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守雲南的沐王府幫張獻忠餘部佔領雲南,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

明朝末年,天下大勢風起雲湧,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最有名的當屬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善於韜光養晦,因與李自成的戰鬥不利,所以他的其戰略意圖是攻佔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極大避免跟明朝和李自成正面對抗。

世守雲南的沐王府幫張獻忠餘部佔領雲南,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

明末農民戰爭

1644年清軍入關後擊敗了李自成,清軍的控制範圍已經和張獻忠產生了交集,張獻忠開始與清軍直接戰鬥。據史料記載,張獻忠在四川抵抗清軍時十分英勇,可惜在1646年底的一次戰爭中不幸被箭射中身亡。張獻忠死後,大西政權失去了皇帝,但是卻沒有樹倒猢猻散,大西軍在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和李定國等人的率領下,從四川轉移,先逃亡到貴州,最後抵達雲南。

世守雲南的沐王府幫張獻忠餘部佔領雲南,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

孫可望

孫可望率軍進入雲南後,首先需要攻克的就是雲南門戶曲靖府。當時,南明隆武帝派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朱壽琳率總兵孔思誠、副總兵孫守約、監紀通判張京元等人鎮守曲靖府。三月初,孫可望率大西軍餘部發動突襲,朱壽琳和南明官員臨危不亂,並且用火炮、箭矢等進行抵抗,導致大西軍傷亡慘重。但是大西軍勝在人多,孫可望繼續全力死攻,朱壽琳寡不敵眾,苦守三天後,城池被炸開,農民軍湧入,自己也成為俘虜。孫可望見朱壽琳有勇有謀,勸其投誠,結果卻被罵得狗血淋頭,只好狠下心將其殺害。此外餘下的被俘南明官員大多都選擇投降,逃過一死。

世守雲南的沐王府幫張獻忠餘部佔領雲南,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

1647年形勢圖

洱海道楊畏知得知沙定洲叛亂後,募集士兵前去討伐沙定洲。兩軍相遇在楚雄府,一直廝殺相持不下。等孫可望攻佔曲靖府後,沙定洲便率兵撤退,與孫可望大戰一場,結果敗退逃走。孫可望乘勝追擊,先攻破昆明城,再俘虜楊畏知。最初楊畏知堅決不投降,孫可望得知其在雲南很得民心,想讓其投降來籠絡人心,便派人前去勸說。楊畏知投降後,得到了孫可望的重用,後來還和大西軍另一重要將領、著名的民族英雄李定國成為兒女親家。楊畏知敗降後,黔國公沐天波逃到永昌,結果遭劉文秀追擊,最終被活捉回昆明。

世守雲南的沐王府幫張獻忠餘部佔領雲南,有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

沐王府

別無選擇的沐天波只能選擇投降孫可望,孫可望深知兩百多年以來,黔國公府在雲南深受當地官民、土司的愛戴,於是孫可望派沐天波去招降雲南其它地方勢力。不久,雲南全境成了大西軍的地盤,大西軍利用這塊遠離清軍的地盤休養生息,積攢了實力,為最終出滇抗清打下了基礎。雖然孫可望最後成了一個讓人唾棄的漢奸,但是他率領大西軍進入雲南,則不失為一步好棋,後來其與南明永曆朝的聯合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南明的滅亡。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