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怕藩王搞事,明朝王爺不準進京,清朝王爺不準出京,哪個做法更好呢?

羊城歷史君

這個咋說吧,中國封建時代實際上是有三種分封,今天我就大致講一下這三種分封諸王。


明代王府

第一種就像明朝分封諸王一樣,這叫實封。這種方法將王族分封於各地,這些王室們有地盤,有軍隊,可以在自己的地盤裡收納貢賦,有的時候還會兼有管理的職能,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享有較大的特權。使用這種方法的有漢朝初期,西晉,明中前期等幾朝,這樣做的優勢很明顯,形成了強大的王族勢力,就好比天下都是我們家人管著了,一旦有人反叛,其它各地的兄弟姐妹們就可以起兵勤王,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家的皇室地位。強大的王室勢力就可以保證王朝不被奪權,這幾朝的開國皇帝之所以要分封諸王就是怕有朝一日其它人反叛沒了照應,就像曹魏政權,司馬氏控制朝政反叛,曹氏宗族卻無可奈何,各個地方強大的藩王可以保證國家在一姓的手中,就算有權臣當道,地方諸侯也可以保證王位不失。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王族有難,雞蛋不放在一個籠子裡,總有人可以跑掉,就像南明政權和東晉政權,都是地方的藩王跑了,為王族留下火種。

當然這樣做也是有問題,強大的地方是可以威脅中央,而這種血脈的聯繫隨著時間的變化,皇族之間也逐漸疏離,親戚認不認就不好說了。再有一點就是,在權力面前親情都是假的,皇帝能坐的皇位,其他的王族比任何人都渴望,他們才是最希望篡位的人,所以這些手握重兵的親王們,往往都成為皇位的危脅,七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地方各王憑藉其強大的勢力反叛中央比比皆是,所

以分封諸王很容易成為中央的威脅。然後還有一點,各王在地方,憑藉其皇族身份,經常會做一些不法之事,但地方法司往往不敢管,特別是面對一些有實力的親王,這些親王往往成為了為惡一方的惡霸,欺凌百姓,欺壓官員,像明朝諸王大多侵佔他人田產,魚肉人民,百姓恨不得生食其肉,所以明末農民起義時期落到農民軍手中的王室,幾乎下場都很慘,作惡太多,終究下場不好。所以這些分封到各地的諸王,很容易成為地方的問題。


漢代分封

第二種叫虛封,就是分封諸王,但各王不得擁有兵權,不能管理地方,只享有封地賦稅。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唐宋等朝,虛封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實封帶來的地方權力過大的問題,但問題也很明顯,為了彌補虛風的權力過小,往往中央會對王室賦稅補貼,不給權多給錢,這種問題也很明顯,這會加劇中央的財政問題,比較明顯的就是明朝末期和漢朝末期,皇族對財政的壓力太大了,畢竟分封之後國家所收的賦稅就少了,比較嚴重的漢朝時期,一度是全國一半的賦稅是交給各王的,不交給皇帝的。養無用之人,害國家之財。(每回一提到明朝藩王用度大,就有明粉講八旗,八旗是王族嗎?這是軍制好嗎?兩個都不是一個東西!!)


禮親王代善

第三種是清朝的分封制度,一般我們也將它作為虛封,但這種虛封不一樣,這種分封連封地都沒有。像以前的封王,封你為秦王就說明秦地這一塊都是你的了。但清朝都是什麼禮親王,肅親王,根本就沒封地,也就沒什麼賦稅,直接發工資,就相當於以前你是自取現在給你發,這區別可就大了,極大減輕了賦稅壓力。另外由於清代諸王被集中於京師,這樣就便於中央監視諸王,防止各王反叛,加強中央集權,有清一代,並沒有出現過王室反叛的情況。另外由於是天子腳下,加強了對王族管理,王族犯法減少。(再大大不過皇帝),最極端的時候像雍正時期,各王怕被牽連,被雍正懲罰,曾經有過王室子弟被長輩要求留於家中不得出門的事。

不過,這樣做問題很明顯,形成不了強大的王族勢力,很容易被別人一鍋端了,或者被外戚權臣控制。所以慈禧時期之所以能夠控制朝政,就是因為各個王族根本就無兵與她對抗。

綜合來看我個人認為清代處理王室長期來看是最好,現行也是如此。


李子木沆

同樣是為了害怕藩王威脅皇權,明朝和清朝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做法。事實證明,清朝不允許王爺出金的做法更有道理。

明朝依周禮,分封藩王,以達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目的,但事實上,明朝中前期先後發生了三次藩王叛亂。第一次就是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第二次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學老爹造自己的侄子宣宗朱瞻基的反結果被殺。第三次發生在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年間,燕王朱棣與寧王相約造反成功後平分天下,結果朱棣造反成功後,閉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兒,反而壓制寧王。正德年間,寧王的後代

朱宸濠藉口武宗荒淫無道,在江西造反。然而舉清一代沒有哪個親王能夠發動武裝反叛。


出現這種情況,與明朝將藩王分封四方有很大關係。雖然明律對藩王就藩時的官員、衛隊的配置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地方畢竟與京城不同,缺乏監管。有野心的藩王,只要瞞過幾個監視他的官員,就可以私自擴大武裝,從而集聚造反的能力。


而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這就斷絕了親王擁有私人武裝的可能性,同時在京城有文武百官無數雙眼睛盯著這些親王,莫說造反,就是隱私也很難保住。



當然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斷絕了武裝反叛的危險,但也增大了政變奪權的風險。比如在康熙晚年,康熙皇帝安排諸皇子分別管理朝廷六部,幾個皇子利用這一機會,大肆培植個人勢力,形成九龍奪嫡的局面。雍正皇帝究竟是康熙指定繼位的,還是通過政變奪權的,歷史已經很難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從雍正以後,吸取了康熙皇帝的教訓,採取秘密建儲的方式,很少再安排多個皇子同時參與政務,基本上斷絕了政變奪權的可能。因此可以說,還是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集中管理的方式更加科學。


衝擊時評

制度性的東西都是一步一步完善的,而且在實際的實施中也會顯現出各自的優劣,而且有時候在一段時間內是有利於安定的制度,在某個特定時間,由成為了致命的弱點。

明朝王爺不準進京,並非朱元璋的初衷,他本想讓皇子帶兵守邊,但不成想,他剛晏駕不幾年,四皇子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造成國家的動亂。朱棣上位以後,為了防止這種覆轍的重蹈,再度修改制度,逐漸削除地方藩王的兵權和勢力。但在明末甲申之變時,天下大亂,在各地的藩王,又能成為復興大明的旗幟,很多明朝的散兵都有追隨的皇室,鄭成功便以魯王為號召,對清廷進行了數十年的鬥爭。雖復辟未成,但散在各地的藩王,曾使明朝沒有那麼容易被徹底覆滅。

清朝入關後,接受了明朝靖難之役的教訓,而且他們本身又有著皇子不分封土地而分封八旗人口的習慣,所以清朝的王爺不奉旨是不許出京的。但不出京,在京中又有分封的人口,也造成過不小的內亂。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其實就是因為皇子不出京,而又有比較強大的力量而造成的。雍正登基後,開始對皇子在八旗內的分封制度進行改革,漸漸釐清了王爺與分封人口之間的直屬關係,又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才使得藩王的內亂沒有再次發生。但到了清末,革命軍起,地方上缺乏愛新覺羅的力量,各省都相對比較順利的紛紛宣告獨立,即便是困在京中想有所作為的王爺,也沒有能力再重整大清了,這一點又不如明末了。

所以說,歷史上的制度,往往都是一種悖論,在不同時代環境下,有著不同的作用,所謂好與壞,也在不同的背景下此消彼長。從大歷史的視野來看,藩王在封建社會永遠是個大問題。


紅小豆館主


明初的藩王分封全國各地本意是拱衛中央朝廷,不至於像如曹魏時代司馬家族篡權時沒有皇族實權王爺保衛朝廷,但是成祖朱棣身為藩王逆襲之後對於昔日的同類藩王可謂是提防有加限制其人身自由,當豬一樣養著,最後也就失去了最初拱衛朝廷的作用了,反而隨著藩王子孫後代的繁衍朝廷開支龐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庭的覆滅。

清朝的王爺不離京,遠有漢之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近有清初攝政王多爾袞架空順治帝,差點謀朝篡位的例子,為了避免同室操戈,王爺不只是不再分封外地,而且也沒有開國初期時那樣擁有兵權了,只是留在京中,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替皇帝分擔分擔政務但不會威脅到皇權,這個做法很高明的,在清朝晚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帝病死,同治帝幼年繼位,開始自救運動的洋務運動就是恭親王大力支持的,頗有一些力挽狂瀾之勢,在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這些留京的王爺還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兩個朝代的做法都是為了保證皇權穩固,明朝最初的制度還不錯,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明成祖之後的加工,藩王徹底成為圈養動物,失去了作用,而清朝一開始不讓王爺離京,使其在天子腳下,方便皇帝監督,又可以起一定作用,在晚期風雨飄搖之際出現了以恭親王為代表的王爺對於當時朝局起了很大的穩定作用,以此來看,清朝的做法更勝一籌。


鞏固中央朝廷皇權所在,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必修課,秦朝時選擇的是郡縣制,沒有分封王爺,結果天下大亂時,沒有一個皇族實權派出現幫忙,秦朝覆滅。漢朝時,漢高祖劉邦選擇了郡縣制與分封制夾雜,大封諸王以供衛朝廷,結果漢景帝時爆發七王之亂,漢朝差點葬送在自己人手中。之後的歷朝歷代就陷入一個死循環,選擇皇族之人分封必要時的確可以拱衛朝廷,但是也可能爆發內亂,像是雙刃劍,尺度不好拿捏。


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同為布衣出身,兩人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彼此家鄉離的不是太遠算是老鄉,朱元璋也多有學習劉邦的地方,明初的分封制就多少有點漢初分封制的影子,不過朱元璋分封的26個兒子,真正有實權的是邊境的9個藩王,這9個藩王可以最大限度調動當地資源打擊虎視眈眈的北元,可以說對明初的太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惜的是,漢高祖後繼有人,之後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完美的將藩王問題解決,而成祖朱棣不敢違背父親定下的規矩,只能變相的回收藩王權利,藩王對於當地的軍政事務無權過問,只能活動於有限的範圍,換來的是生活上的享受,卻留下了巨大的後遺症,明中晚期開始,人口越來越多的藩王子孫供養成為朝廷的一大負擔,藩王又不能從政就在經商上打主意,大規模兼併土地,苦了百姓搞得天怒人怨,明末亂世中這些藩王根本沒起到一個好的作用,也就一個唐王朱聿鍵率兵前往北京勤王還被崇禎帝以違反祖制而下獄,當然這個唐王大難不死最後成為南明第二位皇帝,是為隆武帝。但是一個人的亮眼並不能代表扭轉了明末如此之多的酒囊飯袋似得藩王,最後來看,明朝的藩王制度很失敗。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個人覺得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劣勢,主要看怎麼操作。朱元璋把諸子分封為藩王,而且各自鎮守一方,他可能是吸收了前朝一些朝代由於沒有皇族勢力最後滅國的經驗教訓,比如曹魏滅亡於司馬家,還有後周滅亡於北宋,原因都是皇族勢力太弱,如果當時在外有手握重兵的皇族,那麼曹魏和後周不會那麼輕易就被權臣篡位。

可能是朱元璋看到了歷史上這樣的經歷所以他決定分封自己的幾個兒子,讓他們各自坐鎮一方,這樣坐鎮在外的藩王就能拱衛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制度設計的初衷都是好的,朱元璋開始只分封了自己的幾個兒子為藩王,再加上以後的繼任皇帝也會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所以到了明末據說朱明皇族就已經達到了七八萬人,這些人不幹活白拿工資,而且使奴喚卑,以及修建王府還有各種開銷,總得算起來吃掉了明朝很大一部分財政,如果明朝不滅亡那麼藩王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大,最終會拖垮國家。

朱元璋設計這個制度是希望增強皇族勢力,來遏制其他反叛勢力,縱觀明朝兩百多年幾乎沒有在國內發生大的反叛勢力,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朱明皇族內部的野心家造反,整個朱明王朝兩百多年,姓朱的藩王造反的就有四五次,不過成功的只有朱棣。

隨著政權的繼續,歷任朱明皇帝也發現這樣的情況,本來想靠藩王穩固政權,可是藩王反而成為了最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歷任皇帝也對朱元璋設計的這一制度不斷的加工完善,最後就形成了所有藩王是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而且不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謂藩王就是好吃好喝的高級囚徒,這樣做也是怕藩王造反,而且藩王封地所在的官員是在監視藩王的主動的,一有反叛的苗頭馬上就會彙報朝廷。所以到了明朝後期藩王造反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因為藩王已經沒有造反的資本了,造反當皇帝也只能意淫一下。

其實以上也說了,即使藩王不造反,隨著這個政權的延續,這個朝代還是會被藩王拖垮,因為藩王數量會隨著政權的延續而批量增加,所以造成國家養這一批光吃飯不幹活的藩王會越來越吃力。

所以我覺得滿清的做法就很好,也許滿清也是吸收了明朝的經驗教訓,滿清沒有大封藩王,而且既有王爵也沒有和明朝那樣搞世襲王爵。雖然清朝相比明朝很多地方存在開倒車,但是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以前常說胡人無百年國運,但是清朝做到了兩百多年,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不準進京,不準出京,都是表,好不好要放在整體的宗藩政策裡看。

歷朝歷代看下來,清朝的宗藩政策是最科學的。

歷朝歷代對如何對待王爺,很頭疼,給點權力,就要造反,如漢晉;不給權力,就當豬養,到了危難之時指望不上,比如宋明。

清朝鑑歷代得失,推出了獨具創意的制度。只給俸祿莊田,不給封地,王爺們無法儲養實力;世襲降等,抑制有爵宗室無限制地增長,減輕財政負擔;考封制度,如果真是白痴,該你的爵位你也撈不上。

三管其下,於是在清朝王爺們沒有封地沒有屬吏更沒有有規模武裝力量,對皇權的危害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朝廷也能給王爺們機會做實事,不會不讓出頭,不至於混吃等死。宗室子弟上馬管軍入朝理政,很多還是關鍵崗位,而且稍具才幹就會被重用,300年下來,名王倍出,如怡王允祥、恭王奕訢等,而宗室中就更多了。比如曾國藩早期的靠山肅順。

可以這麼說,清朝的滿人特權制度是失敗的,養出了一大堆寄生蟲,但宗藩政策比歷代都科學,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西坡李氏

這個沒什麼好不好的,任何一項制度在設立之初都是先進的,主要是看能不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從王爺們的結局來看,無疑清朝的王爺們的下場比明朝的王爺們要好,朱元璋在為自己的子孫考慮時候,沒有料到自己的子孫後代會生出那麼多後代出來,於是給整個王朝造成了巨大的負擔,間接拖垮了明朝。

清朝對於王爺們的處理,比明朝顯然是考慮得更為深遠一點,一方面王爺在京城,那都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舉一動都好掌握;二來在京城為官,那也隔絕了和地方上的雜七雜八的關係,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割據勢力;三是清朝的王爺一般都有些差使,人一忙起來就不會想東想西了,不像明朝那樣王爺們天天遊手好閒。

但是清朝王爺們雖然沒有廢,可是八旗子弟卻是廢了,這也是沒有吸收明朝的教訓。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從秦始皇以來封建皇帝就在探討這個問題,周之亡亡於諸侯割據,列國相鬥。故而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廢封建而建郡縣,其利也,天下一統,權在中央。其弊也,宗室弟子為匹夫,無職無權 ,故有望夷之敗,宗室弟子盡滅。漢高祖懲秦之敗,大封宗室子弟,並逐步殺戮異姓諸王,自以為江山永固矣。熟料禍起蕭牆,漢景帝時忽有七王之亂,國幾滅。魏懲漢之弊,宗室子弟雖封為王,然無知無權與囚徒無異,故而司馬師挾權自重,終滅之。司馬氏懲魏之敗,油大封宗室子弟,故又有八王之亂,國幾亡。唐重武,而終亡於藩鎮割據,武將之手。五代十國莫不如是。宋太祖懲唐及五代之亡,故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故宋有靖康之恥,崖山之禍。嗚呼,正所謂放於此而疏於彼也。明清懲歷代之興衰,既防文又防武,既防內又防外,而未防閹黨之亂,胡夷之害,故而明有崇禎景山之亡,清有溥儀被逼而退。帝王以一人之力而與眾人戰焉有不敗之理?書生陋見,敬請指導。


白雲九段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是不對的。朱元璋死後連外地的藩王子孫都不準進京弔喪,明顯是違背倫理的。蒙古瓦剌部進犯京城,京城告急,外地的王爺卻不能進京勤王護駕,因為沒有特旨,王爺不得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這無異於自縛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