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在安溪縣虎邱鎮,古色古香的自在仙境古厝茶家僑墅令採訪團深深迷醉。青石、紅磚、杉木、黑瓦構成一座典型的閩南古建築,屋內格局開闊,前埕後厝,環境清雅,採訪團盛讚“厝如其名,自在仙境”。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自在仙境古厝茶家僑墅原是著名華僑林培彥於1876年建成的3座典型的閩南古居。古厝群落佔地約4000平方米,區別於三進式古厝而呈現並列扇形結構,十分罕見。如今,在房屋上依稀可見清末林氏家族抵禦民匪劫掠時雙方交戰留下的彈孔。1942年,國民黨軍隊曾縱火燒燬一部分古大厝,在玉輝居的屋樑之上烏黑的燒痕分外顯眼。而到了“文革”期間,古大厝同樣未能倖免,再遭破壞。幸運的是,歷經一百多年滄桑,古厝仍屹立不倒。

2012年7月,自由自在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志賢在一次回鄉的際遇下與古大厝結緣。“既有閩南文化還有華僑文化,也有近代史的烙印。”林志賢表示,古大厝非常有文化底蘊,能夠代表安溪地方特色文化。與房子主人協調後,林志賢取得了古厝50年的租期。

彼時的古大厝還一派蕭條,林志賢著手修繕。修繕老房子遇到很多工藝上的難題,木結構的房子只能靠手工修補。修繕過程沒有設計圖,他每一次都要親自在現場佈置工作。客房內的閣樓原本用於存放雜物,但沒有樓梯,林志賢新修了樓梯將其改為雙層複式的結構,增設獨立衛生間,增加了空間的使用率。從戶外地面、停車場、游泳池、道路、院子、圍牆的整理到室內木結構的修繕佈置,歷時1年多,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才有瞭如今的自在仙境古厝茶家僑墅。

在虎邱鎮,自在仙境古厝茶家僑墅是最典型、保留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以茶文化為主線索,融合古民居文化,讓人體驗田園式的農家生活是林志賢的初衷。現在,古大厝內設有手工製茶作坊、文化創意空間、戶外休閒空間和特色農產品等,可供遊客前來體驗古法制茶、觀看茶藝表演、自助農家樂。未來,古厝還將與周邊的洪恩巖、葡萄園、各種茶葉農莊等景點形成一條完整的旅遊線路。

古厝茶家僑墅體驗製茶

“自在仙境”古厝茶家僑墅位於福建省安溪縣虎邱鎮仙景村,是著名華僑林培彥於1876年建成的3座閩南古厝:玉輝居,玉西居,玉環居。在閩南的方言裡,“厝”是房子。該古厝群落為典型的閩南帝殿式建築,以青石,紅磚,杉木,黑瓦為主要建築材料,經歷一百多年近代滄桑歷史,仍基本保留完好。古厝群落佔地約4000平方米,區別於三進式古厝而呈現並列扇形結構,實為罕見。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在廈門鼓浪嶼做文化創意的林志賢,是“張三瘋”,“趙小姐”等紅品牌的主創者,設計是一張讓他可以很無憂的名片。但是他說,在鼓浪嶼上,很多事情會讓人沮喪。島上商業的發展,影響著阿賢這些創意者的工作——首先是別墅不能再租,他便搬到了著名詩人舒婷的樓下,再後來,因為租金看漲,公司倉庫被東家收回要做他用,舒婷樓下的工作空間只能被換做倉庫使用,阿賢說“沒地方去了”。阿賢回到家鄉,在虎邱鎮仙景村修復了3棟古厝,用於做民宿,還讓人在這裡體驗純手工的古法制茶。他的到來也給這個村莊帶來了不少新鮮事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手工製茶作坊:以玉環居為主體,遵循採青,晾青,搖青,炒青,揉青,烘焙,包揉,烘乾的鐵觀音傳統制茶工藝流程。使用傳統竹製茶農具,體驗古法純手工炭焙製茶工藝。

古厝僑墅:以玉西居,玉輝居為主體,設置20間特色客房28個床位,其中有閣樓式,單床和雙床客房,讓客人體驗閩南古建築僑居文化。配套農家餐廳,自助廚房,特色酒窖。同時發展聯盟農家旅館,帶動周邊村民發展。

文化創意:以玉環居為主體,表演當地傳統布袋戲。

安溪虎邱鎮古厝茶家僑墅

走進中間的那座古大厝,“茶鄉味”撲面而來。在廳堂正中,遊客可以在當地村民的指導下,自己動手體驗鐵觀音製作工序中的“搖青”,你可別以為這道工序簡單,姿勢、力度、合作伙伴之間的默契配合都有講究,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一時半會兒還真學不來。在隔壁的房間中,另外一位村民正忙著“炒青”,茶葉的香氣飄散開來,沁人心脾。而在牆上,掛著茶葉生產的各種攝影作品,供遊客瞭解鐵觀音製作工序。

在左側的古厝裡,遊客可以一邊品嚐橘紅糕等當地特色美食,一邊喝著純正的鐵觀音,然後盡情欣賞令人賞心悅目的茶藝表演。在另一間古厝中,遊人則可以駐足領略傳統布袋戲的魅力。在這些古厝中,你還可以看到很多傳統的製茶工具、民俗用品等。穿行於其間,能令你彷彿穿越到100多年前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