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繠鷽_á孏静

叙利亚战时经历了7年多了吧,目前还没有完全见分晓。所以在战争或者动荡期间,谈输赢其实是没有由来,也没有意义的。

木叔可以从一些基本的战争形势以及国际格局的角度,来分析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以及与西方的交错点。

从军事角度讲,俄罗斯其实没有输,因为俄罗斯保住了巴沙尔政权,这对其而言可以更好维护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利益。毕竟俄罗斯是叙利亚多年的老朋友,过去的苏联时代就有诸多政治军事利益,因此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能够获得军事和政治利益的。

特别是俄罗斯直接介入之前,西方对巴沙尔的军事打击已经进入了深层次,如果没有俄罗斯介入,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俄罗斯此举保住巴沙尔政权之外,还遏制了西方的军事冲动,所以确实可以说算是和西方扳平。

但是叙利亚问题除了军事和政治之外,还有国际影响以及道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俄罗斯在这两个问题上其实比西方要棋高一着,应该是赚足了名声,在舆论上算是赢了一局。

因为俄罗斯能够勇于和敢于直接出手,与西方有点当面对抗的意味,这对和俄罗斯交好的国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迹象,也就是俄罗斯在自己危难时不会袖手旁观。俄罗斯能获得这样的名声,着实不容易。

因而在叙利亚战争的宣传战和舆论战上,俄罗斯通过自己的强大信心与决策,赢得了尊重。所以到目前为止不能说俄罗斯在与西方的抵抗中输了。


木春山

很显然,俄罗斯军队正在取得胜利。俄罗斯干预叙利亚地区有两个目标,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三个:

1,与ISIS和叙利亚拯救阵线进行抗争,并避免俄罗斯的盟友阿萨德被沙特阿拉伯和美国推行的逊尼派原教旨主义击败。

2,俄罗斯在因为入侵克里米亚和乌克兰而被制裁之后,就想通过帮助西方国家解除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来改变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如果第二个目标失败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第三个了。

3,利用俄罗斯与伊朗的盟友关系,部署来自黎巴嫩、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什叶派民兵与叙利亚叛军作战。这使得俄罗斯可以适度地向叙利亚派遣一些陆军,包括一些炮兵和一些特种部队,但是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目标1和3已经完成。目标2现在已经处于僵持状态了。但是对于美国和俄罗斯这样两个超级大国来说,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使用最先进的舰船,空中战斗机和导弹,他们产生的分歧的数量出奇地小。

从战略角度讲,俄罗斯政府赢得殖民/干涉战争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认为关键是大部分叙利亚人,至少是没有机会移民的那部分叙利亚人,一直都在支持打击恐怖主义分子。

我相信不会有人怀疑ISIS和叙利亚拯救阵线几乎没有当地居民的支持。可能他们过去有一些,但是现在也没有了。ISIS和叙利亚拯救阵线的参与将美国主导的地区变成了人类的地狱:对于任何理性的人来说,任何一个星期的任何一天都更愿意选择专制政体而不是神权政治。

逊尼派原教旨主义团体关于个人自由,妇女,人体和艺术的信仰只能由沙特阿拉伯的波希米亚人分享,就像在阿富汗一样。然而,与美国不能在阿富汗找到出路不同的是,这场逊尼派革命发生在叙利亚,叙利亚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殖民化/干预/入侵)并不重要。

俄罗斯取得了几次战略胜利,其中一些真的令人吃惊:

1,俄罗斯凭直觉把空袭集中在不激烈的叙利亚反叛团体。他们把ISIS留给了美国。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在与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这使叙利亚/俄罗斯战争发生了变化。这一举动使ISIS重获支持。因此,对美国来说,这是在ISIS和阿萨德之间的一个选择。

2,以前的战术限制了加入ISIS的俄罗斯人和中亚人在回国时袭击俄罗斯。尽管伦敦、巴黎、布鲁塞尔、西班牙和美国在ISIS恐怖袭击方面存在问题,但是俄罗斯这方面的问题却很少。

3,精确巡航导弹袭击、回收冷战飞机以及只有40名在叙利亚阵亡的俄罗斯士兵,这些都有助于宣传俄罗斯是一个很好的武器供应国,并且使他们在这场干涉中保持俄罗斯国内的平静(甚至自豪)。这与欧洲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欧洲,你可以看到了大量反对参与中东战争的抗议行动,因为伤亡人数过多,开支太大。

4,俄罗斯现在被看作是一个能够跨越国界的超级大国。

5,俄罗斯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若干胜利:不管怎样,他们对阿萨德的支持使他们受到沙特阿拉伯人和逊尼派邻国的尊重。同时,俄罗斯还避免了和他们的宗派战争。

6,俄罗斯最令人震惊的外交政变是将土耳其在战争中的角色从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以确保阿勒颇的决定性胜利。通过阿斯塔纳进程,俄罗斯与土耳其并肩作战,打败反叛分子。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胜利得益于华盛顿决定不进入叙利亚也不干涉这场由俄罗斯代理的战争。相反,美国把军事行动的重点放在击败叙利亚东部的ISIS。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场战争悄然发生:这场战争使两个超级大国便于尝试战术,在国防系统中促进国内税收投资,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的训练场。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军方都觉得自己赢了。

最后,你可以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现代”的殖民战争。基于此,所有的侵略者都认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在一场相对较低强度的战争中进行“和平”的分裂。


华沙记忆

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在我看来,以精明著称的普京绝不会做亏本买卖,这一次,俄罗斯不仅赢了,还赢得让美国嫉恨

首先,俄罗斯赢得了军事上的巨大成功

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12月27日表示,2015年9月俄军进入叙利亚时,叙境内各团伙有5.9万武装分子,之后又招募了约1万人。经过两年激战,俄军消灭了其中的约6万人,其中包括2800名俄罗斯人。普京也称,俄叙两军用两年多时间"联手粉碎了战斗力最强的国际恐怖团伙”,而俄军为消灭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分子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

在检验俄“军改”成果、展示俄军作战能力方面:从2015年9月30日进入叙利亚到2017年12月11日宣布撤军,俄罗斯调动空天部队、海军、特种部队、情报人员等赶上叙利亚实战练习。两年间,累计超4.8万俄军人员参与了叙利亚行动。而这一段时间也恰逢俄罗斯“军改”?究竟效果如何,叙利亚作战任务正是最好的检验。

对于这两年的表现,普京给出肯定。他说叙利亚一战非常重要,它向外界全面“展示了出当前俄罗斯武装力量不断上升的作战能力”。他称俄军人在叙利亚的行动高效而专业,尤其是2015年9月30日接到巴沙尔·阿萨德请求后,俄空天部队飞机当天即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地面目标实施精准空袭。普京说:“叙利亚局势和世界整体军事政治形势证明,我们加强陆军和海军建设、提供必要资源积极建设军队的决策是正确的、适时的。”

28日,在出席向参加叙利亚军事行动的军人授勋仪式时,普京再次表示全世界最主要是俄罗斯公民已经看到俄武装力量的现代化程度。

在干预后叙利亚反恐与和平进程上,俄罗斯武装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12月27日证实俄军事顾问几乎进驻到叙政府军每支部队。与此同时,目前留守叙利亚的俄军部队仍保持完全战备状态。12月25日,普京称俄罗斯还会继续在叙利亚进行反恐斗争,但不会像过去一样广泛地动用俄罗斯武装部队。他透露说:“如果需要,我们将在那里实施定点打击。”

在扩散海外军事基地、建立常驻军队方面:俄罗斯一直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多的暖水港,之前搅动克里米亚公投正是如此,而叙利亚危机找普京找到了重建俄军驻叙港口的绝佳机会。

原先,俄海军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仅有一个海军补给站,还年久失修,一片荒芜,但叙利亚危机一爆发,塔尔图斯港的战略地位立即变得不同,那里毕竟扼守着地中海南段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此时普京立即抓住机会。以助叙利亚反恐为主,大举增兵,并以战斗成果为由,与叙利亚签署协议,

要求将现有俄海军驻叙塔尔图斯补给站扩建成完全意义上的海军基地,以便俄军可同时在该港停靠包括核动力巡洋舰在内的11艘俄军舰。

12月26日,联邦委员会批准了这份协议。同一天,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罗斯开始组建常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的部队。他透露说:“最高统帅(普京)上周批准了驻塔尔图斯和赫迈米姆部队主要驻扎点的结构和编制。我们开始在那里组建常驻部队。”

其次,军事胜利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赢得巨大政治利益

自从2015年9月介入叙利亚危机后,普京一边在叙利亚反恐,一边借着商议叙利亚问题频频与伊朗、土耳其、约旦、以色列、沙特等国领导人会晤,这不仅让俄罗斯在作战之余获得中东政治外交影响力,还获得了有效调解人的国际名声,几乎可以说迅速抢占了因特朗普“有意无意退出中东”后的权力真空。一方面是特朗普与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关系持续恶化,另一方面却是俄罗斯在伊朗、土耳其与叙利亚、埃及持续获得影响力,如此此消彼长之下,俄罗斯现在俨然成了在中东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几年内,中东的任何根本问题想要解决,都绕不开俄罗斯这一环了。

值得特别留意的是,或许是因为被叙利亚“调解”冲昏了头,俄罗斯现在把手伸到了半岛,哭喊着要当“中间人”、“调解人”,这手也是伸得不能更长,伸完中东伸东亚。

第三,经济利益方面:为俄企主导叙利亚战后重建铺路

大战之后,叙利亚百废待兴。虽然现在距离重建还有些时日,但总有论功行赏的一天。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彼得·托尔斯泰12月23日在TVC电视台节目上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俄方参与恢复叙利亚经济项目的长期设想,而且俄方企业想要从重建项目中获利。他甚至更加直白地表示:“这里谈的不是人道援助,而是商业项目,叙利亚有许多油田和气田。”

终一句:为了叙利亚长达两年多的军事行动,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军力、人力、财力支持,而在俄罗斯国内经济如此困难的背景下,精明的普京之如此要兴重兵出战难道不是冲着这背后更巨大的利益?!您也说说,俄罗斯输得了吗?!


陈一诺

俄罗斯在叙利亚貌似取得了胜利,其实是为自己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自从普京出兵叙利亚以来,虽然阿萨德政权在普京不遗余力的扶植下暂时保住了,但这靠的是俄罗斯源源不断的为其输血,普京甚至连唯一的破破烂烂的航母都开过去了,可以说是赤膊上阵了!可俄罗斯如此国力这血能输多久???请不要以为美国在叙利亚与俄罗斯的角力中落败或处在下风,美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首屈一指,把前苏联都搞垮了,何况如今江河日下的俄罗斯???看看叙利亚周边地图,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土耳其与其接壤,还有临近的以色列。伊拉克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约旦是高度亲美国家,土耳其是美国北约盟友,还有铁哥们中东第一强国以色列,波斯湾还有随时可以支援的航母战斗群。俄罗斯没有一个盟友。美国在战略上对俄叙联军处于包围态势,对于自己的战略颓势普京心里是很清楚,所以动不动祭出核武器摆出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其实也是普京的无奈之举!美国如今的策略就是保持叙民主军与俄叙联军的势均力敌,然后跟俄罗斯玩消耗战。别忘了在乌东部俄国还有一个流血的疮口。回头看看苏联是怎么倒的,俄罗斯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秋叶飘零93667681

从表面看,俄罗斯肯定是赢了。

1、原来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节节败退,很可能被推翻,那作为亲密朋友的俄罗斯的既得利益,自然就不复存在了。现在,利益保住了,俄罗斯不仅继续保留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作为海军港口,而且还获得了多个空军基地。

2、俄罗斯更获得了与西方较量的筹码。普京之所以要突然出兵叙利亚,就是因为在乌克兰等问题上,被西方步步紧逼,他需要其他筹码来进行博弈。现在,要解决叙利亚问题和中东问题,西方不得不和俄罗斯谈,不得不在其他方面让步,这就是筹码。

但俄罗斯有没有代价呢?肯定的,有时还是惨痛的。

最新的一个例子,2月3日,俄罗斯一架苏-25战斗机被叙反对派武装击落,俄飞行员被打死。

之前的2015年11月,一架俄罗斯苏-24战斗机,被土耳其击落,一名俄飞行员阵亡。

当时,俄军出动两架米-8直升机进行救援,一架又被叙利亚反对派击中,1名俄士兵阵亡。

此外,2016年8月,又一架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在叙利亚被击落,5人遇害。

2016年12月,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土耳其枪手打死。土耳其人行凶的原因,就是不满俄罗斯出兵叙利亚。

更惨烈的还有两起空难。2015年10月,一架俄罗斯民航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机上224人无一生还。事后查明,这是恐怖分子报复俄罗斯所为,将炸弹安装上了俄民航客机。

2016年12月,一架俄罗斯军机在黑海失事,机上93人全部身亡,包括俄罗斯赫赫有名的红旗歌舞团。他们本来前往叙利亚,慰问在那里的俄罗斯部队。

有些牺牲,可能平时也会有,但有些却完全因为叙利亚而起。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确实外交很风光,但人们看不到的,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开始容易结束难,哪怕是普京。


牛弹琴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如果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介入这一刻就意味着实际上已经输了。理由如下:

一。叙利亚冲突本质是什叶派阿拉维派与逊尼派的宗教冲突。巴沙尔以10%的少数种群统治90%的逊尼派种群,暴行连连,叙利亚难民都是本国逊尼派,现在高达1300万,几乎占了人口一多半,可想而知巴沙尔对本国国民残酷的程度。当时连联合国都看不下去了,潘基文称巴沙尔为前所未有的暴君。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就面临着逊尼派伊斯兰国家的报复和敌视。世界上的逊尼派伊斯兰国家极多,大约在50个左右,差不多占了联合国的1/4。而什叶派执政的国家只有伊朗和伊拉克(其实库尔德人半独立)。为了巴沙尔,俄罗斯要与联合国1/4的成员国为敌,可想而知俄罗斯在战略上的短视与愚蠢。

而且这些国家中的海湾国家都是OPEC成员国,对国际原油定价十分重要。俄罗斯的命脉就是石油出口。得罪了伊斯兰国家尤其是北非和海湾国家,对其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

二。2015年前,叙利亚是沙特与伊朗的代理人战争。而俄罗斯在2015年高举反恐大旗介入后,西方国家不甘示弱,也纷纷介入,连土耳其也横插一脚。

2014年俄罗斯已经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与西方闹翻,被欧美严厉制裁,2015年在经济滑坡如此迅猛的情况下,居然再次捅一个马蜂窝。

其蛮横行为使俄罗斯的西部邻国战战兢兢,纷纷投入巨资发展战备,

瑞典提出单独抵抗俄罗斯二周计划,波罗的海国家要求北约集体入住,波兰、保加利亚加大布置了反导系统。俄罗斯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

三。俄罗斯虽然暂时以狂轰滥炸的手段帮助巴沙尔政权收复了部分国土。但是,埃及宣布出兵,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其装甲力量、空中力量和海军力量并不输于驻叙利亚俄军。作为沙特出钱装备的埃及军队,有足够的资本与俄罗斯叫板,尤其得到美国的默许。

俄罗斯现在叫嚣着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实际上,俄罗斯人口高度集中于莫斯科等寥寥无几的几个城市,其抗打击能力真心不强。

综上所述,俄罗斯介入叙利亚问题,实质是换取与西方博弈的筹码,却换来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敌的现状,实为战略上的失败。笔者认为最俄罗斯最终将抛弃巴沙尔,以换取与阿拉伯世界和西方国家的妥协。


鹰的家园

俄罗斯当然是叙利亚内战的大赢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估计是和前几天普京忽然有些让人意外的宣布从叙利亚撤军有关。我估计不少网友可能错误得以为,俄罗斯在叙利亚撑不住了才要撤退。其实,这完全错误理解了目前的叙利亚战局。

普京是在2015年9月30日正式宣布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的,到前几天普京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备注:我此前在悟空问答已经详细解释了,普京这次不会真撤军)为止,俄军在叙利亚总共呆了2年余2个月。

我之所以认定俄罗斯成为这场战争的大赢家,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介入这场战争前后,他在中东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有了质的提升。

我们慢慢来看看。2015年,俄罗斯介入中东前,他在中东的影响力只是停留在与伊朗的密切关系,但这种密切关系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实质内容,比如伊朗多年来一直求购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但俄罗斯出于种种考虑还是磨磨蹭蹭没有答应。这些顾虑说到底还是因为俄罗斯担心就此与美国撕破脸。

2015年前,表面上看俄罗斯与叙利亚也是特殊的亲密关系。比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独联体范围外仅仅剩下了一个军事基地,那就是叙利亚塔尔图斯的军港。但实际上,笔者本人曾经在2011年底造访过这座破败不堪的军港,清楚得明白这座军港的象征意义大于其实际内容。

但现在随着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的全面投入,情况完全不同了。如今,俄罗斯在塔尔图斯的军港已经频繁使用,而且在临近地中海的另外一座城市拉塔基亚,俄罗斯还获得了一个军用机场。俄罗斯用战场上的胜利,帮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不可思议得扭转了战争基本态势,原本摇摇欲坠的巴沙尔总统宝座,居然牢牢坐稳了。有了这样的帮忙,巴沙尔未来能如何回报普京?这是不言自喻的事情。

当然,俄吹们也不用太激动。俄军在叙利亚取得战场胜利,与其说是俄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倒不如说是普京战略大手笔瞅准了绝佳时机,体现了战略大师的功力。


李明波论中东

俄罗斯重量级经济人士到叙利亚吃第一个螃蟹,助叙战后重生!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投入绝对是大手笔的。

2017年圣诞节前夕,普京总统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后不到两星期,俄罗斯一个重磅经济代表团到访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政府官员进行了会谈。

会谈结束后,巴沙尔表示,叙利亚在打击恐怖主义上所取得的胜利,为加快国家重建进程,提供了适当条件。

俄罗斯和叙利亚近期的接触,已经从政治、军事领域转向了经济层面。这是一个极为强烈的信号:战争尚未彻底结束之前,叙利亚已经具备重建的条件,这块被战火蹂躏了7年的土地向全球各国开放经济重建机会!

访问叙利亚的俄罗斯代表团是重量级的,由副总理罗戈津率团出访,代表团包括了俄方外交,国防,工业,交通、经济发展和能源部等多名官员。

俄方代表团的这次访问主要是要继续加强俄叙两国间专业与技术部门的合作对接。尤其是在俄罗斯索契和叙利亚境内的赫梅米姆俄空天军基地内,普京和阿萨德两次会见后,俄方代表团这次访问是通过强化叙内部战线和启动重建进程的途径,来推动和加强叙利亚政治进程。

(图为作者在叙利亚国防部采访)

巴沙尔总统在接见了俄罗斯经济代表团后宣布,目前叙利亚在打击恐怖主义上所取得的胜利,将为国家重建进程提供适当条件,并推动和扩大一些经济项目。叙利亚战后重建的巨大蓝图已经呼之欲出。

叙利亚境内目前还有零星战事,但全国大范围战事已经结束,重要的油气资源也已经由政府军收复并掌控,这将为叙利亚战后重建资金来源提供关键保障。如果这些资源掌握在反对派手中,叙利亚重建只有靠国际社会援助才能实现,如今通过这些资源的出售,已经具备开展商业往来的资金条件。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曾数次表示过,战后重建的机会留给为叙利亚解放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伊朗,以及在战争中,为苦难的叙利亚人民提供了大量人道救助的中国等国家。

俄罗斯经济团是第一个进入到战后叙利亚吃螃蟹的,这也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为其他国家陆续进入叙利亚市场打响头炮。

整个国家几乎被战火吞噬和摧毁,重建机会巨大。

从安全配套保障上,俄罗斯国家杜马21号通过一项协议,同意俄军延长租用叙利亚塔尔图斯省海军基地49年。

根据俄叙协议,俄军同一时间最多可在这个海军基地,停靠11艘军舰,当中包括核动力军舰。

这些措施将确保居民们能够返回家园,并在战火尚未彻底平息的状态下,建立冲突降级区。军事、政治、经济多管齐下,多灾多难的叙利亚终于迎来和平重建的曙光!(完)


蒋晓峰Terry

输赢都是相对的。就像老美和英国至今还在反思伊拉克战争到底是输了还是赢了。因为判断输赢需要考量两个阶段的利益得失,一是短期的,这很好判断,就是看战场的胜负。二是长期的。就是看通过一场投入巨大战争之后,能否改变目标区域的战略利益分配格局,是否会对自身的长期战略利益形成决定性帮助。

2014年,俄罗斯通过巧妙的“暗度陈仓”战术出兵叙利亚,帮助叙利亚盟友实施打击IS的反恐战争。当时的情势很明显,如国再得不到外部支援,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将被IS全部占领。众多周知,俄罗斯出兵后,形势快速发生了逆转,截止目前叙政府军已经解放了幼发拉底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地区。

应该说俄罗斯通过出兵叙利亚反恐,不但有力的打击了IS并促使其灭亡,同时还保住了盟友巴沙尔政~权。虽然接下来的叙利亚政治~重建前景依然复杂,但是俄罗斯已经把所要追求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就是获得了长期使用塔尔图斯港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权利。即使未来叙利亚被分割分裂,俄罗斯照样能保住其在地中海的战略桥头堡。

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对进出土耳其海峡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和黑海舰队形成战略支援和呼应。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塔尔图斯港会成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海外基地被保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除了军事战略的考量之外,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反恐还有两个战略层面的意图。一是分散在东欧和乌克兰问题上的地缘战略压力。二是使俄罗斯的战略影响力重返中东,而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中东国家都不得不充分考虑俄罗斯的态度。当然,俄罗斯强势的重返中东事务核心圈,也会加剧与美国和北约的矛盾。但总体来说,得到的要远比失去的多,也就是赢多输少。


高峰军事观察

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中100%赢了,俄罗斯目前在中东地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了中东地区的新霸主。



1.2012年叙利亚爆发了内战。美英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占领的叙利亚大片国土。叙利亚政府军处于守势。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出兵帮助叙利亚,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将被推翻。

2.因为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如果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被推翻了。俄罗斯也将会失去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俄罗斯为了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出兵叙利亚,帮助阿萨德总统稳定了执政地位。

3.俄罗斯通过出兵叙利亚。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普京总统指挥俄罗斯军队对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进行了疯狂的反击。给中东各国带来了安全、稳定与和平。所以很多中东国家非常感谢俄罗斯。

4.目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与伊朗,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组成了战略联盟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所以俄罗斯赢得了叙利亚战争也成为了中东地区的新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