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二本大学是学院而不是大学?网友:学院不比大学差

网友一:

学院只有某一门类的专业,比如只有医学专业的叫医学院 大学是有多个门类的专业,比如开了什么社会保障,化学等专业的叫医科大学 当然这只是一个资格,是叫大学还是只能叫学院还要教育部批。有些人会觉得的说:“学校升二本,末尾是学院不是大学,听着还是不舒服。”

我就想说一个学校的好坏是跟名字没有关系的,学院就比不上大学吗?这个不一定,像一些学校是学院但比很多大学都好,只是学校毕竟是专长财经类有点偏科,一直升不了大学。其实二本学院大多数都是某个方面厉害,二本大学有的里面有厉害的学院,有的都很平庸。所以你报二本里那个大学里的强势学科就可以了。大学学院决定不了学校的好坏。

为什么很多二本大学是学院而不是大学?网友:学院不比大学差

网友二:

积累知识: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那么对应的它的专业分工也就更加细化,所教学的内容也就更加具体。而对于我们来说大学就是通往社会的桥梁,我们所选的专业,绝大部分来说就是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作为一名学生,第一要务肯定是学习。掌握所学知识,是你的本分。而你专业知识的储备的多少,是你以后找工作的“杀手锏”,找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场,你的敌人来自五湖四海,你对他们的实力一无所知,而且当今社会找工作难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你的绝杀没有足够的威力,你凭什么能够战胜别人。

网友三:

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没有爹可以拼,那么就只有请你努力一点了。请你记住,在你刚进入大学选择了那个专业起,你就已经进入了战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请你时刻准备,等待几年过后的决战。而且,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借助一款APP叫做日事清,他可以有一个打卡功能来监督自己。而且它还可以规划自己一天要做的事情,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自主学习:绝大部分刚踏入大学的人在一开始肯定是不适应的。为什么呢?没有了固定的教室,没有了固定的座位,没有了班主任的管束,也没什么作业等等等等,我们有的除了上课、吃喝拉撒,就是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让自己自由安排,但这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却让我们很不适应。

为什么很多二本大学是学院而不是大学?网友:学院不比大学差

网友四:

学院并不一定比大学低一层次,尤其在学术方面,也并不一定会追赶“升本”、“升大学”的浪潮。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也于2017年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确认为“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我们能说她比一些大学层次低吗?

觉得学院低级一些,不仅是咱们有这样的感觉,就连一些学院的领导也是这么觉得,也想专科升学院,学院升大学。如此不仅生源好了,领导自己的级别也上去了。但是我觉得在学术研究方面,学院不一定比大学低级。

网友五:

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是平级,各具特色,美国的学院只是办学规模小一点,但是是精英教育…而中国大学还真就比学院高级,这是事实,中国的学院办学规模不比某些大学小,请不要再拿麻省理工来做学院的例子了,人家是真的精英教育才有对抗大学的实力,中国的学院就是规模大,招生多,捞钱的。

我觉得中国的学院要超过大学,必须采取精英教育的方式,人数限定,宁缺毋滥,比如大学在校生5000以上,那么学院不超过1500,甚至不超过1000,这样中国的学院才能走出烂学校的困境,只招精英,这样才能有赶超清华北大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

为什么很多二本大学是学院而不是大学?网友:学院不比大学差

​网友六:

其实,普通(学院)和大学主要的区别在于规模上,规模上不如大学大,专业不如大学全,所以现在很多学院都在积极努力开办专业,努力把学院变成大学。很少有哪个学校直接上来就是大学的,都是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像我的学校前身还是当地的气象学院呢,后来摇身一变,改了名字,才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学的。学院只有某一门类的专业,比如只有医学专业的叫医学院 大学是有多个门类的专业,比如开了什么社会保障,化学等专业的叫医科大学 当然这只是一个资格,是叫大学还是只能叫学院还要教育部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