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公攤比較合理?

手中無劍1

一梯兩戶的房子很少存在在高層裡面。帶電梯的基本都是小高層。

你說的一梯兩戶套內135平米,公攤43平米,那麼公攤係數就是31.85%。這個公攤對於小高層來說很高了。尤其是對於套內這麼大的房子來說,這個公攤讓人有點無法呼吸。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對於小高層來說,設計圖紙如下


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多餘的部分,相比多層也只是了電梯的位置。管井大了一些而已。所以,你的房子公攤很大了。按照我們房產測繪平時計算的小高層來說。公攤係數一般在18-22%較為多見。31%的公攤在高層當中都不是很常見的。

所以,這個公攤係數偏大很多。但至於合不合理,只要分攤規則和部位沒有錯,那就只能視為合理的。


房產老J

對於公攤率,國家是有明確的規定的!7層以下的,公攤率是7%-12%,7-11層的公攤率是10%-16%,而12-33層的公攤率是14%-24%,從你提供的數據來看,你的公攤面積的確大了點,對比你可以向開發商瞭解過大的原因,如果開發商會說清楚。如果你覺得不合理,可以向房管部門投訴。

實際生活中,即是公攤面積超過規定,不合理,開發商都會找到各種各樣的藉口和說辭,所以還需要我們在買房的時候擦亮眼睛!


浩哥說兩句

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即公攤面積為: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每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公攤大的話,一般小區的綠化,公共設施比較齊全,樓間距較大,住起來會比較的舒適,這個問題就是見仁見智了,就看題主如何取捨啦


雨中夜雨

這是國家對開發商的縱容!本身就不應該有公攤面積!如果說公攤面積佔了開發商的利潤成本你可以高價賣就行了!中國文化本身就比國外博大精深!中國開發商就挑戰規定的底線然而並沒有人管沒有人問!什麼住房面積!什麼套內面積!什麼實用面積!都是她媽的呼弄消費者!很多消費者因為不懂這種套路!本來以為覺得135已經很大了!可是交房的時候覺得卻非常的小!這實際就是一種欺騙乃至詐騙行為!本身都應該按實用面積算!你要覺得價格底你多加錢就可以了!你這樣造成消費者重複浪費錢!比如物業管理費!你買了135平實際面積92平的話多出了43平就是你白出的!暖氣費也是實際你屋內供暖面積92享受了92平的溫度!他卻收了135平的價格!

普及一下知識!

住房面積=公攤面積+套內面積

套內面積=住房面積—公攤面積

實用面積=住房面積-公攤面積-內牆面積

也就是說你的房子實際可用面積也就80幾平左右!這就是為什麼你會覺得房子為什麼這麼小了!雖然這套房子135實際基本接近折半80多平左右而已!心裡都明白就行!說了也沒用!以前樓與樓之間的距離那叫樓間距!現在樓間距加了一點建築物比如幼兒園售樓處等地面建築面積!之後換了個新名詞叫容積率!容積率的大小直接影響樓與樓的距離!也就是你樓陽光照射及採光的問題!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希望看到的多多轉發吧!雖然沒有實際作用最起碼購房選房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不後悔!多懂一些可以讓自己少被套路一些!


HELLBOY

參照常規分攤面積計算178平建築面積分攤43平還算比較合理!分攤面積大小需要根據項目規劃定位來對比分析,沒有具體規定,比方說產品整體定位是大眾化標準產品還是舒適享受型產品?或者說定位高端豪宅產品?每個定位產品不同面對客戶群體的訴求不同,各種空間及配套設施等標準也不一樣!比方說公共部分的入戶大堂30平層高4米與入戶大堂80或100平層高6米所分攤的面積不一樣,體現的舒適性,檔次標準也不一樣。還有電梯間面積,樓梯寬度等大小不一分攤也不一致,所以分攤面積會由於產品定位不同產生較大差異。目前本人操作的100米高層項目大眾化產品,兩梯兩戶南北通透建築面積175平,分攤約37平,入戶大堂,共用過道,消防樓梯等不是很寬敞也達不到舒適享受的標準!因此根據常規市場分析178平建築面積135平套內面積,43平分攤相對來說算是比較合理的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市場瞭解驗證一下各種不同項目定位的產品,分攤差異是否較大!謝謝!


秦大sir

這樣情況多見於一層二層是整層商業樓層的,公攤容易突破30%。


日月如帆


了無痕146698722

我們135一梯一戶公攤34不過有贈送實際面積130


等下一個十年

我161的建築面積,公攤面積45米,愣是變成了3室。



hello米米

沒有合理不合理的說法吧,只能說超出大多房的分攤係數了。分攤跟公共面積有關,分攤過多,說明設計對該套房不是很很好,但對其他空間可能有利,沒有統籌兼顧到各戶型。也可能出於其他原因,導致不得不增加公共分攤面積。不管分攤面積多大,消費者是很明智的,看重的是實用面積,實用面積單價不高,也接受得了。開發商也會考慮到實用面積而定價,但不排除代理商或者奸商。買賣是雙方自願行為,買家多看多對比,多做功課,提前準備,才能買到性價比高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