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鬼吹燈之巫峽棺山

考古學家孫教授找到摸金校尉胡八一,向他透露一個天大的秘密:“文革”期間他在勞改農場結識觀山太保後人封團長,此人說自己四川老家有座明代觀山太保修築的地仙墓,內藏天下寶物,並有民諺為線索:“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討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做了一輩子考古工作,孫教授想借此墓揚名。胡八一聽後很感興趣,於是,他叫上同為摸金校尉的老婆楊莎麗、兄弟王胖子,和孫教授一道前往封團長老家巫山縣尋寶。

  胡八一等人在途中巧遇蜂窩山後人么妹兒,發現民諺線索直指巫山山洞,眾人遂進洞探險。巫山山洞直通壁立千仞、中懸棺槨的棺材峽,峽谷兩側的絕壁上,都鑿有凹在山體中的鳥道,縱橫迴轉,密如蛛網。孫教授推測“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指的就是這裡。一行人沿鳥道在絕壁上行走,下至谷底時仰望絕壁,發現高處星羅棋佈的懸棺,隱約勾勒出一個高大巍峨的無頭巨人形象,正應了民諺“好個大王,有身無首”中的暗示。

  胡八一根據巨人手指指向,在峭壁上找到一處洞穴。五人進入山洞深處,看見一座白色平臺上坐著一個身著蟒袍鉤帶的玉人,玉人頭戴沒有五官輪廓的銅面罩,後腦的銅面罩上卻是一張烏羊的面孔。整座白色平臺,竟是六具赤裸女屍的脊背,那些女屍分兩排跪在地上,而頭罩烏羊的玉人,就是端坐在由死屍搭成的軟席上。孫教授戴上眼鏡盯著看了半天,驚歎說這是名副其實的人凳,女屍體內灌注了硃砂,用來維持血肉不僵不腐。這裡不是古墓冥殿,而是一處祭祀場所。

  這個洞穴連著一條奇深難測的古隧道。道口有一座墓碑,碑前盤膝坐著一具死去多年的男屍,不知是何人。墓碑上刻著題為《觀山指迷賦》的詩句,細看之下發現居然有那民諺的後半段:“欲訪地仙,先找烏羊。嚇魂臺前,陰河橫空;仙橋無影,肉眼難尋;落巖捨身,一步登天;鐵壁銀屏,乾坤在數;黑山洞府,神闕妙境;銅樓百棺,瓦爺臨門;磕頭八百,授與長生。”

  一行人進隧道尋墓,隧道的盡頭是懸空的半山腰,前邊是倒“T”字形的峽谷,縱向的峽谷底部,有一道龍門,上鑿兩個大篆字——“嚇魂”。

  從隧道口到龍門之間有二十米左右的間隔卻沒有橋樑,楊莎麗撿起一塊石頭,投向龍門前的深谷,只見石頭飛到半空,忽然停住不動,像是落入暴風眼裡,浮在當空滴溜溜打起轉來,旋即晃了幾晃,便被神秘的渦流不知帶到了何方。這難以捉摸的危險氣流,恐怕就是所謂的“陰河橫空”了。

  胡八一念著“落巖捨身,一步登天”,靈光一閃,招呼王胖子幫忙,將一塊幾百斤的岩石推下深谷。岩石太重,並未被龍門前的亂流吸住,而是墜入滿是迷霧的深澗。稍頃,山谷中迴響起爆炒鹽豆似的躁動之聲。驀地,只見無數巴掌大小的金絲雨燕從山崖底下飛出。原來嚇魂臺底部的峭壁上,藏有許多金絲雨燕巢,被岩石驚動的大群金絲雨燕傾巢而出,飛到峽口,頓時都被“陰河”的無形氣流捲住。金絲雨燕性喜集群,被渦流捲成一團,燕子群中密集得幾乎連間隙都沒有了。峽底飛上來更多雨燕群,還在源源不斷地加入燕陣,形成了一條匪夷所思的“燕子橋”。孫教授喜出望外,大叫道:“這就是仙橋啊!……金絲雨燕橋隨時都會散落,咱們要抓緊過橋!”

  大夥兒縱身衝向橋頭,踏上這座“仙橋”。他們實際並非是踩著燕子過去,而是利用大群金絲雨燕堵住風眼的時機,憑藉燕子橋巨大的浮力半凌空地“飛”了過去。

  落地之後,大家看到一隻巴山老猿從巖縫中探出頭來。老猿認識孫教授,孫教授也像遇到多年的老友一樣,不斷念叨著:“老夥計呀,你還記得我嗎?這麼多年沒見,我老了,你也老了,你的主人封團長在哪兒?帶我們去找他吧……”

  老猿好一陣抓耳撓腮,才扭頭鑽進了暗道。眾人大喜,連忙緊緊跟上,沿著嵌在峭壁深處的曲折暗道前行,來到一處一半暴露在懸崖絕壁外的巖洞之中。只聽孫教授“啊”的一聲驚叫,眾人這才看見在巖洞一口石槨附近,有具身材魁梧的男屍倚牆而坐。孫教授神情激動,趴在地上去看那具男屍的臉,失聲叫道:“老封……真是你?你怎麼死在這裡了?”

  在封團長破爛軍裝的上兜裡,胡八一找到了他的遺書。在遺書中,封團長講述了他的身世。原來這棺材峽裡藏有一座棺材山,原是烏羊王的陵墓,宋元時期封氏祖先在此處做盜墓勾當發跡,封家於是自稱棺山太保;明太祖年間,其後人一度為皇家效力,改稱為觀山太保,御賜有18面觀山腰牌。明末,觀山太保當時的首領封師古,痴心丹道不死之說,違背祖訓帶人挖開了棺材山,併入古墓避世而居,說自己即將修煉成長生不死的地仙。

  留在外面的封家後人因戰亂背井離鄉,到封團長這一代,老封家就只剩下他一人。“文革”時,封團長從農場跑回老家找地仙墓,按照祖宗留下的《觀山指迷賦》,找到藏有開啟地仙墓入口鑰匙的巖洞石槨,可是打不開,最終功虧一簣。

  么妹兒使用蜂窩山的手段將石槨打開,發現裡面沒有屍骸,僅有一隻裝著毛筆的金匣,筆上刻著“觀山神筆,畫地為門”。孫教授依提示在峭壁上畫門,墨跡都幹了仍然只是一幅畫,眾人在失望和疲憊中睡去。

  黎明時分,胡八一被一種奇怪的微微震顫之聲驚醒。只聽孫教授脫口而出叫道:“野蜂!用毛筆畫門的巖壁上全是野蜂……”那觀山神筆留下的墨跡中,大概含有某種引蜂的藥物,招引一群群野蜂從四面八方擁來。野蜂聚集在山壁旁一株橫空逸出的樹杈上分泌蠟質,結起了數座蜂巢。畫在山岩上的大門,在野蜂的來回爬動摩擦下,逐漸產生了某種變化,漆黑的墨跡上呈現出一片飄忽閃爍的熒光。群蜂受熒光的影響一股股地集結起來,飛到蜂巢上方遺溺淋溼蜂巢,蜂溺淌滿蜂巢,便不斷滴落到正下方的青石板上。蜂溺觸石,如酸腐鐵,地上的青石漸漸地被蝕出一個很深的大窟窿。孫教授這時緩過了神,顫聲道:“肯定是地仙墓了……那白花花的岩層都是死銀子,這就是‘鐵壁銀屏’啊。”

  眾人大喜,用飛虎爪拽地,一直下到地窟底,發現前路被地下水形成的湖泊攔住。胡八一根據《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對古葬制的描述,猜測這是殉葬者埋骨之所,應該位於墓道槨室之下,要想進入上方的古墓,只有從陰河中渡水而過。五個人拖了兩口漆棺下水,用工兵鏟撥水划行,沿途洞壁砌有巨磚,極像是墓中甬道。行至水淺處,眾人棄棺登岸繼續前進,看見墓道兩側設有若干空空如也的側室,墓牆上繪有殘缺不全的壁畫。

  眾人涉水前行,忽見一口漆棺裂開了一條大口子,倒扣在地,棺縫中耷拉出一條幹枯的女屍手臂。胡八一走近,發現棺材的底部有些字跡,忙凝神辨識:“物女不詳,壓葬而藏……巫峽棺山,地仙遁隱;群龍吐水,古墓遺圖;武侯藏兵,棺樓迷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千,百單有七……”大家猜測這是《觀山指迷賦》後半截。

  楊莎麗忽然低聲對胡八一說:“你有沒有發覺孫教授的行為太反常了?剛才大夥兒在棺材後邊的時候,我看見孫教授從他自己的耳朵裡掏出一隻食屍黑蠅。”此時,孫教授在墓室門前催促大家:“這段指迷賦應該是說古墓的群龍吐水處,藏有地仙所繪的一幅地圖。烏羊王地宮有三層墓門,高處有雕刻蒼鱗老龍的瀑布,咱們應當立刻去那裡取出地圖……”

胡八一這時也看到孫教授後頸上趴著一隻黑蠅,一把拽住他說:“且慢,你身上怎麼會有食屍黑蠅?你到底是死人還是活人?”孫教授一聲冷笑,笑聲中隱隱有種猙獰可怖之意,只是瞬間工夫,他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急忙繃住臉孔,乾咳兩聲。胡八一隻好暫且隱而不發,等找到地仙墓再作理會。

  眾人沿著曲折漫長的墓道,來到地宮高處的通道,通道盡頭,竟是烏羊王古墓的正門。胡八一和王胖子、孫教授進墓,讓其他人在外面等候。正欲走時,楊莎麗突然發現孫教授臉上出現屍斑,不由暗驚。

  三人收拾停當,進了墓道。轉過彎後地勢更是寬闊,牆壁凹陷處,砌著一排排猩紅色磚樓,定下神來細看,每一塊磚都是一個巴掌大小的石頭棺材,棺蓋帶有一定弧度,粗略一看,小棺材恐怕不下萬餘。圍著小棺材的墓道周圍,又有許多道石門,諸條墓道呈蜘蛛腳形分佈,各門閉得無間無隙,還灌注了銅漿鐵水,果然應了“武侯藏兵,棺樓迷魂”。

  每具小棺材上都陰刻著不同的標記,有星宿、卦符、五行之類,胡八一揣測,所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千,百單有七”之言,必是應在此處,以謎文推斷,至少要開兩具石棺才能拿得到圖譜。《周易》八卦通篇相加剛好是“兩萬四千一百單七”,只須找出《周易》首尾二字,打開相應的兩口石棺,肯定能取出遺圖。

  胡八一找到目標後,同王胖子動手拔掉棺蓋上的石釘,揭開來一看,那兩具小棺材裡各有一半精緻平整的彩繪瓷片,拼起來恰好湊成一副書本大小的屏風。瓷屏上繪著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村莊,還繪有一首《水調歌頭》的古詞,似乎指出了進入主墓室的途徑。

  胡八一正仔細觀察,不防孫教授突然奪過瓷屏一溜煙就往墓門外跑去。早已等在墓門外的巴山老猿負了孫教授在背上,攀著佈滿洞窟的絕壁而上,鑽到一個山洞裡消失了。墓門外等候的楊莎麗與么妹兒,聽到叫喊聲,情急之下不顧一切衝了進來,她們剛一進墓道,就聽“轟隆隆”一聲巨響,巨閘墜落,把出口堵了個嚴絲合縫。

  胡八一帶著眾人退回棺樓處,說起對孫教授的懷疑,猜測他曾經進過這座烏羊王古墓,對《觀山指迷賦》也瞭如指掌,只是他隱藏得極深,不知他背後埋藏著什麼秘密。幸好胡八一對他早有提防,故意打開了藏有假圖的棺材。他帶著眾人尋準兩個石棺,撬開棺蓋,見裡面仍是兩塊瓷片。瓷屏上畫了一座藏在深山裡的村莊、一顆人頭和一口棺材。棺材上沒有扣棺蓋,棺中有具無頭屍體,屍身方位與那顆孤懸的人頭一致,應該是一個死者被身首分離。

  正在這時,聽得墓道盡頭處,傳來悶雷般的響動聲,只見那塊封死出口的千斤石閘緩緩升起。孫教授陰著個臉,一動不動地站在墓門前,巴山老猿卻不見蹤影。王胖子走上前去,不由分說把他捆了一個結實,孫教授倒並不驚慌,反而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悲涼之情:“你們要是還想尋寶,就趕緊把那真遺圖拿出來,咱們一同進地仙墓。至於我對你們隱瞞的事情,我會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你們。”眾人於是“三堂會審”,孫教授倒也從容,將事情的經過一一道來。

  原來,當年封師古盜發烏羊王古墓後,閉門三月,忽稱自己已成“大道”,並說天下浩劫將至,遂率信徒進入古墓。他的親叔伯兄弟封師歧,也是個極有見識的高人,見封師古神態舉止已和活人大異,臉上的氣色,簡直就是一具古墓殭屍,苦勸無果,只好明哲保身,帶剩下的人離開故土。不久,他身染惡疾,只留下遺言:封師古所作所為,實已墮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地,幾百年後他若出墓,定會危害蒼生。我封家子孫後代,要是不把“屍仙”剷除,世間恐有大禍,祖宗們在天之靈也永遠不得安息。封師歧去世後,家道中落,他的後代始終不得機緣進入棺材峽。

  到了民國,封師歧的後人封思北,念念不忘祖訓,屢次進入棺材峽,卻不得其法進入地仙墓。百步鳥道盡頭處墓碑前的那具屍體,就是此人。封思北曾告訴他的兩個兒子,要是封家後人不除了“屍仙”,就別給他殮骨安葬。

  封思北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封學文,就是封團長;另一個叫封學武,過繼給了一家姓孫的財主,改名孫學武,也就是孫教授。造化弄人,“文革”期間,兄弟兩人重逢於果園溝。封團長讓孫學武牢牢記住《觀山指迷賦》全篇,然後獨身一人去了棺材峽。並叮囑孫學武,他要是出了意外,一定讓巴山老猿給孫學武捎消息,孫學武就是觀山封家唯一的傳人,一定要設法進入棺材峽完成祖先遺願。

  “文革”結束後,孫學武找了個機會獨自進了棺材峽,遇見了巴山老猿,找到了兄長的遺體和遺書。

  機緣巧合,孫學武認識了胡八一和王胖子,於是故意透露出地仙墓藏有異珍。他先提前進了棺材峽,偽造了遺書。為了防止別人丟了他單幹,“欲見地仙,先找烏羊”民諺之後的內容,多半被他篡改過。後來知道大家開始懷疑他,有心拿了真圖之後甩掉眾人,卻被胡八一用假圖給騙了。

  聽完孫教授的故事,大家唏噓不已。隨後參照遺圖,攀壁進入巖窟之中。這一路有驚無險,一行人終於到達地仙墓。眾人看見墓室當中一口嵌著綠松石的黃金棺槨,形狀詭異,猜測這就是地仙的墓室棺槨了。

  胡八一在墓室東南角點上蠟燭,眾人合力揭開棺蓋,猛聽“咔嚓”一聲,槨蓋從中分開,一具屍體從棺槨中坐了起來。屍體身材高大,全身著金縷玉衣,正是烏羊王。么妹兒忙撒開捆仙繩,兜頭將其捆個正著,向後一扯,就把古屍纏成了粽子。楊莎麗把一罐火油,潑在古屍上,孫教授划著火柴,點燃了火頭。那具烈火中的屍體,玉甲紛紛剝落,一顆面目猙獰的黃金頭顱在火光中浮現出來。

  楊莎麗看出一些端倪,低聲說:“金槨中不應該沒有棺材,這玉匣和烏羊王的屍體就是地仙的兩層套棺。”果然,從烏羊王的皮肉中,露出了一張黑髮黑鬚的男子面孔。孫教授瞠目結舌:“地仙……封師古!”奇怪的是,地仙死而不化的屍身在火中毫髮無損。胡八一抄了工兵鏟,欺身上前,就在他揮動鏟子的同時,古墓裡地動山搖,墓室地面突然開裂,地仙封師古連同滿地的火焰,一同落了下去。

  眾人顧不得多想,連忙退向尚未破裂坍塌的地方。這時天搖地動,棺材山裡各處都傳來轟隆隆的悶響。眾人好不容易摸到山壁下方,鑽進巖洞。孫教授驚恐地說:“這肯定是碰了屍體後觸動機關,引發了地震,導致整個棺材山移動!”

  五個人擠在峭壁下的一道巖縫裡,一籌莫展。定睛看時,棺材山整體滑動,已經快出了棺材峽。墓中一些殉葬者的屍體,被古墓外的山風一吹,立刻生出一層黑斑。地仙封師古的屍首也在其中,而且離眾人越來越近。

  大家連忙向上攀登,眼見著地仙的屍體裹著一團腐臭異常的黑霧逼近,如同壁虎般遊牆直上,眾人連忙推落身邊懸棺,棺材正砸在封師古的頭上,僅剩下一具無頭屍身掛在峭壁上。

  孫教授呆呆地看著封師古的無頭屍體,不留神立足的鳥道忽然坍塌,他“唉喲”一聲掉進黑雲迷霧之中,不見了蹤影。

  此時,封師古的無頭屍體裡,蠕動出一團黑漆漆的物質,似乎是又短又細的黑色屍毛,酷似幽靈。

  胡八一突然明白了,這種黑色物質應該是一種在陰腐環境中生存的苔蘚,或者說就是風水一道中提及的屍蘚。這傳說中的“屍仙”,其實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細菌,假如讓它們逃出峽谷必然危害人類。

  正在此時,深峽絕壁間電閃雷鳴,漆黑的谷底突然冒出無數火球,屍蘚肉苔,盡數被一團團火球裹住,空氣中充滿了焦灼的惡臭氣味。四人連忙戴上防毒面具,伏在地上不敢稍動。不知過了多久,天光才重新落下。

  眾人猜想,大約是地震引發棺材山的漂移,繼而雷電又引起了大火。就在這時,一個碩大的黑影從不遠處的峭壁上躥過,原來是巴山老猿揹負著孫教授,稍頃,他們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眾人心中雖是疑惑,但看見孫教授被救了回來,心裡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雲開雨住後,大家回巫山縣的衛生院治傷。

  這晚,忽然從窗外扔進一個包裹。王胖子追出去,並不見半個人影。楊莎麗打開來一看,見裡面是些奇形怪狀的野草和一沓信紙。

  信是孫教授親筆所寫,落款是他的本名“封學武”,大意是說他自覺愧對眾人,沒面目再來相見。他身體之所以出現種種異象,是他給自己做了個“手術”,這是一種失傳千年的巫法邪術:以骨針刺腦,據說可以使人體的三昧真火熄滅,盜墓之時可以避開“遇鬼詐屍”之事,但用了此術,絕對不可以對旁人說明,否則魂飛魄散,死後連鬼都做不成。可他在洞中的時候不小心撞破了頭,刺入腦中的骨針不知所蹤,因而神經逐漸麻木,恐怕有生之年都要做一具無知無覺的行屍走肉了。隨信送上幾株九死還魂草,外用可當作金瘡藥,內服能化淤散毒,消解深入骨髓的陰沉腐朽之氣。

  眾人聯想起孫教授身上的食屍蠅和屍斑,不由感嘆不已。這次盜墓雖然無果,無意中卻為人間除了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