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旅遊景點《洞庭湖》簡介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湖南省旅遊景點《洞庭湖》簡介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 );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 )。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蹟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名片圖:從君山看洞庭湖

名稱由來

洞庭湖,歷史上有云夢、雲夢澤、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稱。[1]

君山(島)(洞庭山)

洞庭湖的名稱的歷來,有許多的說法。在《史記》、《周禮》、《爾雅》等古書上都有"雲夢"的記載。夢,是當時楚國方言"湖澤"的意思,與"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濟江,入於雲中。"《漢陽志》說:"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說:"雲夢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形成演變

洞庭湖湖面演變圖史

洞庭湖屬揚子準地臺江南地軸上的斷陷盆地,形成於燕山運動,延續至喜馬拉雅運動。白堊紀為盆地發展擴大時期,第四紀以來,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積,成為湖南省第四紀分佈最廣、厚度最大、沉積層序最全的地區。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相應拗陷盆地解體,形成斷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縣、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擴大到漢壽、鼎城、安鄉、湘陰等地,出流由安鄉經澧縣凹陷排入長江,末期凹陷轉為緩慢上升,湖泊萎縮一部分成陸。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與沅江兩凹陷相連,湖盆擴大。赤山凸起成為兩湖間的孤島,湖水從南縣、鯰市、藕池口排入長江,為第四紀湖面最大的興盛時期。隨著湖盆轉為上升為主,湖水退卻,出現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觀。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發育為河網交織的湖沼盆地,澧縣、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陰的沉積體系。此時,湖水有兩處出口,一處由岳陽君山經廣興洲入長江,另一處由安鄉佘家臺經澧縣進入江漢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陰凹陷部分地區再次活化沉降,並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鄉河湖盆地和東部臨資口、黃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範圍已大為縮小,形狀複雜,湖水由南向北流,並在團山附近有東、西水系匯合,在石首一帶注入長江。發展到全新世後期,整個湖盆為河網交錯的洞庭平原,當時在君山西南側有一方圓130平方公里的小湖。

先秦之後,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係轉變,直接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壞,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隨著荊北雲夢澤的逐漸淤塞,荊江河床自動調節抬高,加上受西北-東南方向新構造掀斜運動的影響,荊江主泓道逐漸向南擺動。東晉永和年間,荊江南岸形成景口、淪口二股分流匯合成淪水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由於承納兩口分洩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積過程開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群。唐宋時期,荊江統一河床的形成,使邊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隨著荊江堤防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洩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抬升,江水頂託倒灌機率增大,每當大洪水通過荊江段常形成決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長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積擴大。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隨著水域擴展,使原來在漢晉時期彼此支離的洞庭、青草、赤沙3個湖泊在高水位時得以連成汪洋一片。由於受長江來水的影響越來越大,洞庭湖洪水過程也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滿漲"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夏秋水漲"為主,洪水特徵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長江夏秋水漲的洪水特徵已突現出來,使湖泊的洪水過程在年內變化由原來的單峰型轉變為明顯的雙峰型。

宋代以後,荊江河床不斷為泥沙淤積,洪水位持續抬升,使魏晉時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係逐漸演變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著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係開始緊張起來,說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係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為因素成為江湖關係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明嘉靖之後,中央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北岸穴口盡堵,南岸保留太平、調絃二口與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繼續沿襲明朝的消極治水方針,在長江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一遇洪水則湖水氾濫四溢、向外擴展已成必然之勢。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擴大起來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範圍,"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氾濫,方圓八九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說明唐宋時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後,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發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繼續呈擴漲之勢,到道光年間,為洞庭湖自先秦以來擴展至鼎盛時期。道光《洞庭湖志》記載它的範圍是:"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亙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可見洞庭湖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晉時期的五百餘里到唐宋之際的七、八百里,繼而又發展到清中葉的八九百里,湖水波濤可直拍岳陽、華容、漢壽、沅江、湘陰等縣城,君山、艑山、層山、寄山、團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為兀立湖中的島嶼。洪水時節,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

十九世紀中葉,洞庭湖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為劇烈的階段。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內發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和政策的因素,導致咸豐、同治年間藕池、松滋相繼潰口,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咸豐二年,荊江藕池堤馬林工在小水年份潰決,清政府藉口民力拮据未予堵築,形成藕池口、至咸豐十年長江大水,在原潰口沖刷成藕池口。同治九年松滋潰口,因堵築不堅固,同治十二年復潰,形成松滋河。藕池口,松滋口形成後,原由兩口分流轉變為四口分流,江湖關係鉅變,成為洞庭湖近一百多年來演變的重大轉折點。由於四口自北而南奔流,奪流改道,不僅使四水三角洲平原被淹,而且還迫使四水改變流向,徹底打亂了原有水系格局。沅水尾閭的主泓被迫遺棄故道,改由大圍堤西北方向入湖;資水尾閭的主泓也不再經由沅江縣城側,而是改由毛角口經楊柳潭入湖。四口和四水在湖內相互頂託干擾,造成局部地區水位壅高。更為嚴重的是大量泥沙傾積湖內,成為制約洞庭湖演變的一個主要矛盾。四口入湖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加速了洞庭湖洲灘的發育。隨著三角洲在湖內不斷充填和南移東進,洞庭湖由此進入了迅速縮小的過程。伴隨著泥沙淤積和洲灘的迅速擴展,湖區繼之開展大量的圍墾。湖泊變成洲灘,洲灘又成為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進水退的狀況開始出現。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乾隆年開始到嘉慶年間,湖南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地方官開始呼籲限制圍湖造田,並要求刨毀有礙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緒年,在荊江來沙成倍增長、洲灘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築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惡性膨脹,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

民國時期,圍墾沒有受到遏制,洞庭湖進一步萎縮。高位洲灘因每年顯露期長,相繼挽成堤垸已成必然之勢。而中位和低位洲灘,因地勢低下,每年淹沒時間較長,修垸工程量大,且不適宜墾殖,這一類未經建垸的洲灘,當地俗稱之為洲土。據民國35年調查,已形成嶽臨、蒼梧臺、注滋口、大通湖、飄尾五大區塊,總計在268萬畝。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灘地發育係數達0.4左右。洞庭湖灘地發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進入它的衰老階段。[14]

此後由於分流入湖的洪水夾帶大量泥沙,湖盆不斷淤積,1983年,這個長江水系重要調節湖泊的面積又縮小到2691平方公里,並被分隔為幾個部分。

位置境域

洞庭湖區域位置及水系圖

洞庭湖區位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包括荊江河段以南,湘、資、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廣大平原、湖泊水網區。洞庭湖南近湘陰縣、益陽市,北抵華容縣、安鄉縣、南縣,東濱岳陽市、汨羅市,西至澧縣。在北緯27°39′~29°51′;東經111°19′~113°34′之間。[7]

洞庭湖大致可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另有資料指為四部分,還有一部分為大通湖)。

摺疊東洞庭湖

東洞庭湖位置境域

東洞庭湖位於華容縣墨山鋪、注滋口,汨羅市磊山,益陽市大通湖農場之間。濱湖的有岳陽市區(岳陽樓區、君山區)、華容縣、錢糧湖農場、君山農場、建新農場、岳陽縣,湖泊面積1327.8平方公里,(包括漉湖與湘江洪道)。1988年,東洞庭湖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洞庭湖-岳陽樓風景名勝區"。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跨岳陽市境與益陽市之間,指赤山與磊石山以南諸湖泊,岳陽市境濱湖的有湘陰縣、屈原管理區,湖泊面積920平方公里,界於東、西洞庭湖之間,主要有東南湖、萬子湖和橫嶺湖。橫嶺湖位於湖南湘陰縣北部,由大大小小24個常年性湖泊和3大片季節性洲土組成。[2]

西洞庭漢壽縣境內目平湖

西洞庭湖

西洞庭湖水面分佈及位置

西洞庭湖,在益陽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諸湖泊,到20世紀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資料顯示還有半邊湖、大連湖),湖泊面積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經西北,沅水流經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諸水自北注入,現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積約520平方公里,環湖的漢壽縣、安鄉縣、鼎城區、澧縣、津市市、桃源縣、臨澧縣、武陵區的平原區稱為西洞庭湖區,有吳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積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經歷代治理,西洞庭湖區的天然湖泊面積已縮減至520平方公里,能與東、南洞庭湖通流的湖泊,僅剩餘目平湖、七里湖。

目平湖 ,東臨赤山,南抵漢壽、沅江山丘,北聯澧水尾閭和松虎洪道尾閭,西達西湖大堤。總面積350平方公里。目平湖因相傳范蠡曾隱居赤山,曾稱蠡湖。後人以其湖面廣闊,"舉目無際",改名目平湖,是西洞庭湖殘存的最大湖泊,調蓄容積約21億立方米。[3] 總面積350平方公里,調蓄容積21億立方米。松滋、虎渡河分洩江水泥沙含量大,北部淤積嚴重。1949~1988年,目平湖已平均淤高2米以上,32~33米高程的淤洲已達9萬畝左右。當水位下降至31米時,沅澧水已不能通流,行人可從西湖垸涉湖上赤山。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線,西連澧水,距安鄉縣城8公里,是屬半封閉型調蓄湖泊。面積約1700公頃,現有水面22300畝,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湖面水域寬闊,碧波萬頃,水質清新,風景秀麗,且水位穩定,光照充足,水質硬度、鹼度適宜,底層有機物質豐富,有利於氧化還原和物質循環,有利於水中資源生長,宜養、宜捕,為我國人工養殖高產天然湖泊之一。盛產青、草、鯿、鯽、鰱、鯉、鱖等優質魚類和鱉、龜、鱔、珍珠等特種水產,可年產鮮魚2000噸,魚苗80噸,珍珠1.2噸。

津市西湖,位於津市市區以南約25公里處,原是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因築堤分割而形成,包括彼此相連的毛裡湖、西湖、楊壩當、啞河等,水面面積約40平方公里,5.71萬畝,其中毛裡湖33000畝,西湖17000畝,楊壩當3000畝,啞河4000畝,平均水深3.12米,湖岸長約220公里,是省內第二大內陸淡水養殖湖泊。該湖山水相連,風光秀麗,湖面大,附近無汙染,水質清潔,深度適中,水位較穩定,水草及餌料資源豐富,屬半封閉型水體,有一定的微流水,自然產魚力強,為典型的營養型湖泊,素有"黃金水面"之美譽。湖內現有上乘魚類品種75種,以鰱、鱅、青、草、鯉、鯿魚為主,尤其是國內外市場緊俏的名貴水產如水魚、鱖魚、烏鱧、銀魚資源甚為豐富,年產鮮魚600餘噸。[3]

七里湖,位於津市小渡口以下至石龜山,南抵嘉山,北臨松澧大垸。總面積94平方公里。七里湖承納澧水及松滋河西支來水,泥沙含量較大,湖床淤積十分迅速。1952年實測,湖底平均高程27.2米;1983年實測,平均淤高4.5米,最大淤高7.5米。調蓄容積由10億立方米減至不足3億立方米。為改善七里湖洩洪狀況,澧縣、津市曾數次疏治,但仍難挽救七里湖的漸次消亡。

替換高清大圖

益陽市境內的大通湖

大通湖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縣的青樹嘴鎮東,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組成洞庭湖的四個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積12.4萬畝,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

湖區名勝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洞庭湖志》所載"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雲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漁影"、"鷗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13] 1988年8月,"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封山印,臨湖石壁上仍可見一石印,長1米,寬0.8米,字跡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稱為"封山印"。傳說秦始皇當年巡狩天下,船過君山時下令於石壁上刻封山令所留。柳毅井,是後人演繹唐人李朝威所寫《柳毅傳》的故事開鑿的。君山上還有一個群山懷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紹興元年鐘相、楊麼率農民起義軍安營紮寨之處。當年不堪官府壓迫的貧苦漁民,在此揭竿而起,設水寨,造戰船,出沒於八百里洞庭。君山上還留有軍師洞、點將臺、萬人鍋等古蹟。君山西南岸還有軒轅臺(鑄鼎臺),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君山南岸有射蛟臺,臨湖一突兀巨石,相傳漢武帝在此射蛟,為民除害,又傳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傳說盛產酒香藤,能釀長壽酒,漢代東方朔曾在此偷飲;朗吟亭則因呂洞賓在此吟詩而得名。釣魚臺,君山南岸,龍口西側,一巨石平臺突立湖邊,並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梳妝檯,君山仙螺峰,幾塊巨石聳立峰巔,相傳君山青螺仙子在此梳妝。[13]

擂鼓臺,在城陵磯,相傳為楚莊王擂鼓平叛之處。位於岳陽市云溪區永濟鄉擂鼓臺村、長江中下游江畔有座小山,巍峨挺立、氣勢雄偉,名曰擂鼓臺,源於東周列國時期(公元前606年),高35.2米,南北長95米,東南寬90米,為楚莊王平定叛賊鬥越椒在此擂鼓督戰而得名。該檯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其相關傳奇故事至今廣泛流傳,經久不衰。[10]

替換高清大圖

岳陽樓及周邊湖景

岳陽樓,矗立於岳陽市古西門城頭,臨洞庭,吞長江,氣勢雄偉,其前身為三國時期東吳將領魯肅的閱兵樓,距今已有近1800年曆史。它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保持著清代原構的史蹟,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風光之秀、建築工藝之巧、詞章歌賦之佳而聞名,明李東陽《書岳陽樓圖後》稱:"江漢間多層樓傑閣,而岳陽為最。它坐東朝西,構造古樸端莊,氣勢恢宏凝重,樓高19.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式純木結構。整座樓由四根直徑46釐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簷柱支撐,柱上架樑,樑上立柱,全部採用插榫法構造。三層樓中,設置、裝飾、圖案風格各異,特顯風姿。

樓的附近還有魯肅墓、小喬墓、岳陽文廟及慈氏塔等勝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