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清朝到了乾隆這裡,已經是第六位皇帝了。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自封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在位共六十年,禪位後繼續訓政三年。其實上已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一長的皇帝,已超過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時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

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歷史上對這位乾隆皇帝評價十分複雜,正面有之,負面的也不少。傳說乾隆本人剛愎自用,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的創造性,乾隆年間的體制僵化,跟這個也不無關係,同時也為康乾盛世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乾隆一生好大喜功,晚年自封十全老人,自得自滿。

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但是乾隆這個人文學造詣很高,他一生作詩41863首,然而《全唐詩》2000多位作者才創造了4800餘首詩,如此高的才華,當然皇帝周邊的臣子們更得謹小慎微了。

乾隆經常賣弄自己的才華,常常跟大臣們吟詩作對,臣子們若能答上來,則說明皇上的才華不夠高;但若是答不上來,又說明自己的才疏學淺,常常讓大臣們叫苦不迭。

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不過傳說有一年清朝又進行科舉考試,有一個人卻因為答不上來乾隆皇帝出的題目,卻被乾隆爺欽定為頭科狀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那一年的科舉考試,進行到最後一輪的殿試,有兩位考生都相當有才華,幾位主考官從他們的文章上,覺得不分伯仲,實在難以取捨,就把這個情況上報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來了興致,決定親自考一考他們。於是,乾隆就出了一個上聯:煙鎖池塘柳,此對一出,眾臣驚歎,這看似簡單的背後另藏玄機啊,就連當時號稱大清第一才子的紀曉嵐窮盡一生時間都沒有對出來,為什麼呢?你看啊,煙鎖池塘柳,意境上十分美好,而且這五個字還對應著五行金木水火土,如果要在意義和格式上都對的工整,那簡直了……

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一炷香之後,其中一個考生站起來,就離開了考場,考官攔住了他,他表示才疏學淺,無法對出……也不知道是他的誠實感動了乾隆,還是他太深諳乾隆心理了,他說這話無形之中拍了乾隆馬屁,證明乾隆才學造詣更高一籌啊,當時乾隆就龍心大悅,當場欽定他為狀元,考官們被驚的目定口呆。

奇事:他一題不會卻被乾隆欽定為頭科狀元

後來乾隆皇帝解釋說,這上聯本身就是一個死對,這個考生能在較短的時間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勇敢放棄,知難而退,實屬不易,這樣在以後的為官過程中,不會過多的糾結一些無用功,而耽誤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了,此考生知道自己的能力,更很好的定位自己,所以欽定狀元了。

大臣們聽後恍然大悟,心裡連連感嘆這位狀元的鴻運當頭,做事的方式投了乾隆的脾氣,拍中了馬屁,得到了狀元。如此看來此人的情商確實不低啊。不知道你們覺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