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一樣嗎?

肺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一樣嗎?

張大爺不幸被診斷為肺癌,兒女們給他訪遍了名醫。比較好的是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尋找靶向藥物,但是一家子突然又愁了起來。

王醫生說:做基因檢測最好使用組織樣本,尤其是原發病灶,通過穿刺取原發病灶做基因檢測是最好的。

隔壁床的病友老李說:張大爺的病灶位置不適宜穿刺,還容易引起氣胸,選擇用轉移灶的淋巴結做基因檢測,反正都是組織,組織做基因檢測就是金標準。

前來串門聊天的病友老孫說:別受那罪取組織了,抽血也可以測基因突變,不管是原發灶和轉移灶都接觸血管,都可以通過血液測到基因變異的,而且腫瘤有異質性,取的那個病灶代表不了全身。

究竟誰說的對呢?肺癌患者選擇哪個樣本做檢測才是最好的?

癌度今天跟他們分享的一篇文章就來談這個問題,剛剛發佈在《Lung cancer》的一篇研究,比較系統地研究了這個問題。

這個實驗的35個病人有下面幾個特點:

  1. 晚期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病人;

  2. 對患者的原發灶、轉移淋巴結和血液同時取樣做56個非小細胞肺癌相關的基因檢測。

先說結論:

1、腫瘤原發病灶、轉移的淋巴結病灶和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並不完全一樣,這個似乎可以理解,畢竟腫瘤具有異質性,長在患者體內的腫瘤病灶是很多的小群體,有可能原發灶穿刺取到了這部分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取到的是另一個部分的癌細胞,而血液分析的是分裂和凋亡比較快的癌細胞群,因此檢測出來的基因突變並不完全一樣。

原發灶、轉移灶和血液基因檢測的結果一致性是62%,請注意不是100%,是62%的一致率。

2、如果我們將範圍僅限於組織樣本,也就是目前臨床的金標準,結果也不是100%,在原發腫瘤和轉移淋巴結之間有76.4%的變異一致率。

也就是原發灶和轉移病灶之間的基因檢測結果,不是所有的病人這兩種樣本檢測結果都是一樣的,這也凸顯出腫瘤的複雜性。

我們再將範圍縮小一下,當分析限定於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驅動基因時,也就是EGFR基因或ALK基因,這些驅動腫瘤發生的基因。原發灶、轉移灶和血液之間達到了60.9%的一致率,而如果是組織樣本,則原發灶和轉移灶之間的驅動基因突變是77.3%的一致性。

這就有點讓人吃驚了,找到驅動基因突變就是為了找靶向藥物,但是這三種樣本檢測結果並不是100%,那麼我們病人在面對一個基因檢測陰性結果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換一種樣本檢測,就會得到不一樣的檢測結果呢?

肺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一樣嗎?

有讀者就問了,上圖那些花花綠綠的小方塊代表啥意思呢?

其實這是測的3種不同樣本的基因突變類型的分佈情況。大家只要明白,腫瘤原發灶、轉移灶和血漿是有共同基因分佈的,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有人在組織裡能測到,有人在血漿裡能測到。而且不同的人這三種樣本檢測結果是有差異的。

那麼就可以回答一個大家常見的問題了:

為何同樣是EGFR基因突變,有患者使用靶向藥物的有效時間是1年,而有的患者使用靶向藥物有效時間是幾個月,差別那麼大?

可能就是因為原發灶和轉移灶的基因變異是否一致,如果是一致性較好,說明這個患者的腫瘤異質性不是那麼強,對靶向藥物敏感的癌細胞佔比較大,所以效果較好。而有的患者原發灶和轉移灶的基因變異有差異,也就是一致性不好,則患者的腫瘤異質性較強,癌細胞的群落比較多、亂、雜,這種情況下使用靶向藥物的效果可能時間就不好判斷了

肺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一樣嗎?

那麼問題來了,做基因檢測時究竟選擇哪個樣本,選擇哪個公司,測多少個基因?

在這方面之前有一定的科普文章,也有專業的客服人員,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歡迎隨留言諮詢。

肺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血液的基因檢測結果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