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提出了利率并轨的设想。而利率并轨给银行体系提出了寻找新贷款利率定价基准的要求。

1994年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以来,印度展开了二十多年的寻找贷款利率基准的漫长探索。印度经验表明,基于市场利率的定价基准优于内部利率、贷款利率浮动与存款利率浮动不可偏废、利率并轨应有明确的时间表等。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贷款利率基准,印度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这意味着,未来存贷款利率浮动将进一步放松,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将更贴合市场利率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存贷款定价基准的调整变得十分必要,否则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基差风险。

与我国一样以间接融资为金融体系主导的印度,自1994年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以来,展开了二十多年的寻找贷款利率基准的漫长探索。

期间印度贷款利率基准发生了四次变化。第一次发生在1994年,贷款利率管制取消后,印度以最优惠贷款利率(PLR)为定价基准;第二次发生在2003年,贷款定价基准转变为基准最优惠贷款利率(BPLR);第三次发生在2010年,贷款定价基准更换为基础贷款利率(base rate);第四次发生在2016年,贷款定价基准转变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的贷款利率(MCLR)。而印度的探索并未就此终止,由于MCLR施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缺陷,印度正在考虑将贷款利率基准由内部定价的利率转变为由外部定价的市场利率。

印度央行漫长的探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贷款利率换锚经验。本文将梳理印度贷款利率基准转换的历史,分析影响利率传导的因素,并总结印度经验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1、印度贷款利率基准的探索

(1)最优惠贷款利率的探索(1994至2010年)

在1994年印度贷款利率管制取消后,印度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发布最优惠贷款利率(PLR),即对信用最高的借款者的贷款利率。理想情况下,PLR构成了贷款利率的下限,PLR的变化应当反映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变化。然而在实践中,不同银行的PLR水平和PLR基础上的利率加成差异很大,而且PLR表现出很强的刚性,对市场利率变动的反应迟钝。

为此,2003年印度央行建议商业银行发布基准最优惠贷款利率(BPLR)。BPLR的水平取决于资金成本、运营成本、满足监管需求(如拨备需求、资本需求)所需的头寸的成本和利润率。

然而,BPLR的运行效果依然不如人意。第一,在实践中,BPLR呈现出向下的刚性。在货币政策收紧期,商业银行通常快速提高贷款利率。但在货币政策宽松期,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的步调偏慢。例如,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回购利率提高300bp,公共部门银行和私人银行的BPLR也上行300bp左右;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回购利率下降425bp,公共部门银行的BPLR下降幅度不超过275bp,私人银行的BPLR下降幅度不足125bp。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第二,最优惠贷款利率理论上应当是贷款利率的下限,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贷款利率低于最优惠贷款利率。到2008年9月,有77%的贷款利率在BPLR水平之下,这使得BPLR并不能反映贷款利率水平的实际变化。

第三,贷款利率定价不透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大量利率低于BPLR的贷款的存在引发了对银行操纵BPLR计算方法的担忧。计算BPLR时需要考虑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利润率等指标是否合宜均由银行自主决定。

(2)成本定价方法的探索(2010年至今)

为了克服BPLR的缺陷,2010年印度央行再次推出新的贷款利率基准——基础贷款利率(base rate)。基础贷款利率是所有贷款(除特定类别外)的最低利率。基础贷款利率应当反映资金成本、现金储备的成本、未分配间接费用和利润率。但银行在计算资金成本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平均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或混合方法。

基础贷款利率在实践中遇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计算方法的不唯一性导致贷款定价不透明,利率传导的效果难以评估;第二,银行往往调整增量贷款的利率加成,存量贷款的利率更具刚性,使得政策利率难以影响存量贷款

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2016年印度央行引入了基于边际资金成本的贷款利率(MCLR)。MCLR应当反映边际资金成本、现金储备成本、运营成本和期限溢价。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与基础贷款利率相比,MCLR存在三点优势:第一,限定了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助于降低贷款定价的不透明度;第二,调整频率更高,基础贷款利率按季度调整,而MCLR采用月度调整,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第三,基础贷款利率并未规定重定价的期限,而MCLR规定浮动利率贷款重定价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使贷款利率调整更为灵敏。

然而,无论是基础贷款利率还是MCLR都无法改变利率传导效率低的问题。利率传导不畅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利率传导较慢且不完全。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印度央行的回购利率下降了200bp,但是存量卢比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仅下降了125bp,而其中50bp的降幅发生在废钞令后。其中,以基础贷款利率为基准的利率下降幅度小于MCLR。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第二,利率的传导效率在不同的货币环境中出现差异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的货币紧缩期,印度央行回购利率对存量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在60%左右。而在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的货币政策放松期,这一传导效率不足40%(RBI,2017)。

2、利率传导的障碍

利率传导不畅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Acharya,2017;RBI,2009)。第一,旧的利率基准退出过慢。在推行MCLR时,印度央行并未规定旧利率基准的退出时间。印度央行要求2016年4月起所有新增贷款按MCLR定价,存量贷款可以继续按照原利率基准定价或者在借贷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转变为以MCLR定价的贷款。两种定价基准并行的机制使原利率基准的退出十分缓慢。印度央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MCLR推出18个月后,仅40%的企业贷款和25%的零售贷款使用MCLR定价。

第二,负债端利率具有较强的刚性。这一问题在最优惠贷款利率、基础贷款利率和MCLR体系下都同样存在。一方面,印度商业银行负债以存款为主,而存款利率多为固定利率且期限较长。例如,2016年印度商业银行25.8%的存款期限在3年以上。这使得银行负债端成本对政策利率变动的反应十分滞后。另一方面,来自共同基金、小额存款计划等其他金融工具的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对政策利率下调没有明显反应。2011年10月至2017年7月,印度央行政策利率经历了显著变化(从8.5%下降至2013年8月的7.25%,再逐渐上升至2014年1月的8.0%,最终逐步回落至2017年8月的6.0%),但主要银行的存款利率始终保持在4.0%左右。

负债利率的刚性使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不能完全反映政策利率的变化。当政策利率下调时,银行负债成本仍然偏高,此时银行可能提高贷款利率在利率基准之上的加成,使贷款利率的实际下降幅度不及政策利率的下降幅度。

第三,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印度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在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之间出现了显著的恶化,不良贷款率从2.9%上升至9.6%。为弥补资产质量恶化带来的损失,当政策利率下调时,商业银行不愿相应下调贷款利率。

第四,政府借款对流动性的干扰。即使流动性总量较为充裕,政府部门在市场上的大量借贷依然对利率形成压力,导致利率预期出现僵化(RBI,2009)。

3、印度贷款利率再换锚设想

面对MCLR利率基准下政策利率传导不畅、贷款定价不透明的问题,印度央行的研究小组提出了再次更换贷款利率定价基准的设想。

该研究小组的改革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贷款利率基准从由内部决定的基准转变为由外部决定的市场利率,以解决定价机制不透明的问题。综合考虑市场深度、对政策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后,研究小组建议从国库券利率、CD利率和央行回购利率之中选择其一作为贷款定价的基准利率。但这一建议遭到了一些商业银行的反对[1]。商业银行认为,理想的定价基准应当基于银行体系的存款利率,因为银行的资金成本更多地由存款利率,而非研究小组所建议的三个市场利率决定。此外,由于利率互换市场发展不成熟,商业银行难以对冲利率风险。事实上,从2000年来看,印度商业银行便有选择使用市场利率为基准的自主权,但是实践中使用市场利率定价的贷款少之又少(RBI,2017)。

第二,明确规定利率基准转轨时间。研究小组建议所有浮动利率贷款都应当从2018年4月起转变为依据央行选定的一种市场利率来定价。

第三,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在贷款利率基准的基础上收取多少加成,但这一加成在贷款存续期内需维持不变。然而,商业银行的反馈指出,由于信用风险溢价和预期贷款损失都随着时间变化,固定贷款利率加成并不合理RBI(2018)。

第四,鼓励商业银行吸收浮息存款,尤其是与贷款利率采用同一定价基准的大额浮息存款。

第五,浮息贷款的利率重定价期限由1年缩短为1个季度。

第六,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帮助商业银行对冲利率风险。

4、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对我国的启示

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的二十多年里,印度尝试了四种贷款利率定价基准,为我们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印度的经验表明,市场利率作为贷款利率基准优于内部利率。因为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相对透明,其操纵难度高于内部利率。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利率对政策利率的变动更为敏感,有利于畅通利率传导路径。

第二,利率基准转轨应当有明确的时间表,以避免新旧利率基准更换过慢的问题。

第三,在改革贷款利率定价基准时,应当相应引导存款利率定价改革

,避免因负债端固定利率而资产端浮动利率给商业银行造成的利率风险。

第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有赖于更为健全的利率衍生品市场。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场内外利率衍生品市场,丰富交易品种,提高市场深度。

参考文献:

[1]ReserveBank of India. Report of the Internal Study Group to Review the Working of theMarginal Cost of Funds Based Lending Rate System[R].Mumbai,2017.

[2] Viral V Acharya. Monetary Transmission in India: Whyis it important and why hasn’t it worked well?[R].Mumbai: Reserve Bank ofIndia,2017.

[3] Reserve Bank of India.Addendum tothe Report of the Internal Study Group to Review the Working of the MarginalCost of Funds Based Lending Rate System: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eedbackReceived [R].Mumbai: Reserve Bank of India,2018.

[4] Reserve Bank of India.Report ofthe Working Group on Benchmark Prime Lending Rate [R].Mumbai: Reserve Bank ofIndia,2009.

注:

特别提示: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若有意购买相关报告/服务,请将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手机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宏观经济」印度贷款利率换锚启示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