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迷龙在整部电视剧里是人格反差最大的一人。他拥有在炮灰团里数一数二的战斗力(基本上都给他削过),却缺少安全感。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为人奸滑,斤斤计较,关键时刻却重情重义。尤其他对李乌拉(李连胜)的态度是两个极端的表现,一方面李乌拉的官阶比他高,代表着东北军的军官阶级,迷龙将东北的丢失归咎于这群军官的无能和胆怯,对其拳脚相加,以发泄心中的愤怒与屈辱。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另一方面作为老乡,迷龙心中又不愿失去李乌拉,李乌拉在缅甸被日本人练枪,身中十几枪,迷龙带头,给李乌拉报仇,明知李乌拉没有救了,还背着他行军,知道李乌拉死在了他身边,他还不远放弃,这是对故土老乡的眷恋。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迷龙他有着东北人的狂野,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很善于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对战争十分厌恶,又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希望和妻子夜夜笙歌,却又放不下部队的战友。表面上他欺负身边一切亲近的人,可实际上又非常在乎他们。一旦愤怒就不管不顾。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窝在收容战的迷龙是牛魔王,囤积着紧俏的物资和食物,心情好时可以以浪费的方式做一顿完全没有厨艺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心情不好时随时准备撩着膀子给人一顿胖揍,去宣泄他内心许久的愤怒,回想一下东北被占的过程,这份愤怒是能够让人理解的。但迷龙向来不会是窝囊活着的,所以当虞啸卿征兵时,虽然跟要去的炮灰们混战了一回,他最终还是加入了川军团的炮灰中。他当然知道要去的是缅甸而不是东北,但虞啸卿的话语和表演让他觉得也许这次不会像以往那样溃败,也许这回真能够一路打回东北。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迷龙是个懂得大是大非的人,在死啦死啦接受审判的时候,他告诫和警告那群人,谁也不能说死啦死啦的坏话,那个时候我感觉迷龙已经接受了死啦死啦,他已经知道了自己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一直自己都比较痛恨的死啦死啦给的,我相信他们以后后更加的默契就像在那场白刃战中一样的默契。如果说龙文章象一块坚硬璀璨的钻石,孟烦了象一块未琢的璞玉,那么迷龙就是一块透明的水晶。 他孩童般地率真,从不压抑自己的感情,所有的痛苦、愤怒和快乐,他都痛快淋漓地释放出来。傻人有傻福,偏就有这样一个怀抱(上官戒慈),可以容忍他象个孩子似的撒娇胡闹。连年的战火中,所有人的生活、追求、信仰都被扭曲,唯有他坦然面对,顽强地、有滋有味地、实实在在地活着。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强悍的迷龙骨子里有一种难驯的野性,在迷龙的字典里,找不到 “军令如山”这四个字。简单地拿军令军纪来要求,他只会认为你在“装犊子”。想让他听从管教,只有比他更强,让他完全折服。初见龙文章,迷龙并没有很拿他当回事,他命令大家不许脱死人衣服的时候,只有迷龙不听,直到龙文章一脚把他踢倒,“我不想你们死了的时候也被人扒了衣服!”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在整部剧里,迷龙的角色是最符合原著的人物之一,这部剧真是一部神剧,不是贬义,是在我心中有神圣地位的作品,其中每个人物都非常的真是,甚至每一句台词都沁人心脾。迷龙东北军老兵,是真正从抗战最开始一路溃败而来的,家破人亡,原著中确实介绍过他家祖坟被刨了,老婆孩子都没了,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有担当敢做敢为的男人,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无赖世故,为了兄弟可以出生入死无所顾忌,为了国家虽然嘴上全是扯皮消极的话,但是从没在任何敌人面前退确。我包括最后被龙文章打死的时候,还是那么淡然,那么无所谓,因为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是命。

《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悲情的男人,为了家庭可以不顾面子的无赖

我敬佩这个东北军人,我喜欢这个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