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好的农村在哪里?

我国是靠农民阶级的力量建立的国家,农村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有代表性的农村,这些农村不仅仅代表了支持中国先进的农村生产力,也是中国发展壮大的伟大见证,回溯过去再来看一看那些曾经最好的农村。

全国最好的农村在哪里?

50年代的中国最好农村-山西大寨

1953年,大寨村民凭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镐,在土石山上开沟造地,平整田地,蓄水保粮,抗旱防涝,用秸杆还田,增施农家肥,改良了土壤,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2年亩产237斤,1962年增至亩产774斤。1963年8月,大寨遭受特大暴雨,冲垮100条大石坝,颗粒无收的耕地180亩,冲塌了113孔窑洞,倒塌房屋77间。灾情十分严重,但大寨人没有气馁,他们不要国家救济款、救济粮、救济物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就医治了这场毁灭性的灾害,是那个时期中国农业战线上的典型代表。

全国最好的农村在哪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好农村-安徽小岗村

“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小岗村曾经是别人眼中的“三靠村”。由于连续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位于江淮之间的农村生产几度停滞,据统计,1973年~1976年期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全年人均口粮仅在200斤左右徘徊,年人均收入甚至时常不足30元,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放手一搏!青年小伙严金昌、关友江等人鼓足勇气,在那份提议分田到户、被称为“生死契约”的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他们没有料到,当初一个纯粹为了“吃饱肚子”冒着风险做出的决定,竟会成为一件影响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怕了就不干,干了就不怕。”严金昌发现,“将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把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这种农业经营制度层面的改变,首先在物质层面有所表现,1979年,小岗村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丰收,光油粮总产就达到了3.5万斤,相当于之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达40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在那个年代,小岗村就是中国最富裕的农村之一。

全国最好的农村在哪里?

90年代的中国最好农村-江苏华西村

上世纪70年代,吴仁宝带领村民偷偷建起五金加工厂。该厂“隐姓埋名”10年,为华西村累计创利税135.03万元,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980年,江苏江阴县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则超前地开始土地集约利用,全村六百多亩良田交给30人耕种,剩下的劳动力转移到村办企业,同时实行专业化分工。改革开放后,华西村又踏上了工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20年间拥有了14家大公司、58家中小企业和1000多种产品。1998年到2001年,华西村工业产值增长逐年放缓,遭遇发展瓶颈。当年年底,党委决定将14家大公司整合成8家。两年后,集团资源整合收到成效,仅南、北钢两家钢铁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宝昌化纤和毛纺服装公司则分别完成销售额50亿元和25亿元,建筑装潢公司、有色金属总公司、外贸公司、化工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等五大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随后四年,集团公司销售额更是以每年100亿元的速度增长。

不过现在华西村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现在华西村负债300多亿,急需转型来挽救华西村的声誉。

全国最好的农村在哪里?

21世纪中国最好的农村-拆迁中的城中村

回顾历史,当时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经营思路,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很好的农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的火爆村农村最快的致富方式变成了拆迁改造,合并城乡一体化建设,拆迁能够造就成百单上千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感觉很可悲,也很可笑。

发家致富寻出路,农村自有黄金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