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余光中老先生寫過一篇著名的《鄉愁》,其中一句:“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如果用來形容無錫的古運河,是最貼切不過了。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京杭大運河,從無錫城中穿城而過,在無錫城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而在弧線的頂端,便是號稱“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的南長街古運河段。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南長街,坐落在無錫的南門外,古代這個是、地方有一座城門,也是無錫的南大門,出了城門,便算是在城外了。古運河便從南門流出,一路流淌至浩瀚的太湖。以前,南門外的古運河,也是無錫城裡向太湖排水的主要通道。城裡城外的人來往,買一張船票,坐一趟班船,便能從城市這頭抵達另一頭。汽車出現後,運河中鮮見輪船了,雖說還有運輸的船隻,但船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現今無錫城也早已沒有了城牆與城門,只是如果你站在南門口,以古運河為中軸線,運河的右側是全長五公里多的南長街,左手便是南下塘和大窯路。南長街昔日的輝煌,便跟中軸線上的古運河息息相關。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南長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的十世紀,北宋年間,南長街還沒成為一條街,當時只是一條古驛道,一條或許只有泥土路面的窄窄的田埂道路。驛道北連接常州,南連接蘇州,基本跟現今的古運河相併列。南來北往的驛馬、乘轎子出行的官僚、拉船行走的縴夫,便是從這條古驛道上匆匆而過。現今在南長街的北段,有個叫“馬昌弄”的地方,據考證那裡曾經是古驛道上的水陸驛站,供長途奔波的人們休息之用。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大約到了明朝的時候,南長街才真正成為一條繁華的街道。因為臨近的大窯路開始燒製磚瓦,大量的磚瓦工人、大量的運輸船隻,聚集在古運河的邊上,南長街便日益興旺起來。有錢人開始在沿河建房開店,因而無錫本地也就有了“上塘十里盡開店,下塘十里盡燒窯”的俗語。所謂的“上塘”,就是指現今的南長街。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因為沿河而興起的一條街,在運河上建橋,也就成為必然。在沒有橋的日子裡,兩岸人員來往,只能坐擺渡船,但畢竟運河裡整日有川流不息的船隻,擺渡也只能解決個燃眉之急。昔日,南長街這條河邊,共有四座橋樑。它們分別為建於南宋的黃泥橋、南長橋、日暉橋和建於明代的清名橋。現今前三座橋已經看不到了,而清名橋卻屹立了四百多年,還在為兩岸的行人服務著。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無錫人對清名橋可謂情有獨鍾,它也是無錫古運河上的標誌性建築,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明朝萬曆年間,由無錫本地的寄暢園園主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到了清朝的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6年,當時的無錫縣令吳興祚再度修復重建此橋。清道光年間,因避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又把“清寧橋”改名為清名橋,也有民間人士叫它為“清明橋”。清朝的咸豐十年,太平起義軍攻佔無錫,清名橋一度被毀,到同治八年的時候再次重建,現已成為是無錫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現在去南長街古運河,所看到跨塘橋、大公橋等,都是後來興建的,唯獨清名橋為古代遺留下來的。橋面上的黃石踏板,經歷了歲月的磨練,雖說已經沒有了稜角,但滄桑依舊。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建國以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南長街一直作為一條繁華的商業小作坊街面。那個時候,幾乎每戶人家都會在臨街的一面開個小商鋪,大都販賣一些居家日常的生活用品,竹篾器具、山貨店、打鐵鋪、絲綢店、中草藥店。南長街的道路也不寬敞,幾乎就只能並排通過兩輛汽車。老無錫人都記得,昔日從無錫火車站發出的公交5路車,就是沿著南長街行進的。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南門頭上的鄉愁,也許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也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得到。記得兒時從南長街走過,除了狹窄的街道,還有街道兩邊高大的胡桐樹,能留下的印象及其少。倒是記得因為臨河,每年雨季的時候,南長街的街面上,經常會被大水覆蓋,人們從街上走過,必須捲起褲管,才能通行。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每逢江南的梅雨季來臨,住在南長街上的人總是很緊張,因為從城中唯一通向太湖的洩水河道,就是街邊的古運河。它的河道極窄,寬的地方不到十米,窄的地方僅四五米,運河兩岸的人家,推開自家臨河的窗戶,就能跟對岸的人打個面對面的招呼。當然因為都是老房子,南長街遠沒有今天這樣的漂亮。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這一局面到了本世紀初才得以改觀,古運河整治了,古運河也被截彎取直,運河改道走其它水域了。當然原先的南長街也變成了步行街,原先老舊的房屋修舊如舊,成為飛簷、馬頭牆等整齊的江南民居。大部分原住民也被搬遷了,南長街成為一條商業街。每每入夜,街上紅燈齊放,笙歌齊鳴,像是個夢裡水鄉的街市。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一旦到了節假日,南長街便會遊人如織,你要是行走其間,會覺得很擁擠,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來街上了。外地來的遊客,看到古運河,看到繁華的南長街,會覺得這個地方充滿了水鄉的魅力。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卻很少會有人靜下心來去體驗南長街的鄉愁,也很少會有人在一個雨天,到南長街走走,去清名橋上駐足一下,任雨滴飄落在自己的額頭。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記住南門外的鄉愁,我就會去南長街走走,而且會選擇下雨天。

雨中游南長街,殷殷的鄉愁撲面而來

小貼士

地址:無錫市南門外

門票:免費

遊玩時間:建議3-4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