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赞成吗?

对酒当歌198069154

我认为应该要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之所以要禁止有偿补课活动,原因就在于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有人说,国家禁止有偿补课活动针对的是在职教师,校外辅导机构可以任意开展有偿补课活动。这样认识是不对的,按照国家政策,凡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补课活动都是应该禁止的,这也包括了前几年集中整治的星期天“无偿补课活动”。原因很明确,就是因为补课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那为什么教育部要针对在职教师下禁止令呢?原因不是因为课外辅导机构存在就是合理的,完全是校外培训机构教育部门是没办法查处的,鞭长莫及。因此,无论哪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补课行为,都是应该查处的。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允许学生发展个人特长,也支持学校培养特长生,并且要求中小学校要有特长生培养计划,但是,鉴于目前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校连一些最基本的体音美课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专门培养学生的特长班了。

因此,如果社会培训机构有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场所,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特长,成为学校教学力量的有效补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提升,这样的校外培训机构不但可以存在,还应该大力发展呢。


管风里是谁

我就是做课外补习的,我说说我的看法,课外辅导并不是加重学生的学业,反而她最大的一个存在理由是给予那些想学好学生一个机会。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就现目前学生学习的状态说明一下,我敢肯定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每天有效率的学习的人不超过2小时,衡水中学的学生为什么厉害,不是学生本身厉害,而是学校把每个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至少每天会有8小时有效率的学习。什么叫有效率的学习,就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某个知识。


下面我就结合我当地(宁夏)来说下课外补习的必要性。

(1)课外补习对于孩子效率的提高,我是教数学的,我教学的方向是让学生养成数学素养,知道如何学习数学,从而能够在家在任何地方都能轻松学习数学。轻松学习数学不是时间少,懒惰的学习,而是学在数学的乐趣之中,微笑的学。我一直坚信这个方向,近几年得到了不少家长认可,课外机构也能创造与学校不一样的快乐。

(2)课外机构最大的特点在于给予那些想进步孩子一个机会:一,对于贫困孩子,家长可能付不起补习费,但是我们可以给予这些孩子学习方法,技巧,资料,让他们在家里学习,什么是贫困孩子就是父母在于他们那一代没有拼搏到能给予孩子学习的自由,既然上一代已经这样了,那么对于当代贫困孩子想改变现状我们给予相应帮助。二,对于中产阶级的孩子,我们开设很少的课程,只需要来一个下午或者一个上午便可解决没有学好的知识,其余时间可以陪爷爷奶奶或者去公园欣赏四季变化。三,对于富裕孩子,他们想学,就可以提供一对一啥的服务,富裕孩子想学好,同样也应该得到尊重。很多人都希望得到公平,对于现实我们没有公平,在现代来说,我们奋斗的目的不就是与人不公平吗,社会的差距不就是现目前人们奋斗的动力吗?

(3)课外补习里有很多,脚踏实地,幽默励志的人,他们也改变了很多在学校里认为自己未来渺茫的人,当然也有很多鱼目混珠的人,所以在选择学校时候我给大家建议:一,看学校的员工,学员是否快乐。二,不要看他们说的怎么样,家长陪同孩子听两三节课,你可以听不懂,如果老师有能力,授课有艺术你会在其中感觉美的存在。

最后,我想说,对于孩子整个社会都在操心,可是我们都在为现在操心:高考,好学校,中考等等,我觉得不对,我相信只有我们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变化了,现在社会大部分标准是当大官赚大钱才是成功,其实我觉得一个人幸福生活便是大成功,再小的事业在低微的职业人们都感觉一样幸福,有钱可以享受更高的物质,无钱也能在精神上保持美好,那么我们再去谈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得多。

今天,社会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什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这些变革不是我所追寻的,我希望下一代真正的革命是美好革命,创造美好,美好以待,也许教育就没有那么麻烦了,谢谢大家。


入之

首先,辅导机构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老师!考试,表面上是考学生,实际上是考老师,考老师的能力和素质。辅导机构的“名师”从哪里来的?恐怕没有几个辅导机构敢明确说老师是自己培养的吧,多数都是来自在职学校吧。在职老师去辅导机构是违规的,这大家都知道。当教育部门管理严格了,他们还能去吗?即便能去,也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因为他就是去赚钱的,所以根本不考虑教学成绩和评价的约束,应付学生太简单了,几个“段子”足以!

有的辅导机构说我们都是自己的专职老师!请问你能保证你的老师的水平?专职老师的流动性很强,辅导班不能给他提供保障,假如他真的有水平,你能留住他?如果你机构的老师真的那么有水平,你为什么不直接办个民办学校,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公办学校一较高低,只要成功一次,保证招生无忧。

其次,参加辅导机构的是什么样的学生?程度差的学生和自律性差的学生。有家长说,我孩子成绩差,没有辅导机构,那不就完了嘛!您因为有辅导机构,他就能变好?至于自律性差的学生,辅导机构更没有那么多责任像学校老师那样跟他做思想工作,即便想做,您花钱让他跟孩子聊天,愿意吗?如果没有辅导机构,也许打消了他的念头,说不准能在学校更加认真的念书。

现在的辅导机构,缺乏监督,缺乏评价,存在恶性竞争,扰乱教学秩序,唯一的特长就是给家长灌鸡汤,忽悠家长。所以,存不存在,改变不了您孩子的现状,只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而已!

也许我的观点只是管中窥豹,不喜勿喷!


赢在高三

大家在讨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问题。想用一幅图来让大家理解一下,我们这个讨论到底有没有含义?



首先我们做的是一个社会实践性的讨论,那么一定要有它的社会依据,现在的社会是这样子,学校和老师已经被置于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白热化的地步。老师在学校以成绩排名次。学生被以成绩获得家长在学校的认可程度。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成为了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在同等状况下,学生的成绩好,对家长的心理影响更为明显,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金钱的投入,都获得了回报。所以说就造成了社会辅导机构以及教师有偿补课,滋生的土壤。如果说我们克服了以上的列举,那么社会辅导机构将会没有了生存根源,教师也不会再出现补课这种行为。上述描述的情形不消失的话,我相信有偿补课及社会辅导永远不会消失。如果法律和制度管理比较严的话,最多是有偿补课消失。



其次,解决家长和社会教育人士认为,一些类似音体美的行为,不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所以对此持有支持态度,而只把语数英的补充,列为应当禁止的学科。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如果有自己的天赋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发展的,无论是语数英还是英体美,他们都是一样的,但是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得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所有的科目都应当禁止,我想他们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实的生活就是,你的同学,哪一门学科比较差的话,他要想办法进行补充,我们有一个童话故事,被称为笨鸟先飞。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其实也就是努力的多学点,才能补充自己的不足。如果基于自己的学科补充的话,我认为。所谓的有偿补课社会辅导机构,也不见得是不可以。



最后每一个家长和学生都在矛盾中反思,也在矛盾中进行着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自己的成绩不好进入了补习班,结果曾经也没有见得比以前更好。就产生了一种埋怨,埋怨社会机构,埋怨老师,其实我觉得这种思想,这样的坏处就是把自己的心情搞坏了。更多的时候也觉得应当找一找的原因,找一找家长的原因,或许那样的话,我们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提高。

总之,社会办学机构,这是由它自身的土壤。最起码可见的未来,这种机构将越来越多。


小学数学与语文

全面禁止校外辅导机构,并不是个人提出意愿就可以实现的,课外教育辅导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有上市公司,规范的规模型企业,也有各种个体小作坊。

很多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有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这件事情上,需要耐心更需要花钱,而因此经济上产生的巨大的压力,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如果孩子在学校能够学得很好,把所有该学的全部学完,家长还需要操心劳力帮孩子选择辅导班吗?

个人认为,课外辅导机构不但不会被关停,而会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整个行业会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细分的,旺盛蓬勃的姿态。这和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关系,当很多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未来和他们的综合实力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就一定会在孩子的应试上,强化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北京的孩子为例子,大部分孩子都会学习某件乐器,强化某项运动,计算机编程,科普,机器人,航模等等,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重点投入。是家长希望孩子在这些领域获得特长生的名额吗?并不如此,而是家长知道,当孩子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强,孩子的眼界越来越宽时,未来他们就能够活得更自由,不仅仅在升学这件事情上,而在于未来他们的职业选择,他们的人生伴侣选择等等,都和孩子的综合兴趣有着很大的关联。

什么样类型的辅导班在家长眼里算辅导班呢?语数外课内培优?奥数?英语还是其他?我而在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跨界类型的辅导班出现,比如科学和艺术等等,我觉得家长要做的可能就是:擦亮双眼去研究孩子的行为特点和学习状态,擦亮双眼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辅导班。


九斗学生心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

课外辅导机构存在,家长肯定要送孩子去参加,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被人家落下,不去好像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就算不是经济负担,单单就接送都是家长的沉重负担。禁止是好事当然赞成。



全面禁止好像没有必要,要知道有些孩子学习时,离大幅度提高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参加课外辅导班,换个老师稍加指点可能进步飞速。

课外辅导机构为了赚钱,也会尽力想方设法地做一些让家长满意的事情,如果恰巧他们做的正好是孩子的短板,那肯定是有益的。



课外辅导机构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家长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7老师262366556

作为一个家长我真心希望被禁止,我女儿在学校读一年级,老师自己开的补习班叫大家去报名。当时我没去报名,后来老师既然天天叫我女儿起来问答,天天说我女儿成绩差,上课不认真,怎么坏怎么说。搞得女儿很尴尬,读书都不想去了。被逼无奈后来去了老师的补习班,这见鬼了一见到老师就说女儿成绩进步多少上课也认真听讲,反正怎么好怎么说。意思是上了她的补习班多有用。现在的老师作为家长真的很无奈,老师自己开补习班上课不讲重点,去了补习班就讲。还有每天的作业叫家长来教,我想说我初中都没毕业我怎么会教,大字都不识一个,这个作业到底是给孩子做的还是给家长做的,真的好无奈,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这样,助长了老师补习班之风


货车小张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加以讨论,足见当前课外辅导机构乱像之突出。

乱像一:有利可图,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家长不知所以,孩子疲于奔命。



乱像二:管理混乱,随意定价调价,家长不堪其苦。



乱像三:授课内容超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重要推手。


对待这些问题,禁止未免简单粗暴,还是要理性对待。



存在即是合理,助力教育事业。教育辅导机构迎和了家长孩子的合理需要,迎合了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是有益的。


显然,禁止不是好办法,关键是因势利导。


建议:

一,加大对私立辅导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明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授课范围,招生对象,合理定价收费,进行常态化管理,大力整顿有违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行为。

二,加大公益性辅导机构的开办与投入。如可支持鼓励利用政府投入的少年宫课,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或公办学校开办校外辅导班兴趣班,政府合理定价。既可以满足相当大一部分需求,又可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同时还能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浅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予以赐教。


轻尘218

课外辅导是课内学习不足的补充,学生智力水平不同,又班级授课制,班级50-60-70人,教师一个标准授课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产生差异是现实的,教师又没有时间给学习不足的学生及时补课,久而久之产生学习成绩较差学生~被教师放弃。对这些学生必须进行课外辅导,很负责任又有时间的学校任课教师可以在校内辅导,这也是教学常规‘备,上,辅,批,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校内没有这个辅导或辅导不理想,只有找校外辅导了(有条件的可以是家庭辅导)。

坚决杜绝学校任课教师校外有偿辅导,弊端不言而喻。教育部门应该允许和支持学校任课教师辞职去做校外有偿辅导工作。校外辅导机构招收的学生大多是被放弃的学生。校外辅导机构太多太乱,确需整顿。

努力办好学校教育,让学生在校内学好,没有校外辅导的必要和需求,校外辅导机构就慢慢消亡了。


柱子226550061

来自孤儿的独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