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5G试验、增强产业链的合作

加速推进5G试验、增强产业链的合作

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IT企业,联想集团在PC领域从全国第一到全球第一,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当前正面临考验。在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变革的冲击下,联想集团这几年遇到了困难,PC市场遭遇惠普狙击,智能手机市场跌出前五位置,这也让其股价萎靡不振,在持续下跌之后,这个月被踢出恒生指数成份股。不过,联想集团最近也正在变革,包括更加重视客户体验、成立全新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等等。在PC整机市场,联想依然是一家出色的企业,其带来的稳定现金流也让它在正在掀起的这场自我变革中掌握主动权。(林虹)

  5G首个国际标准版年中出炉 厂商加速商用布局

近日,联想5G标准投票的旧闻成为热议事件。据传,两年前3GPP组织了5G信道编码标准的学术会议,在标准的投票表决阶段,联想选择了高通的方案,而没有支持华为的Polar码方案。

5月16日,联想对此作出解释:在3GPP组织的5G eMBB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在第二轮(RAN1#87)投票时,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

而在投票的争议和标准的确定中,反映的是国家和企业对于5G标准话语权的争夺。相比3G、4G时代通信企业各自为政给出标准的局面,5G时代大家达成共识,决定制定5G全球统一标准。这意味着,选定的标准将成为唯一的参考。目前来看,高通和华为两家更为强大,两者分别主打LDPC方案和Polar码方案。

按照3GPP的规划,今年6月将公布5G的全球统一标准(Release 15,简称“R15”),商用则最快在2019年展开。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速推进5G试验、加速产业链的合作。

  夺取5G话语权

在5G的应用方面,3GPP定义了三大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低延时通信)、以及mMTC(海量物联网)。其中,eMBB提升了信号和带宽,具体场景就包括VR、AR、线上会议等;URLLC根据特性可运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mMTC则为物联网的连接提供更好的支持,不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家居、监控等领域都可以应用。

确立过程中,一共举行了两次投票会议。最终各方达成的共识是华为主推的Polar码方案击败美国高通主推的LDPC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LDPC成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从2G和3G的落后、4G的追赶、中国企业在5G标准上的话语权明显增加,付亮谈道:“3G时代我们和日本标准相差10年,别人确定了我们才进场,5G标准的完整版还需要2年左右,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场,搭建了更多场景,并且人口众多,有基础优势。”

当下,5G标准化工作计划正在加速推进。3GPP R15针对非独立组网5G新空口(NR)的标准已在2017年底前完成,针对独立组网5G NR的标准将于2018年中完成。爱立信在《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中指出,首批基于独立组网5G NR的商用网络预计将于 2019年投入使用,大多数网络部署将从2020年开始启动。预计到 2023年底,eMBB 5G用户数将超过10亿。

除了R15版本,接下来5G标准还要制定R16版本。具体来说,R15主要针对eMBB和URLLC的应用需求,第二个标准R16计划于2019年9月完成,将支持eMBB、URLLC、mMTC等各类场景。

  突破和难题

随着5G第一版国际标准将在6月完成,我国的厂商也在探索5G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不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在基础设施、通讯设备等方面积极研发布局。

虽然目前我们在5G产业上全球领先,但和美国还有距离,真正的距离还不是5G标准,而是整套产业链的能力,配套通信芯片、基站建设、企业及用户服务体系。

其四,企业商业模式需要逐步更新,5G技术定义了全新的网络架构,同时包含了现时段不具备的全新网络特点,万物互联时代,将会产生新型的消费模式。因此,企业探索相应的新型商业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企业加大研发强化5G的同时,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未间断。5月17日,工信部和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了推进5G产业的发展。即推进标准化、研发、应用、产业链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组织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完成第三阶段技术研发试验,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组织5G应用征集大赛,促进5G和垂直行业融合发展,为5G规模组网和应用做好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