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比王熙凤还精明的人都有谁?

少读红楼

用周瑞家的话,王熙凤是“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口齿伶俐,十个男人也说她不过”,但要论大智慧,整体来看,王熙凤的所作所为跟自己的姑妈王夫人比起来,只能算是小聪明。

及时抽身,幕后做好人

在林黛玉到贾府之时,荣国府的管家已经是王熙凤了,此时的王夫人应该四十多岁,让位给王熙凤管家,单纯只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么?当然不是,在贾母逐渐年迈的时候,王夫人需要在荣国府树立权威和收买人心,做管家虽然掌权,但也容易得罪人。

其他人只看到了贾府表面的辉煌,而内里的空虚只有当家的才明白,王熙凤明知道贾府已经被掏空了,也不得不尽力维持,但过程中,待人严苛、削减费用肯定是有的。她虽然顶的上十个男人,但却无法阻止贾府走下坡路,出力不讨好不说,自己还累了一身病,贾府上上下下也并没有几个人肯念她的好。

王夫人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居二线、垂帘听政,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搞好婆媳关系,大家族里好立身

在重视尊卑长幼的古时候,婆媳关系处理的好坏对一个女人,特别是大家族的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贾母作为整个贾府的精神领袖,具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从贾母对大观园一众女孩的态度来看,王夫人应该不是贾母的理想型儿媳,但王夫人在贾母面前却做得很到位,茶饭侍奉、出入随行,赢得了贾母的肯定。

“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她。”

除了宝玉婚事,婆媳两人至少保持着表面的和睦,比长房邢夫人好很多。

在处理婆媳关系这点上,王熙凤做得不够聪明。王熙凤与婆婆邢夫人的关系很差,归根结底,与王熙凤一味奉承贾母和王夫人,不把自己的婆婆放在眼里有关系。邢夫人是续娶的,家族地位的不对等,使得邢夫人对自己的丈夫强硬不起来,加上贪财,在贾母面前不讨喜,长期下来心里怎么会没点儿扭曲。

其实,王熙凤是可以缓和贾赦这一脉之间的关系的,邢夫人即使再地位低,也还是她的婆婆、长房太太,以她心机,哪怕是维持表面的和睦,也不至于在自己生病落魄时受婆婆的冷言冷语,同时也能让自己的丈夫在父亲贾赦面前好做人,不至于因为几把扇子就被痛打一顿。

正室最重要的是生下儿子,站稳脚跟

对比下这姑侄两人,其实境况惊人的相似,甚至王熙凤的起点要比王夫人高些,贾琏怎么说也是长孙,虽然不受重视,但也仅仅是因为贾母的私心,以后袭爵是妥妥的了。

而王夫人的丈夫贾政在刚开始并没有什么优势,官不大、还是次子,但之后的发展,二房却一直在碾压长房,王夫人为贾政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贾珠算是贾家第一个有望科举出仕的男子,女儿更优秀,顺利入宫当上皇妃,改变了贾政这一脉的颓势,贾母偏心小儿子,也不无道理。

到后来,王夫人虽然失去了长子,但又生了小儿子宝玉,万年有了依靠,所以即使赵姨娘再怎么受宠,生了一儿一女,王夫人也不会受到太大威胁。

对比王熙凤,仗着自己年少气盛不知保养,怀孕之后还流产了,没有儿子,才是王熙凤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焦虑的主要原因,为了保住地位,王熙凤采取了极其恶劣的手段来对付妾室,但也为自己的倒台埋下了祸根。

处理好夫妻关系,终身有依靠

在那个年代,不管你再怎么牛掰,身为女人,最终还是要依靠男人,但大权在握又有钱、娘家有势力的王熙凤,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处理与丈夫贾琏的关系上,王熙凤显得有点儿飘了。

新婚之初,两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这时候的贾琏还可以迁就妻子的霸道与独裁,但随着新鲜感过了,贾琏的贪婪和好色就暴露了,到处拈花惹草。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王熙凤不够宽容也不够智慧,导致夫妻反目,剑拔弩张,加上王熙凤没有儿子,如果再失去丈夫的宠幸,地位是有点儿危险的。

相比之下王夫人和贾政虽然没有那么多浓情蜜意,单看生了三个孩子,至少生活是和睦的。

王熙凤的悲剧,不能全部归结为贾府的没落,她有手段和心眼,但在处理大家族的人际关系上,缺乏大智慧和长远眼光。


心慌慌是情殇

精明,不在语言,不在容貌,也不在出身,而在以最少的本钱,为自己换得最大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讲,王熙凤不仅不精明,反而有点糊涂。



王熙凤抓尖好强,伶牙俐齿,张扬狠毒,已经落了下乘,更何况她为了二房,得罪了正经婆婆邢夫人,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耽误了自己的子嗣,这都不是真正精明的女人会做的。因而,在贾家,比王熙凤精明的人多了去了。

不必说利用她管家,把她做为一个使用工具的王夫人,也不必说看似嘛事不问,内心却透亮无比,平时不出手,出手必成功的贾母,也不必说平辈的富有远见的秦可卿,藏愚守拙的薛宝钗,深藏不露李纨,就是下人,比她精明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平儿,她虽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但智商与情商都高于王熙凤一筹,不但在王熙凤之厂戒与贾琏之俗的夹缝中来去自如,还能够透过王夫人利用王熙凤管理荣国府的本质,经常劝王熙凤“得饶人处且饶人。”“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是那边屋里去的。”(六十一回)并且能使贾府一众富贵眼的下人对她感恩戴德,使贾府一众精明敏锐的主子对她赞不绝口,可不是让不少下人咬牙切齿,欲除之而后快的王熙凤可比的。



比如小红。小红是怡红院中负责烧茶扫地的粗使丫三人,小小年纪,却知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道理,并为以后的人生早早谋划,先是欲以姿色诱惑宝玉,一看此路难行,又与贾府的远房子孙贾芸搭上了线,最终摆脱了奴才的身份。此间又毛遂自荐,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调动了工作,谋得更好的前程。



比如袭人。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头,也是早早为己谋划的,先以云雨之情套住宝玉,让贾宝玉对他言听计从。再以进言之功套住王夫人,顺利成为宝玉的准姨娘,又打着为主子好的名义极力推动金玉良缘的进展,虽是最终不得成功跟了贾宝玉,却凭着贤惠之名赢得了姻缘,摆脱了奴才的身份。更何况她还精明得含而不漏。


碧水蓝天222533528

\n

要问比王熙凤还精明的人是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十二金钗的判词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王熙凤的判词里有“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而另外一个人的判词和她相似,是这样写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虽然都说到了她们有“才”,但是单论“精明”来说,曹雪芹更直白的指出这个人不但有才而且“精明”,因此她应该比王熙凤更精明,此人就是被下人称为玫瑰花的探春。事实如何呢?玫瑰花和风辣子到底哪一个更精明呢?下面我们从“精明”的五个层次和角度让探春和凤姐进行PK ,看看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n



\n

①精明一词里首先有做事精细的意思,凤姐做事精细最出彩的就是协理宁国府,安排下人如何做事,进行了细致分工,井井有条,让人佩服。

\n

探春也有一件做事精细的事件,就是处理袭人和赵姨娘亲人去世支出赏钱的事,先有袭人的母亲去世贾府赏银四十两,后有赵姨娘的弟弟去世,李纨的意见是和袭人的赏钱一样都是给四十两,下人刚要走时探春叫停了下人。

\n




\n

在这一瞬间,探春由赵、袭二人的家里和外头的不同,想到去对比老姨奶奶辈的家里和外头的区别,从而最终得出无懈可击的结论,应该给赵姨娘的赏钱是二十两。其思维是何等的缜密,做事是何等的精细。对比这两件事的难度系数,探春对赏钱的即时处理大大高于凤姐对工作的安排。所以,在做事精细方面,探春胜出。

\n


\n

②精明有精打细算的含义,这体现在对贾府的生产经营才能。凤姐是怎么精打细算的呢?书中通过平儿和袭人的对话做了清楚的交代,凤姐通过推迟发放家人的月钱拿去放贷盈利,一年有上千的银子赚到手。这实际上是一种挪用公款私自放贷的犯罪行为,是作死的行为,凤姐还有一个救急的办法是拿金项圈去當钱。

\n

探春在精打细算方面和凤姐完全不同,她这方面的才能在56

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做了精彩的描述,探春由偶尔在赖大家花园的见闻得到启示,大胆改革大观园的管理理念,使绿化工作不但节省了费用,而且还让众婆子有了额外收入。另外她还果断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在家庭经营上不但精打细算,而且做到了开源节流。所以在精打细算方面探春完胜凤姐。


\n




\n

③精明一词还有聪明,脑子转的快的意思。这个回合我们让探春和凤姐正面PK

\n

在第46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有一个突发事件,当鸳鸯把贾赦逼婚的事告诉贾母之后,贾母发飙大骂众人,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宝玉等人皆不敢言,我们看探春的表现:

\n



\n

看似无解的气氛被探春轻松化解,体现了探春的聪明、机灵和快速反应能力,其情商智商吊打凤姐,凤姐只能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而探春是逆境中的雪中送炭。

\n


\n

④精明还有明察的意思,既有对小事情的明察也有对大时局的洞察。秦可卿在临死之前曾经托梦凤姐,教她如何应对将来家庭衰败时的办法,这体现了秦可卿的长远眼光,但是凤姐过后就忘记了,自己也没有这个意识。可是探春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与众不同,在74回抄捡大观园时,她的一番话让人震惊,“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n


\n

她竟然预测到了贾家被抄家的命运,她的洞察力让人叹服!

\n


\n

⑤精明还体现在一个人在逆境中对自己命运的应对能力,这是高层次的精明。凤姐在家势衰败,自己病重之际,想到的是让刘姥姥帮她求神灵保佑。而探春远嫁在当时是悲哀的事,但是探春凭着自己的精明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回来时很风光,无论外表和见识都较之前更好了。

\n



\n

在这个精明的层面,探春又高出凤姐一筹。

\n


\n

【小结】我们在说探春比凤姐精明时也不能否认凤姐的才能,作者就借秦可卿之口赞叹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但是我们纵观凤姐所展现的“才”本质上都是“能作”的才,不是精明。所以在[聪明累]中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感叹,而对探春的评价就是“才自精明”。所以,比凤姐还精明的人必定有探春一个。


\n

\n\n\n\n\n\n\n\n\n

幽灵之翼

若说《红楼梦》里最聪明的人,恐怕大多数人一下子想到的应该就是王熙凤了。但是细读下来,却发现王熙凤并不是其中唯一聪明的人。书中有两个和王熙凤有过正面“较量”的人,她们的聪明我认为绝对应该在王熙凤之上。

要说这第一个,应该算是那个远在水月庵的老尼姑净虚了。这个净虚虽然是个出家人,但她可绝对不是两耳不问红尘事的菩萨。她第一次出场,应该说是暗出场,是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周瑞家的奉命去给惜春送宫花,刚好惜春和小尼姑智能儿一块玩,这时候周瑞家的和智能儿有几句对话:

周瑞家的因问智能儿:“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你师父那秃歪剌往那里去了?”智能儿道:“我们一早就来了。我师父见了太太,就往于老爷府内去了,叫我在这里等他呢。”周瑞家的又道:“十五的月例香供银子可曾得了没有?”智能儿摇头儿说:“我不知道。”惜春听了,便问周瑞家的:“如今各庙月例银子是谁管着?”周瑞家的道:“是余信管着。”惜春听了笑道:“这就是了。他师父一来,余信家的就赶上来,和他师父咕唧了半日,想是就为这事了。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这个师父净虚是常常在这些达官贵族家里行走的,对于世俗间的人情世故想来也是练达融通的。后面在送葬秦可卿的时候,王熙凤夜宿水月庵,果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世俗人更加世俗的老尼姑净虚。

原文: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净虚这眼力见不知要超出多少俗世间的人,在说出要办的事情之后,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明确的告诉凤姐办这件事是有好处的。在看到凤姐并不为银子所动后,净虚老尼仍旧不慌不忙,使出了杀手锏:“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这等于是将了凤姐一军。她素来知道凤姐好强心重,所以用激将法激了凤姐这一下,结果凤姐果然上了钩。这老尼姑净虚不但善查人情世故,还对这精明的王熙凤了解的如此之透彻,把她的脉摸的如此精准,不可谓不聪明!

要说第二个聪明过王熙凤的人,就要数那个村妪刘姥姥了。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原本是冲着王夫人去的,结果王夫人根本就没有出面,却打发了王熙凤接待。刘姥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临时变化,并没有慌忙,在周瑞家的那里稍稍了解了一下王熙凤之后,便立刻调整自己,迎头面对。

在和王熙凤的首次较量当中,刘姥姥首先值得称道的是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在你来我往的言语话术当中,刘姥姥虽然身份低微,但并不显得低贱,最终还得了二十两银子的救济回去过了个好年。

在第二次进贾府的时候,刚好碰到了贾母的喜欢,不但留了几天,还带着她逛了大观园,又是吃饭又是喝酒的。这一回中,刘姥姥看似被这些小姐少爷们耍的团团转,但是其中的智慧却令人钦佩。尤其是和凤姐鸳鸯的那几句对话: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刘姥姥其实早就知道凤姐鸳鸯是故意让她出洋相,为的是逗老太太开心。而刘姥姥也并没有因此而恼怒,而是配合凤姐鸳鸯等人一起扮丑。看到这里,总是忍不住对这位农村老太太肃然起敬。想来这已经不是聪明的范畴,而是智慧了。这种智慧也许王熙凤永远也学不到!


云语红楼


红楼梦里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各有各的好,钗黛湘凤这样的主角自不必说,就是只寥寥数笔勾勒的配角,也被曹公的一支神笔,几下勾勒,就俨然活了一般,从书中走出,比如刘姥姥,前八十回中,不过只出现了两次,但却是曹公笔下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刘姥姥这个角色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村老妪的身份与贾府公侯之家形成的贫富间的鲜明对比,还因为刘姥姥本人极具个性,极具底层小人物的生存智慧。试想: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能从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一点情商是不行的。


我们都知道,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话题人物,搁现在来说,就是站在了金字塔尖儿的明星,因为她手里有权,有钱,又有贾母这样的后台支持,所以实际上,她成了荣国府当家的女人,刘姥姥要从贾府要东西,自然得先过王熙凤这一关。


刘姥姥虽然是村老妪,没有见过大世面,但大半辈子的路走过了,米饭也不是白吃的,所以她一进荣国府时,虽然有点紧张,但总算是号准了养尊处优的富家奶奶的脉,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把王熙凤捧上了天,最终要到了20两银子,这是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销!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刘姥姥二进荣府时,见到了贾府的最高层——贾母,而王熙凤、鸳鸯等人合力捉弄刘姥姥一事,看似刘姥姥不知,然后在众人面前出了丑,惹得贾母等人大笑不止,其实刘姥姥从一开始就明白她们的用意,只是装作不知,顺水推舟将计就计的配合而已。



当鸳鸯为捉弄刘姥姥道歉时,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只刘姥姥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她的精明世故,她的情商远在王熙凤、鸳鸯等人之上。如果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是忍耻乞活的话,那么第二次纯粹是为了感恩回报,她的回报不仅仅是带了新鲜的野菜瓜果,还有配合王熙凤等人讨好贾母,刘姥姥的配合是自我领悟式的配合,不是与王熙凤、鸳鸯商量好了的配合,可见其情商之高。


也正是刘姥姥这样高情商的老太太,才使得她在贾府大受欢迎,而不仅仅是因为贾母喜欢她才这样,最终她二进贾府,得到了比第一次多得多的回报,这回报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这都是刘姥姥凭借着一个农村老太太的智慧得来的。


除了刘姥姥,还有一个老太太,也靠着花样翻新的高段位情商,把王熙凤玩弄于股掌之间,此人即是水月庵的老尼净虚师太。


原文第十五回,秦可卿出殡停灵铁槛寺,王熙凤和宝玉秦钟住进了附近的水月庵,净虚师太受人之托,于是用了一计激将法,顺利将王熙凤收服。


净虚应该是替旧日的恩主打了包票定能办成此事的,但没想到王熙凤听了她的请求,并不上心,这可能是她没有料到的,因为王熙凤最喜欢给自己揽事,生怕别人小瞧了她,这一次她面对送上门的“生意”却说:“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老尼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立马转换了策略,改被动为主动,改温和为激将,她一句话就把王熙凤争强好胜的心给激活了。老尼说:“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这话即便放在今天,想必让喜欢揽事,争强好胜的人听了,都会中招,而后非得做出来证明给你看,她有本事办成此事,以此炫耀自己的能力,所以“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凤姐的兴头,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是要向老尼证明,她没有办不成的事,“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就这样,自负精明的王熙凤,钻进了老尼的套子里,被老尼成功地套路了,等她明白过来,事情已经办成了,也许像王熙凤这样要强自负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她不是算计了别人,而是被人算计了,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比你技高一筹,所以王熙凤的命运判词很准确,说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用现在的话说,本来想给别人下套,结果被别人给套了。无论村老妪刘姥姥,还是水月庵老尼净虚,在红楼中篇幅都不大,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平时看似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任何背景,似乎办不成任何大事,但当她们遇到王熙凤这样自负的人,却正好借力打力,捧的同时,就把你杀了,这就是所谓的捧杀。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情商。



少读红楼

不知道你说的精明是指哪方面?我理解中的精明是指能清晰地看到贾府未来的发展趋势。通俗点说就是能预料到贾府必败结果的。这些人中有贾母,秦可卿,小红!


贾母是在贾府最鼎盛的时期嫁过来的。嫁来时她是从重孙媳妇做起的,等于说她上面还有三层公婆在世,她也见证了贾府前期所有的辉煌包括那次预接驾,该见的贾母都见过了,以至于王熙凤不认识的布料贾母说的头头是道。她独特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身为做皇商独门生意家庭出身的薛姨妈惊诧不已。她对房间的摆设,对美食的要求,对服装的搭配,对戏曲的改革,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相信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可以想象贾母当年一定也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面面俱到。当贾母自己有重孙媳妇的时候 贾府已经逐渐衰弱,她不会不知道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贾母一定正视过,要想恢复以前的钟鸣鼎食之家,希望得摆在儿孙身上,要么科考出路,要么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子孙不肖,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贾政官场和对外关系上她无力左右。想帮儿子她怎么帮?提倡节约吧,全家一二百口人强行推动的话是不是有人执行?执行是否能到位?最后结果是什么?这都是贾母要考虑的,再说贾府奢侈这么多年下来了 贾母看多了也淡化了。这一切对贾母来说真的心有余力不足。

秦可卿临死的时候托梦给王熙凤的,秦可卿的观点是对的,如果按照秦可卿的改革观点来做,贾府就算出事至少还是个土财主,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秦可卿说的意思是:把祖坟附近所有土地利用起来。盖上房子,把私塾也牵过来,把房子和土地租出去,专心培养下一代。就算将来出事没收家产,但祖坟范围地产是不抄收的,子孙回来还可以种地,收租,读书,再图后路。这个思路是个好办法,问题是这样的改革是要投入大把银子的,出钱的改革一定要有人后面支持撑着,托梦过后就是贵妃省亲,家里的银子早透支了。没钱啥事都做不了的,王熙凤是大管家 家里的底子她是知道的,再有王熙凤的考虑后果。我们知道王熙凤做管家那是有一套的,但她也受气,也流过几回眼泪。王熙凤能看清楚祖坟改革的意义,但不能保证贾府其他人能够看明白,比如说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底下说三道四的丫鬟奶妈们,这些人的口水能淹死人,这些因素王熙凤心里是要掂量一下的。记得有一回王熙凤和王夫人谈过资金紧张,想开源节流裁掉点用度,王夫人说:情愿我自己少花点,也不要难为她们了,当初你林姑妈那样那才是叫千金小姐呢,你说王夫人这态度还叫人怎么去做事?这大事情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在王熙凤手里注定做不成的。



很佩服小红姑娘精明,看问题很长远。她预料到贾家必败,她说的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想想都是经典名言。她千万百计要跳出贾府。他喜欢贾芸,她可以放下女孩的矜持主动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自由恋爱原来她走的比我们还早……



a诠释b


不请自来了。

要说《红楼梦》的精明人,那可真叫多,贾母、林黛玉、薛宝钗、探春、秦可卿,哪一个没有两把刷子!就是下层的,比如静虚老尼姑、刘姥姥、贾芸,哪一个不是利用王熙凤发了财或者解决了生计问题!

今天这些都不说,单说一位和王熙凤身份相当、角色类似之人,要说精明,王熙凤还真不是个儿!谁呢?宁国府女主人――尤氏。


尤氏个人硬条件各方面都和王熙凤没法比。

先看出身,尤氏是一个血亲都没有,娘家感觉没了人了,尤老娘和二姐三姐除了带给尤氏难堪和负担根本不起正作用。王熙凤娘家那是赫赫扬扬的金陵王家,叔叔王子腾是位高权重的九省俭点,说起嫁妆来色色都比贾府要高出一筹,王熙凤娘家这个给力!

再看外貌口齿,王熙凤是恍若神仙妃子,那是绝对的大美人,论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我估计尤氏外貌上和凤姐应该差上一些,口齿凤姐曾说她是锯了嘴子的葫芦。

三看各自丈夫,贾琏虽说背着凤姐偷鸡摸狗,但惧内是肯定的,既便没儿子也只敢偷娶尤二姐,对通房丫头平儿也怯于凤姐强大的气场不敢近身。再看尤氏的丈夫贾珍,伙着他儿子贾蓉对尤二姐尤三姐行聚麀之诮,连丫鬟们都看不过,说也太眼里没有奶奶(尤氏)了。

王熙凤又有亲姑妈王夫人为荣国府绝对的实权人物,在那个年代,凤姐这叫开了挂了的人生,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的尤氏简直不能望凤姐之项背,这怎么比!还别说,就是这么一个尤氏我说她比凤姐精明的多!举几个例子。


尤氏的低调内敛对比掐尖要强的凤姐。

贾府的大小饮宴,我们最常见到的两个人就是王熙凤和尤氏了,只是二人都是孙子媳妇儿,一个掌家荣国府,一个掌家宁国府,在宴会上所担负的角色却绝不相同,王熙凤永远是那个讲笑话出风头,活跃气氛的人,尤氏大多数是随侍着贾母等长辈们,给予长辈照顾和陪伴。这里要提一下,贾珍袭爵,尤氏也是三品威烈将军夫人,和邢夫人一样级别,比王夫人还要高的,但在长辈面前,尤氏把自已同鸳鸯等一般,吃长辈的剩饭,在李纨处,甚至用素云的镜奁补过妆,这样的尤氏长辈们挑不出理,下人们只会更敬服。王熙凤虽每每变着法哄贾母高兴,奉承王夫人,但她一个晚辈这样就时时惹得她的正经婆婆邢夫人嫌她太出风头了,有一次薛姨妈还提醒她“你少兴头些”,这就叫做求全之毁。


尤氏的韬光养晦对比逞才显能的凤姐。

秦可卿“病”死了,尤氏当然知道她是怎么死的,于是尤氏也适时犯了胃痛的老毛病(全书没见尤氏病过),这既是尤氏的反抗,又让自己免于操劳,每顿还有人送来精致细粥小菜,何不乐哉!再看王熙凤,巴不得多揽事以展才干,在协理宁国府的那段时间,直忙睡不好觉,没工夫吃饭,就这样,在铁槛寺还见缝插针,以势弄权赚得三千两银子的人命钱,就这么一直忙活操心,好不容易怀了个哥儿还流产了,你说这么逞强干什么?简直得不偿失。实际,尤氏也是料理过大丧事的,贾敬于国丧中升天了,这时的贾府是要人没人,要钱也是促襟见肘,但尤氏独艳理亲丧安排的甚是安贴,连贾珍都连连称赞妥当。


尤氏的朴拙作风对比咄咄逼人的凤姐。

在贾珍父子的撺掇下,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打翻了醋坛子,一番用计后,是大闹宁国府,上来给贾蓉一个大嘴巴,把尤氏揉搓成面团,尤氏出了三招,一是骂贾蓉,这可不是我的主意,二是任你揉搓,死猪不怕开水烫,三是戴高帽:婶子宽宏大量,足智多谋。到最后倒是凤姐让尤氏多担待,结果二人一同到贾母处,由凤姐出面算是让尤二姐见了天日。总之,凤姐是劳心劳力,尤氏什么也没干,妹妹尤二姐就住进了凤姐的东厢房。


尤氏的宽厚待下对比凤姐的严苛待下。

尤氏对下人宽厚,又御人有术,焦大有功又年高,尤氏就交待以后不必派他差使,惜春因抄捡一手不要了入画,尤氏就领了她回宁府,凤姐大闹宁府时,跪了一地的丫鬟媳妇们求请,贾蓉调戏尤氏姐妹,丫鬟们看不过说你眼里太没有奶奶了,都证明宁府下人们对尤氏的尊重和服从,就连族中一些人都时常过来请安说话,尤氏也都有照应接济。凤姐对犯错的下人却非常严苛,一言不合非打皆骂,结下不少小人仇恨,对族中寒素些的人,凤姐是看不起的,贾芸那个例外是因为他摸准了凤姐的脉,奉承到凤姐的心坎上,才给他点事做,凤姐自己都说,合家大小没有不恨她的。纵然是掌家艰难,但凤姐确少了些御人智慧,在这方面,平儿都比她强的多。


尤氏的大智若愚对比凤姐的外强中干。

宁国府女主人、贾珍夫人,这个角色可不好干,贾珍是贾府无耻下流、荒淫无状的典范,又心狠手辣,丫鬟瑞珠因撞破他的丑事,只能无奈自杀,可见贾珍手段,贾珍扒灰儿媳,和两个小姨子都不清白,自己又姬妾成群,但贾珍和那些姬妾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尤氏的敬重,在这点上,不知道“一令二从三人木”的凤姐几辈子能学会这个本事。贾琏一开始完全被凤姐辖制住,到有胆子拉别的女人到家里鬼混,甚至提刀要杀凤姐,后因尤二姐事件彻底厌弃王熙凤,秋桐都敢跑到邢夫人那儿告她的状,凤姐的家庭地位是一路下坡,直到哭向金陵。


尤氏最擅长的就是示弱、听不见也看不见,嘴巴不说,心里有数,软硬拿捏适度,无根基、无儿女,却丈夫敬重,下人敬伏,深谙做人的道理和生存智慧,稳坐宁府女主人之位,对外是赫赫国公府三品威烈将军夫人,一手烂牌打出王炸,不令人佩服吗?凤姐最擅长的却是事事压人一头,最后是人也得罪光了,弄得自已无立锥之地,也算是一手好牌被打成稀烂的典范。


屏山语红楼


王熙凤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不够精明,而在于她为一己私欲失去了做人善良的最后底线。

曹翁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正是因为凤姐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善良本质与道德底线。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人那么爱为凤姐抱不平。总觉得凤姐最后吃了亏,好像是命运对凤姐这个女能人的不公平,却永远看不到本质上是凤姐的为人太过利己和不善良了。

或许水月庵的净虚的确比凤姐更精明,用激将法促使了凤姐上钩,从此在贪赃枉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向死亡……。

可是,难道就没有人想过凤姐为什么会上净虚的“当”吗?

“受骗上当,出于贪婪。”,凤姐本身不是单纯善良的人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呀!


有人认为凤姐的陪房平儿比凤姐精明,可是平儿的精明处事平和的底色是~善良。

有人认为刘姥姥比凤姐更老道、更精明,别忘了刘姥姥人情练达的基本底色是~善良。

有人认为贾芸小红小两口儿比当家主凤姐精明,却看不到贾芸和小红为自己前途考虑精明决择的底色也是~善良。

有人认为袭人比凤姐来得更加精明会为自己打算,却不见袭人“小心机”的底色仍然是~善良。

有人认为宝钗比凤姐更精明,最终成为了“宝二奶奶”掘取到了凤姐原本荣国府管理媳妇的位置。然而大家应该看到宝钗是凤姐完全无法比拟的,宝钗对内对外只做好事,从来不做坏事。

所以宝钗才是曹翁笔下的“山中高士晶莹雪”,在品德上接近完美无暇。

有人认为秦可卿深谋远虑比凤姐精明,要明白秦可卿虽然在个人私生活方面有道德缺陷,可是秦可卿为贾府整个家族的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的考虑是完全出于公心和无私的。

相反凤姐是什么也不多考虑,“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只为自身一己私欲而钻营,并且凤姐自己说“不信阴司报应”毫无敬畏之心。

凤姐就是个自私贪婪到了,连鬼神都不敬的女人。

有人因为她为了想保住荣府管家媳妇的位置大捞私利好处就“拥黛”,于是因爱黛玉爱屋及乌便爱上凤姐。

殊不知凤姐一贯的作风就是见风使舵,一旦贾府中真正当家人贾政王夫人决定了宝玉的婚事。凤姐是会第一时间跳出来站队表态,积极执行领导决策,凤姐照样为自己将来继续与荣国府当家人的关系融洽而竭尽所能的。

即便想是凤姐会想出一个“调包计”来,也是顺理成章毫无意外的。


阿丹151014015

说实话《红楼梦》中比王熙凤精明的大有人在!她只不过是聪明外漏而已!况且她的聪明把自己害死了,也算是愚蠢的人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以王熙凤真不是精明人啊!

表面上看起来王熙凤八面玲珑,伶牙俐齿,会来事儿,谁都夸她聪明,说她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

但是仔细分析,她周围比她聪明的大有人在!凡是有点脑子的,与她打交道的,都从她那里得了实惠,而王熙凤实际上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被人家卖了还帮人数钱!


她弄权铁槛寺,实际上是上了静虚的当。一开始王熙凤不想管这个闲事,但是静虚三言两语就让王熙凤束手就擒,乖乖听话,给她办成了事!

静虚是这样说的净虚听了:“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看看这老尼姑的激将法用得多么巧妙!后来老尼姑又一个劲儿地投其所好,夸凤姐能干,而凤姐也是越发了兴头,不辞劳苦,和老尼姑聊了半夜!

所以静虚比王熙凤精明的多!


贾府的贾芸也比凤姐精明。

这个贾府族人,因为父亲早逝,生活困难,为了到荣国府谋事做,对凤姐百般奉承,又夸她能干又送她香料,得了一个管花草的职位。从此发家致富,可谓聪明之人!

还有一个人更是比凤姐聪明,那就是她的丫鬟平儿!

用宝玉的话来说吧: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

而且一个丫鬟能在荣国府获得一致好评和尊重,固然有众人看王熙凤的面子之原因,但主要还是平儿的精明能干换来的!

平儿也经常在凤姐眼皮子底下弄鬼!比如藏了贾琏和多姑娘的定情信物——一缕头发!尤二姐死了,她偷偷塞给贾琏二百两银子,让贾琏体面地发送了尤二姐!

所以平儿也是比凤姐精明的人!


其实《红楼梦》中还有很多人比王熙凤精明!比如贾母,刘姥姥,鸳鸯,薛宝钗,袭人,小红等等!不再一一列举事例了!

总之一句话,真正的精明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


凡眼看红楼

王熙凤虽精明,但是阅历浅,年岁轻。她如今在贾府经历的都是一些老人经历的,尤其身为长辈的一些人。贾母老文艺青年,年青有文艺又能持家,而且那时家里兴旺。王夫人也全权管理家务,近些年权利下放,但大事犹掌握,而王熙凤一次与平儿说现在还按老太太的规矩办,贾母也未放弃根本。贾母王夫人在某些方面比王熙凤精,王夫人处理宝黛事件,责问王熙凤绣香囊,拷问晴雯当王熙凤面。手握香囊三日才找王熙凤,三日气早消了,却带气而去。一番言辞犀利有备而来。说晴雯给王熙凤听,王熙凤头低下。使王熙凤从支持林黛玉而转向。

而在贾母一次过寿,为了尤氏而发生绑人事件。王夫人,邢夫人,尤氏皆未站在她这一排。而且邢夫人对王熙凤不满来自林之孝家的不满半夜而被叫来,对王熙凤不满意为撒气故意把为救绑人的女儿支使到邢夫人那,勾火。使邢夫人对王熙凤不满把当众人整王熙凤。而林之孝家的行动受赵姨娘后面拱火,说人家白白支使了你来茶也未喝一口老天拔地的使唤人。赵姨娘,林之孝家的也都是人精。

平儿在一些方面规劝王熙凤,看出一些门道,劝王熙凤保养身体,咱们是大房的。某些方面比王熙凤更精。王熙凤强硬,而平儿硬中有软,是非分明,能观时事。

秦可卿在治家能力上比王熙凤精,只是早逝。被王熙凤妒而散不利秦可卿谣言也未可知。二人关系好也容易心生隙,尤其王熙凤不见得没有妒秦可卿之心,连宝钗她都防着。所以支持宝黛。

尤氏也不是省油灯,从一定程度上,尤二姐之死她对王熙凤不满。邢夫人进园子见傻大姐拿绣香囊之前她进了园子,文中上下两段相接。她是最大嫌疑人,是她,她报了仇达到打击王熙凤的目的,而且为老婆子守门告信之事没后她四处传播,终于到了势力周瑞人耳中,不会有王熙凤为她绑人而被众人指责。尤氏心机深。

李纨平日不言不语但精于王熙凤,薛姨妈,包括探春,宝钗,黛玉哪一个在精上也不输于她。只是比她小,她的年岁大性泼辣管家有权。包括赖嬤嬷在她屋里,因为孙子升官请客对贾府从老到少指点一番,在宝玉等人面前,王熙凤还得捧着,贾府人精的上上下下,从主到仆不只她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