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鋼筋和板上負筋什麼意思?

魍歿

鋼筋小哥來一份專業回答:混凝土結構板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梁板,另一類是無樑板。咱們首先說一下有梁板:

有梁板的鋼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雙層雙向的鋼筋,既x向和y向。這種情況板底鋼筋和板面鋼筋均是固定。如 h=150 B:xΦ10@150 yΦ10@150雙層雙向。這意思就是說這塊闆闆厚15cm.板的上部筋為10個的鋼筋間距150xy雙向佈置。板下部鋼筋間距150,xy雙向佈置;另一種板LB1 h=120 :xΦ10/12@100. yΦ10@110.表示1號樓面板,板厚120,板下部配置貫通縱筋x向為Φ10,Φ12隔一布一,Φ10與Φ12間距為100,y向為Φ100@110,板上部未配置貫通縱筋,也就是說需要佈置在梁邊/板邊非貫通縱筋(板負筋)。此時板負筋應該去圖紙的原位標註看。

無樑板:板的平面注寫主要是有板帶集中標註、板帶支座原位標註兩部分;集中標註又包括:板帶標號,板帶厚度及寬度和貫通縱筋;


板厚注寫為h=xxxx,板帶寬注寫為b=xxx,當無樑板整體厚度和板帶寬度已經在圖中註明時,比項可不注寫。


建築工地那些事

板的配筋一般情況下分為板底配筋和支座鋼筋,支座鋼筋也通常稱為負筋。這兩種鋼筋的作用是不同的,板底鋼筋主要承受板面荷載帶來的正彎矩,負筋主要抵抗支座部位由於嵌固而產生的負彎矩。

板底配筋一般都是雙向配筋,佈置原則為為“長上短下”,負鐵區一般長向為分部筋,在短向筋下邊。這裡必須強調一點端部支座負筋在此處為錨固長度。板底鋼筋應該伸入支座超過中心線。



為保證鋼筋位置準確,澆築混凝土時必須在負鐵區加設馬鐙,充分保證此處鋼筋位置準確,如果位置發生下移,極容易在支座邊緣產生裂縫,板底鋼筋也必須加設墊塊,充分保證板底鋼筋保護層厚度,這樣一方面保證鋼筋抗拉強度的充分發揮,同時也可以避免鋼筋鏽蝕。


作為施工人員必須重視樓板鋼筋施工的重要性,切實保證施工質量。


註冊監理師

就著這個問題我來通俗的回答一下:想明白這個問題的人要先明白板是什麼,板指的就是樓房分割樓層上下空間隔斷的樓板,用來承重上部空間荷載(荷載指的是放置在樓板上的一切活動的或永久性的人或物)。既然板主要作用是來分割空間和承重的,那就要給板內佈設鋼筋,鋼筋就像人的骨骼一樣,它是板的骨架,板的主要受力就靠板內的鋼筋,板根據荷載設計有個厚度要求,那鋼筋就根據厚度佈設在板的上層和底層,兩層鋼筋。這樣就形成了這個問題的核心,板低鋼筋和板負筋,板低筋就是設置在板內下部的鋼筋,主要承受板上荷載的重量所致使的拉力,那麼拉力交給板低筋了,在板中部向下受彎的同時,板的邊緣會承受一個向上的負力(當然專業人士知道這是負彎矩),那麼這個負力就需要交給板負筋來承擔了,板負筋就是板內的上層鋼筋,因為它只需要承受板邊緣負力,所以板負筋一般不通常佈設,只設置板邊緣一段長度。這就是板底鋼筋和板負筋,如果有回答的不到位,歡迎指正


旺的花

板底鋼筋是指板中下面一層的鋼筋,負筋叫做負彎矩筋,指的是板和梁接點處,錨進梁裡的鋼筋。除去基礎板,其他的樓板的支座是負彎矩,也就是上側受拉,下側受壓。為了保證節點的強度,和結構強度,所以在支座處會佈置負筋。板底鋼筋處在受拉區承受正彎矩,下層鋼筋通常是受力鋼筋。樓層板的鋼筋有的是單排筋加負筋,屋面板都是雙排雙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