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海歸”的飯局觀察:經商的土豪瞧不起讀書的博士

如果一個人選擇走學術道路,他就必須意識到學術研究會帶來的早期清貧;如果一個人選擇去經商,他也就必須承擔因時間有限而無法提升自己各方面知識水平的侷限。

讀書和經商,並不矛盾,求知和求財也並不對立。

當讀書人遭遇土豪飯局

我本身是一個對飯局沒什麼好感的人,覺得都是浪費時間。一大批本來就沒任何交集的人通過互相敬酒、互相喊著“周總”“黃總”的方式套近乎,看起來好像認識許久,但其實不然。大多數人都只不過剛坐下沒多久,仍處在連對方名字都叫不出的狀態。

一名“海歸”的飯局觀察:經商的土豪瞧不起讀書的博士

我理解這檔子事的意義,即結交一批已有社會基礎的人,通過他們獲得一些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把他們當工具給自己創造平臺。

我不反對這種自由結社的方式,但作為康德主義者,新康德主義者,新新康德主義者,我對這類東西自然感到厭惡,因為康德主張把人當目的而非手段。

和我想象的沒太大區別,一進門就看到桌子上堆滿各種瓶罐,滿屋子充斥著各種男男女女的酒氣。碰到這番場景,我自然不會主動開口去說什麼。當然,我也不會表現出滿臉不耐煩。我願意去觀看眼前的觥籌交錯,去傾聽場內的竊竊耳語。

我朋友給在場的各位誇大美化了一段我在美國學習哲學的經歷後,做貿易起家,已身家過億的淘寶大鋪老闆鍾總直接向我發問:“你學哲學有什麼用?”來者不善,口氣並不友好。我聽過千百次這樣的問題,知道他接下來會說什麼,所以我想掐住話題。

我直接說:“沒什麼用。”但他追問:“那你在美國讀很好的大學嗎?” 我說:“一般,但老師都還可以,也都畢業於美國老牌名校。”他接著問:“你們老師賺多少一年。”我答:“公立大學,文科不多,官網上看,助理教授大概稅前五萬美元,副教授六七萬,教授八九萬。”

最後,他冒出一句:“你相不相信,我跟你老師走在馬路上,問十個姑娘,至少有八個,嗯,至少有六個姑娘會選我。”

在場的其餘人都啞然失色,怕我會做出驚人之舉讓場面難堪。我理解鍾總言下之意,我想他在向我宣誓主權,但其實更多的是在害怕。他害怕我瞧不起他,稱他為暴發戶。其實我不會,因為對於“何為至善”這樣的問題,我堅信多元價值理念。

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在自身價值觀的引導下,去選擇自己的路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些人可以從小一路讀書讀上去,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也有人可以早早離開校園,進入商場廝殺,最後搏得風生水起。我堅持認為,這裡面沒有等級之分,只有方向之分。

我回應到:“你想說什麼,你可以說得更直接點。”

他不知怎麼開口,他不好意思直接說“你們讀書有什麼用,讀了這麼多書也沒我賺得多,有文化有屁用”,即便他心裡這麼想。我願意帶著極為優雅的態度讓他表達他的真實想法。在我看來,他其實可以更加自信地堅持說八個姑娘,甚至九個姑娘,沒有必要改口。

我朋友打圓場,把這個問題糊弄了過去。當然,這並沒有讓鍾總感到任何釋懷,我猜想他心裡依舊不舒服。可能我說“我們讀書讀了再多也沒用,也沒有鍾總那樣成功”並自罰三杯以表敬意,他會感覺好得多。

事實上,他似乎是想通過把我壓下去,向在場的各位宣告他自己的成功人生以及資本的勝利。但有意思的並不在於交鋒,而在於一個億級老闆在沒有依賴家庭資源,並能憑藉自身努力在某領域大獲成功的前提下,依然無法與自己和解,依舊不那麼自信,依舊渴望他人的認同,即便這個人在他眼裡微不足道。

這種不自信其實瀰漫在當下整個社會,沒有一個個體能迴避這股潮流。

一名“海歸”的飯局觀察:經商的土豪瞧不起讀書的博士

▲正在上課的某總裁班

我們以為“有錢了,口袋滿了就能讓自己變得自信”,但其實不然。有錢還不夠,要自信可能還得要點文化底蘊,要有點知識。要不然,怎麼大學裡一到週末,就有各種西裝革履人士來參加什麼總裁班、靈脩班、禮儀班呢?

我之前在國內某校哲學系讀過幾年書,我們系在學校教學樓七樓,八樓那層屬於經濟學院。每到週末就有各種總裁來上課。最熱鬧的就數下課間,這幫人喜歡在走廊裡大聲講電話。電話那頭大概問“你在哪裡”,所以電話這頭總會大聲說“我在x大上課呢,有音樂賞析、經濟學……”

聲音之響,生怕別人聽不到。可能他們覺得,說自己賺了多少錢是一件俗事,但說自己在學什麼就是一件雅事。他們大概以為,學點知識、修點文化會給他們自信。

但我們可以反過來問,有點知識,有點文化就真會給人自信嗎?我看也不盡然。

在我校後門處有一燒餅攤。那個燒餅攤很有名,經營得風生水起,不僅上過報紙電視,還被當作“中國夢”的典範宣傳過。這名老闆比我先前提到的鐘總要自信,因為他夠坦誠。

幾年前某一天,我係一名博士生去他那裡買燒餅,就被店老闆揶揄過。老闆說:“你們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你們買得起房嗎?我有四套房,你們買得起嗎?”過了幾年,據說老闆的房子已經變成了六套,還有兩輛豪車。人一成功就容易膨脹,當然這沒什麼太大問題,我喜歡他的坦率。

我在這裡說這事並非要批判燒餅攤老闆,我想說的是我那位系友。他聽了老闆的話後非常生氣,感覺受了打擊,抬不了頭。因為非常介意老闆的話,他在系裡大力批判這位老闆,說老闆多麼多麼地看不起讀書人,看不起知識分子,接著就把他的個人境遇放大至整個社會價值的衰落。他試圖捍衛“讀書人”在這個社會的主權地位。

社會價值衰不衰落另當別論,但至少,我這名系友因為老闆的話而自慚形穢。你上學讀書,既有知識又有見解,但似乎也沒讓你有底氣,你還是因為別人說你沒錢而覺得面紅耳赤。

一名“海歸”的飯局觀察:經商的土豪瞧不起讀書的博士

一個選擇走學術道路的人,為何會這麼介意一名圈外人評價?學了這麼多年哲學,似乎依舊沒有讓他自信到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麼正確。

當然,老闆說這話的時候,也沒絕對自信,因為據消息人士所言,他還是花錢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我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接受工商管理的“函授課程”。關於函授課程的含金量問題,我不去說,但至少有一點可知:他還是希望他兒子有點文化,光有錢還不夠。

文化和金錢能夠互補嗎?

我們常聽家長對子女說:“你要好好讀書,這樣以後才會有出息,否則就連工作都找不到。”家長說的是事實,因為讀書和學歷掛鉤,學歷和就業乃至收入掛鉤。雖然我們口上總批判“資本主義”,但行為卻很誠實,一不留神就在教育中注入了某種資本主義精神。

通過將讀書假定為資本積累的過程,“讀書/出息”的話語形成了。因為讀書是某種文化養成,所以知道分子們就把通過讀書帶來的沉澱稱為“文化資本”。這個詞很流行,只不過流行不代表合理。我們憑什麼要讓資本綁上文化呢?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除了說這個人有點知識,還指這個人有修養,有品位,擁有某種美好品質。在這裡,文化更像是審美上的東西,但審美上的東西不可量化。

資本不是這麼回事,資本的主要特徵是可替換、可累積,比如錢可以買房,房可以賣錢,錢可以越來越多,房子也可以越來越多。當我們指一個人有錢,會說這個人擁有經濟資本,這沒什麼問題,因為經濟和資本往往同義反復,錢的本質就是量化物。

當我們把知識、文化理解成資本時,我們實際上是用經濟學概念綁架了文化,或者說,把文化降格成了量化物。將審美的多元性變成功利的一元性,文化和經濟變成了可互相通約的東西。最後就以為文化和錢可以互補。鍾總、燒餅店老闆因錢買不到文化而自卑,系友因文化無法套現也自卑。

我以為,當一個人自信時,他是完全處在自由狀態的。一方面,他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另一方面,他又願意去承擔因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

如果一個人選擇走學術道路,他就必須意識到學術研究會帶來的早期清貧;如果一個人選擇去經商,他也就必須承擔因時間有限而無法提升自己各方面知識水平的侷限。

讀書和經商,並不矛盾,求知和求財也並不對立。兩者不可通約,我們沒必要將它們預先捆在同一根價值鏈條上比個高低勝負。

求知者應該自信,因為他獲得了知識的回報,即便最後一貧如洗,經商者也該自信,因為他獲得了資本的回報,即便最後一字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