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赵汗青

一千多年来,木兰从军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心口相传,在河南省虞城县木兰镇,木兰文化的印记更是如风扑面,无处不在。

走近木兰镇,在木兰祠门前广场上,塑有一座木兰跨马从军的石雕像,木兰戎装跨马,英姿飒爽,战马昂首嘶鸣,箭步疾飞。在这里,木兰跨马从军的传说家喻户晓。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相传木兰从军临行前,老父亲把心爱的白马送给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军十二年,白马和木兰朝夕相伴,立下汗马功劳。战争结束,木兰女扮男装从军一事被皇帝知晓,要纳木兰为妃子,木兰不从自杀身亡,白马自此不吃不喝,一蹶不振,不几天就随木兰而去了。

到了唐朝,为了纪念这匹战马的功劳,当地人民在木兰祠塑建了白马雕塑。后来,十年动乱期间,白马雕塑同其他文化经典的命运一样,惨遭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木兰跟战马的深厚感情,又重新雕塑了木兰跨马从军的塑像。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距离木兰祠东两公里,小孟楼村西头,有一棵皂角树。据村里老辈人说,这棵皂角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这是当年木兰从军父母相送分手道别的地方。这棵参天古树见证了木兰替父从军泪别故土跨马建功的悲壮与传奇。2007年,这棵皂角树被命名为国家一级古树。

千年沧桑,漫漫云烟。千年皂角树在老百姓心中早已化奇为神。今天,当地百姓无论谁家子女升学、参军、外出创业,父母都要带孩子到古树下祭拜。祈愿孩子能像木兰那样在外平安,功成还乡。

木兰祠西北一公里,木兰镇赵石槽村,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面积约四五亩,这片地上长出的树木,具有木质坚韧,耐病抗虫,挺拔矗直,不易变形等特点。传说当年木兰的父亲魏应汉就是在这里伐木做棍,教授木兰练就一身武艺。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多年来,赵石槽村这里栽植的杨树不生虫、不生病,不空心,不红心,蔓枝少,树叶蓊郁,树干挺拔。但把这儿的树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生虫染病,甚至枯死。这片让人拍案称奇的土地,让这个千年古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据史料记载,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木兰的生日。从唐朝开始,当地老百姓每年这天都会到木兰祠祭拜这位忠孝节义的巾帼英雄。逐渐形成木兰生日庙会的古老民俗。

关于木兰生日庙会,当地有很多传说。比如当地有俗语说,“四月八,雾啦啦”,这是说每年的庙会期间这里都会下雨,老百姓认为这是木兰感动了上天。所以这一天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到木兰祠拜祭。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相传每年庙会都会“发一家”,意思是总有一家生意特别火爆。据当地人讲,“发一家”的生意人,有经营服装的,有经营工艺品的,也有经营吃喝杂耍的。所以每年四月初八,周边各类商人们都争先恐后来赶木兰生日庙会。

今天,木兰生日庙会已经演变成当地每年一次的物资贸易盛会,会期也从过去四月初八当天延长至四月初八前后十几天。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除了木兰生日庙会,木兰祠每年的春节庙会,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唱大戏、演歌舞,踩高跷、跑旱船,猜灯谜、办鹊桥,各类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前来赶庙会拜木兰的人不计其数。

周庄村自古就有自家酿酒的传统,传说木兰从军后,一次正当前线危难之时,木兰率将士赶到,奋力拼杀,反败为胜,天子念其忠勇,封木兰为将军。庆贺之时,木兰拿出家乡自酿的美酒,将士饮后齐呼“神酒”。从此木兰家乡美酒被誉为花将军酒,同花木兰美名一样,名扬天下,代代相传。今天,木兰府酒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虞城县畅销不衰的白酒企业。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相传木兰从军出征前,父母为她带了不少钢化蛋和变蛋。从军征战中木兰用这些家乡特产帮助不少受伤士兵补养疗伤。由于钢化蛋和变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时在军中声名大振,甚至被将士们视为灵丹妙药。

钢化蛋是用鸡蛋由痨窝草鸡定期孵化而成。变蛋也叫变鸡蛋,是拿鸡蛋用生石灰、锯末等多种材料利用独特工艺加工制成,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一定药用价值。

木兰从军孝烈故事为何传承千年不衰

今日虞城,木兰已成为人们心中化解不开的浓郁情结,传承木兰文化、弘扬木兰精神已成为木兰故里的一种潮流、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在这里,木兰传说已经走进虞城人的家国情怀,成为割舍不掉的现实存在,化为虞城精彩厚重的历史传承;在这里,木兰形象已经烙在虞城人的灵魂深处,化为虞城人的家乡认知和文化骄傲,成为虞城人心中涂抹不掉的底色;在这里,开启木兰文化,守护木兰文化,传承木兰精神,弘扬木兰精神。开拓未来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创造明天必定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特别感谢木兰祠讲解员、馆长瑾年花开提供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