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詩人寫的詩讓人讀不懂呢?

江雲視野

我想題主的問題針對的是現代詩歌吧。因為傳統的詩詞由於在幼兒園就開始啟蒙,整個的學校教育也從沒間斷,所以對國人閱讀理解起來沒有很大的障礙,大多數人甚至都能縐兩句。而現代詩歌則不然,由於教育(學校,社會,個人)的缺失,現代詩歌已被徹底邊緣化,可以說,讀者的詩歌素養已經滯後於現代詩歌的發展水平,現代人讀不懂現代詩歌也就不足為奇了。

卡夫卡的小說也不好懂,畢加索的繪畫也很怪異,但誰也不會懷疑卡夫卡和畢加索的偉大。詩歌作為文學藝術,欣賞它需要有藝術的眼光和一定的文學素養,拋開詩歌的藝術性和詩性,單憑看懂和看不懂來衡量現代詩歌的好壞,顯然是對詩歌最膚淺最粗暴的認知。


(詩人 張執浩)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它是用意象來表達人的情感。在語言和詞語的運用上,它是建設者和重構者,比其他文學形式都有更大膽甚至反常的運用,表現手法又多用象徵和隱喻等修辭,這樣就與其他的文學劃清了界限,特別是避免了與散文的同化,這也帶來了閱讀上的問題,那就是很多人讀不懂現代詩歌,這是詩歌的問題嗎?我看不全是,而是現代教育對詩歌教育的失位導致了大多數人已失去開啟詩歌藝術欣賞的鑰匙,失去了對詩歌的審美眼光,拿古典詩詞的審美標準來評判現代詩歌,這樣的審美標準顯然是滯後了。像"羊羔體"和"梨花體"那樣的詩歌雖然易懂,但那就是現代詩歌嗎?


(德國漢學家 顧彬)

德國漢學家顧彬曾說過,在中國當代所有的文學中,現代詩歌的成就最高。作為浸淫於中國文學幾十年的一個域外的中國通來說,他的看法可能更客觀一些,更符合實際一些,但這與國人的詩歌認知又有這樣大的區別,新詩發展了一百年,詩歌與讀者非但沒能建立起相對的默契和共鳴,反而越來越離心離德,你說,現代詩歌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青花瓷197101944

這個問題應該問的是現代的狀況。古代詩歌經典,既便是讀不懂,應該也不會這樣問。

中國有兩三千年的詩我歌傳統。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再到經典的現代詩歌,都是語言的精華。不但詞句優美,表達情感也很豐富。很受人民群眾歡迎。可是今天,真有許多所謂的詩讓人看不懂了。這其中的原因或許很複雜。我只想從一個方面談點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那些雲山霧罩,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其實不是詩,只不過是一些個人胡亂的臆語。製造這些東西的人也未必都是詩人。或者說,現在的詩人己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詩人。這正如“小姐“的稱呼一樣,原本是尊貴的,現在變成下賤的了。

真正的詩人,他的作品是絕不會讓人看不懂。他們會用優美的語言,華麗的形式反應時代的風貌,表達人們共有的普遍的情感。我們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高適、李商隱,那一個的詩是讓人讀不懂?就算有些事情表達的有些模糊,比如李商隱的無題詩,但是,情感的表達是清楚的。唐詩這樣,宋詞也一樣。就是到了現代,詩人們的創作的詩歌也是能看懂的,比如艾青、田間、卞之琳,戴望舒、徐志摩,每一個都能讓人看懂。既使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朦朧詩,表達的意思雖然不明確,情感的調子還是能看出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了不少詩人,那時代,社會上還有點理想主義的色彩。在生活的同時,人們會關注詩和遠方。進入本世紀之後,整個社會進入一個現實主義的追求物質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註定沒有詩人。因為人們的目光無暇顧及到詩。

這個時代出現了這個時代所謂的詩體,比如梨花體《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最好的。

這是詩嗎?說實在的,真的看不懂。還有一種廢話體的所謂詩。這裡就不引用了。太無聊。我想,如果李白、杜甫、李清照,艾青、田間、徐志摩知道與這樣的人同處詩人行列,不知會不會以頭撞牆。

或者,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水平了。自媒體時代的詩歌創作者很多。真正高水平的作品卻很少。現在寫古體的很多,好的也很少。原因很簡單,傳統文化從被打倒到慢慢恢復,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須要時間,背誦和創作畢竟不同。

這些年,現代詩也沒見什麼好的。前幾年,湖北某地舉行詩歌比賽。一首名為《故鄉》的詩歌獲獎。獎金十多萬。詩是這樣寫的。

故鄉:故鄉很小,小的只盛得下兩個字。

我不知道評委是以什麼標準把這首“詩“評上大獎的。這十三個字有一點詩的味道嗎?如果說詩能表達意像,只能盛得下兩個字的小,是個什麼樣的小?如果詩要表達情感,這十三個字表達了對故鄉的何種情感?詩裡可以有迷語,謎語必須有答案,答案別人隱約能猜到,詩便有了韻味。可是,這裡的兩個字裡什麼?不知道,便成了裝__。假如表達愛情:愛人的心很小,小的只裝得下一個人。這還算有點詩味。故鄉裝不下兩個字,我只能說:詩人很小,小的只剩下了裝__。

這樣的詩,確實不好懂,既然不好懂,就不要看了。好在中國歷史上的優秀詩歌汗牛充棟。有的是可看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新詩是個新的物種,好壞還沒有一個評價的標準,因此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像唐詩宋詞有嚴格的法度。



2.新詩寫的太口語化顯得膚淺,例如梨花體、烏青體、羊羔體等。像記流水賬的詩並不能稱為詩,甚至會讓人感覺是一堆文字垃圾。這樣的詩歌不僅沒有美感,甚至會讓人倒胃口。無論如何詩歌都要具有一定的意境、音律、凝練、思想、真情實意及邏輯清晰等。但如果隨意寫的大白話就是詩歌,那麼詩歌和垃圾又有什麼區別。



3.為了顯得詩歌有深度,大多數的人喜歡寫朦朧詩。其實本人不提倡所謂的朦朧詩,讓人看不懂也無法有同感的朦朧詩,只是一種騙人的障眼法。同時我認為寫朦朧詩是出不來真正的詩人,因為只有不知道如何寫詩的人才去寫朦朧詩。個人認為朦朧詩毀了現代詩,它帶來了更多毫無意義的拼湊,使得濫竽充數的人更多。一首讓人讀不懂的詩,它就沒有太大存在的意義,那只是一個人的意淫或是文字的雜亂拼湊。


芸浦瀟


瀉爐下人

我們都知道,人生難得一知已。什麼叫知已呢?就是彼此間可以理解,人稱理解呼萬歲。這在佛門,用心印所印的人就是心契之人,可以做到默契配合,無言而知。稱以心印心,心與心相印了。

我們先來從繪畫藝術進入,現代畫藝從西方引進了意筆畫,人非默契,是誰也看不懂意思的。畫出來是為了尋找知已,畫家並不缺朋友,但太寂寞孤獨,沒有知音,為了尋求知音,創作了意筆之畫。中國國畫大多是工筆,但會在畫面上留白,這個白是留給知音看的。現代詩為什麼讓人看不懂?就是不是知音,我不需要你懂。中國文壇現接受中國老子道學觀念的人已經不少了,他們在學習自隱,如佛門禪師,在用禪語,未開悟者是聽不懂的。詩人也同樣需要尋找同道。


李198588733

寫的詩讓人讀不懂,原因有二:

一、文字表達能力不佳,引詞造句欠功力。而詩的語言是非常精煉的,稍有不當,“意”便脫軌。

二、故弄玄虛。這是不少人的通病,文思紊亂而不自覺,反而認為是個性鮮明,過度追求新奇。有些是為了賣弄文采和多知,故意用些看似華麗實則生僻的字詞,有些中文外文濫用,搞些所謂的“意識流”,這樣的詩也就不為人理解了。

其實我認為不管是哪種類別的詩,都必須“言之有物”、“意氣通順”,能用常用字詞,就避免用生僻的,真正的高手是既能寫綺麗的詩作也能用平常語詞寫出“意境深遠”的佳篇的。尤其是當代,大眾的古典文學基礎普遍不高,要讓更多人看懂,更要注意這一點,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過客春

我覺得應該這樣想,古詩注重言簡意賅,內容概括宏大,幾個字便能描述一場風花雪月,亦或者感悟天地,追及時光,而這幾句字所構成的句子不同的人理解深度是不一樣的,造就了多種境界的認識。

因為文字也是不斷髮展的,古文一個字便有好多種意思,後輩所多也許只能理解現代字意上的古詩,也許對作者所感不能正確理解的。

再爾,古詩都是附畫,即通過直觀的畫面也許能傳遞給我們所讀的感覺,因為這些都是語言發展的過程,它所附有的意義就像其表徵一樣深刻。

至於現代詩讀不懂,說實在的我想先問你有沒有深思呢?

如果沒有老師的帶領古詩中的《赤壁賦》你自己能讀懂嗎?

語言的發展使人的思維開闊,使人描述的更加細化,就這樣還是免不了同義詞使用不能直接表達胸意。現代詩則是將個人的靈魂感觸及思考用這些詞彙表達出來,有的詞本身可能就不具備詩人想要表達的意義,拿來借用,這如何讓人明白?

再次,詩歌是個人寫的,在理解的程度上是個人的世界,作為人的一個個體,本來就境遇不同,自己在未認識自己的情況下,對他人能認識多少?

比如朦朧詩派,這種詩歌讀起來有味道,但有確定的意思嗎?都是他者通過自身感悟來翻譯了作者的原話,成為了心中的意思。這和婉約詞很像的,你能通過介紹認識古人,那現代的人為何理解不了,只是信息獲取不有效而已了。

詩歌其實是要品的,品中滋味,一品才能明白,無論對於古詩或者現代詩。


你是我的洗白白

一是因為現代詩沒有建立起詩歌的審美規範。現代詩只誕生了不到百年曆史,民國出了一些文化大師,對詩歌進行了初步探索,如徐志摩、林徽因、戴望舒等等,他們隨變化了詩歌的體式,但用語仍偏向於古詩韻味。到了80年代出現了小高潮,誕生了北島、顧城、舒婷等一批詩人,可以說對現代詩歌進行了很大的推進。現在仍對現代詩進行探索中,沒有找出一套評判標準和審美規範,很難寫出像古代詩歌那樣的精品。



二是藝術多元化和平民化的結果。由於影視藝術佔據了主導地位,詩歌被邊緣化,缺失了創作的動力,再加上精英文化的喪失,導致詩歌淪為普通人玩弄的藝術,質量嚴重下降。

三是商業的衝擊和科技的思維。商業社會下,詩歌生存變得困難,沒有人願意投入精力,再加上現代科學思維教育,理性思維成了社會主流,文學修養下降,對詩歌沒有感性的敏銳度。


雲端賞籟438

詩歌,很久就在我國就行了,一直演變至今,從格律詩到現在的白話詩,經歷一個又一個失意與興盛的循環,那我們為什麼讀不懂呢?首先,可能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身處一個快時代,一切都是那麼迅速,以至於我們都來不及慢下來生活,去體味生活,而古人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飲酒賦詩,所以從品味上,我們就降了一個檔次。其次,我也說過我們身處一個快時代,知識的獲取,變得容易且方便,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去閱讀了,我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下降了,自然就讀不懂了。最後,現今的詩人太過浮躁,很久沒有讓人如醍醐灌頂的詩句了,他們太過於去迎合別人了,藝術是純粹的,而應該靜下心來去感悟。如果,樓主喜歡詩歌的話,我建議去聽聽民謠,他們是純粹的,音樂是安靜的,歌詞是洗淨鉛華的。


626989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