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有什麼歷史?


天壇是明清時期最重要的祭祀場所。天壇是北京城壇廟建築中氣勢宏偉而藝術性最高者,始建於永樂四年,至明嘉靖又經改建成現在規模。

在明清時期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修建的壇廟建築在北京城建築中佔有較突出地位。因為壇廟具有神權與政權相結合的特點,但在建築形象及設計構思上同樣體現了那一時代建築藝術的卓越技巧。

天壇為皇帝祭天及祈禱豐年之所,幅員廣闊,佔地達280公頃,在南北中軸線上排列著兩組使用目的不同的建築群。南端以祈天的圓丘為主,北端主要為祈禱豐年用的祈年殿,兩組建築間以高出地面2.5米,寬20米,長360米的海漫大道相連接,大道以下兩旁大部分空地遍植柏樹,以森嚴靜穆的氣氛,把高出地表的神道上的建築襯托得更為注目。

中軸線最南端的圜丘是皇帝冬至時祭天場所,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石壇共三層,圓形露天,下層直徑五五米,每層都有石欄杆圍繞,石壇四周有兩重圍牆,內牆平面呈圓形,外牆作方形,整個建築造型單純洗煉,效果莊嚴開闊,色彩以白色為主,造型上層層收縮,給人以崇高之感。

天壇中最為成功的建築群為祈年殿,建築在三層高大的圓形白石臺基上,大殿平面作圓形,三重簷逐層向上收縮,深藍琉璃瓦金頂,紅柱彩畫,造型穩定,色彩絢麗,通體用木構承接,在藝術上技術上都是極為高超的傑作。


倪說歷史

天壇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天壇是明朝、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坐落於北京城區的東南部。為我國和世界上專門用於祭天,現存規模最大,景觀最為宏偉壯麗的一處壇廟建築群。它充滿了雄奇神 秘的色彩,有“人間天庭”之稱,是我國探索古人宇宙觀和我國古典傳統文化之源的理想 之地。


天壇,建於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與紫禁城(故宮)同時興建。用 工14年,建成已有580年的歷史。其佔地273公頃,整個建築佈局呈“回”字形,分為 內、外壇兩大部分,各有壇牆圍括。外壇牆總長6,416米,原來僅設西門,為天壇的正 門,是當年皇帝前來天壇祭祀時進出的大門,現在的東、南、北各門都是後來開闢的。內 壇牆總長3,292米,分設有東、南、西、北四大“天門”。內外壇北端的圍牆高大,均呈 半圓形;南邊的圍牆較矮而呈方形,這種北圓南方的建築形式,象徵我國古代“天似蓋 笠,地似覆盤”的“天圓地方”之說。


天壇的主體建築均集中於內壇,南有圜丘壇,北有祈谷壇(祈年殿)等。南北兩壇之 間由一條寬闊坦蕩的“海墁”大道——“丹陛橋”相連接,組成了一個完整、壯觀的建築 群體,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明初時,祭天、地都在此處舉行,名為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改為四郊分祀,即 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名地壇,祭地祇神);東郊建朝日壇,祭日(名日壇,祭大明之 神西郊建夕月壇,祭月(名月壇,祭夜明之神);從此天地壇專門用來祭天祈谷。嘉靖 十三年(1534),正式命名為天壇。


歷代封建皇帝對祭天活動都極為重視,每年要兩次親臨天壇祭天。第一次是在農曆正 月十五日,至祈年殿舉行祈谷禮,祀“皇天上帝”保佑五穀豐登,為百穀祈求膏雨。第二 次是在冬至日,至圜丘壇稟告五穀業已豐收,感謝天帝的保佑之恩。此外,如逢夏至旱 情,則在圜丘壇臨時舉辦“常雩禮”或“大雩禮”等求雨祭祀活動。每次祭天典禮都非常 隆重,以表示皇帝對天帝的虔誠與尊崇,從而達到其愚弄人民、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

天壇以五大奇妙建築藝術而聞名中外。(1)圜丘壇,即祭天台;(2)迴音壁;(3)三 音石;(4)對話石;(5)祈年殿,俗稱無樑殿。其設計之精、構築之巧、風格之奇和文化 含義之深,在世界古典建築藝術中獨樹一幟、久負盛譽,是北京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1999年,古老的天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的文化 瑰寶與共同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