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遂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军队装备体系建设的重点针对内容。但是受制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军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都仅限于靠近大陆沿海地区的小型岛屿(因为这种级别的登陆作战对兵力投送能力要求不高,也可以得到己方岸基火力的直接支援)。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形势的变化,我军跨越海峡实施登陆作战的需求愈加迫切,离岸远程支援火力严重不足的缺陷暴露无余。

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于是在1996年我军举行的那场著名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不伦不类的怪异场景:一艘艘的普通民用货船在甲板上搭载了陆军装备的牵引式榴弹炮、自行榴弹炮、车载火箭炮甚至坦克,这些型号各异、五花八门的火炮直接在行驶中的船只上对着岸上目标猛烈开火,着实将大家雷得外焦里嫩。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种简单粗暴的“土法上马”看起来的确颇有气势,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不禁拍手叫好,认为万炮齐放定能轰得敌人满地找牙。

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作为当事者的中国军队却是有苦自知,实际上所谓的“陆炮上船”是在当时的窘迫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临时改装的民船严重缺乏保障地面炮兵部队的必要设施和条件,大量的普通火炮拥挤在甲板上开火,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弹药储存、运输、装填也极其不便,所谓的万炮齐放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更重要的是由于船体在海中随波逐浪、起伏摇摆的影响,普通的地面火炮没有平衡稳定系统,射击精度可谓是惨不忍睹,最多也就是乱打一气听个响儿罢了。

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痛定思痛之后我军开始着手研究专门的两栖登陆对地火力支援系统,经过一番对比分析,选定了远程火箭炮作为舰载支援武器,在己方两栖部队抢滩登陆的时候,向敌方滩头阵地以及防御纵深实施密集火力覆盖或者精确火力打击。之所以选择远程火箭炮,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发射速度快、装填速度快、打击距离远、命中精度高等诸多优势,是我军独步全球的拿手绝活儿,这样的好东西不让敌人的海岸防御部队第一波抢先体验,实在是对不起我们身为“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采用模块化装填系统的300毫米舰载火箭炮系统

我国的远程火箭炮尽管技术先进,可是也不能直接搬上船,必须根据舰载火炮的使用特点,将配套的火控系统、稳定系统、瞄准系统等支援设备整合在舰船上。中国海军选择了053型516号护卫舰作为对地火力支援系统的实验平台,安装了5部50联装的122毫米火箭发射器以及自动化的装填系统,一轮齐射就可以打出250枚火箭弹精确覆盖40公里范围的目标,而且持续火力十分强劲。随后又在世昌号国防动员舰上实验了300毫米舰载火箭炮系统,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50公里。

我军两栖登陆支援火力“鸟枪换炮”,方圆百里化为一片火海

电磁炮上舰试验

上述舰载火箭炮系统均实现了集装箱式的模块化设计,便于战时快速对民用船只进行大规模的临时改装,真正将“万船齐发、万炮齐放”变成现实,用密集的“钢雨”把登陆场附近方圆百里的敌方防御阵地化为一片火海。前不久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磁炮也正式开始上舰测试,我军再添一件支援登陆作战的利器。比起火箭炮,电磁炮的火力覆盖范围更大、打击威力更强、使用成本更低,再搭配“活性毁伤元”战斗部,杀伤效果之凶残足以让对手怀疑人生,无情粉碎任何企图依托天险负隅顽抗的痴心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