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是由何產生的,為什麼長相和漢人差距很大,是來自通古斯民系嗎?

神華帝國天玄宗武皇帝

提問者估計想問的是滿人是如何產生的吧?滿清也就是清朝,是皇太極1636年改後金為滿清產生的。




滿人長相和漢人差距很大?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滿人和漢人長相差不多,不過也是有明顯差異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衣服,也就是民族服飾。第二個是眼睛,按人類學劃分,漢族血統比較純的人的眼睛特徵是眼裂大,內眥贅皮不顯。滿人一般都是蒙古眼,具有眼裂小,內眥贅皮顯。蒙古眼是蒙古人和滿洲——通古斯語族人的典型特徵,滿洲人具有蒙古眼特徵。




文獻資料中的通古斯人


很多人說努爾哈赤是通古斯野豬皮也是對的,因為最早使用通古斯語言的民族就是滿族,而努爾哈赤的滿族名的意思就是野豬皮,再加上前綴通古斯,意思就是西伯利亞野豬皮。當然,人們這麼說主要是對清朝放棄西伯利亞的統治權表示不滿,對清朝對漢人的殘暴統治和賣國求榮行為表示不滿,對滿人建立的偽滿洲國表示不滿罷了。 下面,我再來詳細說說滿人和通古斯人的關係。





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元世祖忽必烈


2.地理分佈:通古斯人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海一帶,它還有一個稱謂就是鄂溫克人,通古斯人主體是滿人,還包括鄂溫克人等。


清太宗皇太極


3.語族群體劃分:通古斯語言群體通常被稱為通古斯-滿語族,包括滿洲人、錫伯人、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及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奧羅奇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女真人的一支)、烏德蓋人、烏爾奇人、雅庫特人、鄂羅克人、涅吉達爾人、埃文人。


滿人髮型與民族服飾


4.語言特點:從語言學上講,滿-通古斯語族分為通古斯語支和滿語支,所以有通常說的南北通古斯之分,南支主要分佈於松花江流域,其代表是滿洲和赫哲,北支分佈比較廣,主要分佈於黑龍江、勒拿河、葉尼塞河三大流域及周邊貝加爾湖、勘察加半島等地也有分佈,北方代表是鄂溫克系(鄂溫克,鄂倫春,埃文人,涅吉達爾人)。




5.從起源來說:滿-通古斯語族的祖先,數萬年以前生活在現在的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原始通古斯人的一部分遷徙到我國東北地區,主要是黑龍江流域,後發展成為女真(滿族)等族群。






6.生理特徵而言:通古斯--滿語族緣於同一族群,所以如果從人類體質學而言,他們生理特徵基本一致。後來由於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和別的民族的融合,才分化為南北兩支,其中滿人被劃分為南通古斯人,據《辭海》介紹:通古斯人群普遍具有小眼睛,高顴骨,矮鼻樑,單眼皮等特點。


傳統漢服


當然,隨著民族融合的不斷加深,純正漢族血統的人不多,純正滿族血統的滿人那就更少了。




傳統漢服



參考書籍



漢族明星劉濤



滿族巨星那英


滿族巨星關之琳



保持民族特色的當代滿人





為了避免本文再次被刪除,說我醜化滿人,我也不得不刪除本人收藏的大量有關純正滿人和通古斯人的原始珍貴資料及照片,讓部分讀者不能見識純正滿族同胞的民族服飾與傳統生活習俗,殊屬遺憾。




可汗說事

滿清的長相和漢族人差距並不大,他們確實屬於通古斯—滿語族。通古斯—滿語族人分佈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海一帶,他們都使用同源的語言,所以被稱為通古斯—滿語族。

這個族群的祖先來自幾萬年前的貝加爾湖南部。在大約3000年前,一部分原始通古斯人來到遼寧的三江平原區域,大約在唐朝時形成了我國的少數民族女真族。到了契丹人統治的遼代時期,女真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人物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推翻遼朝統治 建立了金朝。隨後金滅北宋,佔領了長江以北,與長江以南的南宋形成對峙。



成吉思汗崛起後金朝滅亡。在其後的不同時間裡,女真被元朝、高麗、明朝統治。所以韓國人老和我們爭遼東半島就是這個原因。到了明英宗時期,女真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建州三衛,滿族也就由此慢慢形成。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寧遠之戰努爾哈赤被袁崇煥所傷去世,皇太極即位。改後金為大清,族名改為滿洲。這就是滿洲的由來。再後來大清統一中國,直到辛亥革命大清滅亡,孫文改滿洲族為滿族,從此滿族就成為中華民族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員。


滄海歷史春秋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東北地區人口的變遷情況。今天的東北同胞將滿人稱為“身份證上的民族”,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漢滿融合的結果,單單從外形輪廓上看,你真的很難區分他是漢人還是滿人。要說清民族融合的過程,最早要追溯到完顏氏建立的金國。

由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國,被蒙古滅國後,其貴族紛紛逃向關內,由於這些最後的女真貴族當時已經高度漢化,他們使用接近甚至於高度類似於漢字的文字,很多族人因金國滅亡被迫跟隨入關。一方面,蒙古滅金,採用了屠城方式,關外女真或被殺,或入關,他們隱姓埋名,以族譜或宗祠的形式在關內頑強生活下來,久而久之,在與漢人的長期生活中,逐漸被漢化,

保留下來的族譜成為記錄證明他們女真身份的直接證據。就在不久前,女真研究人員在甘肅涇川發現了完顏氏後人,他們已經完全漢化,風俗習慣和當地漢人無異。



(完顏村保留的祭祀祖先圖)

這個村落被稱為“完顏村”,據族長講,千百年來他們一直保持著對祖先的祭祀,或公開或隱秘,過去因戰亂不斷,族人都很害怕,很多時候都是秘密祭祀祖先的。果然,在上崗上至今還樹立著一塊墓碑,走近細看原來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國元帥金兀朮的石碑,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好奇。

那麼,他們究竟是不是金國女真後裔呢?在完顏村落的族長向女真研究人員提供了一份殘破不齊的族譜後,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了完顏氏祖先,完顏阿骨打的名字。從族譜可以確認,他們就是金國女真後裔。據稱,一千年來,他們流落此地後建宗祠紀念先祖,從未中斷,一直綿延至今。但目前他們的身份依然是漢人!無獨有偶,在山東境內,女真研究人員找到了金國大軍師,粘罕的後裔,他們也完全漢化,依然保留有族譜,身份依然是漢人。這表明,金國大部分女真遷入關內,被漢化。

那麼,少部分留在東北的是什麼人員呢?從北宋被擄掠到北方的宋徽宗皇室後裔,頑強生活,發展,與當地各民族融合。由於該地區形成的人口真空,從元代開始,通古斯人開始向東北遷移,正好彌補了東北歷史上的人口真空期。這就能解釋為什麼今天的西伯利亞生活著大量的女真人,但他們完全不是金國女真。

從通古斯遷移來的女真人其實是借用了金國女真的名號,這就是後來滿清皇帝不承認自己祖上是女真的原因。

努爾哈赤時代,為了反對大明,師出有名,標榜自己的正義性,他再次編造了一個彌天大謊,亂認祖宗,認金國六世祖為其先祖,但他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部落,所以這不是真的!

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向東北遷移中,曾進入朝鮮,被當地人驅趕,好心的明朝收留了他們,結束了他們漂泊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指責努爾哈赤反叛明朝,是“農夫和蛇”的故事。而努爾哈赤恰恰是在明朝重臣李成梁的庇護下,羽翼日漸豐滿的!當李成梁去世後,努爾哈赤終於發佈“七大恨”公開叛明。為了對抗明朝,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創立了“八旗”軍事化集團組織,他們包括了東北境內的漢八旗,蒙八旗,滿八旗以及東北各民族,以1000人為一牛錄的形式組織在一起。包括當年北宋皇室後裔,金國女真後裔。而來自於通古斯的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領導下,以蒙文為原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並形成了以建州女真為核心的新部落聯盟,後金。這就是為什麼此女真非彼女真的根本原因。從這裡也可以分析得知,由於長期融合,漢和滿為什麼越來越像了。而且,本身八旗裡就有大量的漢人!比如,入八旗的尚可喜,其後人已達數萬人,今天都是滿人身份。所以,早期從通古斯遷移來的建州女真和漢人的確差別較大,而在數百年後已經很難分清了!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在總結一下金國女真和建州女真為什麼不是一個概念。金國女真的文明程度很高,且在金國內生活著大量漢人,漢文明對金國影響很大,發展也很快,以至於金的文字也是模仿漢字創制的。而建州女真一直處於奴隸社會,文明程度較低,當時的海西女真(輝發,哈達,葉赫部落)文明程度遠比它高,還稱其為“蠻族”。說明建州女真文明程度較低,也就能夠理解努爾哈赤為什麼在明朝邊境屢次犯邊,搶奪人畜,實在是生產資源匱乏所致。




(圖一,圖二今日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




(圖三圖四,今日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


卓爾艾米


黑石203455095

“滿清”指滿州人建立的大清王朝。滿族(韃虜)是清末民初革命黨人,為推翻滿清封建王朝而強加給滿州人的民族稱號,以示與漢民族有所不同,這樣,對於動員廣大人民起來革命 更具號召力。

明正統年間,清太祖努爾哈赤的 五世祖 愛新覺羅•董山,為躲避兀狄哈野人圍剿,率殘部逃往今新賓一帶,被建州衛的都督僉事名李滿住(音州)收留……。明成化年間,董山隨李滿住所屬海西、建州女真復入新賓鴉鶻關,三月,攻克連山關,掠開原、撫順,窺鐵嶺、寧遠,軍威大振,但李滿住不幸被朝鮮人擒斬,然而,李滿住的家屬、部下及軍戶們,不但沒有因此解散,而且一直追隨董山南征北戰。為了紀念家族的恩公李滿住,團結 凝聚 融入李滿住部族,愛新覺羅家族對後來繁衍、歸化的宗親部族,均稱為滿住部或滿住人……

明萬曆年間,努爾哈赤其父、祖父(建州左衛軍官)均被明軍誤殺,原因是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建州右衛都督)發動兵變,反對朝廷對東北各族群的政治分裂和經濟封鎖政策,結果,混戰中,不但王杲被殺,連累前來勸降的女婿、親家公,也即建州左衛和右衛的頭領統統被殺。但隨後被朝廷甄別,給予了愛新覺羅家族經濟補償,並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衛指揮使(都僉事)等職。在遼東總兵李成梁的培養教育下,成為“多智習兵”的軍政人才……走上了建立東北(內蒙)四滿盟的道路。

當年四滿盟各大主要群體是以語族劃分,並無民族劃分,如:明朝的衛所鎮兵、愛新覺羅氏及其宗親的通古斯語族部落、葉赫那拉氏及其宗親的蒙古語族部落、尼堪外蘭氏及其宗親的漢語族部落等。因為上溯至元朝之初(400年前),除蒙古、塔塔爾和色目人以外,朝廷早己明確規定:女真、契丹、回紇、党項以及中原人,統統屬於漢人,並在全國強制推行胡化漢語(也即現在的北方話)。所以,當時胡人漢人並無語言交流障礙,就像努爾哈赤一樣,不但會說漢語,而且熟讀《三國志》《水滸傳》《三十六計》等古漢語典籍。與漢人別無二致

清朝末年,革命黨人為了推翻當時的封建社會,則將滿州(蒙古韃靼)人建立的王朝 斥之為夷族入侵,並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號召國民,……這完全是政治宣傳和發動民眾的需要,也是取消君主制,實現民主共和的需要,也就是說,努爾哈赤以滿州人的身份奪取中原政權是當時的政治需要,同樣,國民黨從自稱滿州人的手裡奪回中原政權,也是當時的政治需要。“從哪成功,往往從哪失敗”而已,當時,把那麼多滿州人稱為滿族,就像現在,把中國人都稱為漢族一樣,出入太大


來取笑

通古斯,一般是西方人對操滿-通古斯語諸族的泛稱。那麼,通古斯是哪?一般是指分佈在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以東至庫頁島的族民,主要生活在廣大的森林和草原,從事漁獵。通常將操通古斯語群的民族稱為通古斯北支, 將以滿洲族為中心的諸民族稱為南支,兩者總稱為“通古斯”。

所以滿清不是來自通古斯民系,而是他們本來就是通古斯。錫伯族,赫哲族才是來自通古斯民系!


東北神哥

我不認為滿族人和漢人長相有差距。一個滿族人穿上滿族服飾你是能一眼認出來的,但滿人漢人穿一樣的服裝是分辨不出來的。 與其說滿族人的相貌,不如談談愛新覺羅家族的相貌: 他們都是長臉,努爾哈赤等前幾位皇帝是闊長臉,康熙開始是瘦長臉。共同特點在鼻樑比較長,佔面部比例較大。


丁丁0372

如果你說的漢人長這樣


那滿族人確實差距蠻大的





用戶84867421848

我學識不多、在讀書時有點偏愛歷史、出於獵奇看些課外讀物、而有感於下:關於東北地區的原住民現有多種板本的傳說!滿族人在東北如何起源暫不談、因每個民族每個宗教人群都對自己從哪裡來、創造出一些離奇的傳說且不談!只談東北土著人稱呼太多`,我暫且以女真人稱呼、他們遊獵為主、食獸肉穿獸皮、分解動物用刃自己不能冶煉,穿棉製品、蠶製品自己又不會、只能靠搶、搶財物、搶農具、搶鐵鍋、搶人口為勞動力為奴、入一次什麼都搶!搶還不夠丶佔領地盤、女真人以完顏洪烈家族為首腦、首次佔領長江以北丶建金一百餘年丶後被元忽必烈所滅。明後、以後崛起的愛新覺羅家族借大漢奸吳三桂勢力、不足二十萬的軍隊入主中原進而佔領全境、雖經西太后與李鴻章賣國、還是留下祖國今日的板圖!是經義和團滅洋運動展示國民意識、抗戰展示中國民族的力量丶中國共產黨為民族丶為民生、為富民、為強國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人向心力、各國各民族向心力一富民強國共同發展!


D5513463

現在滿族和漢族從長相上看已經完全分不出來了,清滅亡後滿族人大部分都改漢姓,而且會滿語滿文的幾乎很少。如果不是解放後進行民族區分,滿族很可能會像歷史上的鮮卑一樣完全融入漢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