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是幹什麼的?

kiss數學


明朝大部份承繼元朝政制,但錦衣衛這類組織是元朝所沒有的。這要從太祖朱元璋的性格說起,太祖這個人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勤勉儉省、堅韌不撥。這些都是優點,太祖性格的缺點不多,就是在用人上的狼顧狐疑。知人善任和狼顧孤疑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對一般人來說,這兩個矛盾的性格是不可能並存的,但太祖朱元璋能。

比如使用劉基、徐善長、徐達、湯和、胡惟庸、藍玉等人才,那一個不是給予充分的權力供其馳騁,促其建功立業。但最終又有幾人可以逃得過他舉起的屠刀?他是個實用主義者,只要有用,先用後疑、邊疑邊用、用盡棄之。歷代帝王,誰不想傳位千秋萬代?但誰也設計不出,象錦衣衛這種集包打聽、背後盯,超法度的天才組織來。(太祖的政制、軍制的設計能力超強,賦稅和衛所的設計極為精彩漂亮)


那麼,相權的存在既利於管控官員,為啥又取消了呢?因為相權有個特點,會與皇權爭權分利,且易生對峙撍越。以朱總之多疑善權,必廢之。但管控的缺失怎麼辦?就用法外組織錦衣衛去彌補之。何謂法外組織呢?大明政府的架構裡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一整套的公檢法機構,還設立了可風聞奏事的六科給事中、御史等言官來赳參百官。按正常需求來說,夠健全了。

但老朱生性多疑又聰明狡黠,他知道人的公行和私為,是完全可以割裂的。想的真對,國人誰不這麼兩面派的混官場呢。說不定,你上朝山呼萬歲,下朝就罵罵咧咧;說不定,你人前道貌岸然、人後男扮女裝。所以,做為皇帝,咱,要時刻知道你的私為動向,再與公開表現比對一下,看看公私相符否,言行一致不。不符合、不一致,如果威協皇權,就及時防備和替換你。

於是獨立於政府和法度之外,皇傢俬人特務執法機構,錦衣衛就誕生了。為求皇權輾壓性地鉗制政府的權力,太祖賦予了錦衣衛在“直駕侍衛”正常職權之外,一個凌駕於公權力之上的私權力——“巡查緝捕”權。如此超越法度,即便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也是空前不絕後的。


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錦衣衛內部的犯法罪案和裝備督造,重頭在北鎮撫司,它轄詔獄。對六部和地方政府,行使無需任何證據的偵緝、監控、逮捕、審判、處罰的權力,且三法司勿需過問和監責。超越法度就在這裡。實際上這麼一改制,錦衣衛從皇家儀仗和侍衛隊,已蛻變為皇帝的私家警察、法官、特務。

但畢竟這個時候,還不是永樂朝或成化朝,也不是正德朝,宦官的勢力還沒有參與到皇傢俬權利之中。所以東廠、西廠、內廠這些私權力更大、為禍更烈的私家特務組織還沒有出現。更因為老朱也本著用用就好,用完即棄的心態,錦衣衛還兼著皇家儀仗護衛的本職工作。為了體現皇家儀仗的雄渾壯美,錦衣衛的著裝很是華壯柔麗,錦衣衛們穿著精作的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配帶著輕細狹促,秀雅陰柔的繡春刀,腰懸雙面書篆文的“守衛”、“隨駕”的金牌。


金牌、飛魚服、繡春刀,稱為錦衣衛的正裝。平常執行包打聽和背後盯的任務時,要麼潛伏進府做事,要麼便服盯梢追緝。並不需要正裝。為了與其他衙門執行公務有所區別,錦衣衛出擊叫“緹騎”。一般正裝的錦衣衛出現在官員面前,這個官員也就算提前走完仕途,或者了無生路了。 後來,太祖也察覺到錦衣衛履行皇傢俬權的過程中,有濫用職權、私刑過分,侵食公權太甚的壞處。環顧滿朝文武百官皆已人人自危和極度恐慌,便下詔棄用綿衣衛,所有詔獄未決之案、人犯轉由“三法司”,依明律處理。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不斷加強集權統治,其中重要的表現或者說措施之一就是錦衣衛的設置。通俗地說,錦衣衛就是一個只聽命於皇帝的特務機構。

錦衣衛全稱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明朝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設立。其原來的職掌是護衛皇宮和掌管皇帝出入的依仗。

但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特令錦衣衛兼管刑獄,賦予了它巡察緝捕和審問的權力,皇帝因而得以通過錦衣衛而不是國家的司法機構三法司來抓人辦案。由錦衣衛負責的案件稱為詔獄,是當時令文武百官最為膽寒的。因為,到了正常的三法司,還可能有申辯的機會,但下到錦衣衛的詔獄,往往就是九死一生。

錦衣衛的最高長官為指揮使,因地位重要,常由皇帝親信、功臣或外戚充任。指揮使之下,設有同知,僉事,鎮撫司鎮撫等官職。其下負責偵察辦案的人員,稱為緹騎。

錦衣衛由南北兩鎮撫司組成。北鎮撫司專理詔獄,直接到皇帝那裡領旨辦事;南鎮撫司管理本衛刑名,兼管軍匠。明朝中葉以後,隨著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的增設,錦衣衛與之合稱廠衛。


聶作平

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刑部、都察院 大理寺這三個辦理刑獄衙門之外執掌“詔獄”的特務機構 。錦衣衛最初是皇帝的親軍待衛。洪武十五年改稱“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統屬有將軍、力士、校尉等 官卒約一千五百人。衛屬機構有南、北鎮撫司。他們只對皇帝負責,可以不遵守明律隨意緝捕、刑訊犯人。


因為朱元璋小時候是個農民,他對官老爺們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為了時刻掌握官員的一舉一動,便藉助錦衣衛的校尉對他們進行偵探。錦衣衛做的有多麼嚴密呢?一次國子監祭酒宋訥碰到朱元璋,朱元璋問他為什麼昨晚不開心,宋納老實說“因為僕人打碎了杯盞,所以生氣!”。朱元璋高興地說“沒有騙我”。他掏出一幅畫,正是宋訥生氣表情的畫像,由此可見錦衣衛的工作效率。

後來一方面因為錦衣衛只顧結果,不管對錯。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引發了民憤。另一方面由於大量功勳權臣被打壓後江山已固。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把錦衣衛關張了,還特地把錦衣衛詔獄裡的刑具拿出來當著官員燒掉。但是後來,朱棣奪取江山後,為對付建文帝餘黨又重新啟用錦衣衛,而且更勝從前了。


顧前史而言今

錦衣衛最早叫儀鑾司,後來改名叫拱衛司,再後來改成叫親軍指揮使司,最後才改成錦衣衛。

錦衣衛是二十二衛禁軍之首,但是並不歸五軍都督府管轄。不同的時期,錦衣衛聽命不同的人。有的時期完全聽命皇帝的旨意,有的時期服也從東廠廠公或者司禮印公的命令,當然很多時候,錦衣衛的緹帥見了廠公都要磕頭,有的時期聽命於當權相爺的指派。

錦衣衛很多中高級官員都是世襲蔭承得來的,當然也有很多是因功封的,也有一部分是走門子巴結當權者得來的,所以歷來錦衣衛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錦衣衛的堂官叫都指揮使,是一把手。二三把手有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這都是堂上官,也就是在錦衣衛所的大堂上處理公務的官。下面還有司官,比如南鎮撫司,北鎮撫司,東西緝事房,還有正副千戶、百戶、試百戶、總旗、小旗、黑靴校尉、白靴校尉。

錦衣衛的校尉多的時期能有幾萬人,除了一部分負責皇帝保衛、儀仗、車駕工作外,很大一部分人負責在全國範圍內抓人,一部分負責蒐集情報也就是緝事,還有一部分負責在北鎮撫司的監獄裡拷問犯人,當然還有一部分精明能幹的直接選拔到了東廠,聽東廠調遣,但是組織關係還在錦衣衛。很多人不知道吧,東廠裡的總旗小旗校尉是從錦衣衛選拔過去的,所以歷來都是廠衛並稱,也就是所謂的盤結膠固。

待續吧……


冬眠要趁早

錦衣衛,飛魚服、繡春刀,鮮衣怒馬,威風赫赫,在明朝這是一幫讓群臣活在驚恐中的人,在明代200餘年的歷史中,錦衣衛始終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錦衣衛原本只是明朝皇帝的十二個親軍衛之一,是皇帝的保鏢和儀仗隊。後來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統治,給了錦衣衛掌管刑獄、巡察緝捕的權力,成為明朝專有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錦衣衛全盛時期在籍人數超過6萬,設正三品指揮使一人,從三品指揮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揮僉事二人,從四品鎮撫使二人,正五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這些是中高層領導;底下的基層官員包括副千戶、百戶、試百戶、總旗、小旗等,人數不固定。

因為權力無人制約、辦案過程全是機密,所以錦衣衛為了升官發財、討皇帝歡心,常常羅織罪名、不擇手段的製造各種冤獄去打擊不討皇帝喜歡的大臣,一場大案可能就要牽連上萬人。朱元璋時期的“胡惟庸案”“藍玉案”死傷數萬人,開國功勳幾乎被屠戮一空,不得不說錦衣衛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錦衣衛中也不全是壞人,比如明英宗、明憲宗兩朝的錦衣衛指揮使袁彬就是一個忠義正直之士,不貪汙斂財、不濫殺無辜,是明朝少有的不死於非命的錦衣衛指揮使。袁彬去世時官爵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左軍都督,是明朝超一品的大員,連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一品誥命。

錦衣衛權力再大、威勢再重,也只是明朝皇帝養的狗,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是皇帝想法的體現,為皇帝背黑鍋。每個皇帝上臺錦衣衛都得大清洗一遍,民怨太大的錦衣衛指揮使基本上都被皇帝殺了平息眾怒。


當狗容易做人難

我的理解是,隸屬於皇帝的,捍衛皇權是主要目的,所以權利大,勢力大。

還有就是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間諜吧,現在的間諜主要是刺探情報,錦衣衛也有這樣的功能。

東廠是用來壓制錦衣衛的,西廠還沒有仔細去了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