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馬嘉理事件”

鮮有人知的“馬嘉理事件”

英法等帝國主義打開中國沿海各城市的圖謀一步步得逞後,胃口大增,又考慮從中國內陸敲開中國的"後門",當時,印度緬甸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中國的滇藏地區成了英國人的首選,從19世紀60年代起,不斷探測地形,試圖從緬甸與中國接壤的地區打開一條通往雲南的道路。

鮮為人知的“馬嘉理事件”

為了陰謀得以實現,1874年初,英國侵略者決定派一支龐大的“地質勘探隊”前往中國雲南,事先,英國的駐華公使威妥瑪為了此事特地走訪了大清國總理衙門,竟隱瞞謊稱從印度殖民總督那裡派幾名官員,從緬甸曼德勒來雲南“旅遊”,並請求發給通行憑證,總理衙門沒有加以審查,答應他們入境,之後,英國組成了由上校軍官柏郎率領的達200人的武裝

“地質勘探隊”。

這一行兩百多人中有英國的政府官員,商務官員、醫療人員、一支部隊,並攜帶各種先進武器。浩浩蕩蕩的從曼德勒出發,一路北上,開始探測滇緬之間的公路狀況。

鮮為人知的“馬嘉理事件”

同時英公使威妥瑪還特派一名領事館的翻譯官馬嘉理,從北京經武漢前往雲南,然後進入緬甸來接應“地質探測隊”。

當年1月17日,馬嘉理與先期到達八莫的柏郎進行會合,準備物資。

2月初啟程,掛起“旅遊”的招牌,擅自越過中國邊境,明目張膽的侵入雲南騰越地區(今騰衝)的曼允。雲南騰越參將李珍國在人民的強烈要求下,佈置設防,在各要道堵截侵略者。

2月21日馬嘉理和4名隨從人員率先抵達少數民族村寨後,囂張跋扈,向當地的景頗族群眾開槍示威,遭到當地人民的反抗,5人全部被襲殺,首級懸掛在曼允城牆上。經過此次挫折,英國“地質勘探隊”不敢繼續前進,返回了緬甸。

這就是"馬嘉理事件",又被稱為"雲南事件"或"滇案"。

鮮為人知的“馬嘉理事件”

馬嘉理事件可以看出,完全是由英國侵略者蓄謀製造摩擦,侵犯中國雲南邊境引起的。但英國公使威妥瑪藉此事向當時的清政府施加外交和軍事壓力,聲稱將派兵入滇,不依不饒。當時的中國正是多事之秋,左宗棠還在收復新疆,局勢未定,擔心英國會與俄國聯合起來,南北施壓,新疆恐將不保,於是就命令李鴻章、丁日昌一同辦理此事。

1876年9月,李鴻章與威妥瑪在山東煙臺簽訂《中英煙臺條約》:

1.中國將嚴厲懲處"兇犯",向英國賠款並且道歉;

2.允許英國人開闢印藏交通;

3.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