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宋太祖趙匡胤生於官宦世家,陳橋驛兵變時官拜後周“檢校太尉”、“歸德軍節度”,相當於國防部長兼兵馬大元帥。正是有了這樣的身份,讓大宋建國後的趙匡胤將軍隊和軍權視為了生命。

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當上皇帝后,強化皇權、改革軍制成為了趙匡胤的首要政治任務。儘管他的這些兵制改革並沒有讓大宋的國力、軍力恢復到漢、唐時期的強盛,但卻使大宋王朝得以長命,一直延續了320年。

皇權至上、軍權至重;事前防範優於事後療傷;安內重於攘外;外患尚可苟且,內部叛亂之隱憂決不姑息將就。如此等等,即是宋王朝的立國坐朝精神,也是延續皇統、傳國三百年餘年的制勝法寶。

北宋時期,軍制改革的成果之一,是實行“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的兵權三分制。

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樞密院。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直接秉持皇帝的旨意,辦理除指揮管理部隊、統兵打仗的一切軍差。當時的兵部雖然保留,但只管軍事儀仗、武官考舉和兵士選募等事,離真正的行軍打仗還有很大的距離。

樞密院設有“樞密使”、“樞密副使”、“知院事”等官職,名義上樞密使是長官,而實際掌權的卻是官階、地位低於樞密使的知院事。即便如此,趙匡胤還是不放心,凡軍國大事,須由樞密院會同中書省共商,目的是讓他們互相牽制。

三衙。統領皇宮及京師三部宿衛禁軍的統稱,後來正式的官署名為“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主要首長有各司的“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三衙門是實際的軍隊管理部門,朝廷的精銳兵力都歸其管理,可是他們卻沒有發兵、調兵權。

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率臣。即分駐各地的領兵將官。不過,真正要是打仗,則由皇帝臨時派遣一位親信充任真正的“率臣”,官名通常為“都部署”或“都總管”、“都監”等,其權位重於指揮作戰的將領。

率臣往往是由不懂軍事的文臣甚至太監擔當。而將領所帶之兵也非自己熟悉的手下。一旦戰爭結束,率臣交出兵權,部隊返回原駐地。上述軍事管理及運轉機制最大的妙用,就是誰也妄想重新做陳橋驛兵變的美夢。

禁軍是北宋軍隊的主力。家喻戶曉的林沖,就是這支部隊的槍棒教頭。不過,教頭僅僅是負責訓練武士的教官,本無多大權力,地位也相對較低。禁軍的人員眾多,最多時超過100萬,其主要軍事任務是擔任“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

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北宋的禁軍實行“居中馭外”、“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兵力部署方略,並實行京師宿衛與邊防輪流交替的“更戍制”。

所謂的“居中馭外”,就是中央保有強大而精銳的禁軍,以制馭京師以外的地方軍力。禁軍一分為二,大致一般留守京畿,擔任宿衛,另一半屯駐各州縣,一邊內外禁軍相互牽制。但最精銳的禁軍,如殿前司所轄的禁軍則駐守京城,一來直接保衛皇室安全,而來對各州縣外軍也起到震懾作用。假如京城有變,外地禁軍接到皇帝詔書,也能聯合地方兵力共同勤王平叛。這就是所謂的“強幹弱枝,內外相維”。

京師宿衛禁軍與外地屯駐禁軍實行定期輪戍,一方面,使京師禁軍兵將習於道路往來勞苦,不至於長享安逸而頹廢驕惰,也使外戍兵將顧念在京家小而不敢作亂。

大宋雖弱卻能延續320年,只因趙匡胤的一項制度,讓王朝得以長命

另一方面,禁軍頻繁輪流換防,使得兵士與統帥之間難以產生穩固的情感和忠誠,將帥無法擁兵自重,也很少能有割據地方或犯上作亂的可能。可以說,趙匡胤的手段實在高明,但這也給大宋帶來了巨大隱患,那就是對外作戰中,軍隊的戰鬥力相對脆弱,以至於敗仗多而勝仗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