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因商務部發布的一則公告,原料市場似乎不淡定了!公告稱:將終止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依據商務部2018年第38號公告徵收的反傾銷臨時保證金如數退還。也就意味著,美國高粱將繼續以偏低的價格重返中國市場。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在此之前,我國玉米、豆粕等原料行情已經經歷長時間的低價模式。商務部公佈終止調查的通知後更是令原料市場“雪上加霜”:一方面表明進口高粱將再與國內玉米市場“爭地盤”,玉米價格走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則是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的政策預期或將作廢,國內豆粕價格易跌難漲!

當然,對於養殖戶來說無疑是降低了養殖成本。因近期原料價格的持續下跌,已經有多家飼料企業出現下調飼料售價的現象,未降價的企業也發佈了促銷活動的通知,而這已經是距離4月的飼料漲價潮開啟的第二輪集中跌價了。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終止美國進口高粱的反傾銷調查,商務部給出的理由是:下游用戶反映對美國高粱的反傾銷調查大幅提高了養殖成本,而且近期豬價持續下降,為了減少養殖戶損失,決定終止此項調查!

那麼問題來了:進口高粱真的對養殖終端有那麼大的影響?未來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是否持續下跌模式?

美國高粱重返中國市場,是喜是憂?

近兩年,進口糧食對我國玉米市場造成的衝擊逐漸加深。特別是2015年,高粱、大麥等玉米進口替代品糧食進口總量突破3000萬噸,這也是導致國內玉米價格進入長達三年的下行通道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17年高粱、大麥、DDGS及木薯幹四大谷物進口總量約為2476萬噸,其中高粱進口總量為506萬噸,佔比將近五分之一。而我國進口的高粱基本都是來自美國,按照2017年美國對華進口高粱475萬噸計算,涉及貿易金額達到10億美元。

由於高粱價格低廉,南方部分飼料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開始用其替代玉米,據說配方調整上最高課替代近三分之二的玉米。在4月份我國決定對美國高粱徵收高達178.6%的保證金後,美國高粱的進口價格暴漲,這也導致下游飼料養殖成本提升。而此次終止對美進口高粱的雙反調查,預計將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不過這對於國內玉米市場來說卻是“雪上加霜”,特別是農戶、貿易商。在春播之際,還要考慮未來進口糧食對市場造成的新的衝擊。據行情寶瞭解,不少貿易商已經囤積不少國產高粱,坐等漲價出售。看來,現在唯一能做的不是等價,而是想辦法不賠錢賣出去……

當旱情遇上“進口狼” 玉米漲跌?

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基本已經進入“好糧好價”的穩中向好階段。在進入拍賣季之後,玉米市場的這種季節性階段行情十分明顯。儘管臨儲玉米投放量偏高、成交良好,但政策玉米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由於物流運輸問題,導致入關及運往港銷地區的玉米出現階段性偏少問題,進而導致價格的止跌企穩。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根據歷史規律,當玉米市場進入拍賣季的時候,“好糧好價”的運行行情將持續凸顯。目前基層流通的優質玉米供應青黃不接,用糧企業,特別是飼料養殖終端對優質飼用玉米存在剛性需求,玉米市場價格因此獲得一定支撐。

除此之外,東北地區啟動春播已有半月之久,近期有關產區旱情的消息頻頻傳出。目據瞭解,東北產地玉米春播整體進入尾聲階段,部分4月下旬播種地區已見苗出3葉左右,但吉林西部、遼寧西北部仍無有效降水,土壤墒情持續偏差。俗話說得好:臉朝黃土背朝天,種在地裡收在天。這對於基層種植農戶來說,旱情的持續令他們十分煎熬。

“天氣市”已經拉開序幕,這對未來玉米市場的影響十分重要。若干旱導致今年玉米產量減少,再加上大豆種植補貼的高企令春播玉米的種植面積已經減少,或導致今年玉米價格的上漲。

豆粕釋放止跌信號?

豆粕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經歷了罕見的暴漲暴跌!據行情寶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全國豆粕日均價約為2980元/噸,較4月年內高點3445元/噸,累計下滑465元/噸。其實對於豆粕這麼一個“神奇”的原料品種來說,價格的暴漲暴跌本應是司空見慣的行情。基本都是由於美豆期價的暴漲暴跌才會帶動國內豆粕的行情走勢。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但是這波強力走跌除了美豆的持續下探,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則是由於國內豆粕供應壓力所致。還有一點,則是中美雙方貿易問題直接構成了豆粕暴漲暴跌。由於4月我國宣佈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導致豆粕價格的不理性暴漲,隨後便迎來了理性回落。

對於未來豆粕價格的漲跌市場存在分歧。一方認為:中長期價格還得漲!一方面經過長期下跌油廠油廠開始出現對低價牴觸心態,而水產旺季對需求端起到提振作用,因此豆粕價格近期會有築底行情出現。另一方面則是南美罷工帶來的炒作。這也是每年必炒的一個漲價因素,將給市場帶來一定提振。

美國高粱再入國門、東北又遇旱災!分析師:秋收玉米要漲價!

還有一點則是集中在中美談判方面。不論結果有沒有進展,均會支撐市場:若談崩,也就意味著加徵美豆25%關稅將坐實,豆粕暴漲指日可待;若談判順利,關稅加徵作廢,美豆期價也將出現上漲,會帶動國內豆粕緩慢回升。

而另一方則認識:豆粕還有下跌空間!當然給出的理由則是國內供需疲軟。行情寶比較贊同第一個預測,也就是中長期看漲。但短期來看,將繼續受到國內供需問題而震盪偏弱運行。

最後我們聊聊中美雙方就貿易問題進行了第二次談判,商務部公佈了終止美國高粱調查這項公告,似乎也預示了中美談判的氣氛和前景相對樂觀,若兩國能在降低貿易失衡上達成基本共識,之前我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政策或也將作廢。相比之下,美國大豆相關政策才是影響市場的關鍵,這個需要各方持續關注!

【行情寶】查豬價、報豬價,彙總全國生豬價格、飼料原料價格信息,提供精準行情分析,包括每日豬評、每日全國市場實際成交價、屠企報價、豬市行情分析預測、以及專家分析等,更有數十萬養豬人及從業者在線交流最新市場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