刺眼的當屬由中國刺繡藝術藝術大師趙紅育初創的“雙面精微繡”了。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以其外型飽滿,線條流利,色彩斑斕,形態精練而蜚聲中外,其精深的工藝技巧和完滿的藝術外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據無錫漢族民間傳說創作的。他是一個被神化的民間中健壯孩子的可愛形象,主要是取其鎮邪,降福之意。泥人憨態可掬的形象深受中內外人民喜愛。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惠山泥人按製作工藝、藝術形式及藝術風格大致分為兩類,即“粗貨"和“細貨"。“粗貨"大凡都用模具印製,而“細貨"由藝人直接捏製而成。粗貨從造型到彩繪,風格粗獷、簡練,而細貨比較寫實、細膩、惟妙惟肖。

惠山古鎮申遺

惠山古鎮憑藉其悠久的祠堂文化,聞名於世界。其118座祠堂組成的祠堂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古鎮也早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錄名單。

無錫那些個文化遺產,值得收藏

我們懷念過去

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為了不再一次次重演這種遺憾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