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怎樣發跡的?他在人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應如何評價他

人物誌:和珅的發跡

由於受各種影視劇的影響,一提起和珅,人們就會想起王剛所扮演的那個黑矮胖子。而且他和乾隆帝、紀曉嵐年紀相差無幾,三人時常在一起演各種對手戲。然而,這樣的故事只能是戲說,真正的歷史並不是這樣。

和珅是怎樣發跡的?他在人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應如何評價他

電視劇中的和珅形象

和珅雖然是乾隆朝的權臣,但要到乾隆中晚期才會姍姍登場,而他本人也足足比乾隆帝小了四十歲。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秋天,皇帝出巡。老皇帝旅途寂寞,就和藹地和身邊一位騎馬隨行的新任侍衛聊起天來。他先是問他多大了,姓甚名誰,接著又問他什麼時候進的宮,在哪兒當過差。這位風度翩翩的侍衛回答說,他今年二十六歲了,鈕祜祿氏,叫和珅,剛被選為乾清門侍衛。

年輕人語言流利而得體,態度恭敬又從容。皇帝開始對他感興趣了,便問起他的功名出身。和珅說自己十八歲那年曾參加鄉試,可惜沒能中舉。乾隆問道:“當年的卷子,還能記得幾句嗎?”和珅說能,於是邊走邊背,一會兒工夫,居然把八年前的卷子從頭到尾全背了下來。

乾隆帝大為驚異,此時的乾隆帝已經六十多歲,到了行將就木的老年。人到老年往往更加欣賞年輕人的幹練和活力,皇帝試著派和珅辦了幾件事,和珅的機敏達練、善解人意表現得淋漓盡致,皇帝大喜過望。乾隆本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英主,卻竟然也挑不出和珅的毛病。於是乾隆帝決定重用這個年輕人。

一年之後,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正月,年僅二十七歲的和珅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成為二品大員。三月,又成為軍機大臣,四月,兼內務府總理大臣,賞戴一品朝冠。

從此之後,他一直穩穩地高居政治最高層,從男爵到公爵,從戶部右侍郎到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其拔擢之快,任事之繁,總攬之巨,有清一代絕無僅有。一生高己卑人、明察過甚、恩威不測的乾隆帝,從來沒有懷疑過和珅的才幹與忠誠。

從默默無聞到朝廷重臣,和珅僅僅只花了一年時間,以後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他都稱得上是風雲人物。這樣的崛起速度委實不可思議,以至於民間有野史傳聞,說和珅是以前乾隆帝喜歡的一個宮女轉世,一次兩人遊戲的過程中,她不小心誤傷了乾隆帝,被太后賜死。乾隆帝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覺得自己欠她太多而無法償還。而和珅和那個宮女竟然生得一模一樣,也正因為如此,乾隆帝以為他就是那宮女轉世,對他是特別的寵愛,想以此來彌補之前對她的愧疚。這當然只是小說家言,當不得真。

和珅是怎樣發跡的?他在人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應如何評價他

野史傳說中和珅是宮女轉世

和珅得罪身死前的三天,回顧平生,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懷才誤此身”這五個字並非完全是開脫。他確實當得起“才華橫溢”四個字。和珅年輕時代曾就讀於鹹安宮學。這個學校以招生條件嚴格和教育質量出眾而聞名。能考進這裡,從某個側面證明他的天姿出眾。鹹安宮學的課程包括經史、少數民族語言、書畫、武功騎射和火器。從課程的全面正規來看,其目的很明確,就是為帝國培養高級政治人才。和珅大部分功課都相當出色。他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經史典籍無不涉獵,文字功夫出眾,並且武功騎射基礎也相當不錯。

除了學業出色外,和珅可謂全面發展,業餘興趣也十分廣泛,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特別以詩而聞名。清人錢泳產稱和珅詩頗有“佳句可尋”,而當時的大詩人袁枚則這樣誇讚和珅:“

少小聞詩禮,通侯即冠軍;彎弓朱雁落,健筆李摩雲。

更讓老皇帝感覺舒服的,是他的情商高於智商,與人相處總能使對方感覺愉快。史書載這位美男子“行止輕儇,不矜鹹儀,言語便給,喜歡詼諧,然性機敏,過目輒能記誦”。他毫無士大夫的方巾氣。據《嘯亭雜錄》載:“和相雖位極人臣,然殊乏大臣體度,好言市井謔語,以為嬉笑。嘗於乾清宮演禮,諸王大臣多有俊雅者,和相笑曰:‘今日如孫武子教演女兒兵矣!’”能在乾隆面前這樣說話的,滿朝只有和珅一人而已。他善解人意,凡事從不用皇帝廢話。他辦事幹練,嘉慶也不得不承認他“精明敏捷”,他能夠遊刃有餘地應付各種突發事件。凡遇繁難政務,乾隆常常派和珅去處理,和珅以其機敏果斷屢獲褒獎。

和珅是怎樣發跡的?他在人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應如何評價他

晚年的乾隆帝朝服圖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他充任欽差大臣赴雲南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因辦理得體,未及回京,便升任戶部尚書兼議政王大臣。回到北京,他“面陳雲南鹽務、錢法、邊事,多稱上意,並允行”。表現了自己全面的政治才華。這是和珅從政生涯的第一次重要亮相,表現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認可。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鎮壓林爽文起義過程中,和珅作為機要秘書,為皇帝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政策建議。起義平定後,皇帝特意賜詩和珅:

學士三等忠襄伯和珅: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惟明且斷。平薩拉爾,爾曾督戰。賜爵勵忠,竟成國翰!

“兼通清漢”是和珅的一項重要政治資本。乾隆朝最重要的政治文書,都是用滿文寫成的,這實際上就把許多漢大臣排斥在了最高決策圈之外。乾隆朝唯一參與最高機要的漢大臣張廷玉,也精通滿文,因為他中進士後曾經專門學習滿語。及至乾隆晚年,大臣中文兼滿漢且又有眼光又有見解的,唯有和珅一人了。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平定廓爾喀後,乾隆又說:“

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

歷代被處死的貪汙犯中,和珅的死是最從容、最雅緻的一個。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上午,皇帝派人送來一條白練。和珅見到白練之後,索筆題詩一首: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一個在臨死前能寫出這樣充滿禪意詩句的人,應該是個有一點深度,有一點悟性,有一點定力的人。目光銳利的乾隆本也不會讓一個平庸之輩處於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上。

事實上,對和珅的全面定位應該是政治家、經濟官僚、詩人、學者、藝術鑑賞家和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在乾隆後期,他在整頓國家財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務,特別是外交事務方面,都做出了相當傑出的貢獻。他主編了《四庫全書》《大清一統志》《三通》等大型叢書;因為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珅實際上充任了當時的外交部長,曾多次負責接待朝鮮、英國等國的使臣。

英使馬戛爾尼曾評論和珅說,和珅在談判中“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態度和藹可親,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和珅是怎樣發跡的?他在人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應如何評價他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像

由此可知,和珅能位極人臣,是和自己的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的,絕不是電視劇所寫的那樣,一門心思做壞事,一個勁的貪贓枉法,而且相貌醜陋、猥瑣不堪,他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也是一個標準的美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