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持咒,融入自性

秘密持咒,融入自性

密宗的修行方法,也是佛教净化心灵、回归自性的方便法门。一切佛教宗派,皆离不开密宗的修行方法,譬如佛教的各个宗派,皆秘密持咒,借助于持咒,净化心灵。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但也秘密持咒,譬如念《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等密咒。秘密持咒,正是密法。参禅的人,参至种子翻腾时,脱又脱不开,化又化不去,也要借助于持咒的功德,化解业识种子的缠缚。憨山大师说: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持楞严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

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

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1]

佛教的一切宗派,在他的每日课诵中,皆诵诸多密咒,即使号称一法不立,直证心地的禅宗,也是秘密持咒的,只是恐人落入常情,故秘而不宣。因为禅宗所传的,不是方便法门,不是秘密咒语,而是诸佛心印。密咒是个扫尽一切、荡尽所有的秘密工具,借来一用,非究竟实法。佛教的究竟实法,不是口耳相传的法,而是人人本具的心,除此心外,实无一法可传。

密宗以《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为依据,立十种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身、口、意三密相应,即凡成圣。佛教密宗,教派林立,法门繁多,然而,从其归宗义上而言,千门百派,也只是明心见性。现在,我们选取密宗的最上乘开示,以说明密宗的宗旨,只是明心见性。

密宗的各派的方法,及其作用,皆不可思议。若能端正见地,依法修持,皆得真实受用,皆能明心见性,证成圣果。密宗的大圆满法,是一切密宗方法的共同指归。所谓大圆满,这不是造成的,也不是修成的,而是利用密法的方便修行,返本还源而证得的,所证得的这个大圆满,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我们的自性真佛,就是我们“本真的自己”。密宗的一切教派,皆在这里汇合。这里不是任何密咒,这里不是任何宗派,这里只是诸人“本然如是的心”。证得大圆满,就是证得这个“本然如是的心”,就是证得这个妙明真心,就是证得诸人“本真的自己”。

大圆满法,如同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以说,密宗的大圆满法,就是禅宗,是密宗的最后的教法。借助于大圆满的直指,契入了自心实相,证悟本来面目。到得这里,则与禅宗同出一辙。到得这里,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大圆满法的前半部——“彻却”,就是彻去一切,空却所有,令其心中,了了常明,一丝不挂。了了常明,一丝不挂,便是三际脱空的境界,亦名彻却。就像容器,无论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将他彻底清空,这便是彻却。猛然之间,顿“嘿”一声,借此一断,彻却我们的妄想,净化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密宗“彻却”的修法。这个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呢?

“急呼‘呸’字,顿断妄想之流。息粗妄心所而住定,则离攀缘一切法之境,自性即明彻,赤显离心智慧,如如现住。”[2]

这段文字,翻译得不流畅,我们作个重新表述。猛然之间,急呼一声——“嘿”。借此“嘿”字,彻却一切妄想,顿断一切攀缘。妄想顿断时,攀缘止息时,当下的这个无攀缘、无挂碍的空灵境界,便是自性明彻的境界。安住在这个无攀缘、无挂碍的境界上,体会这个赤裸裸、一丝不挂的清净自性。这个赤裸裸、一丝不挂的清净自性,便是离诸妄想的般若之光,便是清净本然的觉性之光。安住在这个无攀缘、无挂碍的空灵境界上,体会这个清净无染的自性妙体,便是最上乘的修行。

禅宗的棒喝,便是这个“彻却”。冷不防时,突然一喝。一切妄想,当下彻空。正于此时,无相真心,朗然独存。这个了了常明的无相真心,便是诸人的本尊,便是诸人的自然智,无师智。《维摩经》记载:“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

‘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

。’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维摩居士,彻却所有,唯留一床,用以卧疾。这段经文,所示之法,正是这个“彻却”法。彻却之时,若能识得了这个遍含万相的无相真心,若能识得了这个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便是借助“彻却”而实现了“脱嘎”,便是借助“彻却”而证悟了大圆满。这个大圆满,就是我们的“本然如是的妙明真心”,就是我们的“本然如是的自性真佛”。此心遍一切处,而不住一切位,故称无位真人。

修习脱嘎,就是彻却一切,解脱所有,于无攀缘、无挂碍的境界上,安然而住。于无攀缘、无挂碍的境界上,体会这个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心。

愕然洞达了无碍,明彻通达无言说,法身自性当认之,直指本相第一要。[3]

彻却境界,是个临时驻足的境,借此境界,体会这个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心,彻证这个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心,才是彻却之法的根本宗旨。若不透过这个无挂无碍的“彻却”境界,若不化空这个无挂无碍的“彻却”境界,即使修成身化红光,那个红光也是心中的一个幻影,也是究竟不可靠的。幻影不可靠,执着在幻影上,则不能脱轮回。是故,当有“脱嘎”之法。

脱嘎,是透过这个无挂无碍的“彻却”境界,识得这个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心。识得之后,以此心作自己,度脱一切业识习气,是名脱嘎之行。

脱嘎,即宗下的见性,以及见性之后的牧牛行。脱嘎,即教下的见佛,及见佛后的倒驾慈航。见佛即是见性,见性即是见佛。见佛后的修行,即普度众生。普度众生,也非度对象化的生命个体,而是度自性众生,而是转识成智。

密宗的修行,无论是观想,还是结印持咒,皆是方便法,不是究竟义。修行观想的人,不可住在观想而成的意境上,当依般若智慧,证悟无相真心。同样,结印持咒的人,不可住在定境上,当依般若智慧,证悟无相真心。识得了这个无相真心,以无相真心为自己,方名根本成就。获得了根本成就,再看诸佛经典,就会发现,佛陀正法,本无门派,所谓的门派,只是方便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样。不二之处,即是此心,亦名自性。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4]。

总之,一切宗派,一切法门,皆是息妄归真的方便法门,不是究竟实法。借着正确的见地,借着方便法门,再配合上善知识的适机点拨,便能返本还源,归家坐稳。


[1]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一。《嘉兴藏》第二十二册,第七二九页下。

[2]

[3]

[4] 《楞严经》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册,一三〇页上。

秘密持咒,融入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