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用户74209088877

中国文字自仓颉造字己四千多年,由于始于象形,他象一幅图画,方方正正,每个字都有深刻的寓意和故事。两千年来受到东亚周边国家的尊崇,形成了一个东亚汉字文化圈,他们以汉字做为正式或唯一的书写文字。在与他国交往中,汉文化水平高低竟能彰显国家地位及个人文化修养的高深。韩国就是其中一个国家。

韩国一直有语言无文字,两千年间汉字为书写系统,直到十五世纪世宗创立了谚文(韩文)。之后的四百年间,汉字仍是韩官方文件,外交文书,历史典章,人名,地名,招牌匾额使用的主要文字,韩文辅之。

直到清末中日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国势大衰,汉字和韩文发生了颠倒,至1948年,韩国立法,全面使用谚文(韩文),废止汉字。

六七十年的实践经历,表意读音的韩文与历史上的汉字完全是两个系统,大多对历史典章看不懂,历史传承带来很大麻烦。尤其韩国对华夏文化的尊崇继承是较好的,根植于民间大众,儒教定为国教,道家文化也倍受敬仰,缺了汉字这个载体,怎么传续呢?

近年来,一种反思的声音不断出现。故韩国教育部决定,2O19年开始,小学五、六年级的教材上标注汉字以及读音并释义。

值得我们文字专家思考的是,中国当下的汉字如何与之对接,因为周边汉字文化圈国家使用的是繁体汉字,而我们现在却使用了2236个简体字,有些简得已面目全非,失去了本意,例,廣一广,廠一一厂,愛一一爱(无心还爱什么)。

还有一类,可能是文字传续中的错位颠倒,如:射(身、寸应为矮),矮(委、矢应为射)等。这些是纠正过来,还是将错就错也是应该考虑的。


晚亭与落霞同晖

韩国恢复汉字,是历史的必然!


今年春节期间,在深圳与中韩投资贸易协会的李会长交流,他谈到,韩国从2018年起,小学的教育大纲中已经加了汉语课程,在广东的韩国人估计有十万之多,协会也增加了汉语培训方面的服务。


韩国去汉字化也有近百年了,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韩国的历史是用汉字记录的。

现在教育出来的几代韩国人不懂汉字,也就不懂自己的历史 ,走进自己国家的古迹、博物馆等,文字都是汉字,根本无法看懂也无法理解。也就是说韩国的文化、历史事实上已经断流了。


2、韩语的发音有限,同音多

韩语相当于中国地方方言,还是小地方的方言,语音表达有限,同音多,因而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名字必须用汉字标注,不然无法区分。


3、韩语词汇量太贫乏

韩文不是自然形成的,起源也就几百年,真正在社会上大规模使用,也才百年不到,中途被日本 灭国几十年,日语还是主流。韩语的词汇量是非常贫乏的,很多科技、军事、医药等术语,韩文无法表达。

这点越南语、日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日本人走实用主义,用得巧,也抵御了去汉字化的风潮,保留了汉字,看看日本的军事文献,舰机上设备武器的按钮,基本上是汉字。日文词汇少,发明片假名,直译外来语补充,也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词汇量贫乏,是拼音文字的蔽端,世界发展很快,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新词,英语26个字母,产生新词汇就越来越长,接近极限。不象汉字,几万汉字,理论上两两汉字都能形成词,总词汇量可以达十亿级别以上,完全没有拼音文字词汇枯竭的问题


韩国去汉字化,也是民族主义思潮使然,韩历史上一直被大中华罩着,严格来讲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国家小,想摆脱大国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象现在,政治军事被老美死死控制着,文化也还是摆脱不了大中华的影响,它可以把什么都说成自己的,自欺人,但汉字是文化之根,去汉字化后,韩文化就变成无根之浮萍。



关注私信“0301”,可以得到 天地人 汉字卡片电子版


汉字谷主

汉字废止是指近代以后原汉字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作出的废除汉字,主张采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运动。可以说汉字废止运动,主要是因为清朝中国国力衰退,特别是被西方列强打的割地赔款引起的。中国不再是这些国家模仿、追逐的对象,汉字在这些国家的地位自然也动摇了。

二战之后韩国于1948年施行《谚文专属用途法》,从法律上废除汉字的使用,但因为汉字根植于韩国的文化、历史之中,该条法律并没有严格执行。朴正熙上台后于1970年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小学完全废除汉字教育,这引起文化界的空前反对,1972年撤回汉字废止宣言。

但朴正熙将汉字教育从必修科目变成选修科目,不参与任何考试,这使得学生根本没有了学习动力,毕竟没分数谁学这么难学的文字啊。同时对于私下进行汉字教育的老师,韩国政府会以“不配合国家教育政策”罪名将其免职。到了1980年代中期,韩国的媒体、书籍基本上就已经见不到汉字了,因为年轻人基本上都看不懂汉字。

到了1990年之后,韩国再次出现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声,主要是这三个原因:首先韩文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词语不在语境内是无法区分开的,使用很不方便;其次韩国的上层社会及法律学习基本上还是在使用汉字,废除汉字教育实际上造成了学术垄断,剥夺了底层民众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最后韩国的所有古籍都是用汉字书写,大量历史文化书籍没几个年轻人能看得懂,韩国历史与文化陷入失传的危机。

近年来韩国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商界、政界领袖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是因为中国国力日盛,再次成为经济强大、有影响力大国的结果。可以说韩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韩国街头满大街的欢迎中国游客的标语就是最好的注解。


当狗容易做人难

日前有报道称,韩国教育部2018年恢复汉字教育,这一报道是因另一则消息引发的联想,之前,韩国健在的历届国务总理联合签名建议韩国总统府,敦促在韩国小学实施正规汉字教育,这一建议目前已提交青瓦台。


但韩国政府主管部门文化体育观光部坚称,只有韩文(Hangul)才是韩国的唯一国文,无法接受汉字也是韩国国文的说法。

所以,韩国要恢复汉字,只是外界的猜测而已。

但是,韩国自从1970年朴正熙政府下令废除汉字以来,整个韩国社会都已开始意识到废除汉字是一项错误的政策。这五十年来,韩国学校教育中只教授韩语,这也导致韩国有整整一代人完全不懂汉字,韩国的有识之士认为这是比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危机还要严重的文化危机,所以才有历届国务总理联合签名的这项提议。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笔者当然希望当前的汉字文化圈能纠偏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将汉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下去。

而身在汉字的发源地,我们是否又该思考,对于汉字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比如百年前开始的汉字拉丁化运动,既然是疑问手,那就应当勇于直面现实。

而想办法恢复部分繁体汉字,也是需要开始着手准备的。

韩国人能做到,我们难道做不到?


六甲番人

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我们对应的汉字有很多,可以是:张、章、丈等等。韩文也一样,有很多同音异意的字,比如我来造几个名字,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义,所以很多韩国人改名字的时候,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韩国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我们看韩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名字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韩国身份证最上面那五个大字的对应汉字是:住民登錄證,第二行有三个韩文,那是此人的韩文名字,右边加个括号,那是根据宪法的规定,1945年韩国脱离日本殖民后,开始逐步排斥汉字(因日本用汉字,加上南韩后来跟中国大陆共产阵营对峙等因素),1948年通过《韩文专用法》,规定政府公文书一律使用韩文书写,但,有必要时可以加上括弧标注汉字,由于废除汉字会造成韩文同音字的语义不清,后来的《总统令》多次补充可以加括弧以区分含义,并允许大企业的内部文件和民营报纸使用汉字(汉韩并用)。



由于韩文专用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几乎一代人不懂汉字(能认两三百个汉字,如天地日月王土大小等简单的),直到1997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才得到了缓和和轻微纠正,并逐步恢复在初中和小学的汉字教育,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可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记。一则老段子曾很受欢迎。“中国人:是女娲创造了这个世界。美国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中国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上帝之前的世界?美国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女娲之前的世界?韩国人惊奇的问道:不是我们韩国人吗?”



韩国人的主体史观屡次被中国网友嘲笑,网络上“中国XX实则韩国制造”模式的消息不绝于耳:屈原、孔子、西施、李时珍统统都有韩国血统,饺子、粽子、印刷术也早就打上韩国烙印。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总能吸引眼球,挑起网民的厌韩情绪:韩国人,请停下盗走中国文化的手!那些年被韩国“抢过”的东西食品类:饺子、豆浆、元宵、粽子名人类:炎帝、黄帝、屈原、孔子、西施、李时珍、李白、孙中山发明类:浑天仪、活字印刷文化类:端午节、风水、针灸、中医韩国人为何热衷于“盗”我们的文化?韩国人将中国的文明文化当作是他们锅里碗里的“佳肴”大口大口的吃着,除了干着急骂大街外,还能干什么呢?


史家争鸣

问题是:【 韩国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答题之前先审题。关于韩国的乌龙新闻,中文媒体不止搞错一次两次,所以要谨慎。

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中文正规媒体很少报道,大部分都是一些自媒体的报道:韩国教育部将会在2018年从小学开始正式恢复汉字教育。

但这是一个提案,争议很大,很多中小学老师反对,很多家长同意。

这个提案通过了没有,是不是决定了2018在小学恢复汉字教育,我没有能力阅读韩文原始文献,我无法核实。

反正我参考维基百科【汉字复活】词条,是不支持国内媒体所说的【2018年决定恢复小学汉字教育】的的说法:

读不懂韩文文献,起码可以找学术界的文献,学术界文献是懂行的人审核过,相比网上听风就是雨媒要可靠得多。我看了两篇论文,有一篇可能是韩国人写的。

韩国汉字教育现状大致如下:

二战以后韩国废除汉字,1971年汉字退出小学教育,甚至限制汉字使用,但80年代,渐渐开放汉字教育,也不在怎么限制。

2007 年韩国修改第七次《教育课程》时,以“创意\n裁量活动”形式开展的汉文课程,正式成为初中正规\n选修科目,成为“生活外语”中的一门课,意味着在初\n中汉文课程开始,有了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n并有了国家标准的教材。
(姚巍. 韩国汉字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7):111-113).

初中汉字教育课选修科目,学习基础汉字 900 字,按每学年300字进行分配。

韩国小学没有开设国家统一的汉字教育课程,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在小学实行汉字教育:

(河永三. 韩国汉字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7): 54-56).


因此,题目所提的问题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韩国可以使用汉字,谈不上「恢复」,但只不过不是官方语言,在小学没有汉字教育,给中学的汉字教育带来一定负担。所以,这次的提案就是建议2018年小学实行汉字教育。不是「恢复使用汉字」。

至于这个提案也没有获得国会的批准,我也不清楚。


我看到另一位答主引用的,韩国前政要签名建议恢复汉字教育:

这是2009年的发生的事,不是今天,一共有20个人签名。

作者引用的一部分,10个签名,五个人用韩文,一个人可能只口头表态,名都没有签!

韩国国家体制决定,下野以后的政要跟平民老百姓一样,毫无特权,不像天朝可以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余热】。所以,这个联名跟路人甲乙丙丁差不多。

另外,无论多么偏激、极端、少数的观点,只要不影响他人,在韩国都有合法渠道表达,比如:部署萨德,韩国也有不少人反对,如果是在中国,可能会被口水淹没。

凭以上几点,就能想到这个所谓「联名」其影响力有多大?

-----------------------------------------------------------------------------------

有一点可以肯定,韩国古籍都是汉字记录的,不懂汉字肯定影响他们读历史。而韩国一向以自己的「整容历史」引以为傲。

但是,中国人不要以为韩国人都离不开汉字,韩国有文化的人都喜欢汉字。

我们知道,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跟韩语并不匹配,汉语跟韩语完全是两种差别很大的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韩语非常特别,至今学术界对韩语划分问题,还有很多争议。

另外,汉字在古代韩国仅仅限于【两班贵族】使用,这部分人可以说是金字塔顶端的百分之一,所以,汉字其实在韩国并没有广泛的使用基础。

两班(朝鲜语:양반。)是古代高丽和朝鲜的贵族阶级。“两班”一词指上朝时,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文武两班”,之后,两班专指上朝会的官员延伸到两班官员的家族及家门。古代朝鲜对贵族或官员的尊称也是“两班尼”(양반님,相当于汉语的“大人”)

所以,汉字对韩国人来说,相当于欧洲的拉丁文,请问今天欧洲人有几个认识拉丁文,对他们的影响大吗?

我发现,网上有些文章跟韩国人一样的德行,一本正经的说韩国去除汉字如何不方便,韩语没有汉语博大精深,谚文同音造成歧义云云,

其实,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的歧义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歧义产生的一语双关,正是自然语言有优势的地方。所以,电脑程序至今不能代替人工翻译自然语言。

不要听别人举了几个极端例子,就妄下判断,韩国谚文如何低级,汉语如何高级,他们不用汉字是SB,以后必定会使用汉字。

我们不能跟韩国人一样!

虽说使用何种【语言文字】不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充分必要条件,但绝对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韩国谚文,真的那么低级,那么多的歧义,对教育有那么大的影响,韩国是怎么在几十年内变成科技和制造强国???

汉字教育在韩国,是当一门外语在学,就跟中国小学生学英语一样,我们不必激动,那么,汉字有没有可能成为韩国官方语言?

我是看不出可能性,没用汉字人家一样成为科技强国,和人均GDP过两万美元的富裕国家。另外想一想,韩国人几乎夜郎自大般的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不可能的。

韩国谚文是低级还是高级,我是没有能力下判断,但是韩国人一直认为谚文是世界上最吊炸天的语言,包括大学教授,韩国人民族主义上脑,智商就为零,

举一个比较搞笑的例子:

从2009年开始,韩国人出钱,拉了几个非洲黑叔叔欧洲小国,搞了一个【世界文字奥林匹克大会】:

这是网站:http://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4253


【世界文字奥林匹克大会】公开比较文字优劣,一共举行过两届。

首届在韩国举行,大韩国谚文当然获得第一名。

2012的那一届在曼谷举行:


谚文还是获得冠军,白人为韩国人颁奖,第二、第三分别是印度的泰卢固文和英文。

韩国英文媒体的报道:

韩国官方媒体韩联网的报道:

最后还要装逼称:

比赛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兼我国前驻黎巴嫩大使李阳河(音译)表示,如果各国政府介入比赛的话,公正性可能受到损害,因此举办了民间层面的比赛。几个非洲国家学者以观察家身份参加比赛,介绍本国没有文字的现实,并表示愿意借用韩文。

这是把世人当傻子?

韩国人念念不忘输出他们吊炸天的谚文,曾经将韩文输出到南太平洋上岛国土著,最后以失败告终:

韩国甚至宣称向中国少数民族推荐谚文,帮助中国消除文盲!

真TM怀疑,火星文是不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思密达族输出给火星人的?

看完这些,你觉得韩国人会把汉字当官方文字吗?


小汉字见大历史

直接回答答案:韩国并没有要恢复使用汉字,只是目前在使用韩文时偶尔会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们为了自己的自尊心,更愿意用并不完美的韩文,而不是汉字。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会用汉字作为补充。

公元3世纪(三国时代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直接就成为当地国家的官方文字,被称为“吏读文”,无论是后来的高句丽、百济或李氏朝鲜,其上层贵族和官吏书写所用的都是汉字。

汉字在韩国发展了一千多年,韩国文人对汉字的掌握一点也不逊色于中国学子,大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科进士考试 ,高丽国(后来由朱元璋改国名为朝鲜)派遣三人参加考试,其中有一人名为金涛,学问渊博,考中了三甲进士第五名。朱元璋对其极为欣赏,认为这是中国威服四夷的表现,封金涛为山东安丘县丞。

汉字虽然在韩国上层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民间所用的语言却不是汉语,而是另一种发音的语言。为了更好的统治下层百姓,以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446年,朝鲜王国世宗李祹正式公布新创制的文字,诏书称为“训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正式名称为“谚文”。“谚”,即“谚语”之谚,民间的意思。

谚文被发明后,遭到上层贵族的强烈反对,后来还是维持了汉字和谚文并用的局面,并以汉字为主。到了近代,韩国被迫打开国门,脱离了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尤其是二战以后,积极投入美国的怀抱,韩国开始大力的去汉字化,1970年,朴正熙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到了80年代,韩国的报纸、杂志等几乎再没有汉字出现。

但即使如此彻底的去除汉字,韩国人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却根本不可能去掉汉字,那就是他们的身份证。每个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除了韩文(即谚文)写的姓名,还会用汉语再写一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韩文是表音文字,就像咱们的汉语拼音一样,很适合初学者学习,因为看字就能拼出读音来。但这样就造成一个结果,所有的韩文加起来也就那么几个读音,但韩文中同一个读音,也有很多个意思,用在名字上的话,比如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这些人的名字在韩文里写法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名字的意义却又是不同的,这样的话,就只能再借助汉字标注出来。

看一个韩国人的名字,单用韩文看的话,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义,所以很多韩国人起名字的时候,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样的结果就是韩国根本无法完全去掉汉字。

除此之外,韩国去除汉字还造成了很多其他不好的结果,比如古代韩国写的史书、小说等,基本都是汉字书写的,现在韩国人看的都是翻译成韩文之后的版本,有些地方翻译的达不到著者的原意,再回头去看原版,却发现看不懂啊,没学过汉字啊。

还有一些韩国的历史人文景点,牌匾、碑文之类的也都是汉字,撤掉吧,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不能撤,不撤吧,一般韩国人又看不懂,只能尴尬着。


渔樵侃史

首先,韩国并没有确定恢复汉字。2016年韩国曾经试图计划于2018年恢复汉字教育,并为此举行与之相关的公开辩论,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定论。

关于汉字,韩国人也是够纠结的,其纠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汉字到底是韩国的还是外来语。

二、 韩文如果一律不采用汉字,则大量存在多音多义字不利于书面沟通(韩文中70%以上的单词是汉字词)。

三、于是就造成了最终的纠结:是否要恢复娃娃们的汉字学习与教育。

韩国是上世纪自70年代折腾了一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回“去汉字化”,于是在韩国的小学教材中汉字已经绝迹,但是却又在中学阶段不痒不痛地安排了汉字选修课。

几十年以来,韩国一直有着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吁,以避免造成文化危机,因为汉字在韩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几千年的文化习惯不可能因为一纸去汉字化而消身匿迹。

比较搞笑的事情是:官方不让学习汉字,韩国人民私底下却在各种培训班中不遗余力地给孩子们补习汉字学习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随之影响力扩大,棒棒们却又不得不努力学习汉语。

总结一下:棒棒的“去汉字化”几乎就是空中楼阁。例如《朝鲜日报》、《东亚日报》至今还是采用汉字,韩国景福宫的正门光化门仍高挂汉字牌匾。但是,恢复小学生的汉字教育短期内也依然不可能,棒棒们的玻璃心大家都懂的。


历史作家煮史问道

韩文就是中国的拼音,没有文字没有任何意义,古诗和骨尸是同一个韩文,当初韩国的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就是因为把防水误解成了放水,导致损失惨重,当初花了半个世纪彻底废除汉字,现在已经很难恢复了,他们很想回复,但是已经太晚了,当一个人的名字从王雅诗变成王鸭尸,是多么可怕,其实日本早就想废除汉字,可是日本预先猜到了下场,就是今天韩国人的下场,后代永远看不懂史书了!韩国文化的断层,就跟韩国灭国有什么区别?韩国的废除汉字,就是伤敌800自伤8000000000。朝鲜文(韩国文)是一种表音字,类似我们拼音的文字。例如,在拼音中,“yongyu”可以理解为“用于”、“勇于”等等。自然,韩文也避免不了同种尴尬,一个常常有很多不同的意思,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同形异义。\n\n京釜高速铁路2期工程中,很多渣混凝土枕木发生严重均裂。这是因为防水和放水在韩语里写法一样,韩国语写作“” 。施工公司理解错了图纸的意思,将使用防水的垫片改成了使用吸水性的材料。这只是很多由于韩文不完善而导致的乌龙事件中的其中一个,由此也体现了同音异意对社会会产生巨大危害。\n\n\n\n从南韩以总统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汉字开始,汉字在书册中的使用率就开始大幅下降。现在也只有报纸标题和书本题目才会出现汉字,因此年轻一代能认识汉字的人也是很少的。\n然而,韩国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汉字所写成,由于缺乏对汉字的认识,韩国年轻的一代阅读古籍就十分吃力。同时韩文的同音异意也带来了很大的混乱。重新使用汉字有助于改善人民对历史的了解,改善现时同音字的混乱。\n到了近代,到韩国旅游的大量外国游客都是使用汉字,由于道路标识都是使用韩文与英语,语言障碍让游客感到十分的不便。


丽的影视

看到这个觉得是个好消息又觉得是个坏消息,首先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使韩国恢复汉字是好消息,但是又担心过几天汉字就成了韩国发明的了。



2016年5月,韩国宪法法院曾举行《国语基本法》有关是否使用纯粹韩文的条款涉嫌违宪的公开辩论。

《国语基本法》第3条和第14条规定,“韩文是指标记国语的固有文字”,“政府机构等的公文必须符合语文规范,须用韩文书写。仅在制定总统令时,可以用汉字或其他外国文字后附括号标”。上述规定事实上将汉字排除在国文范畴之外,等同视为外国文字。可事实是宪法本身就是汉语和韩文的,而且还与宪法第9条“致力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家义务”的规定相矛盾。


韩国的文化特别强调民族的东西,所以抵触汉语是正常表现,但是韩文表音,不表义,就是不能表示直接的意思,普通交流还好,但是上到法律条约等文件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需要具体到每个字汉子,这时候就抓瞎了。
2009年6月,韩国的高铁第2期发生了严重的枕木龟裂的事故,经过调查组仔细调查发现是因为制造工厂把【방수防水】误解为是【방수放水】,结果添置了吸水性材料于是经过雨季和冬天的热胀冷缩终于如愿以偿出事了。——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还有就是文化传承,古代都是汉语,你现在不用了,怎么背古诗词?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最起码看古文献困难了,文化断了。

所以我觉得韩国人感情是不想恢复汉字的,但是理性一点的话,恢复汉字是件好事,至于对中国是不是好事,我觉得好处多于坏处吧,你说呢?喜欢“笑趣事”关注我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