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祕密……

說到饒州,年輕一代或許很陌生,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代表著一段過往的輝煌歷史,浸蘊著水運繁榮時代的榮光……都說人不能沉迷於歷史中,不能總是回望歷史的榮光,應該向前看。但歷史是存在的,有必要經常翻開歷史,這樣才能更好的走向未來!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饒州府地圖

饒州是歷史地名。饒州,因“山有林麓之利,澤有蒲魚之饒”而得州名。春秋為楚番邑(古讀PóYì),隋平陳後置饒州,州治為今鄱陽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有“七縣之會饒州府,景秀江南魚米鄉”美譽。歷史上均為,郡、州、路、府、縣治所。歷史上饒州,管轄鄱陽(府治)、餘干、萬年、德興、浮樑、樂平、餘江七縣。

從歷史沿革來看,先秦春秋時為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置番縣,縣令吳芮始築城池,縣治在今鄱陽鎮,屬九江郡,。西漢屬豫章郡,因縣城處番水(今鄱江)之北而改名番陽縣。東漢改鄱陽縣,屬豫章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屬鄱陽郡,為郡治,縣治遷至今古縣渡鎮。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西漢-鄱陽縣

三國赤烏八年(245年)縣治還至今鄱陽鎮。晉咸寧六年(280年)三月遷治今石門街鎮。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西晉-鄱陽郡

南北朝時,齊中興二年(502年)還治今鄱陽鎮。梁元帝承聖二年(553年),分江州立吳州領鄱陽郡,同治鄱陽縣。陳至德四年(586年),以鄱陽郡還屬江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置饒州,治鄱陽縣。大業三年(607年)復為鄱陽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復為饒州,轄境相當今江西省鄱江、信江兩流域(婺源、玉山兩縣除外)。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 復為鄱陽郡。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復為饒州,轄境縮小,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區。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唐-饒州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饒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為鄱陽府。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元-饒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饒州府;清沿用明制,治所均為鄱陽縣。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明-饒州府

民國成立後,1912年廢府屬省。1914年屬潯陽道。1926年復屬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四行政區。1935年屬第五行政區。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屬上饒專區。1957年改名波陽縣。1971年屬上饒地區。2000年撤地並市,鄱陽縣隸上饒市管轄。2003年12月17日經民政部批准,波陽縣恢復鄱陽縣名。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上饒市地圖

2014年7月1日起,鄱陽縣正式入軌運行省直管縣體制。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鄱陽縣地圖

從歷史沿革上看,饒州滿滿的都是歷史。從公元前221年至今,古老的饒州,從立州一路走來,走過了唐宋的燦爛,走過了明清的蘊藉,終於走到了終點。而歷史的車輪,昂揚不顧,滾滾向前碾過了一個百年又一個百年,在歷史的長河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卻是許多人窮其一生也達不到的距離。

在沒有火車、沒有飛機和小車的時代,水運帶給了一個城市的繁華,臨江河的城市都是那個時代耀眼的明珠。饒河,饒州人的生命動脈,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商人,當年,八方商賈在此鄱陽老街雲集,中外商貨在此吞吐。饒州的特產匯聚於此,浮樑的茶、德興的銅、景德鎮的瓷、萬年的米,鉛山的茶,在這裡轉船上路,運往更大的市場。早在唐代甚至就有遙遠的波斯商人往來此間,史書就曾記載饒州名醫郭常為來饒的波斯商人治病的傳奇故事。明清時更是會館林立,老字號名店鱗次櫛比。名噪天下流向天下的瓷器“饒玉”、饒州銅鏡,還有那紙中絕品“鄱陽白”,茶中貢品“白眉佛茶”,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客商。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饒州府治所地圖

這裡曾是“商賈湊聚”的八省碼頭。水上交通運輸的便利,成就了古代鄱陽港口的繁榮。這裡上可達景德鎮、上饒,下可往南昌、九江,進而通江達海。隨著科技的發達,水運的龍頭地位,終於退讓於公路與鐵運。鄱陽港也如蒼然老矣的翁嫗,在夕陽下懶散的歇息著自己肌肉鬆弛的身軀。昔日“千帆安泊,百貨歸墟”的景象,已成淡淡的一抹記憶。

歷史總歸是歷史,統治者出於各種不同目的,古饒州幾經拆分,這個昔日的江南名府,泱泱大州,浮樑、樂平已隸於後來居上的景德鎮,餘江同樣劃與交通要樞鷹潭,而鄱陽、餘干、萬年、德興四縣則附尾於上饒。曾經的一個文化整體,通過長時的離析,至今多少有點漸行漸遠。難道千年的凝聚,真的敵不過百年的分離?如果說饒州大概是中國現代被分崩得最為支離的古郡,恐怕一點都不為過!

有人也許會說,不必過分沉溺於歷史。如果你經常上網逛論壇,“饒州”這個話題永遠是熱點,總會引來各方一番爭論,有謾罵、有嘲諷,更有有識之士的振臂高呼——饒州雖然是一段歷史,但它永遠是一個概念,是一番情懷,是一個文化符號。地域的分合,阻擋不了文化的相通。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范仲淹石像

在這一點上,我們或許可以學習安徽,“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了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歷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學、新安醫學、程大位珠算法、徽派樸學、徽州戲曲、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畫、徽州工藝、徽州刻書、徽州文獻、徽州文書、徽派建築、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等。

如果我們能把“饒州文化”發揚光大,成為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將是告慰先賢最好的方式……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夢迴饒州,從地圖上探尋古饒州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