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感情,是適度地保持距離

只有保持在最佳距離,才能讓有限畝數的稻田產出最高產量的稻米。

01

常言道,距離產生美。在美學上,也有所謂的審美距離理論,指的是主體在欣賞客體的過程中要與其保持相對的、適當的距離,包含空間距離、時間距離、心理距離。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最全面地飽覽其美,否則就會減弱或得不到預想的審美效果。

正因為相隔合適的距離,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才能為觀者所傾倒。否則,看到的將會是一團模糊的陰影或者是星星點點的油泥和色斑,枉費大師的一番苦心。

據考證,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

當你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這副畫給人的觀感更是大相徑庭,這就是藝術的魅力,也是距離美學的作用

在人際交往、感情維繫方面,也應當遵循適度距離理論,心理學上將其稱為“適當疏遠原則

”。

如果雙方依偎得太緊密,形同連體嬰,就難免心生芥蒂,產生矛盾;但倘若天各一方,宛如旋轉木馬,即便不停向前,也始終竹籃打水。

你自認為男女之間有純友誼,跟我男友舉止曖昧,還大方地說你們是發小,讓我別在意這些小動作。

你覺得老同學不能太見外,口頭約定才能體現江湖義氣,一紙合同太客套。

你將“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這句話刻在腦海,同事聚會不參加、朋友婚禮遲到早退,彷彿眾人皆醉,你獨醒。

保持合適的距離,是擺正各自的位置,不因為輩分、親密程度、品級等而肆意妄為。

相反的,是知曉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什麼角色下,該做什麼樣的事,彼此感到舒服,又能加深情誼。

這種度的把握,需要智慧,多了,過猶不及;少了,失了情分。

上大學那會,舍友W的戀愛方式是我們時刻想要膜拜學習的。

W和女友的戀愛觀歷來奉行“一碗湯的距離”,所謂的“一碗湯的距離”,指的是給伴侶煲一碗湯,送過去給TA品嚐,湯溫不會太燙也不會太涼,剛好是能下口的絕佳溫度。

延伸出去,這種距離,在更深層次方面上,是給彼此留點個人空間,空間上不要求形影不離,情感上不強迫舉一反三。

這樣的相處方式,減少了相互猜忌,也更有利於感情的長久保鮮。

W和女友是高中初戀,機緣巧合考上了同一所大學,是許多人羨慕的大學學霸情侶。

W畢業那會,被保送到一所985高校讀研,而他的女友,更是幾乎每年囊括專業的一等獎學金,屬於靠獎學金就能養活自己的人。

W和女友有一套約會指南,保留信任,不打擾對方讀書,不過份干涉對方的生活,做一名理性人。

難以想象,女友備戰司法考試那會,竟跟W提出短暫分手2個月,考試完兩人又恢復了以往的濃情蜜意,羨煞旁人。

  • 兵荒馬亂的畢業季,他們卻可以坦然面對,選定對方攜手一生。

好的感情,是適度地保持距離

02

‌適度的距離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還包括心理上的距離,黏黏糊糊的感情難以長久。

小的時候,曾經到鄉下看過農戶播種水稻秧苗,秧苗之間都相隔著一定的距離。

更加講究和專業的播種人更是會在水田拉線校準,甚至能精確到每一經或每一緯播種幾株秧苗,確保每一棵秧苗之間都是保持合適的間距。

太近秧苗會互相爭搶泥地,養分和水分補充不足,易導致水稻減產;太遠了沒法充分利用固定面積的稻田,同樣也是減產的後果。

只有保持在最佳距離,才能讓有限畝數的稻田產出最高產量的稻米。

類似秧苗距離論,社會心理學上也有個理論叫“心理距離”,說的是個體對另一個體或群體親近、接納或難以相處的主觀感受程度。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對問題產生心理距離,有助人們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全局,更能理性地分析解決問題。

引申到情感上,倘若你跟關係圈的一個人太過近距離,即便是親密無間的愛侶,二人無話不談,時刻在一起。

在赤裸裸的相處下,也會發現對方並非完美無瑕,更多的是星星斑點,便不再互相吸引和接納。

‌留有私密感的交往,能更好地吸引另一半。

錢鍾書的《圍城》道出了普通人的處世之道,

圍牆裡的人想出來,圍牆外的人想進去。因為有了圍牆的存在,讓處於圍城內外的人對彼此都有朦朧的美感,企圖翻越牆頭去窺探、體驗對方的生活。

露露是我部門的同事,每次見到她,多是容光煥發,洋溢著一臉笑意。

一個人的面容最能體現出TA的生活狀態,從她姣好的面容難以看出即將奔三了。

多次攀談後,才知道她有個通情達理、保持一碗湯距離的丈夫,也正因為家庭生活的給力,讓她能夠有足夠的精力和感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與家庭中自在遊走。

露露坦言,她和丈夫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剛結婚那幾年,二人的關係變得沒有像之前那般親密。

柴米油鹽之類的瑣碎小事常常讓二人起口角,露露是福州人,口味偏愛甜膩,而露露的丈夫作為川人,自然無辣不歡,夫妻倆有時就為這些小事而煩惱。

露露抱怨丈夫下班後便與遊戲為伍,不做家務活;而丈夫則嫌棄她追劇鬥地主,忘記給寵物餵食。

靠得很近越離得很遠,如同熾熱的火爐,離得太近只會感覺到炙烤燙手。

經過兩三年的磨合期,小兩口找到了彼此能接受的距離,奉行當今流行的“半糖主義”生活理念。

所謂的“半糖主義”,指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生活太過清苦,讓人感到絕望沮喪;生活太過甜蜜,叫人放縱享受,不懂珍惜。

恰到好處的甜苦相調,引申到兩性關係中,就是有各自的私密空間,不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對方面前。

適時地選擇迴避,能夠長久地讓愛情保鮮,使感情升溫。

中國臺灣藝人黃舒駿有首歌的歌詞便將這種“半糖主義”的兩性相處之道詮釋得淋漓盡致,

天天相戀,但不要天天相見,只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有共同的生活經驗,絕不用共同的房間。

在那之後,露露和丈夫達成了默契,不干涉彼此的工作,看得過去的就選擇視而不見,不去斤斤計較生活方式的差異化。

露露會在年假休息期間獨自出國旅遊,給婆婆買件流光溢彩的沙麗做紀念品;

丈夫逐漸變得像戀愛那會一樣問長問短,打電話詢問出遊是否安全,什麼時候回來,還會索要禮物。

露露也不再要求丈夫提高廚藝,如果實在難以入口,就下樓吃飯館,不會像往日爭得面紅耳赤。

丈夫跟戀愛那會一樣,有時會突然變出一朵玫瑰花,犒勞她出差工作。

兩人的感情相對過往變得更濃更深了,若即若離的相處方式,增強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存在感,有種“多日不見,甚是想念”的意味在裡面。

  • 保留私密感的交往,能撩撥人的好奇心,更想要抽絲剝繭地靠近探秘,更有利於鞏固和增進兩性關係。

好的感情,是適度地保持距離

03

不刻意打擾的相處方式,讓人活得舒服。張小嫻說過,

某天起,好像跟你沒那麼好了,見面少了,電話也少了;孤單的時候,忍住沒找你。我親愛的朋友,並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我的故事變複雜了,有些話不知道從何說起,不如不說;有些秘密只能藏在心底,獨自承擔。不想對你說謊,更害怕你痛心的責備,於是只好假裝忘了你。其實,你一直在我心裡。

當我們發朋友圈時,便可以根據分組不同選擇對其可看或者對其屏蔽此朋友圈。

梁實秋在《秋室雜文·談友誼》中談到,“與朋友交,久而敬之。”

“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暱。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

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不可透支友誼,代入到發朋友圈這個舉動中,更多時候代表的是不頻繁發朋友圈、不發與人無關的朋友圈,不發消費好友的朋友圈。

金學姐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業務壓力可想而知,幾次與其交心溝通,方能體會房地產行業的不易。

也許是公司強制和業務壓力過大,金學姐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3-5條的購房廣告,並且都是單刀直入的硬廣,讓人好生厭煩。

同學聚會聊過這個話題,才知幾乎所有朋友都將金學姐的朋友圈屏蔽了,理由是他們住在B城市,而金學姐宣傳的,多是其所在的A城市。

好的感情,是適度地保持距離

看見一次兩次還能接受,各種廣告宣傳每天輪番轟炸就不得不屏蔽保視力。

學姐犯的一個過錯,就是不懂因人制宜,不明白得與好友保持一定的距離,發佈朋友圈得大浪淘沙,不可泥沙俱下,絲毫不顧他人感受。

朋友們多次感覺自己被消費後,順其自然就會選擇視而不見其朋友圈,最終得不償失,汙濁了他人的視覺,也透支了自己的關係網。

安妮寶貝說過,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邊緣模糊不清的人

近來跟發小小梁聊天,他頗為抱怨地說我出差到他的城市,卻不去找他,是不是生了嫌隙。

聽聞此話,我笑了笑回答,“真正的朋友,是長時間不聯繫也能維持親密的關係。”

每個人的精力時間有限,更應該花在有價值的地方上。

我不找你,不代表我們產生衝突,而是我擔心自己的來訪會破壞了朋友的生活節奏,比如與女友約會泡湯、因為接待我而要熬夜加班。

作為不愛麻煩他人的人,我更願意選擇出差住酒店,有時間就約上本地好友聚一餐,沒空就騎上共享單車逛逛衚衕、看看古蹟。

有事就聯繫,沒事各自過,每個人都需要個人空間,存放自己的秘密與情緒,倘若硬要打開這扇門,就不免要激化矛盾,徒增傷感。

畢竟,好的感情,要適當地保持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