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老人帮忙带孩子,你是选择让婆家带,还是娘家带?

手机用户6601750538

哇,看来你是个幸福的人呀!

居然可以选择是哪边儿的老人过来帮忙!真羡慕!

如果可以选,如果我爸妈身体好,我肯定会选择我爸妈过来帮忙带孩子。

原因很简单:

  1. 我妈做的饭我爱吃;

  2. 我和他们聊天不用思考着说话,很轻松;

  3. 我开心就可以笑,不开心就可以哭,不用伪装;

  4. 对于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我可以直接和我妈提,不用考虑太多说话方式的问题;


  5. 我爸妈做什么事都会把我放在第一位;而公婆会把老公孩子放在第一位;本质的区别呀!

  6. 此处省略1万字……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这种选择的自由

比如我。

我公婆挺好的,婆婆既干净又勤快,我和他们一直住了五年。

公婆一直觉得带孙子孙女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帮我们带孩子,他们连觉都睡不好

我曾经对公婆表达过我的观点:公婆帮我带孩子,我非常感激;不帮我带孩子,我也不抱怨。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责任人是自己,不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即使我这样说,即使我在家全职,婆婆依然觉得把孙子孙女带大是他们的责任。所以,一直等到孩子们都上学了,公婆才不定期回老家过段清净的生活。

这对我来说,真是幸福的负担!

说幸福,是因为公婆对我们确实很好,尤其是婆婆,非常感激她这些年的付出。

说负担,是因为他们明明可以享受晚年,轻松的过着二人世界的生活,可却在这里受累,有时做的不对还会被埋怨。也许,这便是他们的“累并幸福着”吧!

但是,

因为是这样的状况,我爸妈在家即使没事儿,也没法来我家住。因为家就这么大,孩子就这么两个,实在容不下这么多人,也实在不需要这么多人。

所以,我才说:好羡慕你!居然可以选择。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是郁平平,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孩子嘛,最好还是妈妈自己带,迫不得已要让老人带。如果不考虑风俗习惯,以及双方父母的健康和经济条件的话,想来很多妈妈都会选择娘家来帮忙,因为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的不同,必然会有冲突和矛盾的产生,自家亲娘面前说不定还可以口无遮拦,要是婆婆,就得小心翼翼了,哪天爱子心切憋不住多了句嘴,怕是会吃不了半辈子兜着走的,搞不好还会影响夫妻感情。但是,这样的选择真的是最正确的吗?——对于孩子而言。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既非危言耸听,也非言过其实。事实上,无论是古典精神分析学说,还是现代养育客体关系理论,心理学界基本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一个人成年后所有的行为,都是其早年关系的衍生物,童年期和养育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这个人以后和万物建立起的关系的质量,或者干脆可以这样讲,成人的现在,如果没有后来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基本上是由其童年来决定和控制的,而起到这种决定和控制作用的关键期,就是人生最初的五年,这五年中,每个阶段,都非同小可,各自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格塑造任务要完成。

0—1岁的口欲期:要建立希望的品质,需要养育者对孩子的需求有恒定,即时而充分的满足,这让孩子感觉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值得信任的,成人后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尝试。

1-3岁的肛欲期:要建立意志的品质,需要养育者按照社会标准去管教孩子,训练其延迟满足,成人后就会遵循规则,并且什么都能去坚持。

3-5岁的俄狄浦斯期:要建立目标的品质,通过三靠,完成认同超我的过程,成人后就会具有责任感,始终知道自己该去哪儿。


如果以上三个阶段,孩子都能得到养育者恰如其分的帮助和很好的照顾,心理就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其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基调,基本就被定下来了。但是如果在这些重要的阶段,养育者因为自身的局限,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呢?

比如养育者对孩子需求的冷漠和钝感,会导致日后其自信与安全感的缺失、敏感、多疑,对亲密关系的回避;比如养育者没有耐心训导以致过分宠溺孩子,不仅会造成其日后意志力的薄弱,甚至还有可能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比如养育者间相处模式的不健康,也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人后感情生活的混乱……很多困扰一生的精神疾患,象自闭症精神病是在满月内,精神分裂症是在半岁以内,双相情感障碍是在10-16个月以内,而自恋型、强迫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问题则都出在16-36个月之内。除了遗传生理性因素、突发性创伤外,基本上都是在这些时段里的养育关系出了问题。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养育者对孩子的不够爱,甚至不爱。


就象哈佛大学心理导师加藤谛三所言“世上最坏的,就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那样,养育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这里的“不爱”,不是主观意识层面的,而是其潜意识层面的,是指养育者基于自己的童年缺失和人格缺陷,给不了孩子必须的心理能量的灌注,如果养育者小时候从未被温柔亲切地爱过,甚至还可能被暴力虐待过,那么向TA索求TA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匮乏的东西,自然也就成了苛责,类似于这种童年极度缺爱、情绪不稳定,对家人总是充满委屈指责抱怨负面情绪爆棚,有着各种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如果一旦成了养育者,孩子的不幸便已注定,这样的养育者因为根本没有精力,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看到孩子,这对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因为生命力只有一种,当被看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好的,比如热情、创造力、爱。如果没被看见,就会变成坏的,比如恨、愤怒、攻击。而就象那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永远是每一个孩子逃不脱的魔咒。

如果你深爱着你的孩子,那么与其纠结于娘家婆家,不如好好地考察与调查一番,跳出女儿儿媳的角色,以旁观者的立场扪心自问,哪一方的老人为人处世让人更愿意亲近,哪一方的老人人格更健全、成熟,他们夫妻的关系更和谐?换句话说就是,哪一方的老人更有身心两方面的能力去爱孩子?记住,你选择的,也许是你孩子的未来。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

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

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婚后我怀了孕,进入待产期,婆婆从农村来照顾我,家里上下打点的井然有序,我心想遇到个好婆婆了,生下女儿后婆婆有点不高兴,除了不做家务外,倒也没有其他很反感的事情,只是在我女儿出生第二天她就回乡下去了。

女儿4个月后,公司催我回去上班,婆婆答应帮我们带女儿,老公也认为工作要紧,他一个人的工资还了房子和车子,那生活就成问题了,所以我们把女儿送到了农村婆家。


每个月我们会给婆婆2000,还叮嘱婆婆不要只给她吃奶粉,可以磨些米面、熬点粥,水果也可以弄碎点喂她,就是要让女儿营养均衡点,否则会影响她身长,婆婆不耐烦的挂了电话。

半个月后我担心女儿,就和老公回了趟婆家,看到女儿穿的干干净净的在睡觉,我就被打搅她,只是婆婆一会说这没了,一会说那没了,我们给了她3000块,她才闭上了嘴。

女儿一周岁后,婆婆告诉我们女儿要学走路了,现在吃的很多,喊我们每个月多寄2000块,一个一岁的小孩子每个月怎么可能吃的了4000块的东西,我有点困惑就请了假回婆家去看看。

没想到我到了的时候,只有女儿一个人在地上爬,而且整个身子骨很软,最恨的是女儿便便都没打理,弄的裤子大腿脏死了,我赶紧替女儿换干净的裤子,这时婆婆和小叔高兴的聊着天回来了,我隐隐听到她说:儿啊,在挨两个月,妈逼她们多给些钱,给你买辆车。

我听到后火冒三丈,原来每个月给她的钱都拿去给小叔子了,怪不得女儿身子骨这么弱,我气的拾起敷满便便的尿布湿,甩了婆婆一脸屎,抱着女儿离开了婆家,不管婆婆怎么咒骂,我懒得理,我没有做错什么吧。


所以孩子最好自己带,哪个带都不放心啊!


海上的雪

于我来说是:果断请娘家人帮忙。

其实这个时候还能有选择是很幸福的,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一样,我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这个选择。

首先我跟妈妈的关系比跟婆婆要好得多,其次,妈妈比婆婆年轻十岁,也更有文化,就育儿理念比较好沟通。所以我选择妈妈帮忙带孩子。

理由如下:

1、避免婆媳矛盾。

我家老大是婆婆带大的,没有孩子的时候,一派和谐,有了孩子之后鸡飞狗跳。我们都明白的很多家庭智慧,但是在婆媳关系面前,往往容易破功。

孩子还小,需要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跟婆婆的关系不融洽,一定对孩子是有影响的。

很多婆媳关系都是在孩子出生后变得恶劣的,奶奶和妈妈都容易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没有界限就没有尊重,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婆媳沟通也需要技巧,一个不小心,擦枪走火都容易引发战争,间接影响夫妻关系。

2、好沟通,不记仇。

跟妈妈什么都可以去沟通,很多教育的观点也可以去磨合。就算是吵了一架,吵完还是亲娘俩。跟婆婆吵完架,很可能多年都不能消除隔阂。这就是血缘的力量,有时候真的不可抗拒。

3、心情舒畅,孩子也开心。

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出满月时回娘家后,奶水忽然增多,孩子吃饱了,也不总是哭了,我也轻松不少。但是一离开娘家由婆婆照顾,内心有很多憋闷,又因为顾忌多无法表达时,奶水就会减少,心情直接影响到了身体。

所以为了开心的时候多一些,很自然的,就会选择那个感到轻松融洽的关系。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情况,其实也有很多婆媳,关系甚至超越母女。

所以,我的建议是,跟谁在一起开心,就选择谁帮忙吧。套用一句港台片里的话:毕竟,人活着开心最重要啦。


亲子沟通如何说

如果可以选择,我肯定选择让婆家带,原因是孩子跟孩子爸爸同姓,同姓就说明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宗谱里有孩子的名字。所以,孩子爸要多付出些多担待些,孩子爸的责任与义务,让孩子爸选他妈妈代劳了。

自已的娘家,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养大成年了,本想要回馈父母陪陪父母,却又自己成家立业生孩子,忙得顾头顾不上尾,把老爸老妈晾在一边没能伺候也就算了。决不然再劳累他们辛苦他们,不给俩老添麻烦才是嫁出去的女儿尽最大的孝道。让他们俩好好做伴,好好度过晚年,两个人的身体好休息好心情好才是真正的好。

至于婆家,虽然没有责任没有义务帮忙带孙子,但是,他们是爷爷奶奶,孩子随了他们姓,就意味着一脉相承。他们现在帮忙带孩子,这份感情这份血缘关系,没齿难忘。以孩子为纽带,与婆家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随着不断的接触,而更加相识相知更加融洽。婆媳关系要处成母女般的关系,必须经历千锤百炼的磨练与接洽。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如果不多加接触就始终感觉是外人。所以正好借带孩子的机会,多多磨合多多接触。


二胎全职妈妈亲子

这样的问题问出来就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在网上大家说话又没有什么顾忌,无形中其实伤了很多人的心。


婆婆带怎么了?娘家带又怎么了?

很多人觉得娘家亲,应该让娘家带。

也有很多人觉得孩子是婆婆家的孩子,应该让婆婆带。

其实,如果一家人总是分得这么清,那不仅家人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的爱也会是不完整的。

如果娘家人身体不好,也一定要娘家带吗?

如果婆婆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一定要婆婆带吗?


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让奶奶和姥姥帮忙带孩子吗?

现在很多老人都有体会,出于对孩子的爱和一家人的情分帮忙去带孩子,结果一句谢谢都落不下,得到的全是埋怨和责怪,老人一把年纪了,带孩子不仅身体上受累,心里还要受苦。

很多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有问题,所以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会有一些摩擦。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问题,那当初为什么还要让老人去带孩子呢?两代人之间肯定是有观念的不同,让老人来带孩子,还让老人什么事情都听自己的,这不成了不拿工资的保姆了吗?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回答是妈妈自己带,或者请保姆,这样对孩子也有好处,对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好处。如果实在有困难,一定要让老人带,就不要分什么婆家娘家,谁有条件有意愿谁就最合适,另外,请尊重老人的爱和劳动,并且找时间多带着孩子去另外一方的老人家里走动走动,不要寒了另外一方老人的心和对孩子的爱。

孩子的身上流着家里每个家人

的血,他是每个家人的心头肉,应该成为连接一家人的纽带,而非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更不应该成为家庭冲突的牺牲品。两个家庭因为子女的婚姻成为了一个家庭,十分不易,这是缘分也是命运,且行且珍惜。



快乐五十大学

如果可以选,我会首先考虑的是:带娃的老人是不是和我们同住?如果同住,选择娘家带,因为同住问题多,女性心思细腻,而且善于沟通,因此和娘家人住一起不容易有矛盾,即使有矛盾也会早一点发现并化解。

如果带娃老人不和我们同住,那我第二点会考虑的是:孩子的性别。男孩婆家带,女孩娘家带。因为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状态都很不同,而这一代老人基本生育的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没有带另一个性别孩子的经验。而且老人学习的渠道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因此,还是给他们带曾养育过的性别孩子比较合适。

此外,我很反对轮流带。轮流带孩子,容易因教育理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导致孩子是非模糊,没有标准。而且,万一出现问题,也容易两边推诿,互相指责,因此除非万不得已,还是在考虑周全后放一边带比较好。

最后,我觉得,老人能帮带是情分,要感恩,不帮带也是本分,没什么可怨的。能自己带就自己带,父母自己带的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更健康一点。再有,一定综合考虑了老人的身体、精力、意愿,以及住房条件等众多综合因素后再商量着决定,否则容易出现新问题。


处处有心

如果和老人家一起住可以叫帮忙带!如果没有一起去就算了,还不如自己带!娘家再帮忙,孩子需要的便是母爱父爱!任何人都比不上自己亲力亲为!你将会错过孩子的成长!到某一天你会发现,原来孩子会走路了会爬了长牙了,你都没有经历过孩子带给你的那些惊喜!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是正确的!列如:我小孩三岁时带去娘家住了三个月,每次和小孩视频都会有很想哭!感觉孩子不在身边很难过!接小孩回来后小孩对我说,爸爸妈妈表姐老是说我没有爸爸妈妈,她就有爸爸妈妈(意思是在身边),小孩子老被被人嘲笑!我和我老公听到非常难过!所以这些年再也不敢随意把小孩交给长辈们照顾!再苦再累还是自己带在身边!

如果是长辈跟在身边带时间长了都会有的小摩擦!如果你是个喜欢自由不喜欢被束缚被唠叨的人!还是建议你自己带!


小图美食记

首先不管是娘家看孩子还是婆家看孩子,只要是老人们帮你们看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激。因为毕竟照看孙子辈或是外孙辈的不在是他们的责任。就像书里说的一样,老人帮忙看孩子是情分,不帮忙看孩子是本分。所以如果有老人帮咱们看孩子还是高兴的乐呵一下吧

其次从来传统观念认为还是应该婆家带,毕竟宝宝是奶奶家的孙子或是孙女吧。但是假如你婆婆家没有老人或是婆婆家的老人们身体不好或是抽不出身来看的或放在娘家带也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假如俩家都想看孩子的话那就住在一起看孩子。在假如俩家孩子都想看孩子但是还不想一起住的话那就单日子给婆家带,双日子给娘家带。

最后还是那句不管是哪家给咱们带孩子,做儿女的及爸妈身份的我们来说都要多承担一些,尽量让老人们多休息一下


妞妞仙人掌

我觉得最好自己带,既不要婆家来带,也不要娘家来带。

第一、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6岁前,妈妈的陪伴非常重要,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孩子的很多认知、习惯、性格脾气都是在6岁前形成的。这几年,辛苦点,多付出点绝对是超值的。

第二、如果选择让婆家来带,婆婆毕竟是上一辈人,很多喂养方式、育儿理念都跟我们不同,容易产生婆媳矛盾。对孩子,对家庭都不好,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

第三、如果选择让自己爸妈来带,除了存在的喂养方式、育儿理念不同的问题外。同样,也容易存在女婿与岳父母之间的矛盾,自己夹在中间难做。父母带孩子累自己也心疼。到时候,老公还不一定领情。

所以,如果有的选择,不要给自己挖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