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的基礎:規律生活

養生的最早記載可見於《黃帝內經》,經後人不斷實踐發揮,才有順應四時之養生、五臟養生、情志養生、飲食養生、動靜結合養生等。古書上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恬惔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歸結起來就是自然養生、規律生活。  

古今中外,健康長壽者養生之道千差萬別,但有規律的生活,卻是共同的。規律生活還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基石之首,這是人體內的“預定時刻表”,即“生物鐘”在支配著生命正常運轉的節律。如果人的生物鐘運轉與大自然節律合拍,就能實現“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目的,叫生物鐘養生。國際上稱生物鐘養生為最佳養生法,是自然養生的最高境界。  

健康養生的基礎:規律生活

生物鐘就是跟著太陽走

生物鐘養生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居於領導地位,所以要把規律生活養成習慣。現把逐日養生的“定時”項目列出。  

定時覺醒與起床

早晨5點30分至6點30分(按季節調整)生物鐘處於上升時期,腎上腺分泌功能激素形成旺盛,此時覺醒說明睡眠已充足。睡眠比吃飯更重要,而定時覺醒比睡眠還重要。所以有“養生睡覺先”“睡眠勝似醫療”等說法。睡眠充足是益智、強體、抵禦疾病的最基本手段。為完成生物鐘由睡到醒的轉換,醒後還要“懶床五分鐘”舒暢心情,迎接新的一天。還可進行揉腹、叩齒、咽津、提肛等活動。讓人體節律平穩完成由臥到立起的過渡。起床後主動飲水內洗滌,促進大腸蠕動。定時排便,可有效排毒,防止便秘。定時晨練,可在室內活動,如梳頭、搓臉、轉睛、挺腹、按摩等,早晨運動不宜劇烈。  

健康養生的基礎:規律生活

生物鐘

定時飲水與三餐

水是生命之源,可活命、強體,用量最好每天不少於1600~2000毫升以上。一天中最佳喝水時間有四個:早晨起床後喝300毫升,上午10時左右與下午3~4時左右各喝500~700毫升,睡覺前1~2小時左右喝300毫升,可降低血黏度,但喝水要因人因時而異。早餐7點為宜,午餐以12點為宜,此時消化腺分泌加強,可以吃飽。晚餐以18點為宜,要少吃。要講究食品衛生,養成慢食、節食、雜食、淡食、鮮食、軟食、稀食等飲食習慣。每天吃20多種以上食物,不要偏食,以素為主,適當葷食,七八成飽為度,食後20分鐘再散步活動,促進消化,加速血液循環。  

定時用腦與午睡

生命質量的高低,在於頭腦健康程度。腦子越用越靈,每個人用腦最佳時間不同。一般人有四個學習記憶高潮,即早晨起床後,上午8~10點,下午6~8點,睡前1小時,可達到用腦、護腦、健腦“三重效應”。  

經常運動與定時靜養

健康養生的基礎:規律生活

步行被稱為百鍊之祖

要遵循“運動三原則”:即養成習慣、適量適度、腦體並動。每天至少進行3~4次,每次至少20~30分鐘,步行被稱為“百鍊之祖”、“運動之王”。靜養除了練形,更要注意練心,包括靜坐、靜立、各種靜功。做到心神專一,心靜則產生安靜性健康波,對人體有利。  

要按時休息,春、秋、冬以晚上9點為宜,夏天可延至10點。睡前洗腳,勝吃補藥。  

生活不規律,經常使生物鐘“錯點”,是病弱、早衰的根源。生活方式病的實質便是生活習慣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