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擒拿術真的可以接住對方很快的第一拳嗎?在正常實戰中,都是速度很快的連擊拳嗎?

平凡人不平凡灬

經過長期練習是可以接住第一拳。

實驗表明;散手運動員的簡單反應時間為 180毫秒,一個複雜反應一般須300毫秒以上,身體向後移動的速度較慢。而運動員不移重心位置,單獨完成一個拳法約需600毫秒,單獨完成一個腿法時間稍長。可見,運動員在比賽中處於對方拳,腿能達到的範圍內要想避開對方的攻擊,是較困難的。但有經過長期的系統訓練,無論是在反應時,還是視覺觀察,還是本體感覺預測都會達到一個高峰期,這也是常說的運動員頂峰期。接住第一拳完全是有可能的。它並不完全是依賴於反應,更多是經過長期練習,對人體運動規律的感知。

但後面的組合拳基本上都沒有辦法接住,所以大家看到格鬥時抱頭是常用的動作之一,像泰森這樣的靈敏重量級拳手能讓人一直掛念,就是他反應特別靈敏,這在重量級裡是很少見的。

如果散打、泰拳能用腿,手,肘,摔,要做到防守五六個動作,都已經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所以看看巴西柔術的擂臺戰績,就可以明白,擒拿裡有很多招式只能對普通人,兩人功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過於精巧的動作都不太實際。更多是依賴於身體的纏繞摟抱,用大臂、大腿鎖控對手。


福州禪武

這個問題我可以強答一下,上警校期間比較系統的練過兩年散打和擒拿,其中擒拿是訓練的核心內容。

擒拿術中的正面接拳,一般叫抓腕,其實這是一個連續動作,全稱“拉腕別臂”,

整體的要領可以總結為四個字,拍抓拉扭,實戰中直接扭住對方腕部是非常難的,所以這個扭的動作一般是針對肘關節,所以稱為別臂。

影視作品裡面經常有正面抓住對手拳頭的畫面,但是現實裡面幾乎不可能做到,我的老師姓楊,是河北省隊的專業散打運動員,曾經參加過中美對抗賽,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退役後到警校擔任教官,我在和他的實戰對練中,也沒有被正面抓住過拳頭,但是被擒住可以說毫無懸念,直拳和擺拳一抓一個準,只有刺拳不會被抓住,這其實是因為不同拳法的發力方式導致的,刺拳主要用於試探和佯攻,出拳只用三分力,回手比出手還快,而直拳和擺拳至少要用六、七分力,是主要殺傷手段,回手比較困難。

正面擒拿第一個動作是拍擊對方前臂部,也就是手腕側面上面一點的位置,也可以稱為切或者截,目的是干擾對方打擊的路線,然後要反手抓牢對方腕部,利用對方出拳的慣性快速將對方手臂拉直,拍抓拉都是前奏,要擒住對手核心動作是上步別臂,這裡面最重要的不是手上的動作,而是腳底的重心轉換,只有腳下踩準位置,才能順暢的發力,我們在練習的時候經常出現在別臂階段相持的情況,就是因為上步重心沒有踩準,

上步不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還要破壞對方的重心,看起來動作都在上半身,實際上最核心的動作在下半身,這個要領不經過專門的練習是沒法掌握的,並且在實戰中這個動作由於雙方身高不同,力量差異等因素影響,變化非常大,慚愧的說一句,雖然我練了兩年,但是在警校和同學對練的時候成功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不過上班以後抓人倒是屢試不爽,這大概就是對手練過沒練過的差別。

而楊老師擒我很輕鬆,核心也不是因為力量、速度差異,而是預判的能力,我和他深入交流過,基本上他能夠通過經驗判斷我什麼時候打刺拳,什麼時候打直拳,而這種預判能力需要靠大量實戰和長期的專業訓練才能培養出來,也是職業選手和業餘愛好者最本質的區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沒辦法預判對方的動作,起碼已經輸了一半,對方能判斷你的動作,那就死定了。

要在實戰中接住對方的攻擊,核心在於預判的能力,能做到料敵先機,就不難實現。

武術裡面有句俗話,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這句話的意思不是用腿踢,而是強調步法在搏擊中的核心地位,普通人一般都不理解這一點,腳下無根則拳頭無力,也是上學時候和人打過一架,對方打我胸口一拳,我直拳把他鼻子打骨折了,賠了不少錢,教訓很深刻,所以後來遇到街鬥一律用摔法解決,而我們在一些街鬥視頻裡面見到的連擊拳,毫無章法,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拳,只能叫上肢運動,說穿了就是雙方賭運氣,誰先打到對方要害就贏,搏擊要速度力量結合,但是速度要以力量為基礎,沒有殺傷力的快是沒有意義的,而普通人打出來的連擊拳,普遍缺乏殺傷力,遇到練家子,被打躺下也就是幾秒鐘的事情,根本也用不著擒拿。


一笑風雲過

問這種問題的,和回答這種問題的,一般都是練武沒多久,或者一知半解的。首先,什麼叫實戰?ufc是不是實戰?街頭遭遇算不算實戰?

我的經驗是,賽場上有賽場上的規矩,就是自己損耗最小的情況下,迅速擊潰對手。街頭遭遇有街頭遭遇的規矩,狹路相逢勇者勝,有沒有那麼多時間空間給你施展,或者你當時的顧慮多不多,都是需要考慮的。

當然,專業競技的大於所謂練過的大於普通路人。所以當時的遭遇取決於很多因素。我還看過兩個ufc選手見義勇為被黑幫分子亂刀砍死的視頻,自己熱血上頭了,天黑,對方人多,有武器,都是當時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所以倆人就掛了。

首先說擒拿,擒拿就是一種防身技術,防身技術和進攻技術又有不同,比如太極(客觀講,太極是擒拿術,有多少人能參透?)合氣道,軍體擒拿,都有大量的轉體動作,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需要借力,利用槓桿技術控制對方。所以不要相信視頻或者電影裡的他會去主動接拳的鏡頭。真實情況都是閃躲,轉體。

第二個問題,正常實戰,如果可以理解為街頭遭遇的話,如果對方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連續出拳,因為他沒練過,根本沒有這個意識。

以上,先說這麼多。


健身實驗室

我的切身體會我從部隊退伍打過無數次架、最厲害的一次是在回家的車上和我們那裡當時混得最好的三個人打起來了、車上都沒有多少迴旋餘地……反正就是你一拳我一腳、最後他們看見佔不到便宜、就把槍和刀拿出來了……那是93年元旦節、槍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控制得嚴格,一般社會上的都有刀或者火藥槍帶在身上、他們用刀刺了一刀的同時槍又在我頭上敲打了起碼五六個包……我心裡氣憤的同時知道再還手絕對吃虧,就坐下來因為我沒有任何武器.任由他們打罵.直到車停下來門打開在一家麵店門口.我衝進去拿了一把最大號的菜刀出來的同時他們三個也跟著我下車了……站在那裡成三角形等著我拿槍的站中間.我當時心裡只有氣憤沒有害怕的感覺……他是雙筒槍,第一槍肯定是想嚇我從我腳下飛過鐵沙子.第二槍打出來的同時我剛好撲到他身邊出刀砍在他槍上結果又打在了地上、接下來打鬥過程我就省約了吧……反正最後我去了當地派出所自首……因為我當時以為我肯定把人家砍死了……但是派出所的警察聽了我講述的經過後說你回家等侯通知.他現在人在搶救、只要人不死你就沒事,屬於正當防衛……如果死了你會因為防衛過大判三...五年,結果我們運氣都好他們三拿槍判9年那兩個8年我沒事並且一點沒受傷,我說這些只是想說遇見突發事件不怕事的同時要冷靜的分析當時的情況該忍氣的時候一定不能衝動不然在車上就🈶️可能完了……不可能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霜無雙

我看的各種功夫教學視頻裡演練的大多是第一吉,第一拳,第一刀。然後就龜樣的靜止在哪裡任由老師擺佈了。我的對手要是這樣我壓根不需要功夫了,不會動了是不是,我就坐你前頭罵死你。咱不論王八拳還是組合擊。咱就沒看過教學技巧破解真實攻擊的演示,有啥可討論的。鑑於騙子盛行,功夫的一切傳說應預設為偽。有第三方機構設置實驗條件,功夫達人覺得有必要就出來證偽。清高不屑就在小圈子裡關著門玩。不要在搞那些唬人的教學。

blackcapr

首先要界定一下什麼是實戰,說白了,實戰這種事兒在非冷兵器時代是根本不存在的,很多人誤以為MMA之類的是實戰,其實不然,一切的擂臺對抗,都屬於比賽,只要上擂臺就是要講規則的。我認為現今社會武術存在的意義無非就是兩點,1.人類社會發展至今,身體的征服感是本性使然。2.就是為了掙錢,如果沒有比賽的獎金,武術發展估計還不如現在。

翻過來講,現今社會實戰存在還有沒有意義?這也應該分兩個層次。1.在官方的國防軍事訓練中,實戰意義非凡,擒拿格鬥散打自由搏擊,這些實戰技擊術與傳統武術的關係十分密切。2.在民間,傳統武術的傳承不是說非得打擂臺才能證明自己。如果非得實戰才能證明自己,那就都不用練了,就算練散打,練MMA也一樣接不住子彈,擋不住大炮。就像詠春標指尋橋,形意的五行拳對練,太極拳的推手,八卦掌……這些內容很多人誤以為屬於實戰,其實這個說法很片面,就拿太極拳的推手來講,推手本身就是同門師兄弟間在互不受傷的前提下對雙方功力的一種較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創舉,因為任何一種武力對抗,都一定是有一方倒地,下擂,或是點數,才能斷定勝負。這樣的對抗多多少少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唯獨推手這種獨特的對抗方式能讓雙方互不受傷的情況下分出勝負。但是隻限於同門之間,如果說對外的對抗,一樣有抓拿摔打化等技法,但是很多人誤認為太極拳只能推手,一踢腿就是散打,一有摔法就是摔跤。要搞清楚攻擊,無非就是拳,掌,腿,肘,膝,摔法。

再說回擒拿對於實戰,技法從練習中來,練得多了,收拾個普通毛賊還是很容易的,但是遇到職業運動員,也只有打王八拳的份兒了,但是要注意,傳統武術也有職業運動員和傳承人之分。傳承人,技法層面的東西多,正宗和不正宗區別很大。職業運動員都是學院派,訓練很系統化,也很刻苦,套路極其美觀,只是運用上的老師不多

希望以上看法能給對傳統武術存在偏見誤解的人以正視聽,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太極陳禕

看完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小龍傳奇》裡的一幕:李小龍用掌接住對方打來的拳頭並向上翻折,造成對手骨折。但個人覺得在實際格鬥中概率很小。通常來講,出拳攻擊和收拳恢復格鬥式都是很快的,估計很少有人會為了耍帥擺pose吧。

正常的實戰中,除非比較專業的拳手或者軍人之類的,一般人實戰可能都會一通亂打,連續掄拳,或者摟抱撕扯。

所以我認為,真實格鬥中,接住對方的拳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比較低,而且代價比較大,反而是格擋比較靠譜。


以悟憶物

我精研擒拿三十餘年,年輕時上臺實戰過,獲得過許多勝利,但後來有一次重傷了人,就此不再上臺。一般人打我,我幾乎百分百能拿住。如果是專業的或半專業的,象徐曉東就不那麼容易。徐力大招沉,出拳不會用老,若要拿他,需要誘使他進攻,利用步法欺近他,趁機下手。拿也要拿關節,否則你抓不住。拿住之後立即下死手,脫掉他的關節,否則對方還有反擊的機會。如與徐放對,生死相博,我勝率幾乎百分百,如果是打擂臺玩兒,我可以制服他,但他不然受關節傷害。


小蟲象棋

前兩天看了視頻正好看到有個武術專家說這個,擒拿的接拳不是直接就接,大多是先用手臂貼帶對方進攻的手臂,然後貼對方小臂,對方出拳後必然回拳,而練擒拿的人出手時並不握拳,一般是五指散開的那種勾手,對方一回拳,因為兩個人前臂是貼著的,必然會抓住對方的手臂,然後就進入擒拿的最佳節奏了。然後另一個手再抓對方的拳頭或肘一擰對方立刻反關節了。老一代的說法就是,手動三尺肘動二,回手必有左右旋。

真實打鬥不可能一開始就制定好怎麼打,都是根據對方的反應而來,而練擒拿的人平時練的都是針對對方攻擊時如何拿人鎖人的,相關動作警察是練的最多的。

日常打鬥在出拳前大多先是抓衣領,抓頭髮,抓喉嚨,相互抓胳膊。這些在擒拿中都有應對方法。

對於直接出拳的人正常的應對就行,不一定非得用擒拿,而且傳統擒拿其實是包含打法的,不一定非反關節,也可以直接出拳出掌應對。

如果只用擒拿反關節應對只有專門練傳統擒拿的或軍警中十分擅長擒拿的可以做到。

傳統擒拿的手型和防守方式基本就是你出拳他正常防守,但你回拳時他就能抓住你,然後就是一套反關節或進身打法。


dd廣林鬼

正常對戰雙方,想接著對方的第一拳,可能性不大,也無此必要。練過一點都知道,如果一方用拳攻擊你,你的選擇只有三種:一是避,二是擋,三是撩,也就是太極中的帶。第一種不用講,屬本能反映;第二種屬對抗型,用你的手臂或非要害部位,以力抗力,保障重要部位;第三種屬技能型,撩的好處是借力謝力,在自身不發力,不硬碰硬的情況下,空成自我防衛,還能消耗對手。前兩種任何普通人都能做到,而後種,則必須長久練習,反覆實賤,才可撐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