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諫齊威王,比美悟道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好。為什麼過來要勾結龐娟陷害孫臏呢?

劉曉麗

鄒忌諷齊王納諫只不過是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段子而已。鄒忌從他的名字來看,可能是來自鄒國,也就是春秋時期的邾國。作為一個外來戶居然能爬到齊國相邦的位子上,應該是有著某種過人之處,或者說有著某些特殊的背景。後人所稱道的就是他這段用比美來闡述君主所獲得的信息是受到歪曲的,需要廣開言路才能獲得可靠的信息,才能治理好國家。然而齊國作為一個戰國時期的大國,君主不可能事無鉅細地瞭解所有事件的真相,然後由其聖斷裁決,具體事務還是要交給具體的官員去處理。而鄒忌所擔任的相邦本身就是幹這個事的。換句話說,真正需要納諫的反而是他鄒忌,而不是齊威王。齊威王該乾的事情,是評判高級官僚是否認真於本職,有沒有偷懶,有沒有貪汙腐敗越權行為。對於這些問題的把控,當然也需要聽取不同意見才能裁決,但有時候也未必如此,一旦齊威王覺得這個官員不行,輕則免職,重則使要掉腦袋的。所以關於齊威王還有另一段傳說故事,說他封賞了口碑很差的即墨大夫,用鼎烹處決了口碑很好的阿大夫與寵臣周破胡。據說是因為他對外界風評表示懷疑,而向他的愛妃徵求了意見後做出的裁決。

其他一些史料表明,鄒忌向齊威王“舉薦”了一些人擔任重要的職務,而這些人大多都是陳氏,也就是田齊宗氏。可見鄒忌的作用只不過是讓齊王的宗室獲得賢明的評價後,好出來做事而已,納諫麼,也主要是宗室這些賢人了。這就決定了鄒忌可不是一個單純以賢明、納諫作為治理國家的相邦,這其中有自己的利益所在。當然了,所謂勾結龐涓陷害孫臏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龐涓在歷史上資料很少,沒有他與鄒忌交往的證據。而孫臏後來到了齊國,僅僅是個軍師而已,入不了鄒忌的法眼。真正被鄒忌猜忌的,是孫臏的擔保人田忌(陳忌)。田忌雖然是齊國宗室,但可能並沒有經鄒忌保舉,而是走了建立軍功的路線,與偏向文官風格的鄒忌理念不符,故而兩者產生矛盾,最終鄒忌用計排擠了田忌。孫臏頂多是受到一點點牽連。


大意覺迷

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威王任他為相,重用於他。鄒忌輔佐齊威王使齊國強大,齊威王任用鄒忌改革,謹修法律而督奸吏。然而後來,孫臏、田忌威望越來越高,鄒忌怕自己相位不穩,要置田忌於死地。孫臏勸田忌先發制人,可以國家利益而死忠齊君的田忌怕引發內亂,不肯動手,最終被鄒忌排擠,得不到任用。孫臏也被排擠而隱退。具體鄒忌如何陷害孫臏,歷史並無明確記載,只是孫臏當時已遭臏刑,鄒忌雖然感到威脅,卻不一定將他視為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