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發佈的新款EOS M50單反相機性能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花滿樓653

放體驗評測之前先來簡單評價一下。

作為一臺定位還要 EOS M5 還低一點的無反機身,佳能竟願意在上面投放了 4K 視頻錄製放在上面。要知道,這可是 7D Mark ii 都沒有待遇,EOS M50 應該是目前佳能第一臺可以拍 4K 的 APS-C 相機。

但除了這個特點之外,EOS M50 更多的是一款滿足日常需求的化簡版 EOS M5。比 M5 多一個配色的同時,屏幕也做了側翻以方便自拍。機身的按鍵會比 M5 少了點,但也同樣附帶了取景器。
或者,佳能是打算在 M5 / M6 和 M100 之間取一箇中間位,給追求簡單的用戶多一個選擇。
那麼今天的愛範兒就來體驗一下這款佳能新無反,看看它在日常使用方面有怎樣的表現。
“嬌”小一點,“簡單”一點
跟前輩 EOS M5 差不多,EOS M50 用的也是類似單反造型的機身設計。
電子取景器是固定在機身中間,取景器突出的“圓潤軍艦頭”內部收納了閃光燈。閃光燈是固定在蓋字上的,內部沒有彈出結構,需要用手自行打開。
雖然,佳能在蓋子上做了一個方便打開的細節,但像閃光燈這種有些時候是要用機內設置彈出的結構,只能用手“扣”開,這未免也有點違反操作習慣了吧。
機身上方的位置其實也很乾淨,按鍵都集中在右側的操控區域。視頻錄製鍵放在了快門旁邊,而原本放在這個位置的 M-Fn 自定義功能鍵則移動到了快門左側。
由於少了一個專門用來調節曝光補償的轉盤,機身上方多出了些空間。
但 EOS M50 也沒有像 EOS M5 那樣加入雙轉盤的設計,包裹著快門的轉盤可以通過機身導航鍵的配合,切換光圈調節和曝光補償調節這兩個功能。而附近的 M-Fn 自定義功能鍵可以設置成 ISO 調節鍵,那這樣就可以方便在用取景器的情況下快速調節拍攝參數了。
EOS M50 的手柄不算大,但握持感還好,這個可能是因為機身比較輕的緣故。雖然握持的時候手指會有擠在一起的感覺,但輕便的機身和鏡頭搭配能夠減低負擔。
但要是通過轉接環轉接傳統的 EF 卡口鏡頭,情況就會不一樣。畢竟和 EOS M 機身一樣,EF-M 卡口的鏡頭也是往輕便的方向去走的。這次套機中附屬的套頭 EF-M 15-45mm F3.5-5.6 也算是一支輕便的變焦,搭配 EOS M50 也不違和。
其實,這個也和手掌的尺寸有關。像筆者這種大手肥宅握持 EOS M50 確實會有點難受。要是女生用的話可能會好一些。道理,其實就跟之前寫 EM10 Mark iii 的一樣。
當然,EOS M50 也有指託的結構,能夠讓用戶藉助拇指來固定機身,提升握持感。指託上加有曝光鎖定和對焦選擇兩個按鈕。
對焦選擇按鍵有兩個作用,一個是點開之後用導航鍵選擇對焦點,這個是方便在用不了觸控屏幕的時候使用的。另一個,則是把對焦點回歸到屏幕中心。
第二個用途或許聽起來很奇怪,在 EOS M50 的對焦選項中其實是沒有“中心對焦”這個選項的,裡面的單點對焦模式其實是自由選擇對焦點的單點對焦,不能把對焦點鎖死在中心。
用戶可以通過觸控屏來自由切換對焦點,這個功能確實很方便。但對於一些習慣中心單點對焦的用戶,EOS M50 或者會比較尷尬。尤其是在屏幕取景切換到取景器取景的時候,鼻子或者是握持手指的改變也有可能會碰到觸控屏,導致對焦點偏移,這個就是一個非常讓人惱火的事情。
而屏幕的觸控功能控制也僅限在“觸控快門”的開關上,沒有關閉觸控這個選項。只要不是直接採用手動對焦,那就很難避免這個問題。
其實用戶也可以把屏幕蓋上,但要是每次取景切換都要這樣的話,那真的是太麻煩了。
但不得不說,EOS M50 這個功能設置其實是很適合 Vlog 和自拍的。
EOS M50 的屏幕是橫向翻轉的,這樣的翻轉結構在拍攝 Vlog ,加上可以通過觸控屏幕來做對焦選擇,這樣操控起來就方便好多了。既不會被機頂收音設備阻礙取景,也不會因為下翻屏幕阻礙到自動雲臺運動,比前兩代的設置要合理很多。
加上,EOS M50 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對焦效率還是比較高的。只是有些時候會咬不準,或者半按快門的時候單次對焦相應的速度會稍稍有點慢。不過這些都還好,畢竟 EOS M50 要做的只是一臺 APS-C 的入門便攜相機,它要對標的也不是什麼高端的 APS-C 旗艦或工作定位的機身這個相應其實就足夠了。
除了後指託上的按鍵,EOS M50 的背後還有一組導航鍵、菜單鍵和回放鍵,無線傳輸的按鈕被單獨放在機身右側。
導航鍵採用的是十字鍵設計,分別對應對焦模式切換、曝光補償、閃光燈設置等功能。這個組合算是比較常見,但要是佳能能夠在這個導航鍵上做一個轉盤的話,那 EOS M50 也能多一個轉盤去操控,這樣會顯得更加方便些。
這個索尼在 α6000 乃至更早的 NEX-6 上已經做到了這樣的處理,要是佳能也能加入的話,對於取景器模式的操控也會更加方便點。
機身接口的話,EOS M50 也做得比較完善。機身左側有 3.5mm 的麥克風接口,右側則是 HDMI 接口和多功能的 USB 接口。麥克風接口的下方是 NFC 模塊,這個搭配其實已經足夠了。
至於拍照體驗的話,就跟著樣張一起說。
EOS M50 拍起照來其實還是比較舒服的,機身的響應、對焦選擇以及用官方 EF 轉 EF-M 轉接 EF 鏡頭帶來的體驗都比較不錯。機身拍攝出來的效果也比較討好眼睛,成像的銳度、解析力、反差其實也還好,一般直出的話沒有太大問題。
(VSCO 調色)
要放在朋友圈上,騙騙贊還是可以的。
但對於一些用慣了尼康、索尼、富士等 APS-C 的用戶可能要注意下,佳能的折算係數大約是 x1.6 左右,裁剪的比例會比之前這幾家要再大一點。在視覺上,還是需要注意下這一點。
總的來說,EOS M50 拍起來還算省心吧。
雖然這嬌小的機身上也有不少“嬌氣”的地方,閃光和對焦控制這個確實也是比較糾結的問題。有自己一套使用邏輯的用戶,或者會在這裡感到不適。但對於還沒有形成操控習慣的入門者來說,這個操控其實也可以的。
畢竟一般人用相機不需要太講究效率,能夠操作的話就可以了。他們也不太強調多鍵位帶來的便捷,同時也可以適應機身的使用邏輯去學習。雖然這個對之後改用大型機身沒啥幫助,但至少用 EOS M50 是沒有問題的。方便,還是整個操控的的大主題。
加上佳能在轉接環上下的苦工,EOS M50 搭配這個性價比超高的原廠轉接環確實能夠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樣。對於入門用戶來說,EOS M50 套機加上官方轉接環這個組合,其實就足夠了。
佳能入門新選擇?
對於佳能來說,EOS M50 是一臺放在 M5/M6 與 M100 之間的機器。
多加個側翻屏和取景器,讓它和更簡單 M100 區別開來。這感覺就像 Leica TL 和 CL 兩個系列,內置取景器的設計區分開兩種不同操控邏輯的用戶。而 EOS M50 也可以把自拍和 Vlog 視頻都可以兼顧,在現在這個熱點轉向短視頻和 Vlog 的年代,EOS M50 也算打中了熱點。
只是,和前輩們的價格拉不開差距,這是 EOS M50 最尷尬的地方。或者,它能夠給你 4K 拍攝這些新鮮的東西,但 4K 模式下的限制也讓機器變得有點尷尬。而 EOS M5 在多鍵位操控上的優勢會更加明顯,邏輯性也會比 EOS M50 要強一點。
所以如果要定位這款機身的話,EOS M50 還是一款應該放在入門機這一塊上。對用戶來說,一臺簡單、帶取景器、轉自家品牌鏡頭方便的機身,這些要求會把 EOS M50 引導到需要它的用戶群上面了。

愛範兒

佳能在今年推出了旗下微單產品線的新作:EOS M50,這款入門定位的新機型擁有了更為全面的拍攝性能和更完善的功能表現:4K視頻,眼部識別等技術的加入讓這臺全新的相機成為佳能EOS M系列中功能表現最為全面的一款機型。一款入門級相機能有哪些名堂?我們來好好看一看。

入門新秀 力爭最佳的M50

佳能EOS M50是在今年CP+前夕推出,這臺相機在日本還有個更好聽的名字:Kiss M,而在國內為了更方便大家識別機型,相機仍然以數字來命名。EOS M50從數字定位來看,這是一臺介於EOS M100和EOS M6之間的機型。不過,不要因為機身的定位的小看它。看看機身配置,就會發現這臺入門的相機可不簡單。

EOS M50定位於入門級,一大亮點是擁有了內置EVF電子取景器

參數來看,這臺入門級的EOS M50成為如今佳能眾多微單相機中最為亮眼的一臺。全新的143點可選對焦系統,4K視頻功能的加入,以及全新的CRAW格式的出現。這一切讓新相機無論是拍照還是攝像,都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佳能EOS M50的照片拍攝畫質讓人滿意

概述:更全面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入門微單

從拍攝性能來看,2410萬像素的CMOS配合全新的DIGIC 8處理器,使得M50的畫質表現可以媲美佳能自己的旗艦EOS M5。此外4K視頻功能的加入,也使得EOS M50成為佳能第一款萬元以下的4K機型。

4K視頻功能的加入,使得EOS M50可以成為一臺很不錯的Vlog相機

性能更為全面的同時,佳能EOS M50保持了小巧輕便的特色,新相機僅重不到400g,便攜的特性使得相機更為討人喜歡。佳能EOS M50可以說是一臺真正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目的而設計的機型。無論是為了旅遊出行,或是作為一臺Vlog視頻機,這臺小微單都會是不錯的選擇。那麼EOS M50的表現究竟如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看一看吧!

外觀&操控 形似旗艦操控更直觀

先來看看EOS M50的外觀和操控設計,佳能的EOS M50在外觀設計上和旗艦EOS M5非常相似。佳能EOS M50也採用了類單反的造型設計風格。機身頂部突出的軍艦部用以容納內置的EVF電子取景器。而和M5相比,M50最大的區別在於相機的左肩上沒有撥盤,這也造就了M50相對更為觸控化的操控設計風格。

作為入門級微單相機,佳能EOS M50採用了單撥輪的設計。而其操控更接近佳能的入門級單反(如EOS 200D和EOS 800D),需要通過撥輪和曝光補償鍵組合,來實現機身參數的調整。此外,這款M50有一個新增的M-Fn功能鍵,可以自定義其按鍵功能,初始模式下,這個按鍵會用於感光度調整。因此,雖然沒有雙撥輪,EOS M50仍然可以保持不錯的操控效率。

EOS M50僅在機身右肩有一個模式撥盤,沒有類似M6或M5的曝光補償撥輪

相機機身上的EOS標誌

EOS M50的一大特色是主打觸控的操控模式,機身參數的調整全部可以通過觸控配合撥輪和方向鍵的形式來完成工作。因此,雖然相機沒有太多的機身撥輪,相機的操控效率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

M-Fn鍵可以自定義多種功能來提升操控效率

作為一臺入門級微單,佳能EOS M50的擴展能力表現也不錯。除了HDMI和USB接口外,這臺小微單還有一個MIC接口,方便為視頻拍攝進行音頻的錄製的擴展。這對於很多拍攝Vlog的用戶而言,多出的這一個MIC接口,讓相機更具吸引力。

EOS M50的機型Logo在機身左肩後方

EOS M50是單撥輪設計,機背按鍵區是功能4方向鍵

儲存方面,佳能EOS M50採用了單SD卡槽的設計。電池方面,EOS M50採用了一塊和EOS M100相同的LP-E12電池,因此電池通用性不錯。但很可惜,最新款的EOS M50仍然不支持機身USB接口充電的功能,因此如果想在大拍攝量的前提下保持續航,多備電池還是有必要的。

直出畫質 ISO 3200下控噪優異

作為佳能的最新款APS-C畫幅微單/無反相機,新相機的畫質表現也仍然還是讓人關注。佳能EOS M50是佳能旗下第一款搭載DIGIC 8圖像處理器的機型。那麼2410萬像素的傳感器在新處理器的幫助下畫質表現如何?我們來好好看一看。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臺EOS M50的控噪表現。新處理器的幫助下,在高感上相機的算法是否會有所優化?還是讓人關注的。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佳能EOS M50 JPEG控噪測試

先來看看相機的JPEG控噪表現,我們分別截取了畫面的中間調,暗部和高光區域進行展示。佳能EOS M50在低感光度下照片有著出色的銳度和純淨度;相機在ISO 1600以下都有著很不錯的控噪表現,畫面清晰度和細節都保持在穩定的較高水平上;在提升到ISO 3200後,降噪機制的工作會發現畫面清晰度較明顯的下降,不過可用度方面仍然沒有問題;在感光度提升到ISO 12800後,無論是高光還是暗部區域都會出現明顯細節下降,追求照片細節的話不建議使用。

佳能EOS M50 RAW控噪測試

RAW格式下的控噪表現方面,較低感光度下兩種格式區別不大。RAW格式下主要在ISO 3200以後的高感光度上展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區別。在RAW格式下,EOS M50在ISO 3200以上的畫面細節表現要更好,照片在更高感光度下的可用度也更強。因此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高感畫質,使用RAW格式拍攝的確能帶來肉眼可見的提升。

綜合RAW和JPEG兩種格式下的表現,佳能EOS M50的控噪表現還是頗為值得肯定的。對於追求畫面純淨度的用戶而言,EOS M50依靠降噪算法可以提供較好的直觀照片觀感。而追求畫質的用戶則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攝來追求更豐富的照片細節。總的來說EOS M50的高感光度可用範圍在ISO 3200 - 12800之間(因RAW與JPEG格式不同,個人照片細節追求不同有所區別),較為突出的一點是EOS M50在RAW格式下高感會有明顯更好的細節,如果你追求高感畫質,這一點可以好好利用。

後期空間 良好寬容度提供更多暗部細節

看過了相機的控噪表現,我們接下來看一看佳能EOS M50的寬容度表現。日常拍攝總會碰上大光比的拍攝場景,因此必要的寬容度表現還是對還原畫面感由著很大的幫助的。這臺全新的佳能EOS M50表現如何呢?我們也來簡單看一看。

從正常曝光到-5EV曝光下的亮度變化

對於入門級的微單相機,我們沒有太極端地測試相機的寬容度表現,因此我們測試到-5EV為止,並未繼續向更低曝光量來進行暴力測試。來看看EOS M50的表現吧。

佳能EOS M50各檔欠曝拉回後的畫質展示

從將欠曝拉回的照片細節來看,佳能EOS M50在欠曝1-3EV之間時,拉回後照片可以保證細節的還原和照片的畫面純淨,當欠曝達到-4EV後,畫面仍然可以還原出細節,不過畫面會開始出現顆粒感。而達到-5EV後,暗部會在還原細節後出現雜色,需要相應的後期處理來解決。

總的來說,佳能EOS M50的寬容度表現對於一臺APS-C畫幅的機型而言已經是合格表現了。照片在-5EV時仍然可以很好地還原出豐富的畫面細節,這對於很多照片後期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對於入門用戶而言,佳能EOS M50既可以提供不錯的直出畫質,也可以在進階時提供後期處理的必要畫質基礎,為用戶提供成長的必要空間,這樣的畫質表現也足以讓目標消費者滿意了。

4K視頻加入 CRAW更節省空間

佳能EOS M50的一大性能進步在於加入了4K視頻拍攝能力,而新相機也是佳能第一款萬元以下的4K機型,它的視頻畫質表現如何呢?我們在此通過兩段簡單的視頻來展示一下:

佳能EOS M50 4K視頻樣片

佳能EOS M50 4K視頻樣片

佳能EOS M50的4K視頻畫質還是有著不錯的表現的,相較於1080p規格,新機的4K視頻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畫面清晰度的提升。而截圖後來看,視頻的細節清晰度也讓人滿意,因此相機還是能很好地滿足更高口味消費者對視頻規格的需求的。

4K視頻截圖

當然,EOS M50的4K視頻功能也還有可提升的空間,首先EOS M50的4K視頻會在視角上進一步裁切,其4K視頻是原視角的1.6倍左右中央裁切,這意味著使用EOS M50拍攝4K視頻將很難獲擁有廣角的視野。其次,在4K視頻錄製模式下,相機的相位對焦系統無法工作,4K視頻依靠對比度檢測的方式來拍著,這導致視頻的合焦速度會受到較大影響。因此4K視頻功能的使用,的確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後期處理後,CRAW和標準RAW的畫質差距並不大

佳能在EOS M50上應用了相當多的新技術與新功能。其中全新的CRAW格式可以說是個不小的亮點。全新的RAW格式可以在保持2410萬有效像素的同時,照片的文件體積有了大幅度降低。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存儲新選擇。

可以看到,CRAW的文件體積有大幅度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存儲卡的使用壓力

CRAW實際上是一種有損壓縮的全新RAW格式,全新的編碼下,新的RAW文件在保持了和傳統無損壓縮RAW格式接近的畫質表現的同時,有效將文件體積大幅度降低。這對於想要追求一定水平畫面細節的同時對文件體積控制需求的用戶而言,的確是個不錯的折中選擇。

隨著如今相機的有效像素數的不斷飆升,照片的文件體積(尤其是RAW文件)隨著照片有效像素的增加而大幅度上漲。這帶來的不小的存儲卡的壓力,很多消費者都被迫在相機之餘對存儲卡做更多開銷的準備。而這種全新的CRAW格式不僅可以讓連拍時有更好的續航,還可以有效降低對存儲卡容量的需求。對於大眾消費者而言,EOS M50的新格式顯然是很實用的。

實拍樣張 佳能色彩體系依舊出色

最後,我們來看看佳能EOS M50的實拍畫質表現吧。我們分別選擇了原片和部分簡單後期處理過的照片,以此來看看相機的直出以及成片能力表現。拍攝的樣張分別搭載原配的15-45mm鏡頭和轉接佳能50mm f/1.8以及70-200mm f/4拍攝。下面,來看看照片吧。

先說相機的直出表現,佳能EOS M50秉承了佳能良好的色彩表現,在直出時擁有很好的色彩表現。而JPEG下無論是明亮還是暗光環境,相機都可以表現出色不錯的畫質表現。無論是高感控噪,還是低感下的細節表現力,佳能EOS M50在真實拍攝環境下的表現都值得肯定。

再來說說簡單的後期體驗,對於佳能EOS M50而言,相機可以通過簡單的後期來獲得更為豐富的畫面內容,而後期處理後照片畫質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純淨度,就此而言,這款入門級的微單/無反相機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

評測總結:全能型入門機 真正滿足消費需求

EOS M50作為佳能最新推出的入門級微單/無反相機,新相機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能表現,都展現出了佳能的誠意。可以說,這是佳能第一款沒有明顯短板的全能型入門級可換鏡頭相機。無論是照片拍攝,還是視頻錄製,這款相機都能很好地滿足這一級別相機消費者的需要。而加入了電子取景器後,新相機在保持輕巧的基礎上有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作為一款入門級的微單相機,EOS M50是非常肯定的。

EOS M50的全面性的確值得稱讚,這一次佳能拿出了相當的誠意

在佳能EOS M50上,我們看到佳能在微單相機領域上更多的努力。新相機無論是功能還是性能,都可以說是現階段佳能EOS M微單系列中表現最為全面的一款:高速連拍,4K攝像,更完善的對焦系統,良好的綜合表現的確讓EOS M50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此外,新相機僅重390g,輕巧便攜的特性也讓這款相機可以更好地成為大家願意帶出門的機器,可以說EOS M50非常好地契合了佳能今年的宣傳口號:機票,護照,EOS M。作為旅行記錄相機,EOS M50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通過轉接,佳能EOS M50可以擁有更為廣泛的鏡頭群和更出色的畫面表現力

當然,EOS M50在全面的性能表現下也仍然有著它的不足,比如全新的149點對焦系統在縱向對焦檢測覆蓋上對鏡頭是有要求的,而4K視頻錄製也有不少的限制;此外新相機仍然不支持USB充電也意味著相機仍然需要每次外出多帶一個充電器。但這畢竟只是一臺4000元級別的入門微單, EOS M50展現出的是佳能微單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展現出全面性後,佳能會推出性能和規格更高的新一代EOS M。

EOS M50很好契合了佳能的新口號:機票,護照,EOS M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相機:製造需求還是滿足需求?

如今市場上相機產品越來越豐富,各種相機的性能和功能也越發強大。但對於大眾消費者如何找到一款真正滿足自己需要且符合消費預算的機型,這反而變得困難了很多。太多高性能機型充斥在我們視野中時,同時帶來的是攝影器材高昂的價格。而這導致的則是大眾用戶缺少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機型。當網絡上更多人追求參數時,真正有購買需求的用戶卻不得不因為這些高性能機型帶來的高價格而對攝影望而卻步。

相對的,一臺性能更均衡,價格更接近大眾消費心理的機型,才是真正普通消費者需要的。誠然, 任何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更高性能的機型。但回到現實中,一臺自己真正負擔得起,能夠真正拿在手裡享受攝影樂趣的相機,才是更多大眾相機消費者所真正需要的。我們渴望高性能機型拓展未來的同時,也需要均衡的產品來滿足當下。因此,我們會為高性能機型喝彩,也會為高性價比親民的機型鼓掌。

而佳能的EOS M50則可以說是一款非常符合這一理念的機型。它的便攜性,畫質以及機身性能都能很好地滿足目標用戶群的需要。而良好的易用性也讓他沒有過高的使用門檻,小白用戶也可以快速熟悉相機後開始使用。更重要的,是相機價格的親民。對於剛剛打算購買相機的入門消費者而言,這樣一款相機無疑是真正需要的。考慮到相機4399元的定價,全新的EOS M50的確是非常值得推薦給更多入門消費者。


中關村在線

就在2018年2月26日,MWC2018大會上,佳能剛剛正式發佈了其新款EOS M50無反相機。外媒techradar評價其為迄今為止最精緻、功能最齊全的無反相機。



EOS M50同時也是佳能首款支持全新C新機搭載了全新的2400萬像素級APS-C畫幅傳感器與性能更為強勁的全新DIGIC 8處理器,這也是佳能第一款擁有4K錄製能力的APS-C畫幅機型,同時採用了升級版的全像素雙核對焦,對焦覆蓋面積增加到88%,提供了更為出眾的對焦性能。還加入了對24p 4K視頻和120p全高清視頻拍攝的支持。

R3 RAW格式的相機。該格式包含可選擇提供“畫質優先”的RAW格式和“體積優先”的C-Raw格式,其中C-Raw格式擁有比傳統RAW格式更小的文件體積,同分辨率情況下其文件體積可縮小約50%,但畫質會有輕微下降。

據悉,佳能新款EOS M50相機將於4月開售,其單機身售價779美元(約4934元人民幣),搭配EF-M 15-45mm f/3.5-6.3 IS STM鏡頭套機售價899美元(約5694元人民幣),搭配15-45mm和55-200mm F4.5-6.3 IS STM的雙鏡頭套機售價1249美元(約7910元人民幣),價格和M6發佈時的價格相同。

佳能EOS M50具體參數如下:

1、傳感器:2410萬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升級版全像素雙核AF,橫向覆蓋88%,縱向覆蓋100%,AF範圍擴大約38%);

2、處理器:DIGIC 8圖像處理器;

3、自動對焦:143點自動對焦系統;

4、視頻:4K 25p視頻拍攝能力,1080/60p,720/120p視頻錄製能力;

5、ISO範圍: 100-25600 (可擴展至51200);

6、快門速度:1/4000~30s;

7、最高連拍速度: 10fps(AF-C模式下7.4fps);

8、電子取景器: 0.39英寸236萬像素EVF電子取景器;

9、顯示屏:3英寸104萬像素觸控翻轉屏;

10、其他:內置Wi-Fi、藍牙、NFC,支持靜音模式和支持新一代RAW格式CR3和新的壓縮RAW格式C-RAW(體積減小40%);

11、電池: LP-E 12(可拍攝235張);

12、機身尺寸:116.3 ×88.1 ×58.7mm;

13、機身重量: 351g,含電池390 g;

14、機身顏色: 黑色、白色。

從配置上看,EOS M50無疑是目前佳能微單產品中性能最強悍的一款,相對親民的售價也讓這款相機頗具競爭力,非常值得期待。


新攝影課堂

在今年的2月26日,佳能在展會上並沒有推出高端產品線的更新,實際上對於佳能來說5d4暫時還沒有必要讓他下臺,雖然比起索尼和佳能和尼康的旗艦機來說,佳能的5d4確實有點落後了。

佳能推出了這款m50無反相機,售價大概在5500元,從售價來看,它的競品應該是索尼的a6300,而且佳能的m50主打也是視頻功能,它除了支持4k的25幀視頻拍攝以外,還支持了全高清的60幀拍攝,以及720平以下的120幀拍攝。



如果想要拍攝視頻的話,那麼我認為a6300比這臺機器還是更好一些,因為a6300除了支持4k的,25幀拍攝以外在全高清模式下就可以拍攝120幀的視頻。

不過如果拍攝照片的話,這臺機器也是可以考慮購買的,它使用了全新的2400萬像素CMOS,而且是全像素雙核af,範圍擴大了大約38%,共有143個對焦點。

另外,我覺得佳能的這塊翻轉屏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光學法則

我同樣在關注這個相機,這幾天天天在網上守著等他它發佈。





等他出來的時候,在某些程度上是有點失望的。

因為佳能,作為一個牙膏廠,這兩年發佈的相機在配置上無法和其他廠家相比的。比如別家的相機早幾年都可以拍4k了,而佳能才將技術下放到m50上,就當我們感到開心的時候,卻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要拍這個4k,不能拍滿整個畫幅,要乘以1.5倍的係數,本身就是apsc畫幅,結果還只能拍1.6乘以1.5的畫面。而且,在4k模式下,不能用佳能當家的雙核對焦,只能用反差對焦,效果只能是一般般了。所以對於在意視頻的用戶,可能會失望了。

好了,說一些好的地方吧。比如,佳能給他升級了對焦系統,擴大了對焦區域,而且加強了運動對焦,提高了連拍速度。同時終於加上了側面翻轉屏。這些對於注重拍照的用戶是個福音。

所以,我的結論是,m50比起m6有提升,但是在視頻方面,這個4k有點雞肋的感覺。剛上市的話,價格會比較貴。m5和m6性價比更高一點。

另外,真的要買的話,他的優點是畫質不錯,便攜,但是m系列鏡頭目前較少,口碑不錯的有22餅乾和11-22,其他一般般,不過後期可以買轉接環,轉接佳能自家的單反鏡頭增加可玩性。


大話相機

作為在MWC2018大會上發佈的首款微單來說, 佳能EOS M50搭載了全新的2400萬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與最新的DIGIC-8處理器,最主要的亮點是支持4K視頻錄製,同時採用了升級版的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並且提供了更為出眾的對焦性能。價格也相對適中,單機售價4900左右,而配套15-45mm鏡頭套機則為5600元左右。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精緻、功能最齊全的微單相機。

M50共有黑白兩色,白色或者更討女生喜愛吧,我們還看看具體參數:

EOS M50相機還配備了233萬點EL電子取景器和3英寸104萬點可翻轉觸摸屏幕,並且內置藍牙和Wi-Fi/NFC,兼容無線遙控器BR-E1、HDMI HDR輸出等功能,支持全新RAW格式文件和全新C-RAW壓縮模式,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同類微單少有的。

雖然EOS M50主打的是4K視頻錄製功能,不過有一點需要強掉的是在4K錄製下沒法支撐全新雙核對焦的相位運算,只能用反差對焦,而且是1.6倍裁剪,加上本身1.6倍於全畫幅,相當於2.5倍鏡頭倍數,感覺好像沒了廣角端一樣,這一點略顯遺憾。

新機剛上市建議題主不要急著購買,等價格穩定和網友們的具體評測再作決定。


攝影圈老王

我個人從使用佳能產品的體驗上來看,佳能無反產品的風格就是簡單易用、性能適中、直出畫質比較討好人,新出的M50從發佈的數據上看,也是這種理念的延續。

佳能無反產品線與其單反產品的發展理念不太一樣,因為起步並不算早,其它品牌,特別是以索尼為代表的廠家,已將無反相機硬件指標堆砌到了較高水平,各種黑科技、各種超常規、各種專業性能層出不窮。但我個人感覺佳能反而將無反機型定位在家用輕攝影的層面,突出便攜、易用、好上手、直出顏色好等特點,沒有與其它廠家硬碰硬去拼硬件,也沒有意圖去影響自己專業單反相機的市場份額。

如果題主需要的是一臺符合上述描述的畫質不錯的家用相機,或者便攜的街拍相機,並不想深入研究攝影或長期從事專業攝影事業,佳能M5、M6包括新出的這臺M50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顯然M50有一定的視頻傾向,彌補了M5、M6的視頻分辨率缺陷,優化了數碼防抖性能。同時強化了全像素雙核對焦性能,新加入了存儲體積更小的cr3格式raw文件,digic8處理器率先用在了這臺無反相機,也表示了對這個生產線的重視。這些新功能都是細化完善產品線,優化輕度攝影者使用體驗的不錯改進。這些都符合上述闡釋的佳能m系列無反相機發展理念。作為普通使用者,M50從參數上看確實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價格依然定位在不到5000元的檔位,還算是良心的。

因為機器剛發佈還未上市,但從硬件指標上看,可以通過對M6、M5的使用經驗來總結M50的幾個突出使用特點:

1、對焦能力強悍。無論攝影對焦還是視頻對焦,拋開標稱的參數不提,單純是觸摸屏操控的全像素雙核對焦,比其它品牌確實快、準、穩,這點毋庸置疑,這會給使用者帶來極好地對焦體驗,發佈信息中提到又優化了這項對焦性能,加入了相位對焦點,相信連續跟焦體驗會更好。

2、視頻分辨率提升。佳能對4k分辨率視頻始終慢人一拍,雖然這次加入了4k,但是依然有畫幅裁切,和5d4類似,這樣拍攝時視角就會有損失,可是有比沒有強,現階段實用性最強的還是1080分辨率,作為輕度攝影者,1080為主,結合偶爾使用4k,是能夠滿足需要的。

3、操控感較舒適。M50延續了M5的造型,這種造型顯然比較符合攝影者的持握習慣,並沒有追求造型而捨棄了操控感,有明顯的手柄、波輪、觸摸屏,這都是很人性化的設計。

4、新處理器帶來速度的提升。相機處理器的作用其實也不容小覷,處理器的省級帶來的是各項機能的提升,如對焦反應、開機速度、連拍速度、存儲速度等等,也是與使用感受直接掛鉤的。

5、翻轉屏優化。類似單反翻轉屏的改進,更適合視頻拍攝,也更適合在三腳架等輔助器材上的安裝,可以避免上下摺疊式翻轉屏會碰到腳架雲臺的不便性。

綜上所述,如果題主是一個普通攝影愛好者,沒有重度攝影需求,還是值得購買m50的,因為價格適中,質量穩定,使用便捷。

以上回答僅為本人一己之見,歡迎廣大網友指正不足,共同探討。


卷太郎攝影坊

佳能剛剛發佈的M50從機器主要參數上看其新特性,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相機!
2400萬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在畫質上來說不會有什麼懸念。

佳能為了在無反相機市場這個大蛋糕上奪得最好吃的那一部分,可以說在M50上傾注了自己的大量用心。外觀上它與M5大致相同,但是改進了M5身上一些用戶使用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尤其是旋轉液晶屏,一改M5翻轉屏的角度限制,讓它不但可以翻轉,還可以旋轉!甚至還是觸摸屏,好用度爆棚!用過60D的人就知道它有多好玩。

設計師讓M50的外觀造型中性化,而且同時推出白色和黑色兩款機身顏色。


對於M50加入4K視頻拍攝功能我並不感覺意外,只不過是佳能首先做了這個事,為的是增加無反相機攻佔市場的砝碼。

佳能在50M上傾注最多技術的是對焦系統,全像素雙核對焦本身已經是其他對焦系統極難匹敵的技術了,這次佳能繼續完善它,讓它的對焦點覆蓋面積增加到88%!使自動對焦速度和準確率進一步提升,追焦能力也同時得到更好的進步。可以說M50相機的對焦系統是目前最好的應該不為過。

另一個改變是M50搭載了全新的raw格式記錄能力,用盡量小的文件體積記錄拍攝信息,並且保證高畫質和信息記錄的完整。

總之佳能M50無反相機的亮點很多,性能上直逼專業單反,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強大的讓它做專業攝影師的備用機也不是不可以!如果銷售價格上M50能維持在5000塊人民幣左右的話,相信它必然會引領無反相機輕便、專業、強大、物美價廉的潮流!


吶喊55118286658

客觀的講,佳能m50無反相機還沒有上市,是沒有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所以在這個時候,空口無憑的評價它是否值得購買,是不嚴謹的。

不過從價格上講,目前m50在日本的發行價是單機身摺合人民幣約4900元。這個價格,相比m5的話並不算高。

而佳能m50與m5相比。它的優勢有很多。

1.升級了新的DIGIC8圖形處理器。圖像功能上面有一些改進。

2.支持4k視頻。(雖然它的4K視頻需要裁剪畫幅,而且只能反差對焦)

3.m50具有改進版的對焦性能。 除了對焦區域擴大,對焦框縮小之外,這款產品在追焦的穩定性方面,據說會有一定的提高。

總的講,我認為m50這款相機的性價比,目前來看是不錯的。當一款產品值不值得購買,我覺得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質量問題。例如有些產品性價比很高,但質量門頻發,這一類的產品就不值得購買。m50,我建議是等它上市,三個月之後,看看第一批用戶的反饋和口碑,再考慮吧。

吃螃蟹的用戶一般都是小白鼠。


從耗子胖成豬

佳能EOS M50無反相機,也就是沒有反光板的相機,整體體積和重量都明顯下降,所以說,這款相機的首要目標應該是便於輕裝上陣的旅遊或遠途旅行,同時也適合既想注重拍攝的畫質,又不想攜帶過於沉重的裝備的人群,可謂是在消費者的習慣和體驗上花了心思的設計,這一點值得稱讚。那麼這款相機值得購買嗎?

先簡單介紹一下它的主要參數:2400萬級的CMOS像素,aps-c畫幅CMOS感應器,Digic 8新型圖像處理器,升級版全像素雙核AF對焦系統,可拍攝4K視頻,最高10張/秒的連拍速度,擁有目前最多的143點自動對焦點,對焦範圍也是進行了非常可觀的增加,達到了約88%,所以說,這款相機幾乎是全能選手,無所不能。

鑑於EOS M50是一款新機,功能又如此強大,所以初始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倒是建議大家不要太急於購買,通常上市一段時間後(最少也要半年時間吧)價格會有下跌,到時候,新機的缺陷就會差不多暴露出來,相關的改善和升級也會到位了,價格又有了降低,所以那時候再出手就非常划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