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的那些顧命大臣們

顧命一詞來自《尚書·顧命》篇。《尚書·周書》是一篇周初重要文獻,記載周成王病重召見幾位大臣,顧命他們輔佐其兒子康王嗣位的過程。是對成王駕崩、康王即位時,宗廟內兵衛陳設的記述。


我國曆史上的那些顧命大臣們
我國曆史上的那些顧命大臣們​​中國歷史上從秦朝的趙高開始,一直有“顧命大臣”攝政一說。攝政,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攝政王、外戚權臣、輔政大臣,其權勢應在當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再加上沒有裙帶關係做後臺,他們一般都比較小心謹慎,整體表現遠強於外戚。顧命大臣,是皇帝死後,繼承皇位的皇帝年幼不足以聽政,故在先皇臨死前,託付給心腹大臣來輔佐下一位皇帝。因皇帝年幼若僅託付於一人,又恐其擾亂朝綱,為所欲為。一般都有多個顧命大臣來輔佐,藉以相互監督。年幼的皇帝在18歲前是不可直接理政的,女性在理論上也是被排除在政權範圍內的,這時需要有幾位成年男性來處理政務,人選一般是由前朝皇帝生前指定,取得權利上的合法性,職責是理政,當然名譽上是幫助年幼皇帝理政,等到皇帝18歲後就要還政,又稱為歸政。

“顧命大臣”代替皇帝執掌朝政,在朝中權高勢大、說一不二,甚而能決定皇帝的廢立。然而,“無限風光在險峰”,風光與風險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透過“顧命大臣”的表面風光,我們可以看到,這其實是個險活兒,甚至是個玩命的活兒。在君主世襲的社會下,國君早逝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可從來沒有國君願意將自己的天下傳給外人,而是義無反顧的送給了自己的兒子,無論這小孩有多小。
我國曆史上的那些顧命大臣們​看看東漢的情況吧,從漢明帝劉莊以後,就沒有那個即位的君主是成年的了,甚至是剛出生才一個月就稀裡糊塗的登上了別人追求一世都還沒有得到的龍椅,於是東漢十個未成年的皇帝拱手讓大漢的江山送給了外戚和宦官。為避免這種情況,君王往往在彌留之際設下所謂的顧命大臣來輔政。在君王理想條件下,由可信任的大臣來處理朝政、教導幼君,遠比外戚要可靠的多,更別說是為人不齒的宦官了。原因有很多。首先,大臣是有能力的,這點無需贅言;其次,大臣是自己親手選定的,往往世受皇恩,而現在正是他們報答的時候;再者,輔政大臣不像外戚,有後宮的支持,也不像宦官整日與君主相處,以至監視。


我國曆史上的那些顧命大臣們​有如是三點,輔政大臣的人選不難確定,舉幾個有名的例子即可以說明了:周成王的周公,劉裕的檀道濟、徐羨之、傅亮、謝晦,順治的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額必隆,等等。可是凡是往往事與願違,輔政大臣真的可以做到君王的設想嗎?答案是否定的。受命輔政,輔臣可謂大權獨攬,難免趾高氣昂。於是,他們很容易使幼主不滿、群臣忌恨,自己的處境便顯得岌岌可危。試想一下,像周公這樣的聖人,都曾經遭到過彈劾、誣陷,他人可以避免嗎?更可怕的是如果輔臣有自立為君的野心,那豈不是得到的就是一場政變?譬如曹魏之顧命大臣司馬懿扶植自己的兩個兒子,攫取了最高權力,改朝換代。像康熙時的鰲拜這樣專政的也就沒有了好下場了,鰲拜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老死獄中。劉宋的四大輔陳情況稍複雜些,他們是忠臣,但他們廢了劉裕託付給他們的少帝,改立文帝,他們絕不會是奸臣,否則他們改立的會是一個年級更小的皇帝,而不是僅比少帝小一歲的文帝。按理說文帝應該感激四大輔臣的恩德,然而文帝看到更多的是四人的權傾朝野,皇帝說廢就廢,說立就立,自己稍有不當,有朝一日,也會被廢。於是四輔臣在政變中三人被殺,最後的檀道濟也是枉死。可悲可嘆!輔臣的相權和皇權之間的矛盾是始終存在的,難以調和。忠心的輔臣兢兢業業,嚴厲要求教導幼主,也就在幼主心中埋下了不滿的種子,張居正忙活半生,得到的是死後悽慘的結局;長孫無忌(少有的外戚輔臣)、褚遂良是大忠臣啊,可高宗為了武則天這個新寵,也就顧不上那些老臣的命運了。更可悲的是咸豐皇帝的八大顧命大臣,沒享受幾天好日子就給野心勃勃的慈禧和鬼子六給收拾了。 想必那些輔臣在先皇臨終時接受顧命大臣的任命之時,一定會痛哭流涕、跪在那裡齊聲喊著:“臣等定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可他們喊著這句話的時候可曾想到了日後真的身首異處、被殺萬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