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願意過烏江保全性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以憤慨的語氣譴責南宋當權者苟且偷生,指出做人應當如項羽一般。活著是人中豪傑,建功立業;死後也應當是鬼中的英雄。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敗於劉邦,一路突圍來到烏江,烏江亭長勸項羽回江東重整旗鼓,但最終項羽卻自刎而死。人們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項羽想要尋死,為何他早不自殺呢?

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願意過烏江保全性命?

秦朝末年時期,二世只顧享樂,朝政被趙高等人搞得是烏煙瘴氣,百姓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此各地的勢力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殘暴的統治。秦王朝在鉅鹿之戰中被顛覆,其中項羽便是鉅鹿之戰的統帥。雖然項羽有覆滅秦朝的能力,但是由於他晚了一步,讓劉邦先入主咸陽。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劉邦與項羽兩人之間必有一場大戰。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劉邦與項羽決戰垓下,爭奪天下的統治權。此時,項羽由於剛經歷惡戰,兵力薄弱且沒有多少糧食。但劉邦則是兵強馬壯,看起來勝負已定。

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願意過烏江保全性命?

項羽明知道沒有勝算,但最終還是決定賭一把,他帶領著八百騎兵想要趁著夜色突破劉邦的包圍。項羽帶領著騎兵突破重重包圍,似乎有生還的希望。但不幸的是,項羽在渡過淮河之後迷路了,所以被漢軍追上。項羽與漢軍惡戰一場後,身邊僅剩二十八騎,漢軍卻有數千人之多。

項羽在下屬的保衛下,一路逃到烏江,遇到了烏江亭長。烏江亭長勸項羽回江東重整旗鼓,從頭再來。但項羽最終卻選擇了血戰到底,自殺在烏江。

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願意過烏江保全性命?

其實項羽是因為在烏江邊想明白自己是江東的罪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當初跟隨著他打天下的江東子弟都已經身亡,他一人怎麼能夠苟且偷生呢!

而且項羽明白自己是劉邦的心腹大患,如果他逃回江東,肯定會連累江東的父老鄉親。還不如自己以死謝罪,既不連累江東父老鄉親,也能夠對得起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子弟們,還能夠去陪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虞姬。

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願意過烏江保全性命?

所以在思慮良久之後,項羽選擇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項羽真可以稱得上是大英雄,不知道大家對項羽的做法有何看法呢?是贊同還是否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