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智慧之:逆行順成有奇謀

世上有種人,一旦確定目標,便向著前方奮勇前進,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百死也不肯回頭。

其志向不動如山,這是勇士!世上還有一種人,有目標但不拘泥於一時進退,有追求但不侷限於固定方法,甚至未進而先退,逆行卻順成,其智慧靈動若水,這是智者!今天,我們就讀兩則似予實取、逆行順成的故事。

一看春秋時期陽虎的故事。

陽虎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歷史上譭譽參半,評價複雜。但其勇猛過人、智謀百出是毋庸置疑的。他在魯國時曾發動政變,率軍攻伐孟孫氏,戰敗後遭到魯國瘋狂追捕。陽虎逃到城門時,有個門衛說:“天下事循環往復,誰知鹿死誰手,我放你出去吧。”陽虎揚劍提戈直出城門,路過那人身邊時,揮手就是一戈,將其刺傷。那人怒道:“我並非你的朋友,卻冒險放你出城,為何反倒傷我?”陽虎一笑不答,揚長而去。隨後,魯國國君聽說陽虎逃走,勃然大怒,吩咐將守城門衛全部拘捕治罪,唯有那名傷者謊稱與陽虎搏鬥受傷,得到豐厚的獎賞。

古人有智慧之:逆行順成有奇謀

二看明朝謝生的故事。

謝生是蘇州人,嗜酒,曾與明朝著名易學家張獻翼交往。張獻翼喜歡擺酒設宴,但因家境貧寒總是不能讓客人盡興酩酊。某次,張獻翼得到一些好酒,又大宴賓客,童僕每次只為客人們斟半杯美酒。謝生頗覺不過癮,於是裝著外出小解,拿紙包了塊土,偷偷招來童僕,將紙包塞給他,叮囑說:“我犯了胃病,不能喝酒。你家主人盛情難卻,又不能不喝。現在給你幾文錢,麻煩你每杯給我少倒些。”謝生回到席上後,童僕打開紙包一看,發現只是土塊,非常生氣,每次給謝生斟酒,偏偏將杯子倒得滿滿的。謝生於是盡興而歸。

古人有智慧之:逆行順成有奇謀

陽虎報恩,偏要傷人;謝生辭酒,只為貪杯。他們的所作所為,看似與本意背道而馳,卻偏偏收到奇效,關鍵在於順應了當時的特殊情勢,把握了別人的心理。

古人有智慧之:逆行順成有奇謀

(大智或水)

這難道不是大智若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