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大背景下,明代的君權為何如此孱弱?

崔亞玲

明代“沒有外戚之禍、沒有武將跋扈、沒有宦官擁戴廢立、沒有丞相,是一個“四無”王朝,怎麼會是君權孱弱呢?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的趨勢整體而言是不斷加強的;中央集權也是不斷加強的。明代的君權一點都不孱弱。

1、沒有外戚之禍

漢朝立國後,歷來傳承都是兩系,父權與母權。父權即皇位繼承,母權即外戚。高祖後有呂后,文帝后有竇後,漢武帝后有霍光輔政,王莽本身就是外戚。

到了東漢也是如此,作為外戚的大將軍梁冀、何進操縱權柄。

在三國、唐後族依然是大族,保持著政治上的影響力。宋代王安石變法中,後族都影響政治。

清代雖然君主權力大,但堅持滿蒙聯姻國策,後族勢力一直較大,只是行政干預少而已。

在明代,自朱棣以後,皇后、皇妃、王妃、駙馬都出生平民,其各家都會得一個武官職務,不管事,領工資。背景淺,權力根基無,在政治影響上近乎無,完全沒法干涉皇權。(你看大明1566裡面李妃的情況就是如此。)

2、沒有武將跋扈

唐朝安史之亂,邊將叛亂,國家由盛轉衰。

明朝初年,國家“右武”,將軍們地位很高,但皇帝能力很強,自然不可能跋扈叛亂。

到後來,武將地位下降,就更沒機會跋扈叛亂了。

3、沒有宦官擁戴廢立

東漢是第一個宦官專權時代,皇帝在宦官和外戚之間保持平衡,在失衡後,宦官甚至可以主宰廢立。

唐中後期是第二個宦官專權時代,宦官權力依然很大,可以主宰廢立。甘露寺之變極其惡劣。

明代屬於第三個宦官專權時代,眾所周知的有王振、劉謹、馮保、魏忠賢等。

王振土木堡戰死,英宗後來都為其招魂。

明武宗一句話,劉謹就被廢了。

萬曆一句話,馮保就去了南京。

(皇權依附者,魏公公)

都說魏忠賢很厲害,崇禎輕鬆就解決了。

根源在哪?明代的宦官專權是依附於皇權的

繡春刀》裡殷澄那句話“眼下魏公公是小寡婦看花轎,他乾著急”。說的就是離開了皇帝魏公公將一無所有。

4、沒有丞相

唐朝李林甫、楊國忠;南宋有秦檜、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等。權相層出不窮。

朱元璋鑑於此直接廢了丞相,權歸於上。

張居正算是內閣首輔權力最大的,但許多行事依然名不正言不順。離開太后、馮保的支持將一無所有。

總結:

沒有外戚干政、沒有武將跋扈叛亂、宦官依附於皇權,沒有丞相。你說權力哪去了?權力歸於皇帝,歸於朱元璋設計的大明制度。怎麼能說明代皇權弱呢?

至於文官集團地位問題,這個以後再談。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先,明代君權被削弱主要出現出現在中後期,在前期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時期皇帝都是權柄在手,乾綱獨斷的,甚至到中期明孝宗時、皇權都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殺伐決斷不管是文官集團還是宦官集團都很難制約。

其次,明朝皇權被削弱主要是制度構建造成的,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這導致朝廷大小事皇帝必須事必躬親,把皇帝累的是疲於奔命。到明成祖朱棣時設立內閣,為皇帝減負,內閣在設立初期,僅僅相當於皇帝的秘書一樣,聽差辦事,並沒有對皇權構成威脅,但隨著文官集團崛起,內閣權力越來越大,不得不設立內閣首輔,內閣成了首輔私人機構。兒內閣首輔的產生除了皇帝的新任外還要在文官集團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就促使內閣成為文官集團的代言機構,而內閣成為文官集團的代言人。由於產生機制、機構運作模式不同和丞相不同,首輔更容易結黨。

在加上明朝中後期出了楊廷和、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一干猛人,內閣逐漸成為一股能制約皇權的力量。

在明朝中後期,宦官集團也日益龐大,逐漸走上了政治舞臺,在協助皇帝對抗文官集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皇權,而一旦宦官集團的頭目即司禮監和內閣首輔打成一片,成為一家,那皇權就到形同虛設的地步了,比如張居正任首輔時期。


環球網

明代君權孱弱的說法,打死我也不敢認同。可是為什麼會有這樣厲害的誤解呢?大概是人們在讀明史的時候沒有歷史的縱向對比而形成的。明中後期,有些皇帝的行為,加深了人們的這種印象。其中比較典型的,一是嘉靖朝的“議大禮”事件,二是萬曆怠政的事件。 在議大禮的過程中,嘉靖皇帝無非想要給自己死去的父親封個官,可是居然就那麼難,嘉靖辛辛苦苦的努力了十多年才勉強辦成。皇帝不是九五之尊嗎?怎麼辦個事還這麼難?看來似乎是君權孱弱。 再就是萬曆朝,初期是張居正專權,似乎是君權弱的一個證明。後期,萬曆皇帝為了給自己喜歡的女人和兒子一個名份,孜孜不倦的奮鬥了幾十年,還是無果而終,最後搞得一國之君以怠政的方式與群臣相對抗。這又顯得君權似乎很弱。然而,這一切只是外表,如果真正的瞭解了事實的真相,可能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我們先給出結論,再慢慢分析。明朝之後,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真正做到了君主專制。明清兩代,都是君權很重,君王擁有絕對的權威。 我們所說的君權重,意思與個人能力無關,既無論是誰,只要是坐在君主的位置上,就擁有無上的權力。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明清兩代。我們先討論一下上面提到的那幾個事件,歷史的對比,就很容易明白。 明嘉靖帝繼位,與漢朝海昏候劉賀接位的情況基本上是一致的。嘉靖接位,是因為明武宗死後,自己沒有兒子,便從宗親當中,找一個血統比較近的來。劉賀也是一樣,漢昭帝劉弗陵死後,由於沒有兒子,也從宗親中找一個血統近的繼位。這兩位的情況和年紀都是相似,嘉靖當時十六七歲,劉賀當時也是十八歲左右。兩個人的表現也相似,都不太重視前朝留下的老臣。但兩個人的結果,卻不太一樣。這不同的結果,背後的原因,就是君權的不同。 劉賀繼位時,朝庭主政的大臣是霍光,而嘉靖繼位之時明朝主政的人是當朝首輔楊廷和,也就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的父親。劉賀繼位沒多久,就被霍光廢掉了。史書上說是因為劉賀荒淫無恥,行止不端。這都是冠冕唐皇的話,當不得真。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劉賀辦事有自己的主張,不聽霍光等老臣的話。等他坐穩了位子,肯定會來個一朝天子一朝臣。霍光們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只能先下手為強了。 嘉靖的繼位,從一開始就找彆扭。可是,楊廷和對嘉靖的無賴毫無辦法,只能步步後退。等嘉靖一坐上皇位,楊廷和只好乖乖的滾蛋回家。是楊廷和的水平比霍光差嗎?還是嘉靖的水平比劉賀強,顯然都不是,是因為君權重了,而相權輕了,(明後期的首輔類似於之前的宰相,但實際權利比宰相差遠了)。 楊廷和們當初選嘉靖當接班人。不能說一點私心沒有。為什麼選十六七歲的朱厚璁。在楊廷和們看來,如果人太小了,孩子的母親就會干政,如果太大了,又會不聽大臣的擺佈,於是,便選了這樣一個十六七的孩子。但是,讓楊廷和們始料不及的是。這個孩子雖然小,卻是極端任性。任何事情,只要不聽我的,堅決不行。如果是在前代,楊廷和們是可以把他打發回老家去,重立皇帝繼承人的。可是,在明代不行,這事辦不成。楊廷和這個有著幾十年政治經驗的老臣,敗在一個政治素人的毛頭小夥手裡,不是水平的問題,而是所處的位置不同。即,在明朝時期,君權已經成了絕對至高無上的。 這種君權至高無上的現狀,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為此做出貢獻的兩個人物,就是明朝的所謂二祖,明太祖朱元璋與明成祖朱棣。加強君權的關鍵一步,是從廢除宰相制開始的。 明初的時候,是有宰相的。最早當過宰相的人有李善長,胡唯庸,汪廣洋。最後這三個人都沒有好下場。正史的記載是說他們謀反之類,背後的原因,恐怕與朱元璋探索新的政治形式有關。 在中國歷史上,君權與相權既相輔相成,又相互矛盾。君權相對大點,但相權也不小。一般情況下,君權佔上風,如果遇到厲害的人物做宰相,就會出現相權大於帝權的時候。剛才我們說的霍光,就是一個相權大於帝權的例子。還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曹操,以及後來的司馬氏父子,他們都是相權大過君權的人。而當相權大過帝權的時候,基本上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 朱元璋經過多年的考慮想平衡相權,使相權不至於過大。保證他的子孫們安於帝位,不至於出問題。最終還是無法平衡,便乾脆取消了宰相。 宰相取消了之後,權力分歸六部。以前的宰相可以綜合六部意見,拿出決策。宰相取消之後,這些事情全部由皇帝一人來幹,就比較累。於是,朱元璋又發明了內閣。 內閣一開始就是皇帝的秘書。幫皇帝處理公文,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宰相是有決策權的),這樣,在朝廷中就徹底去掉了能和皇帝勢均力敵的力量。君權的分量就大大加強了。 內閣一般有六七人不等,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固定位置的,大家一起當秘書。許多時候,辦事情是由一人牽頭的,不可能一件事情五個人各說各話,慢慢的內閣中就形成了一個帶頭大哥,這個大哥就稱為“首輔”。由於首輔的權力比較大,大家為了爭這個位子,常常出現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樣的爭鬥,對皇權來說,又是有利的,因為這樣爭下去,就威脅不了皇權了。所以,明朝的皇帝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內閣諸臣們去鬥。最激烈的時候就是從嘉靖到萬曆這段時間。其中,張璁鬥倒了楊廷和,夏言鬥倒了張璁,嚴嵩整死了夏言,徐階整倒嚴嵩,高拱趕跑除階,張居正整倒高拱,真正的是血肉橫飛,慘烈無比。 明朝加強帝權的措施除了取消宰相之外,還有一些其它方面,比如加強言官的輿論監督。在六部之外,又設六科。也就是給六部各自安上一隻監視的眼睛。這相當於政府層面的制度。之外,還建立了屬於皇帝私人掌握的特務機構,東廠,錦衣衛等等。通過這些制度的建立,明朝的君權得到大大加強。這種加強是通過制度來保證的。有了這些制度,就算是一個平庸的皇帝,坐在皇位上,從體制的內部,也無人能撼動它的權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明清兩代,有許多皇帝個人的水平是很差的,卻能穩穩的坐住位子。其原因就要歸功於這種制度。崇禎皇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本來就是一個平庸之極的人。坐在那個位置上,就以為自己是聖人。當了十七年皇帝,督撫大臣殺了幾十個,依然沒有逃脫亡國的命運。說白了道理很簡單。一個自以為很厲害的綿羊帶了一群老虎,也打不了勝仗。最後他還好意思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還不承認自己的平庸,但一個事實就擺在那兒,當全國人民都不願意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還認為是全國人民都錯了,只有你一個人對。這邏輯通嗎? 所以,明朝君權孱弱的論斷是不成立的。正是因為君權太強了,使得庸才傻瓜們在位的時候,內部也沒有能力推翻它,只好由外部勢力來推它了。這個道理到清朝時,也完全適用。慈禧太后“寧與外人,不與家奴”的邏輯,就源於這裡,說白了一點,窩裡橫可以,面對外人,就慫了。這種政治文化上的劣根性直到新中國建立時,才被打破。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並沒有題主所說的君權孱弱的問題的存在. 這個問題其實要牽扯到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都避不開的一個矛盾: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這個矛盾在明朝尤其以“胡惟庸案”達到了爆發點. 胡惟庸案,簡稱“胡獄”或“胡黨之獄”,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 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為顧問,結束了中國的宰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我國自古以來皇權至高無上,但是皇帝並不是萬能的,自己一個人再厲害,也不能處理所有的事務,所以皇帝或多或少的把手中的權利給親信的人。讓他來幫忙處理事情。 這個人就是丞相。“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丞相制度起於戰國,秦武王時設左右丞相,西漢朝時改為丞相。東漢時稱為大司徒,唐朝時稱中書令,宋朝時稱參知政事。明朝時又稱丞相。丞相制度綿延了幾千年。有其很深的歷史土壤。 明太祖起於布衣。對權利的控制慾很重。建國初期,功臣李善長,徐達擔任丞相。由於徐達常年出征在外,大部分政務都是由李善長處理。李善長久而久之就日益驕橫,再加上劉基為首的浙東集團對他的攻擊,於是他就以退為進,讓自己的老鄉胡惟庸擔任丞相。這也讓他走上了不歸路。 胡惟庸擔任丞相後,打壓浙東集團,處理了浙東集團“代理人”楊憲,逼迫劉基告老還鄉。搞定浙東集團後,胡惟庸日益驕橫,排擠和他不同意見的人,甚至於挑戰朱元璋的權利,私自扣壓奏章。獨攬大權長達七年之久。 令人費解的是,一向乾綱獨斷的明太祖,在這些事情上並沒有表示,這顯然不尋常。隨著胡惟庸的所作所為越來觸發朱元璋的底線。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才案發。 胡案後,明太祖便罷免丞相,廢中書省,設大學士參與政事。從此流傳幾千年的丞相制度看似終結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歷代君權與相權的關係:一個政權的建立,統治初期,君強臣強。參與了政權建立的名臣名相執掌權利,很符合歷史規律以及王朝統治需要;統治中期,君強臣弱。統治者統治日益穩固,國家太平。統治者為了加強權利統治,會或多或少的削弱丞相的權利;統治末期,君弱臣強。統治者統治日益腐敗,統治不穩。有權利的臣子便乘機而入,奪取統治權利。君權,相權之間的權利制衡關係,幾千年來成為了一種規則。 而明太祖似乎想打破這個規則。這帶來的卻是另一場災難。明朝沒有丞相,但是卻產生了一批叫內閣大學士的人,他們除了名字和丞相不同外,其他的並無區別。甚至在明朝還開創了一個沒有皇權制約的名臣時代! 明太祖想靠一己之力妄圖打破幾千年的權利平衡。最終還是收到了歷史的懲罰。在歷史規則的大潮中,每個人都是渺小的。都是改變不了歷史進程的。 歷史大潮,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誠如此言。


看劇達人

個人認為,明朝中後期,君權削弱等罪魁禍首就是內閣制。

中國朝代,皇帝天然的擁有獨裁權。大臣專權一般是出現在皇權因為意外產生強制交接時期(老皇帝意外死亡,新皇帝倉促交接)。或者新帝年幼,不得不設立輔政大臣時。

以上兩種,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會產生,皇權混亂,朝廷必須根據原有的朝廷班子,執行舊制,避免產生混亂的時期。那麼,何為舊制?當然是老皇帝時期的那些權臣了。皇帝尚未能獲得政權,權臣們擁有了暫時的決定權時代。之後,隨著皇帝在位時間增加,權臣與皇帝之間的權利鬥爭會慢慢升級。一般來說,權臣最終會敗於皇權之下。

因為,一來,皇權最大的觀念深入人心,權臣從內部反叛,偷天換日難度很大。就算強行執行,也有可能導致天下大亂。二來,新帝登基時的權臣一般都是老皇帝時期就獲得了很大權柄的人。這種人,年紀肯定不小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老化導致的智力,體力等衰退,最終會導致皇權獲得勝利。

就因為以上幾點。中國大部分朝代,都沒有文官壓制皇權數代的情況。

但是,這種狀況到了明代,特別是內閣制度的出現,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以前的模式是,專權大臣不論如何也得拿到皇帝的批示後,才能下發指令。即使,以特殊時期為由,暫時實行權臣批示為準的手段,但也只是臨時執行,長此以往,必然有保皇派站出來。

而明朝的內閣制是,皇權下批給內閣,內閣在轉發給天下。內閣儼然成為了皇帝和天下之間的一道關卡,皇權要下發到天下,必須經過內閣。下臣要上達天聽,還得經過內閣。一旦內閣反對皇帝執行某個制度,則皇帝很難推動的地步。雖然,後來皇帝為了制衡內閣,又建立過以太監為主的一套班子。然而,始終沒能打破內閣堵死皇帝與天下直接交流的途徑。

如果,不是內閣這種制度,明朝出現勵志的皇帝,應該是能夠收回權利的。但是內閣制度與其他朝代的輔政大臣之類不同。內閣是擁有正統法理依據的部門。是祖宗留下來的制度,皇帝無法擅自廢除。同時,對大臣們來說,內閣也是他們權利的基礎,自然是百般阻撓了。這種模式,導致明朝後期就算出現了英明的皇帝,也再也無法收回皇權。

清在滅明後,繼承了很多明朝舊制。但是對內閣這個東西,是徹底拋棄不用,也正是因為清朝皇帝,特別是康熙帝瞭解被大臣專權的後果而執行的政策。


金晶林

明代的君權孱弱嗎?這是個偽命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萬曆首輔高拱,集大權於一身,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弟子門生遍佈天下,且為人十分強勢,基本說一不二。但就是這樣一個強權人物,在十歲的小皇帝朱翊鈞和其母李太后一紙詔書之下,立刻變得不名一文,直接從當朝首輔變成平民百姓,所有待遇被全部剝奪,連一個告老還鄉的普通官員都不如。

在皇權至上的封建年代裡,除非手裡掌握著兵權,成為控制一方的實際軍閥,任何人都不能不屈從於皇權,這是事實。

至於治國理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皇權再強大,皇帝也只是一個人,一雙眼睛、一雙手,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來,治國理政還得依靠下面的官員。如果皇帝一意孤行,那崇禎朝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崇禎朝首輔換了無數,內閣成員換了無數,兵部尚書換了無數。為什麼要換?就是因為這些人不按崇禎的意圖來。但換來換去,結果只能是亡國。

崇禎朝雖然亡了國,但崇禎還是能以皇權輕鬆的換掉他認為不行的官員,哪怕是內閣首輔,這就是皇權的威力。


隨風而去132804760

明代君權事實上並不薄弱,而是過於強大集中於皇帝一個人,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這嚴重削弱了相權,加強皇權,使得皇帝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幾乎每件國家大事都可以獨斷專心,但是如此大的權力光皇帝一個人是無法把握好和使用好的,朱元璋廢宰相後曾三天處理過近1100本奏則,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力不從心,於是設內閣幫其分擔國務。


內閣雖不是一個專門的機構,但是到了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的年代,內閣權力空前強大,也進一步制約了皇權,但是卻無法制約太多,沒有之前宰相制約的那麼大,內閣處理國務最後決定依然是皇帝做出的,皇權依然強大。

到了明朝中後期宦官專權年代的根本原因也是如此,皇帝權力過於集中,直接原因是皇帝濫用親信,任意與親信甚至身邊的宦官分擔權力,導致親信宦官干政嚴重,歷史上最有名的太監魏忠賢就是這麼產生的。




由於明朝繼承元朝行省制,地方權力不大,權力集中與中央,皇帝權力也進一步擴大。

綜上所述,明朝帝王權力並不薄弱,而是權力更集中,看到皇帝權力薄弱只是宦官和內閣與皇帝分權造成的表面現象,沒有看到根本原因是皇權過於集中一個人的實質。

忘出題者請採納,謝謝!


我是暖男你信不

首先說下,君主專制的的發展!

秦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也是封建君主專制的開端!

1.秦朝三公九卿制,

2.隋朝:三生六部制

3.宋朝:設三衙,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樞密院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也是宋積弱原因之一,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設轉運使,全國財政由中央統一分配。削減地方權利,設立通判,將財政、軍事、司法收歸中央。分割宰相職權,設參知政事為副,以樞密使接收宰相軍權,設三司使接收宰相財政權,三者不相統屬。

4:明朝:取消宰相職位,實行內閣制(非現代國家內閣),設立五軍都督府,統兵,調兵互不統屬!調兵將領直接由皇帝委派!

5:清朝:軍機處的設立,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再說明朝,首先強調一點,明朝的皇帝權利並不弱,像木匠皇帝都能保證國家的運轉,如果是別的朝代早被改朝換代了,內閣制度保證了皇權的穩定,內閣和太監相互強制,所以下面鬥來鬥去,都需要皇帝的支持!誰都沒心思再來窺視皇權!你所看到的明朝皇帝憋屈,那是,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

東林黨佔據朝堂,魏忠賢的倒臺代表者,宦官實力的消退,皇帝的無法諒解的外部情況,聖旨也出不了皇宮!所以你看到的只是明末的一小段時間而已!


戲看天下_

我不知道哪裡體現出的皇權孱弱……就從題主說的這個正德和萬曆的例子來看,我也不覺得他倆的皇權有什麼孱弱的,恰恰相反,這二位不是想啥幹啥的典範嗎……

比如說正德吧,是,他是遭到了無數大臣的反對,可是這些反對有用嗎?堂堂三閣老領銜,帶著一堆大臣請求誅殺劉瑾,這陣仗夠大了吧,可是他們最後唯一的手段,就是以辭職為要挾…………然後正德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傢伙毫不猶豫順水推舟把幾位老爺子捋下去了,完全不顧“官意”,剛剛即位就搞這種大事情,這哪兒看出來皇權孱弱了?

以後正德在宣府重建行宮,在應州打仗,回北京不住乾清宮,建立了豹房,南巡跑到南京城釣魚,等等等等,每一項舉措都引起了無數反對聲,可是每一次反對都沒有成效,只是多了一堆進諫被貶乃至於被廷杖打死的大臣而已,這正德的皇權不僅不孱弱,反而很穩固呢。

至於說萬曆,好吧就算你認為他不上朝是和大臣賭氣,可是,該萬曆拍板的大事情,每一件都是萬曆親自做的決定,而大臣幾乎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比如萬曆三大徵,反對興師動眾的也不少,可是萬曆就是要打,那也就打了。至於說遍佈全國各地的礦監稅監,那反對的人更多,可是,萬曆還是照常派人,照常撈錢。有一次萬曆病重,以為自己要掛了,就下詔廢礦監,可是過了一陣兒病好了,又趕緊派人把發出去的詔書收回來,這一系列騷操作,哪個大臣能阻撓的了?

所謂宦官干政,至少,在正德朝,是一個偽命題,劉瑾怎麼威風,正德回過味兒要殺他了,也不過一道聖旨的事情,曹吉祥好歹還造了個反呢,劉瑾連反都沒來得及造,這水平也是次了點兒。而萬曆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干政的宦官,馮保……那是因為萬曆那會兒還小,加上張居正,萬曆把張家搞倒臺之後就再也沒有啥人能限制他了。文官集團這種無聊的名詞更是讓人無奈……


營三千

明朝君權並不孱弱,反而十分加強。

之所以會讓人產生明朝君權孱弱的印象,主要是言官的作用。明粉們認為明朝是最有骨氣的朝代,這一點用在明朝的大臣們身上應當說是最適合不過了。明朝的大臣,往往都會認死理,只要覺得皇上這件事做的不對,拼了命也要阻止。

說起來,明朝大臣的這種品質,有理學的功勞。理學就是用那種近乎死板的原則來規範人們,塑造士人的品格。

但之後的清朝為什麼這樣的大臣不多了呢?說起來這是清朝咎由自取。清朝皇帝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專制,把大臣們變成了純粹的奴才,確實是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同時也是自掘墳墓。當危機到來的時候,朝廷忽然發現,朝廷上下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棟樑。當辛亥革命將清朝送進墳墓的時候,又有誰願意為大清殉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