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帝國這個名詞聽起來很霸氣,一般指的是皇帝統治下的國家。不過能被冠以帝國的國家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的,那就是有足夠的統治區域人口和影響力。正因為這樣,有些國家就想成為帝國,所以它們乾脆很直接的就在國家名字上冠以帝國的名號,不過它們的統治範圍和國際影響力卻沒有那麼大,結果就只能是徒增笑柄。今天咱們講的就是東亞的,這麼一個國家。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在傳統的東亞文化圈,中國是最強大的國家,只有中國有皇帝,所以也只有中國可以稱帝國。周邊的國家則是藩屬國,國王都要中原皇帝冊封為國王,所以只能稱王。但是到了清末的時候,中原王朝相比西方國家的衰落已經很明顯,特別是日本斷絕了與中國王朝的藩屬關係,讓有些國家開始蠢蠢欲動,這就是朝鮮王國。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朝鮮早就對臣服於中原王朝不甘心,甚至有不少大臣上書國王,讓其登基為帝。可是當時的明清兩朝都還很強大,朝鮮國王不敢僭越,就沒有敢做這種打算。說起來朝鮮王朝一直也算忠心,放眼周邊國家,只有朝鮮一直老老實實的當屬國,歷史上也只稱王不稱帝,偶有僭越使用皇帝儀仗那也是偷偷的進行。不像日本這種,不但光明正大的斷絕朝貢關係,還跟中原王朝爭藩屬國。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可是等到了清末,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打敗了清朝,同時也逐漸開始控制朝鮮,這時候的朝鮮國王李熙終於想要稱一把帝。其實他早先與西方國家交往中就已經自稱大君主,大君主原本是英國為了跟中國皇帝對等,給女王翻譯的一個稱號。李熙的野心其實已經是明目張膽了,雖然駐朝大臣袁世凱曾稟告過李鴻章此事,可清朝此時已經自身難保了。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大韓帝國的心態有多大呢?他們竟然不只是想和當初的宗主國平起平坐,甚至生起了入主中原的想法!這想法是不是跟中國另一個個藩屬國如出一轍?大概是宗主的一時虛弱讓他們產生了錯覺,竟然覺得自己也很歷史,是”大帝國“,所以大韓帝國出兵了,打著收復高麗故土的旗號,但是他們遭到了迎頭痛擊,這事兒根本就沒有翻起一點兒浪花,以至於我們大部分人聽都沒聽說過。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之後沒多久大韓帝國夢就破滅了,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署,大韓帝國將半島主權永久的讓給日本,大韓帝國灰飛煙滅。但是事情卻沒有完,因為在日韓合併條約中,大韓帝國的皇族是要得到日本王族的待遇,所以李熙的太子李垠就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後來又加入日軍帶兵侵華。除了太子之外,其它親王也在日軍中服役,參加過侵華戰爭。

領土還沒日本大卻號稱帝國,二戰是侵華急先鋒,皇太子親自領兵

其它關於侵華戰爭中朝鮮偽軍就更不必多說了,還得了個二鬼子的稱呼。據日本厚生省當年的統計,二戰中朝鮮籍日本兵總數為24萬234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