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的死迷霧重重,有人不承認歷史上“燭影斧聲”這回事

北宋和尚文瑩寫的《湘山野錄》一書中說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說: 乙亥年(開寶八年,公元975 年) 十月十日夜,天氣突變,雪雹驟降。因宋太祖趙匡胤在此前聽一個道士說過,如這一年天氣有變化,他有生命危險,所以就趕快派人召弟弟趙光義進宮。光義到後,宦官宮女全都退下,只留他們兄弟二人在寢宮中對飲。人們只是遠遠地看見,燭影之下 ,光義飲完酒離開坐席,好像不勝酒力的樣子。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迷雾重重,有人不承认历史上“烛影斧声”这回事​飲飲完酒後,已經是半夜三更,宮外積雪已經有數尺多高。人們又隱隱約看見太祖以長柄斧戳雪的聲音,對著光義說:“好做 !好做!”然後便什麼也聽不到了,好像去睡覺。那一夜,光義沒有離開寢宮。到五更時分,他突然慌慌張張地跑出來告訴人們說,宋太祖已經駕崩了。他奉哥哥的遺詔即位做了皇帝。大臣們趕快跑進寢官裡去,揭開蓋在太祖面上的布察看,只見太祖面色潔白如玉,一點兒血色也沒有,好像是流完了血才死去的。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迷雾重重,有人不承认历史上“烛影斧声”这回事​《湘山野錄》的故事中雖然沒有說明宋太祖是怎麼死的,但是卻留下了個“燭影斧聲”的疑案。後來,人們根據“燭影斧聲”的疑案,再聯繫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不久,他的兩個侄子即太祖之子德明、德芳都未得好死,而猜想宋太祖可能是被弟弟宋太宗謀害而死的,這是一次謀皇篡位事件。但是也有人不承認歷史上有“燭影斧聲”這回事,不承認宋太宗有謀皇篡位的行為。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迷雾重重,有人不承认历史上“烛影斧声”这回事​他們說,文瑩的《湘山野錄》是部筆記小說,不是信史,書中所記多得自傳聞,並非作者所親歷,再說成書時離太祖之死已有百年,許多事情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以訛傳訛,越傳越玄,是靠不住的。例如書中說“燭影斧聲”之事發生在乙亥年,而事實上宋太祖卻是死於丙子年(公元976年),連年份都記錯了。雖然有人不承認有“燭 影 斧 聲” 這回事,而認為它有的人仍是振振有詞。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迷雾重重,有人不承认历史上“烛影斧声”这回事​他們說,和尚道士所寫的書大都據實而記,不敢瞎編,因為他們害怕其之中有鬼神在監督,如果瞎編,鬼神不會放過,所以他們都很小心謹慎,寫出來的東西必然是可靠的。況且宋太宗確實是個刻薄寡恩的人,謀皇篡位的事是做得出來的。他即位後,不但兩個侄子未得好死,並且對弟弟廷美也加以迫害,怕他來爭奪皇位而將其貶謫房州,並將其下屬趙白、閻密、王繼勳等一網打盡,最後使廷美優悸成疾而死。他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弟弟,當然也有可能用殘忍的手段謀害哥哥,奪取皇位。總之,圍繞著宋朝“燭影斧聲”這個疑案,幾百年來直爭論不休。如今“燭影斧聲”已成為人們常用的一個典故,用它來代表那些千古不決的疑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