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圓環、副豬嗜血桿菌病等豬場防控技術如何做?

盤紹東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條件性致病菌,也就是豬群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病,而圓環屬於免疫抑制性疾病,就會導致豬群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在養殖上常見圓環病毒感染後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那這兩種病如何防控呢?



防控原則依然是疫苗結合藥物!

在做好豬場硬件設施建設的前提下,以現在的疫苗和藥物防控方案還是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的。

  • 一、疫苗免疫

在以前我會強力推薦進口圓環苗,是因為進口苗雖然價格高很多但是效果也很好。近幾年隨著國內圓環疫苗的發展,質量和效果同進口苗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部分疫苗企業宣稱其效果已經超越進口苗,在選擇圓環苗時養殖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上圖為:全球圓環疫苗毒株統計

上圖為:我國圓環疫苗毒株統計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細菌性疾病而且血清型眾多,通常疫苗免疫效果並不理想,一般不建議免疫。若是豬場內發病率比較高,而且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血清型相對,也可以考慮免疫副豬嗜血桿菌疫苗。


  • 二、藥物防控

圓環病毒選用藥物防控時選擇具有補益作用的中藥,比如扶正解毒散、補中益氣散等粉散劑,芪貞增免顆粒、黃芪多糖粉等中藥提取物。

而副豬嗜血桿菌屬於細菌性疾病,防控時選擇敏感抗生素即可,常見的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恩諾沙星都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果然悠

1、豬圓環病毒控制技術

豬圓環病與藍耳病之間的關係就是狼與狽之間的關係,狼的前腿長,後退短,狽則相反,前腿短,後腿長。

豬圓環病毒相關臨床表現:仔豬斷奶衰竭綜合徵、皮炎腎病綜合徵、繁殖障礙、增生性腸炎、先天性震顫、急性肺臟水腫。

傳播源與傳播途徑

病豬的糞尿、鼻腔能排毒,帶毒公豬的精液感染後Sd可檢測到,間歇排毒51天(PCV2a)和81天(PCV2b)。

(1) 仔豬斷奶衰竭綜合徵。臨床表現為發熱、消瘦、衰竭。病理變化為脾臟壞死、腹股或腸繫膜淋巴結腫大,肺間質水腫(肺炎)。

(2)皮炎腎病綜合徵。死亡率低,可以自行康復,影響種豬外觀。圓環斑:紫色、與周圍正常皮膚的界限清楚;豬無癢感,與缺癢、疥蟎病和壞死性皮炎的區別,皮膚不呈油膩狀,本質上是一種過敏反應(早期感染後,再次感染),免疫複合物沉積所致。

(3) 母豬圓環病毒皮炎與繁殖性能下降。皮炎,產“木乃伊”胎。

(4)PCV2引起的先天性震顫和腹瀉。病毒見於神經元的胞核和胞質內,細胞膜固有層內淋巴結呈陽性,少量的小膠質細胞呈樹突狀,細胞漿呈陽性。

免疫預防是主要的預防措施

滅活疫苗:

(1)免疫原選擇:不同病毒株:桿狀病毒或PCV1表達PCV2衣殼蛋白。

(2)免疫原的製備:轉瓶培養;懸浮培養。

疫苗臨床評價

提高保育豬或全程的成活率提高豬群的整齊度,提高飼料報酬,降低其他疾病混合發生,經濟效益提升。

豬圓環病毒病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優缺點。

(1) 母豬免疫:節省費用;是否有繁殖障礙;仔豬能否獲得均一的抗體水平,需要測定。

(2) 仔豬免疫:費用相對高,工作量大;但仔豬群體免疫整齊。

(3)母豬與仔豬都免疫:最佳,但成本高、工作量大。

2、副豬嗜血桿菌病防控技術

病原菌分離和快速診斷,利用標準分型血清進行優勢血清型鑑定,多價疫苗的應用與免疫效果評估,敏感藥物的使用。

3、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術疫苗使用:流行菌株與商業化的多價疫苗菌株血清型一致。在發生前21~30天前一免。

免疫豬與感染豬的鑑別診斷:毒素IV-ELISA;豬群淨化措施。

4、豬丹毒

豬丹毒桿菌引起豬急性死亡的病毒基礎是心肌炎,細菌引起淤血後通透性增強,導致出血。豬丹毒桿菌敏感藥物包括頭孢拉定、頭孢曲松、阿莫西林、氨苄青黴素等

群體免疫與疫病防控

群體免疫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大部分個體因接種疫苗而獲得免疫力,使其他沒有免疫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

生物安全體系建設

豬場選址與設計、豬舍的環境消毒和空氣消毒(消毒劑的選擇);引種檢測,病毒的隔離與處理(嚴禁隨意丟棄和出售);參觀人員和車輛的消毒;傳播媒介控制:鳥類—流感、鼠類—偽狂犬病、犬貓—弓形體、蚊蟲—日本乙腦。優先選擇有天然屏障的區域;大門消毒池,對交通工具採取消毒,豬場門口設立洗手盆,建議用溫水,提高消毒效果,尤其在冬季也體人文關懷,工作服要經紫外燈消毒,但紫外線消毒只適合對員工衣服的消毒,需要足夠的毒時間,不適合對參觀者的消毒。眼睛刺激,時間短+保護性護住頭部,一次性的防護服是比較好的選擇;禁止豬場內飼養其他動物。

重視原料

(玉米和麩皮)的質量。黴玉米引起豬病發熱、厭食,懷疑是高熱病。

豬圓環病毒病的免疫預防是全球公認措施。

副豬嗜血桿菌和鏈球菌病是當前保育豬的主要細菌病。

傳染性胸膜肺炎是母豬和育肥豬急性死亡的原因。採用與流行病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是保證免疫效果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