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为学四法”

曾国藩从他一辈子的读书经验中,总结了四点读书心得,他称作“为学四法”,用来教导儿孙。


曾国藩的“为学四法”​这四点心得是:一、看书应当求迅速,书读得快,就意味着书读的多。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国藩认为,读书不多,就会孤陋寡闻。所以,对初学者,首先不要他读得精,而要他读的快,读得多,读的博。

曾国藩的“为学四法”​二、温习旧书应当追求熟悉。一个人的大部分知识是在复习中增长起来的,极少有人看一遍就能记住了书中的内容。因此需要反复地阅读,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直到能将书中的重点部分理解掌握为止。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苏东坡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说,知识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得不断地复习,而复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诵,把书中重点内容背诵下来,背诵过的东西才最不容易忘记,即使忘记了也还会有很深的印象。

曾国藩的“为学四法”​三、练字要持之以恒。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不可以中途停止,练习书法也是这样,不能练习中途不练了。每天练字不一定多,一百字左右就行。这样坚持下去,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孟子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告诉我们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字写得不好,就像一个人衣服没有穿好一样,因此应该下决心把字练好。
曾国藩的“为学四法”​四、作文应当苦思冥想。曾国藩认为,一个不善作文的人,就像哑巴不能说话一样,这是读书人的一大忌讳。要写好文章,就应当深思。古人讲,“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写作时要反复推敲,深入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会有特别的感受,独到的发现 ,才会言人之所未言,见人之所未见。“为学四法”是曾国藩对自己一生阅读经历的总结,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