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沁園春·長沙》有感

2018年4月14日的央視一套節目《經典詠流傳》中,青年歌手平安演唱了毛主席的一首詞《沁園春•長沙》,平安的嗓音剛健遒勁,將一代偉人青年時的心懷宏願,樂觀自信的胸襟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

聽《沁園春·長沙》有感

《沁園春·長沙》是開國領袖毛澤東32歲的時候在長沙所做,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會議,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已任的胸懷,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全詞如下:

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聽《沁園春·長沙》有感

這首次重新讀起,每次都是感嘆萬千啊!即佩服當時的領袖過人的才氣,又對那時他那種對國家的命運的關懷而尊敬。從此詞來看,既有古詞的意義,又有現代的韻味。雖然當時的領袖只是一箇中專畢業生,但以此詞看,就是現在的中文系博士也寫不出來這個水平,不是因為沒有才氣,而是格局、眼界所限,寫不出來如此波瀾壯闊的詞義。

聽《沁園春·長沙》有感

前幾天,網上有個很火的一件事。在一個綜藝節目裡,一個985大學的研究生問高曉松畢業之後做什麼工作比較有前途,被高曉松一頓猛批,大意是作為一個國家最高學府裡的一個學子,所謂是畢業於國之重器的學府裡,而眼界卻是如此的短小,只是為自己的生活而焦慮,在這個中國崛起的時代裡面,作為一個國家培養多年的人才,一是沒有為國為民的胸懷,而是對將走上生活的迷茫,可嘆啊可嘆!高曉松差不多有點恨鐵不成鋼,難道中國的大學生都墮落到這步了嗎?

聽《沁園春·長沙》有感

在看看領袖在青年時期的這首詞,境界之高,胸懷之大,數億人之望塵莫及,另我輩之膜拜,學習之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