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诗人写的诗让人读不懂呢?

江云视野

我想题主的问题针对的是现代诗歌吧。因为传统的诗词由于在幼儿园就开始启蒙,整个的学校教育也从没间断,所以对国人阅读理解起来没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人甚至都能绉两句。而现代诗歌则不然,由于教育(学校,社会,个人)的缺失,现代诗歌已被彻底边缘化,可以说,读者的诗歌素养已经滞后于现代诗歌的发展水平,现代人读不懂现代诗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卡夫卡的小说也不好懂,毕加索的绘画也很怪异,但谁也不会怀疑卡夫卡和毕加索的伟大。诗歌作为文学艺术,欣赏它需要有艺术的眼光和一定的文学素养,抛开诗歌的艺术性和诗性,单凭看懂和看不懂来衡量现代诗歌的好坏,显然是对诗歌最肤浅最粗暴的认知。


(诗人 张执浩)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是用意象来表达人的情感。在语言和词语的运用上,它是建设者和重构者,比其他文学形式都有更大胆甚至反常的运用,表现手法又多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这样就与其他的文学划清了界限,特别是避免了与散文的同化,这也带来了阅读上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读不懂现代诗歌,这是诗歌的问题吗?我看不全是,而是现代教育对诗歌教育的失位导致了大多数人已失去开启诗歌艺术欣赏的钥匙,失去了对诗歌的审美眼光,拿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现代诗歌,这样的审美标准显然是滞后了。像"羊羔体"和"梨花体"那样的诗歌虽然易懂,但那就是现代诗歌吗?


(德国汉学家 顾彬)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说过,在中国当代所有的文学中,现代诗歌的成就最高。作为浸淫于中国文学几十年的一个域外的中国通来说,他的看法可能更客观一些,更符合实际一些,但这与国人的诗歌认知又有这样大的区别,新诗发展了一百年,诗歌与读者非但没能建立起相对的默契和共鸣,反而越来越离心离德,你说,现代诗歌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青花瓷197101944

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现代的状况。古代诗歌经典,既便是读不懂,应该也不会这样问。

中国有两三千年的诗我歌传统。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经典的现代诗歌,都是语言的精华。不但词句优美,表达情感也很丰富。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可是今天,真有许多所谓的诗让人看不懂了。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很复杂。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那些云山雾罩,让人看不懂的东西,其实不是诗,只不过是一些个人胡乱的臆语。制造这些东西的人也未必都是诗人。或者说,现在的诗人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诗人。这正如“小姐“的称呼一样,原本是尊贵的,现在变成下贱的了。

真正的诗人,他的作品是绝不会让人看不懂。他们会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形式反应时代的风貌,表达人们共有的普遍的情感。我们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高适、李商隐,那一个的诗是让人读不懂?就算有些事情表达的有些模糊,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但是,情感的表达是清楚的。唐诗这样,宋词也一样。就是到了现代,诗人们的创作的诗歌也是能看懂的,比如艾青、田间、卞之琳,戴望舒、徐志摩,每一个都能让人看懂。既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朦胧诗,表达的意思虽然不明确,情感的调子还是能看出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了不少诗人,那时代,社会上还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在生活的同时,人们会关注诗和远方。进入本世纪之后,整个社会进入一个现实主义的追求物质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注定没有诗人。因为人们的目光无暇顾及到诗。

这个时代出现了这个时代所谓的诗体,比如梨花体《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最好的。

这是诗吗?说实在的,真的看不懂。还有一种废话体的所谓诗。这里就不引用了。太无聊。我想,如果李白、杜甫、李清照,艾青、田间、徐志摩知道与这样的人同处诗人行列,不知会不会以头撞墙。

或者,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水平了。自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者很多。真正高水平的作品却很少。现在写古体的很多,好的也很少。原因很简单,传统文化从被打倒到慢慢恢复,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须要时间,背诵和创作毕竟不同。

这些年,现代诗也没见什么好的。前几年,湖北某地举行诗歌比赛。一首名为《故乡》的诗歌获奖。奖金十多万。诗是这样写的。

故乡:故乡很小,小的只盛得下两个字。

我不知道评委是以什么标准把这首“诗“评上大奖的。这十三个字有一点诗的味道吗?如果说诗能表达意像,只能盛得下两个字的小,是个什么样的小?如果诗要表达情感,这十三个字表达了对故乡的何种情感?诗里可以有迷语,谜语必须有答案,答案别人隐约能猜到,诗便有了韵味。可是,这里的两个字里什么?不知道,便成了装__。假如表达爱情:爱人的心很小,小的只装得下一个人。这还算有点诗味。故乡装不下两个字,我只能说:诗人很小,小的只剩下了装__。

这样的诗,确实不好懂,既然不好懂,就不要看了。好在中国历史上的优秀诗歌汗牛充栋。有的是可看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新诗是个新的物种,好坏还没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因此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像唐诗宋词有严格的法度。



2.新诗写的太口语化显得肤浅,例如梨花体、乌青体、羊羔体等。像记流水账的诗并不能称为诗,甚至会让人感觉是一堆文字垃圾。这样的诗歌不仅没有美感,甚至会让人倒胃口。无论如何诗歌都要具有一定的意境、音律、凝练、思想、真情实意及逻辑清晰等。但如果随意写的大白话就是诗歌,那么诗歌和垃圾又有什么区别。



3.为了显得诗歌有深度,大多数的人喜欢写朦胧诗。其实本人不提倡所谓的朦胧诗,让人看不懂也无法有同感的朦胧诗,只是一种骗人的障眼法。同时我认为写朦胧诗是出不来真正的诗人,因为只有不知道如何写诗的人才去写朦胧诗。个人认为朦胧诗毁了现代诗,它带来了更多毫无意义的拼凑,使得滥竽充数的人更多。一首让人读不懂的诗,它就没有太大存在的意义,那只是一个人的意淫或是文字的杂乱拼凑。


芸浦潇


泻炉下人

我们都知道,人生难得一知已。什么叫知已呢?就是彼此间可以理解,人称理解呼万岁。这在佛门,用心印所印的人就是心契之人,可以做到默契配合,无言而知。称以心印心,心与心相印了。

我们先来从绘画艺术进入,现代画艺从西方引进了意笔画,人非默契,是谁也看不懂意思的。画出来是为了寻找知已,画家并不缺朋友,但太寂寞孤独,没有知音,为了寻求知音,创作了意笔之画。中国国画大多是工笔,但会在画面上留白,这个白是留给知音看的。现代诗为什么让人看不懂?就是不是知音,我不需要你懂。中国文坛现接受中国老子道学观念的人已经不少了,他们在学习自隐,如佛门禅师,在用禅语,未开悟者是听不懂的。诗人也同样需要寻找同道。


李198588733

写的诗让人读不懂,原因有二:

一、文字表达能力不佳,引词造句欠功力。而诗的语言是非常精炼的,稍有不当,“意”便脱轨。

二、故弄玄虚。这是不少人的通病,文思紊乱而不自觉,反而认为是个性鲜明,过度追求新奇。有些是为了卖弄文采和多知,故意用些看似华丽实则生僻的字词,有些中文外文滥用,搞些所谓的“意识流”,这样的诗也就不为人理解了。

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哪种类别的诗,都必须“言之有物”、“意气通顺”,能用常用字词,就避免用生僻的,真正的高手是既能写绮丽的诗作也能用平常语词写出“意境深远”的佳篇的。尤其是当代,大众的古典文学基础普遍不高,要让更多人看懂,更要注意这一点,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过客春

我觉得应该这样想,古诗注重言简意赅,内容概括宏大,几个字便能描述一场风花雪月,亦或者感悟天地,追及时光,而这几句字所构成的句子不同的人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造就了多种境界的认识。

因为文字也是不断发展的,古文一个字便有好多种意思,后辈所多也许只能理解现代字意上的古诗,也许对作者所感不能正确理解的。

再尔,古诗都是附画,即通过直观的画面也许能传递给我们所读的感觉,因为这些都是语言发展的过程,它所附有的意义就像其表征一样深刻。

至于现代诗读不懂,说实在的我想先问你有没有深思呢?

如果没有老师的带领古诗中的《赤壁赋》你自己能读懂吗?

语言的发展使人的思维开阔,使人描述的更加细化,就这样还是免不了同义词使用不能直接表达胸意。现代诗则是将个人的灵魂感触及思考用这些词汇表达出来,有的词本身可能就不具备诗人想要表达的意义,拿来借用,这如何让人明白?

再次,诗歌是个人写的,在理解的程度上是个人的世界,作为人的一个个体,本来就境遇不同,自己在未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对他人能认识多少?

比如朦胧诗派,这种诗歌读起来有味道,但有确定的意思吗?都是他者通过自身感悟来翻译了作者的原话,成为了心中的意思。这和婉约词很像的,你能通过介绍认识古人,那现代的人为何理解不了,只是信息获取不有效而已了。

诗歌其实是要品的,品中滋味,一品才能明白,无论对于古诗或者现代诗。


你是我的洗白白

一是因为现代诗没有建立起诗歌的审美规范。现代诗只诞生了不到百年历史,民国出了一些文化大师,对诗歌进行了初步探索,如徐志摩、林徽因、戴望舒等等,他们随变化了诗歌的体式,但用语仍偏向于古诗韵味。到了80年代出现了小高潮,诞生了北岛、顾城、舒婷等一批诗人,可以说对现代诗歌进行了很大的推进。现在仍对现代诗进行探索中,没有找出一套评判标准和审美规范,很难写出像古代诗歌那样的精品。



二是艺术多元化和平民化的结果。由于影视艺术占据了主导地位,诗歌被边缘化,缺失了创作的动力,再加上精英文化的丧失,导致诗歌沦为普通人玩弄的艺术,质量严重下降。

三是商业的冲击和科技的思维。商业社会下,诗歌生存变得困难,没有人愿意投入精力,再加上现代科学思维教育,理性思维成了社会主流,文学修养下降,对诗歌没有感性的敏锐度。


云端赏籁438

诗歌,很久就在我国就行了,一直演变至今,从格律诗到现在的白话诗,经历一个又一个失意与兴盛的循环,那我们为什么读不懂呢?首先,可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身处一个快时代,一切都是那么迅速,以至于我们都来不及慢下来生活,去体味生活,而古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饮酒赋诗,所以从品味上,我们就降了一个档次。其次,我也说过我们身处一个快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容易且方便,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去阅读了,我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下降了,自然就读不懂了。最后,现今的诗人太过浮躁,很久没有让人如醍醐灌顶的诗句了,他们太过于去迎合别人了,艺术是纯粹的,而应该静下心来去感悟。如果,楼主喜欢诗歌的话,我建议去听听民谣,他们是纯粹的,音乐是安静的,歌词是洗净铅华的。


626989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