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屯溪五中這四十年

我是黃山市屯溪五中一名退休教師,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巨大變化,我有切身體會。

四十年前,我們屯溪五中沒有圍牆,處於隆隆作響的碾米廠、彈棉花作坊、理髮店等包圍之中。每天早晨,附近社員們會牽著牛從校園內走過,留下一攤攤牛屎。泥巴地操場高低不平,校運會要到當時3裡外的東方紅廣場上開。教室沒有天花板,在教室裡上課,夏天,抬頭能看到點點星空;冬天,頭頂還飄雪花。食堂和個別教師的家就安在簡陋的土坯房內,個高的男教師進去頭會碰著蘆葦蓆房頂,是大家戲稱的“牛棚”(確養過牛)。教學條件十分艱苦。

78年,實行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恢復高考後的學校呈現出一派蓬勃向上景象。教師們自編教材,自己動手用鋼板刻蠟紙、油印學習資料,義務給學生輔導。85年,國家設立了第一個教師節,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尊師重教漸成風尚,我們教師幹勁更足,工作更充滿活力,成績也明顯增加。《義務教育法》的頒佈使農村孩子的入學率有了保證。經過十年努力奮鬥,學校由一個校園敞開破敗不堪“晴天塵土揚,雨天爛稻田”的鄉村初中變成了有一定教學水平的城市中學。又經過十年努力,蓋起了三層教學樓。但部分教師仍住在舊教室隔成的小房間裡。沒有自來水,要從井中提水倒入洗衣機裡。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教師們仍然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在全市學科統考時取得驕人的成績,多次名列前茅,為屯溪五中爭得榮譽。後來,經過不斷的教學改革,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進入新世紀後學校的校容校貌得到極大改善,教學質量直線上升。而我們師生關係融洽,學校、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到我2007年退休時,屯溪五中完成了從鄉辦初中到城郊結合部中學進而升級為城市重點中學的“三級跳”,不僅有了圍牆、花圃、車棚,還先後建起了具有多媒體功能、辦公室會議室、可容納三十多個班級的新教學樓及教師新宿舍樓等。在崗教師配備了電腦、手機等以方便教學和聯繫;建成了有先進塑膠跑道的操場;教室內也由大汗淋淋教學,到用紙扇、電風扇而變成了空調設施;告別了“一支粉筆一身灰”的傳統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視頻教學……

我退休這十年來,學校建設更是邁向現代化、科學化。教師們也都有了配套住房,學校關懷退休老教師:體檢、春節慰問、組織參觀旅遊……我與屯溪五中這四十年的變化證明了: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早日實現國強民富的“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